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泸程,刘汝荣
(吉首大学 a.MTI教育中心,b.国际教育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在跨文化翻译中由于原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可能造成原语和目标语两种语言各自的词汇体系及意义表达迥然相异,给两种语言间的翻译带来难以逾越的障碍。尤其是原语中那些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负载词”译成目标语时难度更大,如果不能准确译出,必将影响原语文化传播的效果。如何将“文化负载词”有效地译入目标语,许多的翻译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其中如何立足原语文化、传播原语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研究课题,也是跨文化翻译中是需要突破的难点。
《边城》重在描写湘西风物,是外界接触湘西的窗口。本文选取杨宪益和戴乃迭的英译本为例[1]。当时,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在遵循外文局的规定下,尽力将原文特有内涵传递给读者[2],在追求译文的求真度前提下,将译文的务实度达到最大功效,增强译文的社会维度适应性效果。译者也受到所处环境的社会政策、意识形态以及主流文学的制约。这种“求真”“务实”“适应”的翻译策略对于今天中国文学的外译依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3]。它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成型于四五十年代,于七八十年代在日本、北美、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从传播学的角度讲,所谓传播就是“一个系统(信源)通过操纵可选择的符号去影响另一个系统(信宿),这些符号能够通过连接它们的信道得到传播,以达到一种信息的交流和共享。”[4]“传播是指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5]正如吕俊所言:“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交换的活动,其本质是传播。”[6]在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众应该都要有双向交流,即传播者并不仅仅是简单地输出信息,受众者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受众者可以主动地反馈相关信息给传播者,以便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孙致礼指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以达到沟通思想情感,传播文化知识,促进社会文明,特别是推动译语文化兴旺昌盛的目的。”[7]翻译的过程是由原文文本、原文作者到译文文本、译者、再到读者的一个过程。传播的过程则先由传播者对信息进行加工,再通过某种媒介或渠道传递给受众者。而翻译过程中的译者恰恰是选择和加工信息的传播者,译本以及译本中的原语文化则是传播的信息,译入语读者则是受众者,他们在特定的传播环境下筛选信息和进行反馈。
谢天振指出,中国文化译介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而是文化译介,译是基础,介(即传播)是关键[8]。中国文化的译介如果只重视语言的转换而忽视了对传播规律的思考和遵循是难以让中国文化真正走出去的,很可能导致传而不通,成功译介的关键往往是传播[9]。
论及文化翻译,必然涉及归化和异化两种策略。归化是把原语本土化,要求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异化以原语文化为归宿,要求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让读者向作者靠拢,为译文读者保留异国情调。许多翻译家就该采取归化还是异化的翻译策略阐释了自己的观点,如以读者为中心的Nida;以文化交流为中心的王东风、王建开或者是反对文化殖民主义的韦努蒂(Lawrence Venuti)[10]。
五四时期,中国国内的直译支持者鲁迅等人与意译倡导者林纾、傅东华的大辩论,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国内翻译理论的发展,开启了归化与异化的讨论的序幕。刘英凯是国内向归化提出质疑的第一人。1987年,他发表论文《归化——翻译的歧路》,认为归化会造成原文的歪曲。许渊冲等倡导归化策略的学者认为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当利用好译入语的语言优势。
郭建中指出:不论是在当代或是在历史上,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原则似乎是占了上风,但是随着两种文化接触的日益频繁,以原语文化为归宿的原则将越来越有可能广泛地被运用,最终可能会占上风[11]。而孙致礼认为二十一世纪中国的文学翻译将以异化为主调,这将可能是提高文学翻译水平的必由之径[12]。
近年随着文化“走出去”的日益兴盛,跨文化活动的日益频繁,研究者们强烈地意识到,“异化”和“归化”既是文化融合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两者并非二元对等的关系,也无不可逾越的鸿沟。“异化”与“归化”的融合,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看待和分析历史、语言、文学、艺术、宗教、科技等人类文化现象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及影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西亚非地区广播中心主任夏勇敏指出“在国际传播、跨国传播过程中,文化既是民心相通的重要渠道,也是对外传播的很好内容。”在当前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对《边城》进行翻译研究旨在探讨民族文化负载词翻译的有效策略。所谓文化负载词,是指有一定文化背景或深刻文化意蕴的词语,包括在一定历史阶段沉淀下来的谚语、典故、特殊的人物名称等,以及现行的熟语、习语[13]。奈达把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分为五类,即: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和语言文化[14]。当代传播学认为,在传播活动中,我们要把受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受众的根本需要当作传播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无论是信息内容的选择,信息产品的制作,都应体现“为受众服务”的宗旨[15]。在翻译的过程中,作为译者,我们需要理解原文信息,对原文内容做出筛选,并给出合理的表达,以确保有效的传播原语文化。下文将从杨宪益和戴乃迭《边城》译本中的语言文化负载词、生态文化负载词、宗教文化负载词、物质文化负载词和社会文化负载词的实例的翻译策略对实现跨文化翻译的文化传播功能进行分析。
每一种语言文字的语音、词汇和句法等都具有独特的特点,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当这些语言的表达形式在交际用语中作为信息的内容传达时,可译性会受到一定限制。如果不了解原语语言文化特点,势必会产生歧义,出现理解偏差。
例句1 车是车路,马是马路,各有不同[1]60。
译文1 Castles and knights have different moves.[1]163
“车是车路,马是马路,各有不同”这句话可以指下棋的规矩,但是在湘西地区,这句话的意思截然不同。此处的“车路”和“马路”与湘西的婚俗有关。中国婚姻自古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此处“车路”指天保托媒说亲,“马路”指傩送唱歌求爱。杨宪益和戴乃迭通过归化的翻译策略将其译为“Castles and knights have different moves.”,虽然有助于译入语读者理解,但是这句话所蕴含的文化因素没能表达出来,没有达到很好地传播中华文化的效果。笔者建议改译为There are two choices of marriage in Xiangxi(Western Hunan):one is given the name of“Vehicle Way Marriage”,and the other is called “Horse Way Marriage”.The former refers to arranged marriage,which is arranged by one’s parents with the help from a matchmaker for dealing with each of two families in mak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them.The latter refers to free love,which the young couple falls in love according to the will and courtship of their own by means of exchanging songs.通过异化的翻译策略,保留“车路”和“马路”,然后通过一句话进行解释,不仅保留了原语的语言和文化特点,同时也有助于译入语读者了解原语中的文化内涵,从而促进湘西文化和中华文化“走出去”,实现文化湘西和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
中国的宗教和神话与西方的宗教和神话在起源、内容、思想等方面都完全不同,如对人的起源的认识和表现形式上,中国认为是女娲,西方认为是普罗米修斯;在内容方面,中国主要以劳动,神的故事,神的优秀品质等为主,而西方主要以人的赞美,原欲追求,智慧力量为主等。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文化空缺。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完整地传达原语所包含的文化涵义,使目标语读者产生与原语读者相同的阅读效果十分困难。
例句2 过了四七,船总顺顺派人请马兵进城去,商量把翠翠接到他家中去,作为二老的媳妇[1]103。
译文2 Four weeks after the funeral,the wharfmaster summons the groom back to the town and proposes again that Emerald should move to his house.[1]206
在我国,人死后每隔七天为一个忌日,祭奠一次。“四七”是指第四个忌日。译者通过异化的翻译策略译为four weeks after the funeral能表达基本的意思,但是,此处用week来表示是否妥当?这个“四七”有什么特殊之处?为什么过了四七,才把翠翠接过去做二老的媳妇?是不是漏掉了其中所富含的文化因素?文中翠翠爷爷去世了,翠翠祭奠爷爷,过了“四七”,证明翠翠是一个孝顺的孩子。杨宪益和戴乃迭仅表达了字面意思,忽略了原文所富含的文化内涵。所以,笔者建议将译文改译为the fourth seven days after the funeral,加上脚注 The fourth seven days after the funeral,one of the traditional funeral culture in China,has special meanings:on the one hand,it shows how to memorize the death;on the other hand,it is a way of the recording time.It is said that a memorial ceremony will be held on the last day of every period of the seventh day.And the mourning ceremony usually lasts for seven weeks.During the mourning ceremony,people would burn paper money or prepare some sacrificial offerings in front of the grave so as to show their filial respect to the dead.After the fourth week,people’s sadness may not be as strong as it used to be,so they can go out of the house and do things freely without getting any comments about immoral or unfilial.。因为 four weeks after the funeral和the fourth seven days after the funeral有区别,前者是人死后的第五周,即距离人死了四周了的忌日,属泛指;而后者是指人死后的第四个七天,是特指,更接近于原文的表达。笔者通过归化的翻译策略译为the fourth seven days after the funeral,再通过加脚注的方法对“四七”进行加工处理,解释“四七”的具体含义,有助于吸引译入语读者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从而让译入语读者了解中华文化和传播中华文化。
社会文化是指与某个社会相关的民俗、信仰和价值、传统、生活方式、行为模式、组织活动等。与社会文化相关的词语是上述方面特征的表征。在人类文明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上述这些方面在一个社会中与另一个社会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文化载体词汇。
例句3 祖父心里想:“做梦一辈子更好,还有人在梦里作宰相中状元咧。”[1]72
译文3“If only you could dream all your life!”he is thinking.“Some men dream they’re prime minister or have come first in the palace examination.”[1]175
“状元”是科举时代殿试第一名的称谓。一介书生,考取状元实在不易。全国无数读书人,经过乡试、省试,最后到殿试夺魁,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杨宪益和戴乃迭将“状元”译为have come first in the palace examination,将其大概意思译出来了,但是译文结构和前面的宰相显然不对等。笔者建议改译为Zhuangyuan,然后加上脚注Zhuangyuan,the highest honor in the palace examination system in ancient China,generally refers to the person who won the first place in the palace examination.From Sui Dynasty (581-619)to Qing Dynasty(1636-1912),countless scholars from all over the country wanted to win in palace examination after a township test and a provincial test.It was named the number one scholar in the palace examination (provincial examination in Tang Dynasty(618-907)and palace examination after Song Dynasty(960-1279))。状元在中国具有特殊意义,在进行文化对外传播的取舍中,笔者觉得要迎合译入语读者,但更应该坚信自己的文化,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故笔者采用音译的方法,然后通过加脚注的方式解释“状元”的文化内涵,使译入语读者更清楚地了解中国,对中华文化产生兴趣,从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这样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文化自信。
物质文化是指文物与社会关系之间的一种文化。它涉及物质过程和物质生产,它反映了人类的情感费用和物质条件。与物质文化相关的文化载体词汇是反映某种语言社区特有的物质文化特征的镜像,包括“生产运输工具、日常生活用品、食品、药品、服饰和措施等”。以边城为例,该时期湖南当地的物质文化在中国尤为明显。
例句4 贯串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1]9。
译文4 On the frontage between the wharves space is so limited that most houses are built on stilts overhanging the water.[1]110
吊脚楼又称“吊楼”,是壮族、苗族、侗族、布依族、土家族等地区的传统民居。吊脚楼一般依山靠河就势而建,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通常为两层或三层,上层通风、干燥,是居室;下层关牲口或堆放杂物。译者在第四节中将“吊脚楼”译为the house,在第十节中译为house on stilts,而在此处,译者采用了意译的方法,将“吊脚楼”译为“houses are built on stilts overhanging the water”,能让目标语读者感受到这种建筑的异域风格,但没能勾勒出这种独具湘西特色的建筑。笔者建议改译为Unique Stilts Wooden House in Xiangxi(Western Hunan),然后加上脚注The Unique Stilt Wooden House in Xiangxi,the traditional stilt-style wooden house,is built on piles over the surface of soil or a body of water by the Miao people and Tujia people with different flowers or animals on the windows,the doors and railings。吊脚楼在湖南、贵州等地都有,笔者通过异化的翻译策略告知读者这是湘西吊脚楼,然后用加脚注的方式来描述吊脚楼的结构和外观特征,既保留了“吊脚楼”一词的独特性和文化内涵,又使译入语读者知其为何物,一定程度上还传播了湘西文化和中华文化。
生态文化的多样是由于各个国家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差异造成的。各民族生活的地域不同,生态条件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表现在动物、植物、气候、地形面貌等方面,而生态条件也必然影响到各民族的文化,使文化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性[16]。如何通过生态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体现出当地的文化,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句5 初五大清早落了点毛毛雨,河上游且涨了点“龙船水”,河水已变作豆绿色[1]38。
译文5 A fine rain sets in at dawn on the fifth,the water upstream has begun to rise,and the whole river turns pea-green.[1]140
“龙船水”是指端午节前后的较强降水过程。相传在“龙舟水”来时,人们会到江河边泡脚戏水,按照传统的说法,“龙舟水”有辟邪的作用,洗“龙舟水”能去晦气、带来吉祥。杨宪益和戴乃迭译为the water,在语境的帮助下,读者能理解文章,但是忽略了原文中的“龙船水”的文化意象。如果将其改译为dragon boat water,会让译入语读者理解上出现偏差,因为dragon在西方国家是罪恶的象征,但是龙是我国文化的象征,我们也为自己是“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所以此处为了避免文化差异,笔者通过异化的翻译策略,将这一文化负载词译为loong boat water,让译入语读者对这中华文化产生兴趣,然后通过脚注loong boat water,also known as Duanwu water,is the fine rain around Duanwu Festival(the 5th day of the 5th month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lunar calendar).It is said that when“loong boat water”comes,people will go to the river to soak their feet and play with water in order to get good luck.进一步解释说明,不仅能保存中华文化原本的语言,还能有效地传播文化负载词所蕴含的中华文化。
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Bassnett在论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时,将语言比作“文化体内的心脏”,并指出“外科医生在给心脏做手术的时候,不能无视其周围的机体,因此译者也不能将文本孤立于文化之外,否则必有不妥。”[17]本文主要分析了杨宪益和戴乃迭在《边城》英译本中有关中华文化元素的典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的选择及其对文化的传播。笔者认为要想让湘西“边城”走向“世界”,我们就必须将《边城》中所蕴含的文化负载词准确的译出来,尤其是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传播原语文化,在忠实传达原语文化的基础之上,兼顾目标语读者的可接受性,从而实现跨文化翻译的目的。与此同时,在翻译和查证的过程中,关于《边城》译本对比的文章很多,但是对比之后能给出参考译文的并不多。译无定法,译无止境,译路漫长。作为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敢于突破,推陈出新,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不仅要兼顾文化的传播与接受、兼顾目标语读者的文化和正确传播中华文化、而且要兼顾忠实原语与目标语的流畅表达,灵活运用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和音译、加脚注的方法,从词汇和语篇上使译文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最终达到传播中华文化的目的,从而真正地实现中华文化的“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