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管理和自我效能感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2020-01-17 03:50
黑龙江科学 2020年17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人性化管理者

王 辰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

1 教师职业倦怠概念与表现

1.1 教师职业倦怠概念

职业倦怠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Frudburg提出,指的是助人行业的工作者因为工作时间过长和工作强度过大而产生的疲惫状态。助人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要面对有需要的群体,提供必要的服务,警察、医生、新闻编辑、教师等都属于助人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容易出现职业倦怠。

教师要面对来自家长和学生的双重压力,教学工作本身具有较大的重复性,教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教师在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应对工作中的压力,就会产生职业倦怠。

1.2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职业倦怠三个维度的模型有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低个人成就感[1]。情绪衰竭是衡量倦怠个体压力的维度[2]。教师要面对学生不断地进行情绪输出,例如,面对违纪学生,教师要严厉的批评,这时教师要产生愤怒的情绪。当学生情绪低落或身体不适时,需要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教师就要产生耐心、温柔的情绪。教师的工作性质就是面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情绪去面对,很容易造成教师的情绪衰竭。

去人性化指某个体以一种消极的态度去处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是衡量倦怠人际关系的维度[3]。教师去人性化的表现就是不关心学生的成绩和个人发展,对学生缺少耐心和爱心,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低个人成就感是衡量倦怠自我评价的维度,是指个体在评价自己工作中的表现时,会产生否定的评价。当教师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也会感觉无助、自尊心下降[4]。教师的低个人成就感主要表现为怀疑自己的教学能力,对学生逐渐失去耐心,不能很好的管理学生。

教师的工作质量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5]明确指出,专业化、高素质的教师是我国提高全国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了保障中小学的教学质量,教师和学校都应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缓解和避免职业倦怠的发生。

2 人性化管理在教师职业倦怠中的运用

2.1 人性化管理概念

20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中出现了一种不同于科学管理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将企业视为一个大家庭,员工作为“家庭成员”,使员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情感上的激励,大幅度地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就是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个性、崇尚人的价值,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力,在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更好的完成企业的发展目标[6]。人性化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模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人性化管理的前提是正确的认识人性[7]。学校在实行人性化管理、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之前,要对教师有充分的了解:首先教师是一个有文化和道德修养的群体,有自己的价值、地位和追求;同时,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拥有丰富知识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有比较好的自我约束能力,教师也存在着规划自身职业发展的需求。

学校管理者要找出教师职业倦怠中出现的情绪衰竭、低个人成就感和去人性化的原因,从教师的角度出发,采取缓解职业倦怠的措施。

2.2 在教师管理工作中体现人性化

2.2.1 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在面对工作中出现的困难,能够利用技能解决困难的自信程度,分为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

结果期待是指当个体预测到某一行为会产生特定的结果时,这个行为可能会被选择并执行,是对结果的判断。效能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某个行为的判断,强调的是对自己能力的判断。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中的情感衰竭程度、个人成就感呈显著的正相关[7]。学校管理者可以从自我效能理论出发,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教师的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减少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2.2.2 指导教师进行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人生进行持续和系统的计划过程[8]。一份完整的职业规划,会使教师了解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从深层次进行自我激励,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工作计划和培训计划。当教师在工作中出现倦怠感,会因为较高的结果期待而激励自己,努力克服职业倦怠。学校要帮助教师分析自身条件和客观条件的影响因素,引导教师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并鼓励教师采取积极的行动,提高教师对工作的结果期待,激励教师克服工作中的倦怠情绪,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实现个人目标。

2.2.3 引导教师进行合理归因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解决不好的问题,如果教师在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时存在错误的归因,就会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产生错误评价,会否定自己的工作能力,大大降低自我效能感,影响其工作积极性,从而出现职业倦怠。正确引导教师合理归因,对教师进行归因训练,帮助教师提高效能期待。当教师将个人的失败原因归结为个人努力程度时,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使他们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精力。

2.2.4 根据人性化管理理论,提高教师的人际关系

教学工作经常会以教研组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和教师之间、教师和学校管理者之间形成的良好人际关系,可以增强教师组织成员之间的合作,增加组织的亲和力激发工作积极性。教师个体处于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中,会产生归属感和对集体文化的认同感,这样,在工作中产生的职业倦怠也会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得到缓解。

有效的沟通和信息共享是增进人际关系的良方,如果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之间不能及时的进行信息交流、沟通,就会使教师缺少归属感,导致教师工作热情下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也会降低。学校管理者应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使教师及时有效的掌握学校的重要信息。

2.2.5 通过文化创建,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

通过规范人们的道德意识来缓解心理焦虑作用。可以借助一些积极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来缓解人们的焦虑情绪,使教师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进而缓解他们焦虑的情绪。

学校管理者可以通过团队建设来增强学校的文化特点,营造文化氛围,如举办一些集体活动、生日礼物、免费体检等,增加教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学校文化要融合一些教师的理想、信念,多宣扬赞美优秀教师的品德,使教师们拥有更强烈的文化认同感。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人性化管理者
住院医师的知觉压力和职业倦怠特征分析及对策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对策探讨
教师职业倦怠何时休?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做个有爱好的管理者
管理者须承认自己“不够聪明”
管理者被“偷”走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