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的文化传承功能分析

2020-01-16 20:16朱国兴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旅游者目的地研学

朱国兴

〔黄山学院 旅游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一、引言

我国古代倡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读书与旅行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研学旅行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早在17—19世纪,研学旅行已风靡欧洲,当时的人们普遍将旅行作为年轻人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2011年原国家旅游局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意见》指出,旅游是文化传承创新的主要途径和载体,各地区要充分发挥旅游的文化传播、文化传承和文化激发功能。[1]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2],事实也证明,一个国家只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繁荣才有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基与源泉。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3]对促进我国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意见颁布意味着将研学旅行提升到国家层面的高度。开展研学旅行可以提升广大中小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认知,接受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生发对革命光荣历史的敬仰之情和对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自豪感,从而坚定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有利于广大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意见还指出,要构筑评价监督机制,将研学旅行开展的情况和成效作为学校综合考评体系的重要内容。在一系列政策引导和推动下,近年研学旅行稳步增长,“旅游+教育”的研学产品受到社会的普遍青睐。

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升国民内在气质、引领国人价值追求的精神支柱,时代发展需要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传统文化新内涵和新表达,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性力量。旅游需求的深层内动力源自精神文化的追求,这是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旅游需求使具有地方性和民族性的传统文化得以开发与展现,实现了文化传承、创新和弘扬。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大众消费时代,各地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旅游功能不断转化,以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成为最具有特色和最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研学旅行作为学校教育的创新形式,正在为我国传统文化在中小学的传承提供巨大动力和最佳机遇。

二、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2018年我国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标志着文化和旅游的全面融合,文旅融合相得益彰,以文化带动旅游发展,以旅游促进文化繁荣,通过资源整合、价值创新、产业协同、功能叠加带来文化和旅游新赋能,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共赢。文化的传承需要一定的形式和载体,旅游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之一。[4]旅游活动的文化属性决定了旅游发展只有与文化相结合才有活力和生机,文化资源也需经过合理开发才能成为特色旅游目的地。研学旅行的教育功能决定了在目的地选择、产品开发和活动组织等方面有着特殊要求,针对中小学生的需求特点和研学课程目标,我国很多具有传统历史文化典型特征的区域通过开发建成了著名的研学旅行目的地。

传统文化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背景下经历着长期的历史进化,不同地域间文化形成的要素和机制不同,造成文化表现的差异性、景观展现的地方性,这些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成为吸引游客的前提,也为地方旅游发展提供了极大商机。201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将旅游与教育深度结合,通过旅游开发将广大游客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体验、鉴赏、弘扬、传承与研学旅游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中的培育和践行,在旅游过程中增进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

1.文化是研学旅行的重要内容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具备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否则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化的融入能够提高旅游的品位,增强旅游发展的活力,注重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是旅游发展永恒的命题。旅游活动的文化属性和旅游者内在的文化素养催生了旅游者对异域文化认知和体验的渴望。不同地域间文化差异越大,越能激发旅游者旅游需要的产生,形成强烈的旅游动机。文化资源在现代旅游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具有垄断性或稀缺性典型特征的文化资源所在地成为人们旅游的向往。学校对研学旅行目的地的选择常常会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其中文化因素是重要的参考依据之一,“地方性知识”[5]特性显著的区域更是开展研学旅行的理想之地。独特性是增加目的地吸引力的最核心因素,也是构成差异性的关键,区域文化的差异性能够激发广大中小学生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心灵撞击。对研学旅行而言,在旅游产品的组织、文化内涵的展现上还需要充分结合中小学生的心智特点和消费需求,在符合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学规律的前提下,通过社会、学校、经营部门的共同打造,形成具有启发性、创新性、趣味性的研学旅行产品,强化学生的文化体验,增加文化信息获取量,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2.研学旅行使传统文化得以再现

旅游是人们对于非惯常环境的短暂体验,体验是旅游者的核心需求,地方传统文化是旅游体验的主要对象。游客在目的地最为深刻的体验是文化的差异体验,对地方文化文脉机理的探寻、文化神韵的感受、文化景观的认知和文化营养的汲取构成旅游的重要目的。研学旅行可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推出自然探索、科学普及、红色洗礼、生产体验、国学教育等不同的主题和特色课程,文化应是贯穿所有主题和课程的主线,研学旅行应让旅游者领略到不同文化的独特亮点。为了避免出现产品同质化、主题单一、缺少创新等弊端,各地研学旅行开发应以充分展示地方特色文化为目标、让旅游者深度体验为路径,充分营造融学习、体验、研究于一体的氛围,让旅游者在活动中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真谛。旅游业的综合性决定了目的地的文化应体现在旅游发展的各个环节,如旅游地的开发、规划、管理,旅游营销和旅游服务体系等,通过对文化精髓的挖掘、利用、创新,结合研学旅行的目标赋予研学课程、产品组织、旅游服务更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充分利用地方性、民族性的文化资源优势,开发精品文化类研学旅行产品,展现地方性、民族性文化的内涵;设计系统化、系列化研学产品,满足学校多层次的研学课程要求,提高研学旅行产品的多重吸引力。随着研学旅行目的地建设不断完善,许多研学旅游示范区和研学旅行实践基地的文化功能更加显现,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中得到“有机”传承和创新。[6]

三、传统文化的旅游传承机理

旅游活动是基于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差异产生的,是供需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旅游作为跨区域活动行为,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差异性极大影响了旅游需求的产生,文化差异是影响旅游者旅游决策的深层因素。为了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让旅游者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旅游业者应将具有地方典型特色的传统文化进行精心设计,艺术地呈现于在目的地短暂停留的旅游者。为使旅游业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文化产业,增进游客的文化获得感,实现旅游者与东道主双方的利益共赢,旅游业者应对旅游的跨文化行为特征进行全面审视,坚决避免旅游活动过程中的文化障碍和文化冲突,让优秀传统文化能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得以传承和弘扬。

1.旅游需求分析

动机源于需要,需要构成行为的原动力,动机是在满足一定目标指向的需要时产生的,旅游动机是旅游活动的内在驱动。旅游生活是超脱一般生理需要的高级需求形式,深层次的旅游动机源于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要。美国著名旅游学教授罗伯特·W·麦金托什提出,前往目的地去感受、欣赏和体验异国他乡的音乐、艺术、民俗、舞蹈、绘画、宗教、生活方式等文化形式和过程是旅游决策时的重要动机。[7]为实现研学旅行的预定目标,各学校、经营机构在设计研学旅行产品时应将中小学生研学课程需求作为考量的重要依据。目前,不少地方研学旅行仍然存在着游多研少甚至只游不研或只游不学的现象,严重影响着研学旅行的效果。研学旅行产品较为单一,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不高,产品内涵缺乏深度,表现为低端化重复发展现象。因此从中央到地方推出一系列政策,要求加强引导、强化督查、多方统筹、规范管理,要求目的地旅游部门提供融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的研学旅行产品,充分考虑研学旅行产品的文化需求。从研学旅行市场需求方面看,中小学生求知欲望强,差异性对他们具有神奇的吸引力,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同,对文化产品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的要求也会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旅游业者开发的文化旅游产品不仅要特色鲜明,更要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品味。

2.旅游目的地供给构筑

旅游吸引物是目的地供给体系的重要组成,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文化类旅游资源是旅游目的地最具有特色的吸引要素。文化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物质层面的要素是文化的实物形态,是一个区域的文化的表征,通过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存的形式得以展现,构成显性旅游吸引物;行为层面的要素称为行为文化,是一个地区在生产和生活中长期积累遗存的各种习惯和民俗风情,构成旅游者喜闻乐见的文化感受,更是旅游者与当地居民进行互动的主要内容;精神层面的要素是地方文化的深层体现,表现为当地居民的心态和观念,如宗教信仰、道德情操等,是地方传统文化的内核,是一种隐性和潜在的旅游吸引。三种不同层面的文化通过适当的表达都可以物化为现实的旅游资源。总之,旅游的发展是用当代意识来诠释传统,赋予传统新的生命,让传统进入我们日常的生活,成为活在当代的文化并成为宝贵的文化资产,[8]促成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

传统文化传承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得以实现。首先,文化的持有者(当地居民)要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有清醒的认识,对自己拥有的独特精神世界和价值观充分自信。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外地游客对访问地产生文化的尊崇和敬畏,能极大地促成目的地已被遗忘甚至被抛弃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得到正视和恢复,这有利于当地居民“文化自觉”[9]意识的形成,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其次,游客通过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游览、对传统文化的鉴赏,培育了民族和国家自豪感,增进了文化认同。旅游成为大众普及性的消费活动,文化传承和认同更具广泛性、现实性和深厚性。研学旅行依据研学旅行课程计划和课程目标,通过旅游经营者的场景营造、过程演绎和访问者的亲身参与,通过知识生动化、历史时尚化、表现创新化手法,让文献里的东西走出来、历史的内容活起来,真正实现研学旅行的教育功能。研学旅行的兴起推动了旅游与文化传承、中小学生国民教育的交融。

3.研学过程中的文化传承

研学旅行与其他旅游活动一样,具有流动性、暂时性、异地性的特点,涉及客源地、目的地及两者之间往返旅行的通道等不同空间类型。一次完整的研学旅行在行前、行中和行后不同的活动阶段,对于目的地传统文化的关联度、认知度、体验度和影响各不相同。

在研学活动出发前,需要制定详细的研学计划,除了必要的安全教育、行程安排、导师配置、物质准备之外,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对目的地的知识进行了解的“游山先问”的过程,加强对目的地的全面了解,特别是对文化资源信息的收集、文化特色的凝练、文化差异性和独特性的感知,对于中小学生的研学旅行是非常必要的。研学旅行者只有充分了解、深入领会目的地文化特点,突出重点,突出文化精髓,有的放矢,才能获得更为理想的文化认知和体验。

在目的地的活动阶段,目的地旅游业者通过各种手段向外来旅游者进行当地传统文化的展示,地方传统文化的真实性得以再现。为了避免肤浅的表演化现象,旅游产品的设计应注意将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元素巧妙有机地嵌入研学旅行课程之中,让那些看似平常甚至熟视无睹的文化景观得到演绎和升华,得到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外地游客的敬仰、认同和赞许,真正激发传统文化的活力,促进地方传统文化的本土传承与异地弘扬。

研学旅行行程结束后,从旅游目的地回到客源地,并不意味着研学课程任务的结束,学生们应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对目的地文化的回味与感悟,增加对目的地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接受,引发心灵上的共鸣,并从传统优秀文化中汲取精华。一次有意义的研学旅行可以使青年少年学生经受文化洗礼,对其价值取向、思想道德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发挥重要的旅游教育功能。作为一项准公益性质的社会产品,研学旅行充分诠释了旅游的社会文化功能,研学旅行是将教育和旅游融为一体的具备社会功能的理想教育途径,中小学校应当借助旅游这一载体,通过研学旅行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将研学旅行课程置入中小学校的培养方案中,促进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结论与讨论

研学旅行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热门话题,近年来在我国更是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2013年我国发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提出要“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研学旅行迅速发展。与大众型传统旅游相比,研学旅行更加注重产品开发的体验性、教育性和文化性,发展前景看好。研学旅行将旅游与教育充分融合,是中小学校教育教学方式创新、开展全面综合素质教育的手段,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借助旅游这一载体和渠道,各类中小学校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开展了历史文化的传统教育、自然探索的研究性教育以及红色主题的革命教育。文化和旅游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研学旅行多注重文化教育功能,传统文化类产品在各种研学旅行产品谱系中占比较高,研学课程开发也更为成熟,可以有效拓宽地方传统文化的旅游传承渠道。研学旅行是文化旅游的一种形式,具有教育和休闲、文化体验与传承的综合社会功能,因此研学旅行是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理想方式。

我国研学旅行发展历史不长,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操作层面都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首先,怎样以文化理论、旅游行为理论、现代教育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研学活动与国民教育、传统文化传承之间的内在关联。其次,以旅游为载体探究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与研学旅行间的互动机制,涉及研学旅行的区域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等重大问题,并从操作层面真正将国民文化教育嵌入直观体验性的研学旅行活动中。再次,研学旅行需要大批研学导师,如何界定研学导师的职责要求和专业素质,研学导师在研学活动中、在传统文化传承功能方面怎样发挥启发和引导作用等问题,值得继续探究。

猜你喜欢
旅游者目的地研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恋爱中的城市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迷宫弯弯绕
依托研学旅行 实现实践育人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研学之旅
动物可笑堂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