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会结构”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基于生成逻辑、现实困境与创新理路的分析

2020-01-17 23:25武文肖魏银立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阶层分层群体

武文肖,魏银立

(1.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广 州 510510;2.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广州 511450)

在改革开放以来所开启的社会转型期,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深化,我国的原有社会结构产生深刻嬗变,“新社会结构”伴随社会新阶层的出现孕育而生。“新社会结构”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崭新课题。基于社会分层的现实,研究“新社会结构”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逻辑、现实困境与创新理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新社会结构”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逻辑

(一) 社会分层催生了“新社会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发展是中国社会不断分层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结构重新分化组合并由一元到多元的分化过程。改革开放前传统意义上的所谓“两个阶级一个阶层” 即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及知识分子阶层的划分方法业已过时。除却产生一些社会新阶层外,即便是原有的工人与农民两大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其自身也发生较大分化。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在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六个新的社会阶层。有学者认为,从职业角度可将当前社会结构划分为“三老三新”这六大群体,即干部、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与务农的农民等“三老”,和民营企业家、城市中产阶层与农民工等“三新”[1]。认为我国社会结构已由2000年的“倒丁字型”开始向“土字型”演变[1]。有学者则基于利益结构的视域,将我国的社会结构划分成特殊获益、普通获益、利益相对受损以及社会底层这4个不同的利益群体[2]。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有学者对我国社会结构持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私有者与管理者所构成的“五阶层说”[3]。基于职业类型的不同划分及对组织、经济与文化资源占有状况的不同,陆学艺等将当前我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4]。上述学界针对我国阶层分化与社会结构的不同划分,表明我国原有二元社会结构日益演变为基于若干阶层的“新社会结构”即多元社会结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深化引发社会分层和“新社会结构”,不同的社会阶层因其利益分配与占有资源存在差异,致其贫富差距与社会地位悬殊。由社会分层而成的“新社会结构”的社会现实,不可避免地投射并直接或间接作用并影响高校大学生群体,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大削弱。

(二) “新社会结构”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逻辑

社会分层而成的“新社会结构”,指社会成员与群体因其政治、经济与文化等社会资源占有程度不同而产生的层化差异现象,从而形成基于法律、法规的制度化的社会差异体系。社会资源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则是包括财产与收入在内的经济资源[5]。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即社会(社会群体)为使其社会成员形成符合特定社会与阶级所需的思想品德,而运用“特定思想观念、政治观点与道德规范”有目的、计划与组织地对其社会成员施加影响的社会实践活动[6]。由此,无论社会分层而成的“新社会结构”,抑或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均须从特定社会历史条件出发,对处于特定历史时空的具体事物做具体分析。“新社会结构”与思想政治教育经由特定历史时空和境遇中的人的具体活动而耦合起来。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新社会结构”。另一方面,因其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对“新社会结构”有其调适和引领作用并发挥“能动的纽带”的作用[7]。“新社会结构”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相互作用、互为条件并彼此渗透,形成一种双向建构与互动共生关系,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新社会结构”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决定性作用与反作用。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作了精辟阐释:整个人类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全过程均受制于物质生活生产方式,“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8]社会分层而成的“新社会结构”属于经济基础范畴。思想上层建筑则指适应经济基础的包括政治与法律思想、哲学与道德等社会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对人们形成正确行为起到指导作用,其内容涉及人的思想、观点、立场和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等。思想政治教育属于观念上层建筑范畴。由此,“新社会结构”与思想政治教育间存在类似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间的决定与反作用的关系。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对社会分层而成的“新社会结构”状况的具体反映。其内容不但涵盖理想道德、法制纪律、国防安全与民族团结等方面的教育,而且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则内含共产党执政、社会主义建设与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规律,以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风尚的引导作用有利于实现社会稳定。其次,“新社会结构”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与先导性。“新社会结构”与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一种相互作用与交互影响的矛盾运动关系。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社会分层形成的“新社会结构”发挥了其基础性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则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起到引领作用。尽管社会分层而成的“新社会结构”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内容,但作为社会意识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有其相对独立性。就其发展变化而言,不完全同步性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之间关系的主要表现。先进与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分别起到引领或阻碍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应努力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不但要适应“新社会结构”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且也应积极适应并引领社会发展。最后,“新社会结构”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互动。“新社会结构”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到决定性的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则对社会分层而成的“新社会结构”的变迁发挥其间接影响。社会分层变迁而成的“新社会结构”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时空总背景,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则经由对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教育而实现对社会结构变迁的间接影响。社会分层而成的“新社会结构”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并交互作用。一方面,社会分层所形成的“新社会结构”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依存的时空背景并决定其内容与方向,即社会分层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则塑造社会分层的主体并引导“新社会结构”的变迁方向。“新社会结构”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环境,社会分层变化则带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与方式、方法的演变,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得到发展。作为社会结构分层变迁过程的参与者,思想政治教育反映了社会阶层变迁的历史风貌并塑造了社会阶层变迁的主体。

二、“新社会结构”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 新社会结构”对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消极影响

“新社会结构”下,高校大学生群体在其自身状况、消费与交往以及价值取向方面的分层现象突显。第一,大学生群体自身的层化特征突出。教育分层在社会分层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下势不可免。源自不同阶层家庭的大学生,其就读高校类型及其所学专业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首先,大学生入学机会的分层在很大程度上源自其家庭的分层。通过有关学者对福建、湖南与四川等地社会阶层与高等教育机会差异的实证调查发现,就入学机会而言,较之社会中下层家庭的子女,拥有较多政治、经济与文化资源的社会上层家庭的子女,其就读部属重点高校的概率与机会普遍较高。对来自社会中下层家庭的子女来说,则普遍就读于地域性与职业性明显的普通公立高职院校[9]。其次,大学生所学学科专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家庭所属阶层的影响。就外语与艺术、金融与法律等热门专业的选择比例而言,中上阶层家庭的子女明显地高于较低社会阶层家庭的子女。对低收入阶层家庭的子女来说,则多倾向于选择农林师范、地质矿产等冷门专业[10]。研究结果表明,“新社会结构”导致大学生群体在学科专业分布方面呈现明显的阶层分化属性。第二,大学生消费与交往行为呈现清晰的分层特征。研究表明,大学生消费行为与其家庭所处阶层的经济背景呈明显的正相关。大学生衣食住行用等消费主要决定于其所属家庭的经济收入状况,由此,不同阶层家庭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呈现明显的阶层化特征。相关研究同时表明,大学生人际交往行为也因其不同阶层家庭经济状况的差异而呈现鲜明的阶层分化现象。总体来说,家庭经济状况优渥的大学生群体,一般多表现出较出明显的优越感。其个人生活大多奢侈攀比,其傲慢自负与“炫富”心理较强,其心理状态多表现为自私自利且高高在上。而对来自贫困阶层家庭的大学生群体而言,其心理倾向呈现出较多的“自卑”“孤僻”与“内向”等,其自尊心乃至“仇富”心理较强。由社会分层而成的“新社会结构”,导致“富二代”大学生与社会中下层阶层家庭大学生,尤其是与“穷二代”大学生之间的交往界限明显。第三,不同阶层家庭出身大学生群体价值取向的层化特征明显。不同大学生群体多倾向于选择各自所属群体内部之间的交往互动,导致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家庭大学生之间出现彼此割裂现象,不同的阶层价值取向由此产生。“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11]大学生思想意识与价值取向受其不同家庭经济状况与不同阶层意识的直接与间接影响,从而使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群体分层化现象日益明显。其一,表现为对社会转型期贫富差距、公平效率、义与利等的不同理解与认识。就对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事物的态度而言,出身上层家庭的大学生群体对其多持肯定、认同与赞誉的态度,而来自社会下层家庭的多数贫困大学生则对其心生不满与抱怨。其二,表现为学习主观目的方面的差异。出身社会下层家庭的大学生,其学习目标多表现为报答父母辛苦养育之恩与接济家庭,但对来自社会上层家庭,尤其是那些出身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家庭的大学生而言,其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和报效祖国的心态比较明显。其三,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较为明显。出身家庭经济状况较好且社会地位较高的大学生群体,有的好逸恶劳、高调张扬、浮躁轻浮,有的则关心其自身社会价值能否实现。而对于出身家庭经济状况较差且社会地位较低的贫困大学生群体,尤其是“穷二代”大学生,有的消极自卑或激愤郁闷,有的则过于专注其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

(二) “新社会结构”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

马克思曾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11]社会转型期“新社会结构”的嬗变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依存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等社会时空背景已然发生巨变,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认同日益呈现多样化的态势,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实践挑战前所未有。首先,转型期社会分层催生的“新社会结构”使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日趋强化。毋庸置疑,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深化使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人们的思想得到极大解放,普遍提升了人们的公平竞争、效率和民主法制意识,极大增强了人们的独立性与开拓性。然而,经济运行中市场经济与生俱来的双刃剑现象,尤其是贪污腐败、分配不公与不正之风等所致社会阶层相对固化的社会现象,进一步地强化了市场经济体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使大学生对社会分层下“新社会结构”的存在合理性产生质疑。其次,社会分层而成的“新社会结构”使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受到冲击。社会分层导致高校大学生群体中渐趋形成三类人群:富裕型学生、贫困学生与广大中间阶层学生。这是“纺锤型”结构在高校象牙塔内渐趋形成的重要标志[12]。大学生的求学观念由于社会分层而出现变化。来自特别富裕家庭的部分大学生,其学习目的模糊不清。他们中有的或为一纸文凭,有的则认为只学专业热门,也有的则持实用主义态度,认为有用的就值得学,而无用或用处不大的则不学。大部分出身于中间阶层家庭大学生的学习目的,能够基于用人单位需求和社会要求而作出适当调整。相较于对人文基础学科学习的普遍忽视而言,中间阶层家庭大学生则更关注应用性强的实用学科。与前述两个阶层大学生群体相反,出身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大多期望经由大学学习取得一份薪酬较高且待遇较好的工作,实现自身向上一个社会阶层的流动。由于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反差,这部分大学生群体对其所学专业多心存不满却无力改变。除此之外,一部分出身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则“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的主要精力多用于理论学习,而其综合素质则相对较差,因而无法实现其个性的充分发展。最后,社会分层而成的“新社会结构”加剧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应该看到,社会转型期伴随阶层分化而形成的社会流动机制,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氛围和条件。但与此同时,渐趋深化的社会竞争机制、不断加快的社会变化节奏以及与日俱增的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紧张程度,导致大学生群体心理压力普遍增大,从而使大学生群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震荡、精神苦闷与思想困惑。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中出现心理障碍倾向、有较严重心理障碍与有严重心理障碍的比例分别约占20 %~30 %、10 %与1 %,大学生中存在焦虑、抑郁与浮躁等心理障碍的比例则“有上升的趋势”[13]。

三、“新社会结构”视域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路

(一) 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教育

人文关怀教育,指基于对人主体性的关注和培养,对人予以充分尊重、理解与关心,并通过多种方式、方法与手段的综合运用,从而达到实现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目的[14]。“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首先,人文关怀教育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性的本质的理解与尊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唯有遵循教育与人成长成才的规律,充分认识人的内在动力和外部引导对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双重作用,充分认识外部引导唯有作用于受教育者自身,并通过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动力的充分发挥,才能使大学生自觉接受科学理论,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得以最终实现。人文关怀教育要围绕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这一中心,着眼于人的现实发展需求,高度关注大学生的生存发展,使大学生能够依据社会发展变化做出适当调控,最终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其次,人文关怀教育充分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价值诉求。以党、国家和社会需要与价值为立足点与出发点的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其对人的现实性关怀不够而无法充分满足大学生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使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増强、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大学生群体对自身需要满足与权利实现更加注重。因此,为更好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和大学生的个人价值,要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选择与应用。最后,人文关怀教育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等社会工作方法的综合运用,科学分析大学生发展需求和社会现实的矛盾性及不适应性,对大学生心理需求予以充分了解,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疏导,才能使其摆脱心理困惑,重塑并坚定生活信心,从而有助于大学生良好思想与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健康成长。

(二) 提高对阶层分化的认识并注重分层教育

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保持即时深入了解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和关键所在。高校的领导层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及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与行政后勤等管理服务人员,唯有充分了解并深刻认识“新社会结构”下的社会阶层分化现象,才能发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作用,才能根据不同阶层家庭大学生的不同需要,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工作。一方面,对出身较低社会阶层家庭的贫困大学生群体而言,既要对该群体艰苦朴素、吃苦耐劳和诚恳踏实的优点予以肯定,也要针对该群体可能存在的自卑孤僻、性格内向乃至仇官、仇富等心理特点,使其增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通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才干并克服自卑心理,主动融入集体生活。使其对通过自身切实努力实现人生规划,从而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并改变其社会地位抱有信心。另一方面,对于出身较高社会阶层家庭的富裕大学生群体而言,既要对其性格开朗大方、兴趣广泛且表现欲强、眼界开阔等优点进行充分肯定,同时也要引导其不断克服自身存在的高傲自负、贪图享乐和生活奢侈、嘲穷炫富等不良心态,使其树立“物质生活的平民化意识和精神生活的贵族化意识”[15]。使该群体在实践过程中,对勤俭节约、劳动光荣和团结互助、艰苦奋斗等优良品质得到切实体悟并身体力行。

(三) 增强大学生的彼此理解而实现共识教育

新时代以来,社会分层的日益深化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环境发生深刻变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原来那种相对单一、发展变化相对较为缓慢且较易适应与把握的状况已不复存在,变动不居、多变多样、错综复杂且崇尚自主的价值环境日益形成并深化。面对大学生群体价值取向方面阶层分化、现实多样与功利世俗化的发展趋势,对思想政治教育所蕴含的导向育人、开发保证等功能予以充分发挥,经由教育如水、浸润无声与潜移默化、因势利导等路径[16],通过加强价值共识教育,疏通不同阶层家庭大学生彼此间的情感与思想,使其达到相互沟通与理解的目的。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教育的并存和共生,是价值共识教育的本质所在[17]。在其理论教育层面,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课程思政”,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进一步优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不同社会阶层大学生所深入学习并系统掌握。在实践教育层面,不同大学生群体之间的价值共识教育之所以能实现,其现实依据即出身不同阶层家庭大学生群体彼此间的交往理解、尊重差异和求同存异。不同事物间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是客观世界存在的原生态和真实面相。引导不同阶层家庭大学生在彼此交往实践中认识差异并学会宽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所在。“宽容使得差异性存在,差异性使得宽容成为必要”。[18]彼此和谐并达成共识的前提即学会宽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着力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在交往实践中尊重彼此差异,从而使出身不同阶层家庭的大学生群体间基于“和而不同”而实现情感融洽的价值共识教育。

猜你喜欢
阶层分层群体
黄永峰:追梦互联网新蓝海 彰显新阶层新担当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雨林的分层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