陆辉
实践智慧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有独特的内涵。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智慧就是理智德性中关注人类实践事务的能力,反映了美德拥有者处理情感的某种方式或态度。拥有实践智慧的行为者不仅能够正确把握住其总体之善,而且在具体行动领域中,能够把握适度状态。
实践智慧的希腊原文为phronüsis,根据Ross的英文译文practical wisdom译出。也有人译为行动智慧或实用智慧。Irwin的英文译文为prudence,苗力田的中文译文为“明智”,还有人翻译为“精明”、“慎思”、“智能”等。翻译的不同主要在于亚里士多德在使用“phronüsis”这个词的多样性,在不同层面上来使用它,它就有不同的意义,如表示人的理智能力,在实践活动中的审慎和明智等。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思想集中体现在其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六卷的论述中。他将灵魂分为理性部分和非理性部分,但是灵魂的这种区分是理念意义上的区分,并非是一种能观察到的具体事实,笔者认为这种划分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人的活动。在亚里士多德的语境中,人的活动不仅是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从根本上构成人存在的基本内容。包括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和制作的活动。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人的功能就在于理性。他又将理性部分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它们各自的德性就是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
理论智慧包含思辨知识和理性直观,它考察的是必然的、恒常不变的对象,不关注人的幸福问题。实践智慧虽然也涉及普遍知识,但它更倾向于特殊的事物和具体的实践行为。因此实践智慧不是那种纯粹工具性的理性。实践智慧和哲学智慧不一样,哲学智慧可以是最精确的科学知识,也可以是非工具价值意义上的哲学思考。它和聪明也不一样,聪明只是寻找实现目的的最佳手段的思考,但不管目的本身是否高尚。实践智慧既考虑实现目的的手段如何,也考虑目的本身是否高尚。“实践智慧是一种心灵的性质,它所关心的是与人有关的公正、高尚和善。”它思考什么样的事情或行为是促进人的幸福的最佳手段。它是一种在具体情况下能够看出哪一个行动能够实现高尚目的的品质。
亚里士多德没有直接给出实践智慧的定义,而是认为“对于实践智慧,我们应该通过考察那些我们确定为具有实践智慧的人来了解它。具有实践智慧的人的特点是善于考虑对于他自身而言是善的、有益的事情。这种善不是在某些特殊领域的善,例如对于他的健康或强壮有利的善,而是那些在总体上有利于好生活的善”。不过在比较了实践智慧同科学、技艺的区别之后,亚里士多德似乎给了实践智慧一个简单的界定:“(既然实践智慧不同于科学知识和技艺,那么)看来就剩余一个选择了,即实践智慧是那种同善恶相关的、合乎逻各斯的、求真的实践品质。”从这些论述来看,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智慧就是理智德性中关注人类实践事务的那种能力,拥有实践智慧的行为者不仅能够正确把握住其总体之善,而且在具体行动领域中,能够把握适度状态。
所以亚里士多德把像伯利克里那样的人看作有实践智慧的人,在城邦的政治活动中实实在在地运用了实践智慧,体现了德性,并且在生活中有所成就。而像自然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或泰勒斯这样的人则体现出了理论智慧。他们的区别在于:像伯利克里那样的人能分辨哪些自身就是善,对于全体公民是有益的事物,而像阿那克萨戈拉这样的人之所以说不具有实践智慧,是因为他们更多关注理论智慧和理论知识,这些知识非常卓越而艰深,但很少能在现实生活和具体行动中直接起到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知识的目标并不是追求人的善和幸福。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凡真正知道善恶对错、具有善恶知识之人,必然行善,凡作恶者皆因无知,即缺少测度善恶的知识。在他看来,对于一个真正有善恶知识的理性的人来说,不能自制是不可能的。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对一个有善恶知识的人来说,不能自制是可能的。知道善恶是一回事,但能否知善而行善,知恶而避恶,又是另一回事。亚里士多德虽然反对苏格拉底的做法,认为“苏格拉底将所有的德性看作实践智慧的形式的做法是错误的”,但他自己也没有直接说出正确的应当是怎样的。他在谈到理智、聪明和实践智慧等理智美德时,特别强调伦理美德在确定行动正确目标中的重要性,认为理智和聪明都不过是实现行动目的的手段。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一个人具有实践智慧,他就具有了所有的道德德性,尽管实践智慧属于理智德性,但自身就是总体的德性。”对于这个问题,布莱恩福沃斯认为,古希腊时代并没有我们今天的那种工具主义导向的“目的手段”的简单划分。因为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行为者的最终目的是已经被确定好了的——就是幸福生活本身。对于这个最终目的,是不需要去考虑的。但由于行为者对这个最终目的的表达常常是模糊不清的,所以,具有实践智慧的行为者就要去考虑,什么样的说明才能完满的表述最终目的,并且去考虑在具体实践境遇中如何达成这个目的。实践智慧不仅能够让行为者更清晰地把握美德观念,而且能够让行为者选择正确的方法。在此意义上,实践智慧甚至可以说是德性伦理的核心。当然,任何时代想要在现实中找到具有完备德性的人肯定很困难,从这个角度上看,亚里士多德即使不同意柏拉图寄希望于理想国中寻找理想的政体和理想的智慧之人,但他自己的思想理论也不可避免的同样具有一些理想主义色彩。
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实践智慧和当代西方哲学家所讲的prudence不完全相同,后者常指“自利理性”,即一个行动是合乎理性的,当且仅当它是符合行动者个人利益的。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一个行动是合乎理性的,仅当它源自行动者出于美德自身理由而选择的。他认为美德是一种品质状态,所有的美德都是关于情感和行动的,它反映了美德拥有者处理情感的某种方式或态度。怎样判断品质状态是美德还是恶习,取决于拥有这种品质的人对相应的情感的处理是否适度、恰到好处。“美德是寻找情感和行动既不过分又非不及的恰当中点之品质,过度或不及都是恶习。”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德性是涉及选择的一种品质状态,存在于相对于我们的适度之中”。 “采取这些情感只有在适当的时间,关于适当的对象,对于适当的人,怀有适当的目的,采取適当的方法,才是中道并且最好的”。选择中道需要智慧,这种智慧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学习的一种公式,也不是一种你可以通过自己知道和发现的东西,你需要有德行的人给你做出榜样。美德的培养来自榜样和仿效。这和学书法的道理一样,你需要老师给你示范。就美德而言,你需要有德行的人给你做出榜样。达沃尔在解释亚里士多德学说时说道:“伦理学中的理论反思预设美德作为一种背景。而我们获得美德只能通过仿效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从要想杜绝或减少恶习的形成,有德之人的幸福生活将会是引导人们弃陋习、仿美德的重要典范。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注重考察与人相关的具体实践行为和人的行为活动所处的具体境遇,这样实践智慧就不仅仅是理论推理和抽象知识,它可以在具体的实践行为中规范人的欲求,推动发起行为、规范行为的方式方法,考虑行为达成的结果和造成的后果,以期达到善的目的和生活幸福的最终目标。如果说实践哲学的理论主要是研究什么样的实践行为和实践活动是好的,那么实践智慧就可以说是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一枚重要的“保险丝”,它的作用就是在实践活动中影响判断,规范行为,考量后果,最终促成好的实践活动,实现幸福。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