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理论”下乡村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2020-01-16 20:13张潆方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文旅旅游生态

张潆方,齐 骥

〔中国传媒大学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北京 100098〕

我国乡村是集自然生态、人文底蕴、社会生活和人类生产于一体的多元功能复合体,天然的环境和文化资源优势为其发展旅游产业打下基础。随着全民消费升级和生活理念转变,现代化建设中的城市居民对回归自然的需求持续增长,乡村旅游产业呈现出巨大的发展价值和富民效益,发展旅游产业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关键环节。旅游产业在为乡村创造丰厚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出现了环境破坏、资源损耗、文化流失等生态失衡问题,对此国家所提出的文旅融合战略虽以文化弥补乡村旅游开发中的物质资源破坏、解决开发过程中自然生态失衡问题,但并未关注现代旅游产业的融入对乡村传统文化的冲击,“文化生态失衡”成为实现乡村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路上的全新挑战。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将繁荣乡村文化、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列为乡村振兴的基本任务,规划指明重塑乡村文化生态、解放村民落后思想观念,是解决乡村自然与文化生态失衡、发展千篇一律等现实问题的根本方法。在乡村文旅发展现实问题和国家战略要求背景下,遵循生态规律,科学合理规划旅游产业,以文化生态建设为突破口实现自然、环境、文化三者和谐共生,是实现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生态问题及根源解析

1.问题:“生态失调”是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核心问题

(1)文化生态:文化流失、文化同化、文化失真

农耕文化生存环境破坏导致文化流失。乡村旅游在改变乡村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同时,也割裂了乡村文化与乡村文化生态环境的联系[1]。乡村旅游开发在过度商业化氛围熏染下,诸多乡村为迎合城市消费喜好,盲目进行现代主义规划,忽视了原始空间肌理。既破坏了乡村健康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乡村景观城市化、同质化,又干扰了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导致珍贵文化资源荒废、民俗风情淡化、本土文化流失,村民对文化认同感下降。

强势现代文明冲击下触发文化同化。城市居民是乡村游客的主要构成,人口流动中现代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带来乡村自然、人文环境的变革,环境变化压力下乡村文化会跟随环境进行调整和变迁,从而调整为适应新的环境的形态。但与成熟的城市文明相比,乡村文化属于弱势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互动和文化适应过程中由于缺乏合理的引导,面临被同化的危机,农耕文明地位逐渐被动摇。

不合理产业设计引起文化失真。乡村村民遗产保护意识淡薄,落后的观念激化了历史风貌保护与旅游服务需求间的矛盾。许多经营者为追求更高的经济收益,自发性改造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不符合乡村人文风貌的建筑,开发与乡村文化内容无关的商业化项目,将传统文化资源作为谋取暴利的手段,刻意塑造不符合现实的内容。与乡村风格相悖的景观和低质量旅游项目带来了乡村文旅发展庸俗化现象,乡村文化失去本土真实性。

(2)产业生态:资源利用低效、内生动力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弱

资源利用率较低。多数乡村文旅产业仍局限于传统休闲观光模式,旅游开发和经营者未能立足于资源的多样性,开辟多元功能,没有将文化内容转化为产业生产内容,大量资源处于闲置状态。乡村旅游缺少文化意蕴和精神内涵,产业间差异化和特色性较弱,始终未能以文化带动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开发中也常因忽略产业发展中的人为损耗,没有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和污染等,降低了产业可以达到的成长速度,在破坏乡村生态的同时阻碍产业发展。

产业内生动力不足。产业经营者对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过程和决定因子没有正确的认识,缺少整体性的旅游产业规划,乡村文旅产业呈现出自发性、分散性、无序性的发展特征。部分乡村因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作为主要经营群体的村民合法权益未能得到保障,存在人才资源外流问题。创新人才的缺失、技术经验不足、旅游配套服务不完善等问题,导致乡村文旅对内供给缓慢、目标分散、产业运转不顺畅,对外忽视相关要素在产业发展中的潜力,与其他产业融合度不足,农业、旅游业、文化产业间缺乏联动,难以共同创造收益。

可持续发展能力弱。乡村文旅开发者对土地的认知有局限,缺少因地制宜的规划方案,未能利用乡村空间的多元功能,针对各类型资源设计和优化旅游生产模式。产业发展缺少系统的环境、文化保护体系,无法把握保护与开发的平衡,乡村历史风貌保护与旅游服务需求间存在矛盾,尤其在国家对乡村保护等级提升后,旅游开发进入瓶颈期,村民自身无法平衡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产业供给更加不足,难以实现规模化、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区域间旅游产业缺乏沟通交流平台,无法利用旅游产业间联动维持自身持续发展。

(3)环境生态:自然生态失衡、旅游经济落后、社会观念转变

开发标准模糊造成自然生态失衡。乡村自然环境先天脆弱,受不同气候影响,不同区域乡村遗留不同类型的自然生态问题。村民对生态系统缺乏正确的认知,没有针对自然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教育,缺少保护自然多样性意识,村民与环境之间没能建立和谐关系,日常生产生活导致诸多乡村面临污染严重、资源紧缺的难题。由于缺少明确的文旅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经营者无法判断开发行为是否合理,继而导致部分乡村自然环境被破坏后,生态系统结构变化,能量交流受阻,循环中断,自然无法持续为人类生活、生产供给。

旅游经济在乡村经济中占比较低。乡村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城市,第三产业是近几年的新兴产业形态,资金投入力度相较于乡村其他产业较少,农业仍是拉动乡村经济的核心力量。目前,乡村旅游相关政策推广与执行不到位,旅游开发未能形成规模;配套设施不完善,缺少创新技术和经营管理体系,农耕文明与产业经济的冲突始终是旅游产业融入乡村的挑战;缺少旅游品牌、精品项目规划,旅游生产供不应求;宣传推广力度不足,部分高质量服务埋没,旅游经济始终未能发挥拉动乡村经济增长的作用。

乡村结构变化引发社会观念转变。原始乡村具有自我循环机制,没有过多的资本、权利等外界因素介入,开发旅游产业后,乡村旅游破坏了乡村文化空间的“场所感”,割裂了乡村文化与乡村历史文化环境的联系,乡村空间性质和整体结构发生转变,村民私人空间被压缩,直接影响乡村亲缘关系、邻里关系、劳动关系,带来乡村传统社区的变革。经济体制与经济利益使村民价值观念转变,从而作用于经营行为、生活理念等方面,面对可观的经济收益,村民容易产生错误的经营观念,降低对传统文化认同感和文化保护意识。

2.根源: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内在性质差异造成的融合矛盾

(1)乡村资源保护与旅游商业开发的矛盾

乡村自然和文化资源是地球赐予人类的礼物,是乡村历经漫长积淀、自发形成的珍贵遗产,是村民生产生活的历史积累,见证乡村历史风貌变迁,储存着乡村文化记忆,具有不可替代的精神价值。乡村资源是助推旅游产业扶贫、解决开发与保护矛盾的关键要素,部分资源因生态系统循环机制具有自我修复能力和再生能力,但绝大多数的资源可以被发掘,却不可以被创造。有限资源的转化为旅游发展注入活力,但商业化开发中资源的损耗不可避免。随着国家对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不同区域乡村的生态保护等级提升,既要盘活乡村自然、文化资源,以新的业态促进乡村多重产业发展;又要关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资源再生性,以合理合法的手段进行产业开发,在此约束下资源保护与产业开发矛盾始终未得到解决。

(2)文化严谨性与旅游娱乐性的矛盾

乡村文化是漫长岁月积淀下的生活准则和思想意识的具体呈现,相较于强调内心满足的旅游产业是严谨的存在。乡村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需要一方的妥协[2];纵观当前开发现状,为迎合消费热点,乡村文化普遍向商业化妥协,现代娱乐元素过多导致文化失真,在游客心中塑造庸俗化的“农家乐”“美食街”等休闲度假地的形象,从而对本土文化产生偏见。加之乡村经济发展始终落后于城市,与城市主流文化相比,乡村文化地位较低,旅游开发难以在文化严谨性和旅游娱乐性之间寻求平衡,旅游发展中文化输出任务艰难,无法塑造正确的乡村文化形象。

(3)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矛盾

随着乡村文旅蓬勃发展,大量城市居民的涌入带来城市消费观念、生活理念、文化意识等信息、能量交换,城市文化入侵背景下,乡村文化位于弱势地位,加上旅游产业对文化过度开发中带来的损耗,乡村文化极易被城市文化同化甚至取代。文化同化、失真等问题的根源在于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乡村文化生态系统虽拥有自我调节能力,在受到外部冲击后能够及时调整恢复,但文化的自我调节能力有限,在强势的城市文化面前容易出现生态失衡状况。同时,旅游产业携带丰厚经济收益进入乡村,短期内的物质欲望扩张使村民失去对乡土、文化的依恋情怀,取而代之的物质与非物质资源的市场价值,造成了集体记忆消失、群体认同瓦解乃至人与自然关系崩溃,造成乡村历史文化内涵稀释和离散[3]。

(4)不同地域文旅融合模式差异化的矛盾

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群体生活的多样性塑造了不同区域乡村文化的差异,决定了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的不可复制性。乡村拥有特殊的经济、文化基础,旅游开发者虽意识到了产业模式的固定性,却忽略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文旅融合模式的差异性,继而盲目跟风开发,未能尊重文化差异,也没有综合分析基础条件,导致文化资源的浪费和旅游产业的低效运转,无法发挥文化与旅游融合后的互补优势。在此发展环境下,旅游产业开发成本高、动力不足、特色缺失,高投入低回馈使乡村无法塑造具有特色文化吸引力的旅游品牌。

(5)低水准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矛盾

乡村文化旅游开发是对自然、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创新过程,在开发过程中也需要维持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间的平衡共生,因此,技术和理念是乡村开发旅游产业中极为关键的要素。当前,我国乡村文旅产业经营主体分散多元,由旅游企业和农民组合而成的经营组织存在规模较小、经营水平较弱、组织化程度低、创新技术不足等问题。不同旅游企业规划水准参差不齐,村民理念落后且缺少生态意识,在过度追求经济效益时往往忽视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自然生态的保护,忽略了现实条件对开发的限制,导致开发产品缺少文化特色,雷同现象严重。低水准的产业规划和设计带来模式单一、业务落后、千村一面等问题,乡村旅游产业最终难以维持长久发展。

二、“文化生态理论”在乡村文旅发展中的创新价值

“文化生态理论”为旅游产业规划中宏观分析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系统提供了理论指导,以乡村优质文化为主导,在兼顾经济、社会、文化等要素共生共荣的同时,总结乡村文化旅游的生态化发展规律,指明乡村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通过营造良好的文化与产业生态,为乡村振兴创造源源不断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价值。

1.经济价值:协调产业矛盾,促进联动发展

(1)以互补共生观协调文化与生产矛盾

文化生态学理论可以帮助乡村搭建文化旅游生态系统,处理好文化、环境、产业间的互动关系和利益,探寻有利于乡村文旅产业健康运转的模式。乡村文化与旅游生产间的矛盾在于难以平衡不可再生文化和商业化旅游的关系,文化生态则强调文化及相关因子间的共生关系,认为通过对文化及相关要素的有机整合可以形成一种相互依存、和谐发展的链条,共生链条上的每个成员都因彼此共生的关系而得到优于个体独立发展的利益。文化生态学理论的应用让村民及旅游经营者正确认识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利用文化、产业、环境三者共生关系打造和谐的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生态,以自然环境为文化长久延续奠定基础,以文化为自然、人文环境赋予更深刻的精神内涵,以技术、经济、社会等要素在不同阶段助力旅游产业创新发展,合力完成产业扎根和永续运转。

(2)以生态循环观促成乡村产业联动发展

文化生态理论不仅强调文化在生产生活中的核心功能,还有生态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基于文化生态理论构建的乡村旅游产业生态,以文化为突破口打通旅游与其他产业间的隔阂,可以加速文化、旅游和其他产业的融合,促进乡村不同产业的联动发展。通过全局视角认识乡村文旅发展环境,帮助乡村文化更好适应现代化经济环境,既赋予旅游产业文化内涵,也在能量、信息的交换中以文化为媒介,为乡村其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提供机遇。同时,乡村文化生态网中对自然、人文生态的保护,为产业持续循环提供保障,在此逻辑下可围绕多元乡村文化塑造符合乡村文化发展、适应乡村自然生态规律、符合当下消费需求的产业形态,重新配置和整合区域内旅游资源,建立多方共赢的合作联动体系,加快实现第三产业拉动乡村其他产业共同发展目标。

2.社会价值:激发文化调适潜力,营造和谐乡村氛围

(1)发挥适应性引导乡村文化稳定成长

文化生态理论指出,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均依赖于环境的支持,通过生长环境与外部自然、人文环境间的能量交换与互动,在不同区域形成迥异的风格。各个历史阶段,乡村历史与现代文化共生在同一片土地上,二者彼此影响、相互作用,进而演化为不同时期的文化形态。文化形态则决定了村民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是社会生活中不可剥夺的文化权利。乡村发展旅游产业后,原始产业结构发生改变,从以农业为主经济向多元经济发展转型,外来现代文化、经济的冲击,影响本土文化的稳定生存,间接干扰了村民的生活习惯。文化生态学通过发挥文化再生力、调节力,指导乡村文化更好地适应旅游产业融入后新的经济、制度和信息环境,保证在产业结构改变后乡村文化能跟随环境变化进行调整,与外来文化彼此磨合形成和谐的互动关系,在尊重多样性的基础上,保证本土文化的长久生存和稳定发展。

(2)营造和谐乡村氛围助推旅游振兴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需根据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消费环境等,进行自身的调整与转变。文化生态理论缓和了旅游产业融入后与乡村原始文化的矛盾,平衡现代经济与农耕文明的关系,减少旅游开发造成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破坏。关注乡村文化的延续,为村民构建和谐的、充满人文关怀的生产生活环境,以极具地方风情的民俗氛围为游客带来丰富的精神享受,以文化为纽带帮助旅游产业更好服务于乡村并创造收益,为游客创造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乡村文化生态的稳定带来良好的社会生态,社会和谐为旅游产业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村民经营者在和谐的乡村产业氛围中不断加深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参与旅游建设的积极性提高,在此良性循环下,文化与旅游的双赢有利于推动社会和谐、促进乡村振兴。

3.文化价值:维护文化多样性,开辟文化双重价值

(1)规避文化同化、异化风险

文化发展是在保持自身多样性基础上进行自我调节的过程,不同文化间的互动制约也维持着文化生态整体的平衡。城市与乡村生存环境差异化明显,在乡村文旅开发、经营过程中,两种文化进行着频繁的互动。文化生态思想指导双方在交流中尊重彼此差异、保护自身多样性,保证了文化交流中不同文化形态的和谐共生和生态平衡,避免文化同化现象的产生。多样的文化是创新发展之源,乡村文化是长久积淀后难得的历史财富,保护不同乡村民俗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在多种文化争鸣过程中完成自主选择和自我调节,既保护乡村原始文化生态,又利用其他文化优势完成自身优化,以新的文化形态助力文旅产业生态循环,持续创造价值。

(2)探索文化经济、社会价值

乡村若要加速旅游产业增收效果,需要充分发挥“文化核心”作用,文化生态学指导乡村旅游在不破坏文化生态的基础上合理开发,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强调构建不为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的生态,注重文化、产业、环境、人之间的平衡。在此指导下的乡村旅游产业规划,转变经营理念,用良好的文化生态实现乡村旅游产业中文化资源的持续供给,保障文旅产业扎根于乡村,并帮助乡村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以文化创造丰富的旅游产品与服务。以文化、产业、环境、人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乡村与产业的双赢,既保障了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又创造了意义丰富的社会效益。

4.生态价值:文化与产业生态循环,赋予乡村长久发展活力

(1)保障乡村文化系统的健康循环

文化生态学是借用生态学研究人与文化及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人类所处的整个文化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所形成的生存智慧[4]。它认为文化的发展是生态进化的过程,文化在与环境的磨合中完成自身的传承,文化与环境、不同文化间持续发生着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换,也在开放的互动中完成由低级向高级的进化,在动态环境中文化与相关要素通过多元的互动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乡村拥有完善的自然生态系统,在此环境下孕育的乡村文化也拥有层次复杂的整体结构。梳理文化生态系统构成要素、互动关系、动力因素等,帮助乡村文化激发内生动力,完成文化适应、资源循环、创新演变等。在推进乡村文化生态系统内稳定循环的同时,鼓励乡村文化与系统外要素进行互动,在与外部力量交流互动中促成传统文化的创新演变,保证其紧跟时代步伐不断革新,进化为更适应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文化形态,创造和发展出新的文化内涵,从而延长乡村文化生命力。

(2)促进旅游产业系统可持续运行

文化生态学是实践智慧学,实践使生态理念成为生态价值理念[5]。从文化生态视角规划乡村旅游产业,为人们重新认识乡村文化存在、发展、变迁提供创新理论基础。以系统观、生态观探索乡村文化旅游的系统、环境、资源、状态和发展规律,充分认清产业环境构成和资源数量,在资源可持续的前提下开发,通过构建旅游产业的生态规则,维持人、文化、社会、自然的平衡,保证乡村文旅产业环境的稳定;通过整体分析文化在产业发展中的地位,树立正确的开发理念,以保护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为前提,发挥乡村文化自我调节能力和对旅游产业的助力作用,既保持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又以文化传承、创新的良性循环,为旅游开发提供不竭资源,协助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三、“文化生态理论”下乡村文旅可持续发展思考

1.以稳定生态环境孕育健康乡村文旅产业

(1)社会层面

正确认知乡村文化价值。以文化生态理论引导产业开发者、经营者正确把握乡村文化发展规律,充分认识乡村文化、民族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价值,树立乡村文化自觉,并加快推进文化保护与传承机制改革,激励、推动、引导乡村人群参与地方文化的保护,以持续供给的文化资源更好地服务旅游产业发展。

协调文化与旅游融合关系。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文化市场价值显现,不仅是乡村难得的精神财富,也为旅游产业的创新提供了雄厚的内容保障。产业运转中,应明确文化和旅游在发展中的分工,及时转换乡村文化角色,通过制度规范协调二者发展关系,提高乡村文化旅游体系的整体效能。

优化文化开发与创新机制。在促进乡村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同时,及时完善旅游冲击下乡村文化发展体制,进一步优化文化资源发掘、利用、创新机制,力求在传承过程中借力外来文化、科学技术等要素,突破乡村文化原始内容和形态,创造出更丰富多元的内容,尤其是非遗文化的创新探索,为乡村文旅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容支持。

(2)产业主体层面

培育文化生态理念。人是乡村文旅的创造主体,在相关法律尚未完善的前提下,正确的文化生态意识是维护乡村生态平衡、促进产业可持续的关键。在完善乡村文化保护、开发相关法规的同时,更要发挥文化的教育功能,提升村民的文化认同感,认清自我在促进乡村文化传承中的重任,从而在利益与良知冲突时坚定立场,自我约束。还要重视文旅企业、游客等外来人员的行为态度,以潜移默化的生态理念教育引导其尊重地方文化的生态平衡。

树立产业可持续观念。发展乡村文化旅游要兼顾短期效益和长期目标,产业开发者、经营者都要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应基于乡村全面战略研究进行不破坏文化、自然生态的旅游产业规划,不为眼前利益而放弃持续效益,立足乡村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制定符合乡村文化定位、发展实际的科学方案,保护乡村文旅生态系统的各要素的存在、发展、互动、循环,避免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规划。

增强协同发展意识。文化生态关注要素间的互生共荣,无论是文旅开发或是乡村振兴,都需要集体智慧,应把发展乡村文旅作为共同事业,以乡村振兴为共同目标实现自我与集体价值的统一。应开辟多向协作模式,为乡村产业经营者提供信息交流互鉴平台,在集体协同创新中促成农业、旅游、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以多元产业区域联动加快乡村收益增速;旅游企业和优秀人才更要发挥自身强项,引导村民保护自然生态、守住文化内涵,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多方通力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3)国家层面

优化乡村文旅建设体制。进一步细化乡村文化旅游规划体系,鼓励乡村、地方政府、旅游管理部门、文化管理部门及其他部门共同参与产业规划和监督,做好乡村文旅产业相关准则的普及,在规划之前,应该让开发者与经营者均能明确开发限制和建设标准,从而保障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合法性。鼓励乡村产业间的资源重组,对乡村文化、旅游、农业及外部产业进行高效资源整合,形成优势互补、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系统。

完善文旅产业投入机制。根据国家大力推进旅游产业振兴乡村经济的目标要求,加大对乡村文旅产业的投入力度,发挥政府的“有形之手”,通过建立不同区域乡村文化创新、旅游项目扶持等基金,以及必要的减免措施,减轻乡村旅游开发负担。国家应将对乡村旅游产业的扶持重心前移至文化资源创新开发上,引导乡村和旅游企业发挥文化优势、增强创新实力,从而积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能量。

完善乡村文旅创新体系。根据乡村文旅多元经营主体特征,充分发挥企业在旅游产业规划、开发、创新的主体作用,引导和支持旅游企业加强对文化资源的创新研发能力。通过政策扶持和经费支持,提升乡村非遗传承人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及相应待遇,尤其鼓励村民对本土文化的传承创新,帮助乡村旅游形成独一无二的文化竞争力。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环境,加强乡村文旅开发中知识产权的保护,使优质旅游产品与服务避免被抄袭危机,培育乡村文化创新的沃土。

2.以生态氛围重塑维护文旅产业系统平衡

(1)文化为媒调节内部矛盾,保护系统动态循环

调节人与环境矛盾。乡村应加大生态理念与日常生产生活的融合,重塑乡村产业氛围,提升村民对本土文化安全、资源可持续的重视,转变村民生活理念,减少环境过度开发现象,以内部自然产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文化归属感带动文化旅游产业的生态化发展,在开发中自觉保护和优化乡村环境,向美丽乡村建设目标迈进。外来到访者应自觉提升对自然、人文生态保护的认知能力,将其落实在行为中,承担旅游开发或享受中的生态责任,共同守护绿水青山。

调节环境与产业矛盾。在乡村文旅规划过程中,不仅要把握好自然生态安全原则,建立乡村自然生态的长效保护机制,更应聚焦乡村聚落、建筑空间、生活与行为方式、民俗文化符号等文化资源的开发价值,发挥文化再生性、可塑性,调节旅游开发中生态保护与产业开发的矛盾,在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功能的同时,促进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调节人与产业矛盾。人是产业的创造主体,乡村人才缺失、缺少创新思想是导致旅游产业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将关注重心转移至文化生产潜力,积极提升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水平,借助旅游产业载体扩大乡村文化的表现形态和服务能力,为乡村创造更多的岗位,以较强的文化归属感和诱人的产业活力吸引人才回归乡村,积极投身旅游产业建设。还应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尊重村民在乡村旅游开发经营中的主体地位和创新精神,帮助其正确认知自身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价值,以公平分配维护保障村民的基本利益。

(2)平衡文化与旅游性质,突破原始供给模式

平衡乡村文化特色与旅游消费偏好。返璞归真的乡土民俗和享乐消费的旅游偏好的矛盾始终影响着乡村旅游开发者的规划思维,开发者和经营者往往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作出非理性抉择,最终导致同质化、过度商业化等现象。未来应追随当下文旅消费趋势和乡村建设新要求,以精准化市场研判指引乡村文旅转型方向,以生态、可持续为目标重新制定未来发展方案,发挥文化创意精神将热点消费理念融入乡村文旅生产、经营中。平衡文化严谨性与旅游娱乐性关系,以对内符合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对外迎合游客喜好的最优模式、产业结构和服务内容,促进高端品质、天然绿色、生态循环的新乡村文旅转型升级。

突破产业边界丰富供给模式。乡村旅游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当前以农业为主导的乡村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乡村文旅经营主体应坚持系统开发的原则,立足区域特征、资源优势、消费偏好,实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多元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培育新的乡村文旅业态和模式。在乡村文旅与相关产业的横向融合中,应淡化文旅产业融合边界,鼓励乡村文旅突破时间空间与意识形态限制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借助创新力量构建极具时代特色的新型文旅模式,吸引新兴产业相关投资,为乡村文旅发展积累资金。灵活创新乡村文旅产业融合方式,拓展业务覆盖范围,利用发展的内生动力,保障供需平衡,系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3)完善乡村文旅配套制度,为产业扎根保驾护航

建立适应乡村生态的产业联动机制。加大对产业开发过程中文化生态建设的重视,超前规划生态化文化旅游产业经营模式,在农业为主导的产业布局基础上,更多进行第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乡村文旅发展规划,以乡村文化为纽带实现旅游产业、农业、手工制造业等产业集聚建设,从而进一步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发展。鼓励村民发展文化及相关产业,整合乡村现有产业资源,探索“文化旅游生态+”模式的复合经济增长模式,带动旅游建设中配套产业的经济增长,树立区域间联动交流意识,鼓励相同区域城乡旅游互鉴互助,为乡村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建立文化生态监管机制。针对乡村旅游开发中的生态破坏现象,应遵循美丽乡村文化生态建设政策要求,加快建设乡村文化生态环境监察机制,尽早形成明确的文化生态环境损害鉴定标准,落实政府及相关部门在环境监管中的责任。创新监管机制,完善乡村旅游发展中文化生态保护的法律规范,健全旅游开发和经营中资源利用标准,欢迎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文化生态环境监督,以权责分明、执法有效的文化生态监管机制缓解经济发展对乡村自然、人文生态的破坏。

建立文化创意保护与激励机制。供给内容与模式同质化、缺乏创新精神是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根源在于乡村文旅经营个体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应建立完善的乡村文化产权保护制度,保证文旅融合背景下无论是创新旅游产品、服务,还是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都能得到法律的保护,面对侵权现象能有法可依,为文化传承人和旅游设计者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让乡村发展成文化创意人才聚集地。

3.以宏观视野助力乡村文化旅游生态运转

(1)立足乡村优势进行乡村产业规划、设计

因地制宜进行合理规划。从人、自然、社会、文化的各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中研究乡村文化产生、发展的规律,寻求适宜本土文化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兼顾不同地域乡村山川、河海、气候等自然条件和不同民族生活习俗、价值观念等社会条件,溯源乡村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经历。在规划阶段对文化进行全面系统的价值内涵探索与筛选,并将其置于旅游产业开发环境中,识别利于旅游产业繁荣的文化内容,避免毫无意义的过度开发。构建乡村旅游开发的规则,对乡村文化进行合理保护,由于旅游化过程中文化资源的价值及其体验的完整性或重要性都会受到旅游临界值的影响[6],因此,要以规则限制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完整性和原始价值不被其他文化异化而脱离原始轨迹,达成文化与旅游“和谐共荣”。

发挥文化创造中人的主体性。乡村旅游建设应激发村民主体创造性,村民作为乡村文化的创造者、经营者、传承者,他们对文化的自觉性和保护、传承意识是促进文化生态循环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必须发挥本地村民的智慧,引导其积极主动挖掘文化资源背后的经济价值,创造和传播乡村文化,减少乡村旅游开发中对外部智力支持的依赖,实现文化的动态保护。乡村文旅生态化建设需要人才和收益反哺乡村,应建立旅游产业经营的城乡流动平衡机制,增加乡村与城市双向互动,吸引文化旅游人才资源回流至乡村。

(2)搭建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的乡村旅游生态链

编织乡村文化生态网。坚持乡村文化旅游规划以尊重乡村本土文化为前提,保护历史遗产、风土民俗、道德伦理观念和亲缘邻里关系等内涵不受外部因素破坏,协调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间的矛盾关系。加大对乡村地域特色资源的挖掘、整合、传承和开发,盘活优秀乡村文化,塑造极具文化特色的旅游产业,既在传承传统文化过程中增强村民认同感,激发参与旅游规划、建设、经营的积极性,以坚定的文化精神应对外来文明的冲击,避免文化流失问题。鼓励对日渐消失文化及生活习俗的现代化改进,为传统文化赋予新的生命,帮助珍贵遗产以创新面貌融入乡村建设,化为乡村产业生态系统中的发展动力,使乡村文化生生不息。

搭建文创为核心的旅游生态链。文化创意是乡村保护生态环境与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文创力量注入乡村产业发展,既减少了对乡村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也为相关产品与服务赋予更丰富的价值,以最低成本提升产品与服务的附加值。针对乡村旅游开发现存问题,应以文创助力旅游产业内容的人性化供给,垂直细分消费市场,拓宽服务对象群体,创新旅游发展模式、产品与服务设计,以乡村地域文化为切口,建立健全乡村文化生产、服务、营销流程,构建多元主体参与、产业跨界融合、极具本土特色的“文化创意核心”产业发展链条,通过丰富多元的乡村文化旅游生产内容,满足全龄人群乡村体验需求,实现文化与旅游合力下的乡村经济持续增长。

(3)协调推进乡村文化旅游生态系统建设

整体推进文旅生态系统建设。遵循文化生态学、系统论的基本方法,加速推进乡村文化旅游生态系统建设。以全局观辨别乡村文化生态系统、旅游产业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相关要素间的联系和互动关系,在动态背景下为产业寻找和解决问题提供参考,通过科学规划和整体布局推进乡村文旅系统的可持续运转。

文化生态建设是发展重心。乡村文旅生态系统中涉及要素众多,在关注整体系统运转的前提下,更应结合乡村建设新要求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实际,将文化生态建设作为紧抓环节,着力营造和培育倡导创新、激励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文化环境[7],塑造文化创新至上的产业发展氛围,以文化带动乡村整体发展。

遵循文旅产业生态规律。乡村文化旅游生态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同时也跟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进行适应性调整,为保证产业系统的健康稳定运行,应减少发展过程中各个要素的人为破坏和干扰,遵循生存、互动、发展、淘汰、演化的自然顺序,帮助旅游产业自然融合进乡村生产生活中。但尊重规律不等于放任自流,要时刻根据国家和社会需求引导产业转型。

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由于生长轨迹差异较大,在文旅融合过程中干扰了文化、产业、环境生态运行,成为文旅大消费背景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的全新命题。文化生态理论以文化为媒调解旅游建设中的矛盾关系,开辟了乡村文化的多重价值,以和谐稳定的乡村社会氛围,激发乡村主体对文化的深刻认同。既留住了乡村“绿水青山”的美丽图景,又弥补了自然生态保护区旅游开发的缺陷;既为乡村文旅开发赋予更深刻的文化意蕴,又将文化成功转化为旅游生产活力和乡村振兴动力,为乡村铺设可持续发展的希望之路。

猜你喜欢
文旅旅游生态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生态养生”娱晚年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旅游
生态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