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菲菲,胡 稹
(福建师范大学 协和学院,福州 350017)
日语中的“太鼓”到底是什么鼓,现在除几篇中国网文介绍之外,中日两国都没有论著专门述及。今见者仅有两部古代汉籍的只言片语和田边尚雄[1]、网代景介[2]的两部乐器事典,以及《大日本百科事典》《世界大百科事典》《广辞苑》《自由百科事典》、Wikipedia等相关条目的解释。
太鼓舞(エイサー)是流传于冲绳岛各地的盂兰盆舞。在农历盂兰盆节(农历七月十五日)时,冲绳地区的人民会举行全岛太鼓舞大会,为祈祷无病消灾和家中安泰而挨家挨户巡回表演舞蹈。……太鼓也因而成为冲绳地区的代表性古典乐器。[3]
太鼓是日本的代表性乐器。……形状有大有小,好像啤酒桶。鼓身……两面蒙上熟牛皮,直径从30厘米到超过1米。……起源已不可考,但普遍认为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日本人用和太鼓的目的是为驱赶病魔,……在宫廷、战争、歌舞能剧中都有太鼓的影子。[4]
二者都将日语“太鼓”译为中文的“太鼓”,并且后者间或还在“太鼓”前加一个“和”字,即日本的“太鼓”之意。这些翻译是否都有道理?
“太鼓”一词更早见于汉语文献。《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曰:“心意调适如师子音声。云雷音声。海潮音声。迦陵频伽微妙音声。清梵音声。太鼓音声。吉祥音声。柔软音声。振响音声。令彼众生诸根适悦净妙音声。”[5]此经由法护等人翻译,成书于西晋泰始二年到永嘉二年(266—308)之间。《天中记》引《始兴记》曰:“玉鼓。《春秋孔演图》。有人卯金兴于丰。击玉鼓。驾六龙。《春秋纬》亦有玉鼓。布鼓王尊。谒东平王太傅。在前说相鼠之诗。尊曰:无持布鼓过雷门。师古曰:雷门。防稽城门也。有太鼓。越击此鼓声闻洛阳。”[6](笔者点校)《始兴记》的作者是王韶之(380—435),南朝宋人。而在当时,日本还没有自己的文字,或数量极少的汉字。
为此要考察汉字的“太”字。“太”表示“非常、特别”的意思,作“大”或“泰”解,后因语音分化,在“大”字下添加符号,成指事字,本义是“过于”。
《广雅·释诂一》段曰:“后世还言。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白虎通·五行》曰:“太亦大也”;《易·系辞》注:“易有太极”,“大极者”。作形容词使用时“太”有以下词例:太虚幻境(天上虚幻的境界)、太清(天空)、太乙(古代形成天地万物的元气)、太极(指整个世界的总和)、太牢(《左传·桓公六年》疏:“牢之大者”)、太仓(京城里贮粮的大仓库)、太息(亦作“大息”,长长的叹息)等。[7]
《广辞苑》(第五版)中对日语的“太”字解释有:
“大”+“丶”,意思是“大上加大”。一、非常大。如“太阳、太鼓、太山”。二、甚、非常、极其。如“太平、太古”。三、事物的开端,第一。如“太初、太祖、太郎、太守、太政官”。四、最尊敬的;对皇家、官家等人的尊称。如“太后、皇太子、太夫”。[8](1)源文献为日文,本文引用时笔者翻译为中文,下文所引文献[10][11][12][13][14]同。
由此可知,日语“太”字的释义和用法与古汉语“太”一样,“太”即“大”,故‘太鼓’就是“大鼓”。
然而不可解的是,后来的日本“太鼓”在绝大多数的场合都仅表“鼓”义,而且个头并不一定都大,形状也纷繁多样。其原因见后。于此先简单说来就是,词汇在使用的过程中语义会发生变化,或丢失部分语义。エイサー常用的“大太鼓”中“太”的语义丢失,就属于这种情况。这时的“太鼓”已经不完全都是“大的鼓”之意,而被简化为单纯的“鼓”义。不如此理解,我们就会遭遇语义冲突——大的大鼓。恰好有人为此做过解释:
太鼓分为很多种,太鼓エイサー要用到的鼓一般只有以下三种:大太鼓、缔太鼓和平眮小鼓,平时称为大鼓、中鼓和小鼓。大太鼓上有一根肩带……缔太鼓四周有孔,上面绕有红绳,……平眮小鼓只有一个大盘子大小,……三种鼓可以同时配合一首曲目打出不同的风格。大太鼓男女均可打,……缔太鼓一般由男生打,……平眮小鼓由女生挥动。[9]
作者在此将“大太鼓”解释为“大鼓”,“缔太鼓”解释为“中鼓”,无疑都是正确的。因为“太鼓”都转义为“鼓”,可以分别接受“大”“缔”(绑紧)的修饰。但他无法说明为何“平眮小鼓”也可使用在太(大)鼓舞(エイサー)中。
继而需要摘译、分析日本事典、辞典中的部分文字,以加深人们对“太鼓”的理解和认识:“太鼓英语叫drum。”[10]586从这个解释来看,日本人认为“太鼓”就是“鼓”。并且他们还认为:
太鼓是用木头或金属等坚固材料做成鼓身、在鼓身的一面或双面用强大的张力蒙上动物皮革等膜状物质的乐器的总称。在乐器分类学上与膜鸣乐器几乎一致。然而,有时我们也将在大洋洲等所见的slit drum(「割れ目太鼓」)(引注:slit drum是中空有细小隙缝的木制打击乐器的总称,分布于世界各地,大小形态多样,木鱼即其一种;「割れ目太鼓」即裂口鼓。含此,以下夹注皆为引注,不一一注释)那种、不蒙皮而直接敲打乐器本身的体鸣乐器称为太鼓。[10]586
由此可知,“太鼓”鼓身有蒙皮的,也有不蒙皮的,有时日本人将不蒙皮而可直接敲击的小型乐器如木鱼一类的东西也称作“太鼓”。
太鼓的起源和拔浪鼓一样悠久,最早见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苏美尔的浮雕。于今在所有地域都用于表示礼仪的音声和传递日常的信号、指示。……日本的太鼓起源不明。古代的鼓是膜鸣乐器的总称,与中国文化接触、交流后我们将沙漏形(腰身凹陷)双面太鼓称作鼓,而将此外的鼓称作太鼓,但二者的区别绝不明显。[10]587
此段文字说明,鼓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产物,日本人曾有一段时间对“鼓”和“太鼓”有所区别,但后来这种区别殆不可见。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考察、区分世界各国的鼓:
鼓身有各种形状,……大体可分为浅筒形、锅形、筒形三种。(1)浅筒形。浅筒形鼓身覆皮的太鼓,包括起源于中东的西欧铃鼓(tambourine,打击乐器之一,在金属或木制的鼓身一面蒙皮,周围装有金属圆片。可拿在手上叩皮或振动圆片发出声响)和印度的坎击拉手鼓(khanjari,印度、巴基斯坦轮形一面覆皮太鼓)等。日本的‘团扇太鼓’亦属此类鼓;(2)锅形。在像锅的鼓身上覆皮的太鼓。……。包括西欧的定音鼓(timpani,打击乐器之一,蒙牛皮,……其祖型为阿拉伯的纳克拉鼓[naqqāra,也传到中国,过去称‘那鸣喇’])和北印度的塔布拉?巴亚鼓(tabla baya,双手鼓,左胖右瘦,高低音各一,也有人称之为双头鼓。左边称巴亚[baya],低音,右边称塔布拉[tabla],高音);(3)筒形,种类繁多,可进一步分为圆筒形、圆锥形、桶形、沙漏形、高脚杯形。他们分别都有两种,即双面覆皮和一面覆皮的太鼓。其中的圆筒形双面太鼓,有欧洲的大太鼓(bass drum,低音鼓)、小太鼓(side-drum,军用小鼓)、‘里神乐’使用的‘大拍子’(一种“缔太鼓”)和歌舞伎使用的桶状太鼓等。[10]588-589
上文所说的“太鼓”和引注的英语词,全部都可以换说成我们的“鼓”。并且,“小太鼓”这个词语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由于中国人现在也使用“大太鼓”“缔太鼓”这两个词,故笔者希望将他们的意思翻译出来:
大太鼓是用于雅乐“左右舞乐”的大型“缔太鼓”。因鼓身周缘施与表示燃烧火炎的巨大尖塔形装饰,故也称火焰太鼓。……有左右两个大鼓。从火焰中央突出的约240厘米长的把柄前,装有数十根小棍突出的圆板。左方圆板金色,称“日形”,右方圆板银色,称“月形”。……奏法与管弦乐使用的乐太鼓相同。数量不多,奈良春日大社和大阪四天王寺的大太鼓被指定为重要文化遗产。[11]
这里的“大太鼓”无疑就是我们所说的“大鼓”,但它只是其中特定的一种。现在我们看到的“大太鼓”运用范围广泛,多种多样,它既可以是民俗技艺的“大太鼓”,也可以是歌舞伎使用的主奏乐器即“宫太鼓”(“大太鼓”),还可以是管弦乐、吹奏乐使用的“大太鼓”即低音鼓。
或许我们再参阅《世界大百科事典》对何为“大太鼓”会理解得更为清晰:
太鼓类为主的几种鼓,本来都指神社、寺院使用的大的长筒形打钉太鼓,神社也叫“宫太鼓”;寺院因宗派不同,也叫“法鼓”等;但歌舞伎行业叫“大太鼓”,也单叫“太鼓”与此相对,同类的小型太鼓,用于櫓上的叫“櫓太鼓”,其音色特殊者还被特别称为“铛铛太鼓”;拿到街上边走边触碰击打者叫“触太鼓”。[12]
此中的“小型太鼓”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小鼓。并且,“大太鼓”也单叫“太鼓”。
缔太鼓(也)是日本的膜鸣乐器,用于能乐、歌舞伎的音乐演奏,以长歌为代表的三弦音乐的伴奏,祭礼伴奏和狮子舞等民俗技艺等。……一般是指被称为“猿乐太鼓”的、短鼓身且平的带框太鼓。鼓身……上下覆盖皮革,……,放在台架上用两根木棍打奏。[13]
冲绳地区等使用的“缔太鼓”就属于这种民俗技艺鼓。一如上述,它是“中鼓”,但也被称为“XX太鼓”。
此外,要重点看一下军用“小太鼓”:“自欧洲中世纪至近代,小太鼓都用于军队传递信号和船只发出信息。日本也有“阵太鼓”这种鼓,它作为军乐器,和钲、法螺一道使用,或分别使用传递多种信号。”[10]590
无须继续摘译和分析了,以上所有的“太鼓”,都可以理解和翻译成我们所说的“鼓”。歌舞伎行业将“大太鼓”单叫成“太鼓”属于例外。
“太鼓”的定义、形态、结构、功能如前述,而“鼓”则是“鼓身中部凹陷、呈沙漏形双面太鼓的总称。日本过去将全部的膜鸣乐器都称之鼓,后来则将鼓身中部不凹陷的鞨鼓(羯鼓)等归类于太鼓,与鼓有所区别。不过从狭义上说,鼓是指能乐等使用的小鼓”[10]590。
其实这个解释有随意和欠明确的一面。如前所述,日本将“沙漏形(腰身凹陷)双面太鼓称作鼓,而将此外的鼓称作太鼓,但二者的区别绝不明显”,这里又说“鼓是指能乐等使用的小鼓”。前后二句做了腰身凹陷与否和体型大小的区别。难道“鼓”和“太鼓”的区别就是腰身凹陷与否或体型大小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不仅如以上摘译所见,世界各国包括日本,有很多“太鼓”都不是沙漏形的,并且是小型的,而且Wikipedia“鼓”条还有其他不同的解释:
鼓发源于印度。之后中国产生了许多种类的鼓,如腰鼓、壱鼓(最小的细腰鼓)、二鼓(用于雅乐的一种细腰鼓。比壱鼓大,但比三鼓)、三鼓(在雅乐中是太鼓、羯鼓、钲鼓总称)、四鼓(细腰鼓)、杖鼓(细腰鼓)等。……这各种各样的鼓从中国传来后不久,日本产生了小鼓(こつづみ)和大鼓(おおつづみ)。[14]
通过这个解释我们知道,同样是中国传来的鼓,日本古代读音却未有专门规定,既可读作つづみ,也可读作こ,并且这些读法对“鼓”腰的粗细和形态大小亦未起到明确的区分作用。附带要提示一下:“太鼓”在这里读作おおつづみ,与“小鼓”(こつづみ)在语义上对立。而以上各鼓中的“鼓”(こ)和“鼓”(つづみ)却不存在明显的语义对立。
在中国,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它是在坚固且一般为圆桶形的鼓身一面或双面蒙上一块拉紧的膜制作的器物。这个定义与日本一致。然而,中国传统的鼓虽有大小高矮之别,但几乎都是粗腰筒状,显然他们和日本的“太鼓”是一致的。并且,中国人对鼓的理解,并不着眼于其腰身的粗细,表述时将该打击乐器一律称之为鼓,之后才以大小、形状、产地、材料、功能等进行区分,并用偏正结构的修饰方式分别加以命名,比如“大鼓、小鼓、铃鼓、腰鼓、仗鼓、架子鼓、爵士鼓、定音鼓、椰壳鼓、雷鼓、灵鼓、晋鼓、汾鼓、路鼓、战鼓、檐鼓、齐鼓、鸡娄鼓、羯鼓、答腊鼓、都昙鼓、毛员鼓”等。还需要说明的是,今天的中国人已然忘却“太鼓”曾经是中国词汇,而只知道“大鼓”和“鼓”了。
综合以上所说,我们认为:
(1)从世界范围看,鼓身凹陷与否只是鼓的一种特性,而非共性。一般说来,人类在理解和认识某一事物时,首先会想到其共性,之后才会想到其特性。如果人类在知道“鼓”的共性后要区别其特性,就会在“鼓”字前加修饰词。日本人似乎也不会例外。如有“例外”,则一定有其原因。
(2)日语“鼓”的训读是つづみ,有人说它的字源是古印度打击乐器dudubhi或dundubhi(日本网络自动翻译软件均译为“太鼓”),也有人说它是中国的打击乐器“都曇鼓”传入日本后被标注为“豆豆美”的。(《广辞苑》第五版)而“太鼓”是音读字,读たいこ。可为何“太鼓”后来在日本转变为具有抽象义的“鼓”,能用于说明古今“日”外、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鼓,迄今为止却未有人提出并思考过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有可能是因为以下原因,“太鼓”和“鼓”的语义才被混淆,乃至“太”的语义丢失。
先看一个日语词汇——“征夷大将军”,以作类比。它自1192年至1868年都是日本的实际统治者(之前的公家时代,类似的职位还有“征狄大将军”“征西大将军”“征东大将军”,他们都指军阶中的最高职位),但后来被省称为“将军”,人们几乎将它的原名称遗忘。且因“将军”的政府称“幕府”,故也被称作“幕府将军”。问题来了,既然“大将军”此词组有“大”字,那么其下面就应该有“中将军”和“下将军”,但可惜没有,江户“幕府将军”之下只设“大老、老中、若年寄、大目付”等职务。“大将军”的“大”字被人忘却的原因不明,笔者推测,其或是因为缺乏区分意义(没有大中小之别),“大”字仅作为一个表示自我尊大意识的固定的修饰词。久了,人们都服膺、习惯后就无须再加“大”字;或是因为使用频度一度很高,字词能缩减的都被缩减。还有一个原因恐怕也不能回避,即有时人们对很熟悉的某些字词,看久、用久了反而会感觉陌生,以致混淆乃至丢失了它的某个语义。
这种推测有幸得到一批心理研究人员的支持。为了说明这个复杂的问题,下面要引用较长一段文字,再作类比:
在日常学习和阅读过程中人们经常发现,长时间注视或是重复书写某个汉字时,原本熟悉的汉字突然变得很陌生,甚至开始怀疑这个字是否是一个书写正确的汉字。不仅在语言中,就连一张熟人的照片、一个熟悉的地点,看久了之后都可能突然觉得陌生起来。对此,认知神经科学的观点认为,由于……刺激重复呈现,神经元的持续激活导致了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产生抑制作用,使得发送神经元与接收神经元之间的连通性短暂性缺失,即神经系统活动发生了疲劳。……不能产生新的正确的反应。语言认知加工过程中,……口头重复、持续注视或重复书写某一词语,将导致该词语义的暂时性缺失或衰减,这种由于过度暴露导致词汇意义短暂性缺失的现象叫做语义饱和。……研究者对语义饱和现象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解释:一是词形饱和理论。该理论认为,词汇过度重复会使词形的表征变得无效,从而导致意义提取的失败,这是因为词形是提取其意义的线索,词形的饱和使词汇变得陌生。二是语义饱和理论。该理论认为语义通达受到抑制是由语义表征的过度重复导致的。Smith和Klein认为,语义饱和是负责语义的神经系统的疲劳或者习惯化引起的。三是联结饱和理论。该理论认为语义饱和发生在词汇与其意义联结的过程中。也就是说,词汇表征和语义表征都保持完整,但由于词汇表征与其意义之间重复联结,导致语义信息提取的困难。[15]
虽然日语“太鼓”语义转变与上文提及的“词汇陌生化”机制产生不完全一致,但后者的几种理论解释,即:①词汇过度重复暴露会使词形的表征变得无效,从而导致意义提取的失败;②语义通达受到抑制是由语义表征的过度重复导致的;③由于词汇表征与其意义之间重复联结,导致语义信息提取的困难,却都可以给我们带来某种启发,对解释“太鼓”的“太”义丢失有所助益。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太鼓”的语义转变和“词汇陌生化”的机制产生亦有不同,即“词汇陌生化”是短暂的,而“太鼓”的“太”义丢失却很长久。这个现象暂时无法得到清晰的解释,尤其是并非所有的“太鼓”的“太”义都丢失了,还有极少数的“太鼓”保留着原意。这应成为今后继续研究的课题。然而无论如何,从以上摘译的文字及其分析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太鼓”的“太”义都丢失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适用以上理论的好坏,差别只在于解释的完满度高低而已。就像汉语中“老鼠”之“老”已经虚化为词缀,无实义,故也有“小老鼠”之称。
与此相对,属于训读的“太鼓”おおつづみ乃本土音,不易被混淆乃至丢失语义,至今还明确表示“大的鼓”之意。
(3)人类创造新词,既有讲究,也看必要,即为了区分新物和旧物在形状、材料、性质、功能等的不同。如果我们要区分此新物非彼旧物,那就会创造一个新词来表达。比如,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经常南侵中原,他们在作战时使用了一种鼓,形状与中原地区有异,故中原人创造了一个新词“鼙鼓”,以区别中原鼓;进入近代,西风东渐,西方人布阵、战斗、行进时使用的鼓,形状又与中原鼓有异,所以清人又名之为“洋鼓”或“铁皮鼓”;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使用的鼓很特别,铜制,上面镌刻着太阳图纹等,故汉人名之为“铜鼓”,等等。总之,有需要时人类就会创造一个新词来命名之。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中日两国的鼓不会没有一些细微的差异,但只要这些差异不足以影响人们的区别,我们就会根据语言经济性原则,忽略这些差异,不再冠以一个新词(科学研究和品牌区分等除外)。以此来看日本冲绳地区等的鼓,很可能来自中国,各种差异也不是很大,故没有必要保留原词(换一个角度就是创造一个新词)「太鼓」。至于该词是否新颖亮眼,可满足年轻人的求新寻异追求,这已经超出本文的考证范围了。
综上所言,日语的“太鼓”源于汉语,原意是“大鼓”。汉语中“太鼓”消失不用;在日本则因各种原因,“太”义丢失,“太鼓”词义主要向“鼓”承担(当然我们不能说“太鼓”已完全等同于“鼓”,因为偶尔还保留着“大鼓”的原意)。如果我们不这样认识,将面临语义冲突——“大的大鼓”。再说,エイサー使用着三种鼓,即“大太鼓” “缔太鼓”和“平眮小鼓”。若仅以“太鼓”来解释命名翻译这种民俗技艺道具,则还会面临“平眮小鼓”在“冲绳太鼓舞”这个语境中该如何表述的问题。而这,已经属于逻辑的问题了,从翻译的目的和效果来看都是致命的。所以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秉持上述精神,在绝大多数的场合都应单取“太鼓”的“鼓”义,将其分别译为“大鼓”“(绑绳)中鼓”和“平腰小鼓”,并将エイサー译为“冲绳鼓舞”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