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敏,武彩慧,贺 微
(1.2.黑龙江财经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25;3.吉林大学,吉林长春130012)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1]因此,“微时代”应依据“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网络平台技术和资源为助力,通过对大学生认知水平、学习习惯等特点进行细分,重构教育对象群体。采取分众教学模式开展思政课教学,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对学生主体学习规律的认识,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向多样化发展。
“微时代”作为当今社会的时代表征,其内涵是指以当下流行的微信、微博、微网站为主要信息传播媒介,以微表达、微阅读、微语录为主要形式,以短小精炼、方便快捷为主要特征的信息传播新时代。[2]这一时代条件的改变,一方面为大学生进行自主性、选择性的学习提供了时空上的便捷,另一方面也给教师课堂教学增加了管控的难度。教师如不能适应这一环境变化创新教学模式,将使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与挑战。
(一)教师话语权消解,教学权威弱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权威状况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师传统教学权威正面临弱化的困境。在传统社会中,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化身”,使知识获得途径呈现一元性,但“微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微媒体”正逐渐成为大学生思想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平台,知识的获得途径呈现多元化,信息资源的占比也由原来的教师多于学生向学生多于教师转化,教师如果不能及时适应时代变化创新思维,开拓视野,用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赢得学生的喜爱,必将消解思政课教师的课堂话语权,弱化教学权威。
(二)教学内容泛化,学生课堂获得感差。“微时代”大学生通过各类微媒体和移动终端获取网络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强,他们倾向于根据个人的兴趣和需求选择生动的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了解。这种“微模式”学习相比传统课堂学习具有自主性、丰富性和个性化特点。然而基于当前高校思政课大班制教学模式的限制,思政课教师难以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层次、兴趣素养、专业需求等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课堂讲授多为“一言堂”,教学中教师主导地位彰显绰绰有余,而学生主体地位发挥严重不足。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只能根据已有经验进行大众教学,由于无法根据受众对象特点对学生进行细分,导致课堂教学内容泛化,难以从学生求知的需求侧出发,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存在的具体问题展开多样化、精准化教学,学生课堂获得感大打折扣。[3]
(三)师生课堂互动不足,效果反馈失真。高校思政课大班制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采取单一定向的“满堂灌”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导致“学与思”脱节,“讲与练”失衡,“教与学”错位的教学现状。[4]由于学生人数众多,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即使教师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其课堂互动也往往仅限于在线签到、提问练习、主题讨论等一般活动,无法指导学生开展能够反映学习效果差异的分组任务,师生互动多流于形式,缺乏深度的交流,教师无法全面、真实、准确地掌握学情,以及对教学效果做出正确合理的评价,影响了教学整体过程的优化改进。
“分众”概念最早由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学者阿尔文·托夫勒提出,其思想内涵用于教学领域则指教育者要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区分不同教育群体,从而采取有差别的教育方案进行因材施教,最终达到精准教学的目的和效果。这种分众教学区别于大众教学,在“微时代”更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增加师生认同,重塑教师权威。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传统课堂中以教师为中心,进行单向灌输式教学,依然可以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同。然而“微时代”教师占有信息资源的优势逐渐减弱,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对教师认同感下降,教学权威被消解。[5]“微时代”借助移动网络数据的支持,依据学生的需求偏好等对学生进行分众教学,打破教师课堂话语霸权,让学生回归课堂,这是对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尊重的体现,学生会提高对教师教学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进而形成理论认同。通过师生双向互动和知识的传递与沟通拉近彼此距离,提升师生间文化认同,使教学过程更具亲和力、时代感和可信度,有助于教师重塑教学权威。
(二)开展精准教学,提升教学实效。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指出:“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重视加强和改进教学管理,更加重视提升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以往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不理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能针对大学生具体情况专门定制教学内容,知识传授无法切中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所关注的问题要害。“千人一面”的教学方案,使知识供给和需求发生错位,难以形成教学共鸣,因此造成学生到课率差、参与率少、抬头率低,课堂获得感不佳等不良局面的出现。而“微时代”高校思政课采用分众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网络舆情分析、课堂反馈、问卷调查等方式掌握学生心理偏好、思想动向、兴趣素养等相关信息,并以此区分受众,为学生绘制画像,然后教师从目标受众的学习能力和现状特点出发,以问题为切入点,整合教学内容,制定差异化的教学方案,展开精准教学,最终达到因需施教、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
(三)延伸思政课堂,拓展教学阵地。高校思政课堂作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主阵地,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微时代”传统课堂教学场所固定、数据信息封闭的特点,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全流程管理,教师只能对课中环节进行管理,而对课前、课后两个教学环节难以掌控,这势必会削弱高校思政课作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主阵地的地位和作用。而采用分众教学模式通过课前区分受众,因需布置课前问题,调动学生参与热情;课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课后通过开辟第二课堂组织学生交流研讨、开展实践和成果展示等方式,使思政课教学阵地突破传统课堂的局限,在时空上得以延伸拓展。
(一)区分教学的受众群体。高校思政课开展分众教学模式关键是要瞄准教育对象。当前,高校思政课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大一、大二的学生,而这些学生几乎都是“00后”,独立、自信、开放、蓬勃是他们身上鲜明的时代特征。[6]传统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他们对课程多样化的需求,因此要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必须要围绕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区分教学的受众群体,制定差异化的教学方案,因时因地制宜、因需因材施教。从实践来看,参照其他高校分众教学的经验,在教学中按照学生的专业兴趣、知识能力等差异特点,可以尝试将学生分为三大受众群体:“面向全部学生的常规班级教学群体”“面向同质学生的导师引领教学群体”“面向优秀学生的团队研究型教学群体”。[7]
(二)分众教学的设计原则。高校思政课分众教学模式要坚持按照“回归课堂”“教学并重”“精准教学”的原则进行课程设计。教师首先要依据分众标准对当前大学生进行学群分类,制定弹性教学目标。教师通过整合教学资源,精准推送课堂教学内容,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教学活动,以此引导学生回归课堂进行自主学习。教学设计的目的不是教师想怎样“教”,而是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地位,使教师“教”与学生“学”融为一体,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三)分众教学的教学过程设计。分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从“微时代”学生日常生活的思想动向和行为轨迹中找准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和社会关切点,针对目标受众有的放矢地提出问题导入教学,讲授中借助网络教学平台设计受众学生群体乐于接受的教学活动环节,将教学内容以问题链接的方式层层推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牵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其产生不断学习的动力,进而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整个课堂教学设计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内容为核心、分众为手段、网络为媒介、课堂为阵地,通过多样性的教学形式呈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一)课前:结合受众的大数据信息,重构权威性教学内容。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内容的权威性直接决定了学生对教师的理论认同和对课程的信服力。“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分众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以分众为手段,从教学内容这一核心问题出发,增强教师讲授内容的针对性,为此教师课前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分众就成为实现教学内容精准化的必要前提和手段。而大数据突破了以往学生调查样本的局限性,为教师对全体受众的“微时代”碎片化信息进行采集、聚合及分类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也使影响教学的隐性参与因素显性化。[8]教师通过对微媒体上大学生点赞、关注、评论等信息进行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可以从总体上了解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倾向,从而在整体样本空间上为全体学生描绘画像,并根据画像的不同特点科学合理地区分受众。根据分众结果,教师课前需要有针对性地为不同教学群体量身定制课程方案,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都要符合三大目标群体的主体学习特点。教学目标制定要具有弹性,教学内容要依据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及时进行动态调整,教学内容选取要贴合学生实际、弘扬社会正气、符合时代需求,教学内容输出要具有差别性、层次性、开放性的特点,依次保证三大教学群体“吃得饱”“吃得好”“吃得精”。依托大数据的相关联特性区分受众,可以启发教师的多向度思维,通过对线上线下教学资源进行有机整合达到关联教学的效果,最终定制出符合不同学生“口味”的权威性的丰富教学内容,
(二)课中:借助微平台多方联动,协同多样化教学形式。好的教学内容还要有好的教学形式来呈现才能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环境,也改变着教学手段发挥作用的形式。随着“慕课”“翻转课堂”“在线教学”等现代教学形式的不断出现,现代信息技术日益为传统教学方法赋能,同时也带来了网络微平台多方联动协同教学的现实需求。此次新冠疫情下全国大规模的线上教学活动实践中,教师完成一次线上课程除借助网络慕课资源外,往往还需要联合“微信”“钉钉”“QQ”等多个微平台提供的丰富课堂活动形式助力教学活动,而这些微平台也可在线下教学活动中发挥辅助作用。在分众教学的线下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目标受众的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借助微平台丰富的网络资源,从中选取适当的、典型的教学案例进行案例教学,增加学生对理论内容的消化理解和吸收。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课下精心制作的“情景微视频”,引导学生开展课堂参与体验式教学活动。教学展示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微平台发起网络问卷、投票、打分等活动,学生也可以在平台发表评论,展开互动交流,展示结束后教师再通过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和教师当场点评的形式给出作品最终的评价及反馈。这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借助微平台的资源与技术,将多种教学形式有机联合起来,协同发挥作用,有效地加强了师生间的课堂互动,不但增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提升了学生的课堂获得感。
(三)课后: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开辟特色化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在分众教学模式下充分挖掘互联网的教学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实践教学形式,可以推动高校思政课第二课堂向特色化方向发展。这一特色要体现与学生主体特点高度契合的不可替代性,这就需要教师对受众学生群体的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从学生群体差异性这一重要教育因素出发开展独特性的实践教学活动,使大学生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相吻合。通过个性化的实践教学体验引起个体与社会的共鸣,达到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的能力。“微时代”无疑为高校思政课分众实施特色实践教学活动提供了形式上的灵活性和时空上的自由度。首先,“面向全部学生的常规班级教学群体”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大学生的共性问题出发,设计给定较为广泛的实践主题范围,也可由学生根据自身关注的社会热点自拟题目在规定时间完成实践任务。实践过程中师生可利用网络进行信息反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形成问题学档,并通过不断调整完善实践教学方案。其次,“面向同质学生的导师引领教学群体”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专长组建专项社团,并根据项目需要配备指导教师。教师通过鼓励学生结合专长开展主题活动,形成实践成果,并借助课程微信公众号等微媒体进行成果展示。经过一定时间的经验积累努力打造一批思政课品牌社团,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影响力。最后,“面向优秀学生的团队研究型教学群体”具有求知欲强、学习主动、接受能力好的特点,针对这部分学生群体的实践教学要能充分激发其强大的研究潜能。通过“教师牵头,学生参与”的方式组建研究型学习团队,立足于思政课专业建设和学生发展需要确立研究方向,并通过微平台进行研究资源、研究成效的实时共享与交流,提高研究成效,最终构建精英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