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思想相结合之实施路径研究

2020-01-16 18:34吴国平张舒彤
海峡法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德治国依法治国总书记

吴国平,张舒彤

道德不倡,天下不宁,这是古往今来所昭示的真理。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兴,国家兴;道德兴,民族兴,这是总结历史和现实得出的结论。特别是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德治既是治国理政的手段,又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我国传统“德政”观作出精辟的阐述与评价,他指出:“传统文化中,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按照今天的说法,就是要不断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做到为政以德、为政以廉、为政以民。”①习近平:《之江新语:多读书修政德 用思想武器管好自己》,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0609/c40531-25120721.html,下载日期:2019年4月6日。我们从中可以领悟到他是将我国古代“德”的范畴结合我国当今社会政治特点而加以引申发展,强调“德”在治国理政中处于治本的地位。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①辅导读本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8 页。很显然,对于处在新时代的中国而言,德治与法治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与途径,我们必须将二者有机结合,共同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一、习近平总书记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一)以德治国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柔性手段

习近平以德治国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以德治国的实质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②习近平:《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 国无德不兴》,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505/c1024-24975911.html,下载日期:2019年10月31日。这一论断已经明确地指出:核心价值观属于道德范畴,就是一种德。但本文所要探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单纯的道德范畴,更有政治范畴的意蕴。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将之归结为“德”,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道德政治观的继承。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对“德”的时代精神作出了新的阐述,他认为新时期的“德”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归纳为3 句话,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倡导向世人全面揭示出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涵盖了这一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和要求,并在国家、集体、个人的价值目标上形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与行为准则的统一。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从中梳理与概括出习近平总书记所阐述的“德”的时代精神。它不仅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内容从价值层面进行了科学概括,也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从思想根基方面进行了有力推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和特点,强调“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③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2月17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节选。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心聚力、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与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时不有、无处不在。④习近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0608/c40531-29327183.html,下载日期:2019年11月2日。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⑤习近平:《领导干部的综合素养如何提高一步》,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427/c1024-28306743.html.,下载日期:2019年10月31日。由此可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知行合一。我们认同并在行动中践行这一价值观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实施“以德治国”、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与方式多做润物细无声式的引导教育,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并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在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全社会共同追寻与认同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内部最深层、最强大和最持久的力量。这种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与影响超乎人们的想象,具有潜移默化的精神威力。因为它承载着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全体成员的共同精神准则与价值标准。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在各族群众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创造性的有效举措,切实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尊重、认同与吸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内容,并已成为社会道德建设的理论精髓,更是我们进行社会道德建设的有力抓手。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2019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为《纲要》)指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贯穿到道德建设各方面,以主流价值建构道德规范、强化道德认同、指引道德实践,引导人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该《纲要》的颁布与落实,对于新时期全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以及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2.以德治国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努力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汲取经验、营养和智慧,延续传统文化基因,萃取传统思想精华,展现传统精神魅力。①人民日报海外版“学习小组”编著:《平天下——中国古典政治智慧》,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 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和精神命脉,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源泉与历史文化渊源。而以德治国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内容的一部分,同样也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基因与养分。自古以来,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无可替代的价值,对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的永恒魅力,这也是中华文化几千年来代代相传,从未隔断的重要因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是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我们要努力挖掘与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讲仁爱、重民本、尚和合、求大同、守诚信、崇正义等传统思想理念以及孝老爱亲、敬业乐群、自强不息、扶正扬善、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等传统美德,并结合新时代的新要求加以继承与创新,并使之与现代文化、现实生活相互交融,让中华文化基因生生不息地植根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与内心深处,成为全体人民精神生活、道德实践的“风向标”“指示牌”。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要立足新时代发展要求,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元素与文化符号,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来认真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这一任务。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十分精辟地总结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包括“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②《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全体会议公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10/31/c_1125178024.htm,下载日期:2019年11月4日。由此可以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思想宝库,其思想道德资源非常丰富,能够起到行为规范、道德准则、价值导向的作用。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现代社会对传统道德的继承和发扬。因此,我们所说的“德”,既有中华传统美德,也有新时期所要求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和个人品德,它们都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以德治国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民。习近平吸取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民惟邦本”“得民心者得天下”等思想要素,结合当今社会现实,形成了新的“民心观”,即民心是最大的政治。③冯玉军著:《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9 页。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立场”“民心”“人民群众获得感”等关键词提出了一系列新见解和新主张,逐步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饱含深情地告诫全党:“我们要始终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告诫全党: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汲取人民智慧,倾听人民呼声。结合新时代我们党所肩负的历史重任和面临的执政考验,他语重心长地指出: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这一立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观的丰富与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全体会议公报中再次强调:“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要努力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中国人民。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全体会议公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10/31/c_1125178024.htm,下载日期:2019年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字里行间无不体现以德治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我们要牢记与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心全意增进人民福祉,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

4.以德治国的制高点是依宪治国。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核心地位,多次强调要树立宪法意识,保障宪法实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成果,……成为历史新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基本原则、重大方针、重要政策在国家法制上的最高体现。”“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制度化、法制化。”②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节选。从习近平总书记这些讲话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我国宪法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共同利益与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宪法》是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载体,也是“德”的具体体现。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年3月11日第五次修正案)第24 条第2 款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这一规定意义深远,它是国家在根本大法层面上对“以德治国”的实体确认,也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法律文献中的最高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经验时曾高屋建瓴地指出:“法治权威能不能树立起来,首先要看宪法有没有权威。必须把宣传和树立宪法权威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事项抓紧抓好,切实在宪法实施和监督上下功夫。”③冯玉军主编:《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研究(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296 页。笔者认为,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我们坚持依法治国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捍卫和实施国家宪法。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④习近平:《习近平强调: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224/c70731-20581437.html,下载日期:2019年5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还要求要进一步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确保以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全体人民谋利益。可以说,“依宪治国”是习近平总书记“以德治国”重要论述的最终结论。

(二)依法治国是确保社会秩序的刚性手段

党的十九大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这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体系化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涵十分丰富,笔者曾有专文作过介绍,⑤吴国平:《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思想基本内容与重大价值述要》,载《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9年第3 期,第1~5 页。为避免重复,在此简要概括如下:

1.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①习近平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9 页。已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其中,法治体系是这一建设目标的核心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这一建设目标的本质要求。法律规范、法治实施、法治监督、法治保障和党内法规这五大体系,分别从立法、实施、监督、保障四个维度涵盖了我国法治建设的所有环节和内容,全部构建成型后就将形成了一个完整科学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2.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共同推进”“一体建设”是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的核心思路和总体布局,它明确了二个内容:第一,依法治国总体布局的主体是国家、执政党和政府。国家是政治前提,执政党是政治核心,政府是推进与落实的关键。②戴艳军、段中卫:《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研究》,载《社会主义研究》2018年第1 期,第11 页。第二,依法治国总体布局的基本路径是“三位一体”,即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强调国家与政府必须在法治所确定的权力框架内进行合理规范和自我约束,尤其是在国家权力的配置与运行的各个环节中不能逾越法治所确定的边界;而法治社会则突出强调了公民在国家法治建设过程中所具有的主体地位,要求强化对公民私权的法治保障。③同上。

3.全面依法治国总抓手、首要任务、关键环节与重点任务。第一,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二个子目标组成的。对于如何落实这一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很多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这个总抓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④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52 页。第二,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⑤习近平著:《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41 页。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根本大法。要全面依法治国,首先必须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这就要求全党和全社会都要拥护和信仰宪法,牢固树立宪法意识,捍卫宪法尊严,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第三,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应“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点任务,着力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⑥习近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求是》2015年第1 期,第3~8 页。全面依法治国这一“新十六字方针”的提出,向我们清晰地展现了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的基本格局,也充分说明了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科学立法等四项重点任务须一同推进。我们必须以科学立法为前提,以严格执法为关键,以公正司法为防线,以全民守法为基础,全面落实与推进。

二.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关系与各自的作用

(一)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条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阐明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他明确强调法治和德治都很重要,要求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并强调:“从一定意义上说,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刚性手段,以德治国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柔性手段,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的和谐,保障社会健康协调地发展。”①习近平:《坚持法治与德治并举》,载《浙江日报》2006年5月19日,第1 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再次强调了这些要求。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对有关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两者关系的理解和把握是非常全面的。从治国理政角度来看,以德治国是为了培养社会成员的道德情操与文明素养,它依赖于人们的自我警省;依法治国是为了维护国家政权和社会秩序,它依赖于国家强制力。这两者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与兼容性,它们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必须深刻把握法治与德治的辩证关系,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养分,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在工作中真正做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融合,实现法律惩戒的强制特性与道德教育的感化魅力相互支撑、相辅相成,②同上。最大程度地发挥法治与德治的各自作用,共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服务。

(二)德治与法治各自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精辟地概括出法律与道德两者各自的作用,即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安天下,德润人心。③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会上的讲话节选。

1.德治的作用。德治的作用在于自律,也称为自治。古人云:“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充分揭示了人们的道德思想和道德素质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儒家思想也主张要用仁德去引导民众,用礼乐去教化民众,民众才会有廉耻之心,才会收到人心归服的效果。④饶琼娟:《关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考》,载《海南日报》2017年1月4日,第A07 版。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以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荣与辱、是与非、好与坏、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基本范畴作为评价人们行为的标准,并通过教育、引导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形成一定的人生信念、价值标准、行为习惯,从而引导人们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思想和行为进行是非判断与价值选择。因此,德治着眼于弘扬人性中善的因素,认为教化是使人弃恶扬善、强基固本的基本途径,特别强调教化在人格塑造中的重要性。⑤同上。对于公民而言,遵守道德规范是一个人的成长进步,是修身克己、弃恶扬善的结果,属于自律。对于社会而言,德治则是一个国家繁荣发展过程中弃恶扬善、革故鼎新的要求,也是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必然。我们可以说,德治既是治国的手段,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目标

2.法治的作用。法治的作用在于他律,也称为他治。古人云:“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人性有善恶之分,人性中恶的因素仅靠教化是无法解决的。离开了严格而有效的他律作保障,人的自律是难以实现的。特别是对于掌握国家公权力的领导干部而言,如果缺乏健全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久而久之就必然会产生腐败问题。而法治的作用就在于惩恶扬善,即抑制和惩处人性中恶的因素,增强和维护人性中善的因素。这也是国家制定和实施法律的出发点与归宿点。法律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行为规范。对于公民而言,它体现的是来自外部的国家强制力对公民个体进行的刚性约束,属于他律。公民的行为如果触犯了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对于社会而言,法律则是维护社会有序运转,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①饶琼娟:《关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考》,载《海南日报》2017年1月4日,第A07 版。

三.坚持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之必要性探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充分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征。他始终坚持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我们党对新时代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与伟大实践。②新华社:《习近平: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1210/c1001-28939875.html,下载日期:2019年5月6日。为什么要坚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原因就在于:

1.这是德治与法治治理功能各自的局限性所决定的。在任何国家,尤其是现代社会,社会阶层日益多极化,人们价值观念多元化,利益需求多样化,也带来了国家治理的综合化。实践表明,在任何国家中,道德和法律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既可以协同发力,又各有所侧重。例如,在国家治理与社会控制方面,它们都同样具有调节关系,规范行为,巩固秩序,维护稳定的功能。但道德属于自律性规范,其功能重在“扬善”,法律属于他律性规范,其功能重在“抑恶”。道德与法律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行为规范,在国家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各不相同,两者切不可分离与偏废。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也曾作过非常有说服力的总结,他指出:道德的自觉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律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在法律难以规范的领域,道德可以发挥作用,而道德无力约束的行为,则可以通过法律予以惩戒。③徐显明:《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0316/c40531-29149761.html,下载日期:2019年6月22日。一方面,由道德的教化性与自律性特点决定了道德作用的发挥最终要靠公民的内心自觉,道德只能约束具有善良之心的人,而对于缺乏道德修养与观念的人而言,道德的作用往往是有限的,这是德治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法律也不是万能的,仅仅依靠强力推行的外在制约会削弱人的自觉性。而公民的内心自觉比外部强制更接近要求,效果更圆满。只有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使自我约束与尊重他人成为习惯,法治建设才会有厚实而广泛的社会基础。

2.这是国家治理的历史经验总结所决定的。历史已经表明,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执政党或者统治阶级要确保长期执政,稳固政权,国泰民安,都必须德法兼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单一的治国理政手段往往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例如,现代世界各国都颁布了很多法律法规来调整各种社会关系,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但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依然不断出现,无法完全遏制。这就说明单靠法治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有时尽管解决了一些问题,但这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换言之,法律手段只是事后救济手段。除了法律手段以外,我们还有很多其他手段可以运用,包括道德规范、乡规民约、风俗习惯等,它们有时就能够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因为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往往能够内化于心,起到很好的事前预防作用。因此,在新时代治理国家过程中,我们要多种手段结合,在坚持依法治国的同时,也要坚持以德治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国家治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这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所决定的。值得关注的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各项制度和制度的执行能力的综合体现。我国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实行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尤其是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更需要将两者紧密结合,共同发力。首先,最基本的是要加强道德治理。很显然,全民道德素养的提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在全社会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全体社会成员自觉履行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各项义务和责任,确保社会和谐安定。其次,法治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保障。因为无论是在治理结构、治理方式方面,还是在治理机制、治理效能方面,法治都能够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驾护航,确保社会秩序有序平稳。在当今中国,德治是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来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而提高全民族的整体道德水准。而法治本身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法治是建立、维护、实行社会主义道德的法律保障。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到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可以说,这既是历史经验的理性总结,也是对治国理政规律的全新把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国家治理必须实行德治和法治相互结合、相辅相成、协同发力,以达到最佳效果。忽视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达到使国家长治久安的目的。

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实施路径

人类行为的上限是道德,人类行为的底线是法律。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引导、约束和规范人类行为,制裁失范和违法行为,保护人们正当权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对如何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问题①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12月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进行的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节选。提出了以下五个方面的要求,这就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实施路径。

1.发挥领导干部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中的关键作用。“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善政根本上靠为政之人。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了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法、自觉崇法、模范守法在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要求领导干部既要成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也要成为道德建设的积极倡导者、示范者,并强调领导干部学法必须经常化、制度化。因为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无时无刻不对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和广大群众产生重大影响。党的十八大为全党全国人民绘制了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宏伟蓝图,这一伟大事业和前进目标要依靠全国人民万众一心、齐心协力去努力奋斗来完成,更要靠广大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与身先士卒才能实现。笔者认为,各级领导干部是治国理政的中坚力量,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我们正处在历史新时代,必须更加强调领导干部的法治理念、道德素养与法治思维、道德操守,更加突出领导干部的德才兼备与德法兼修。在选拔使用领导干部时,不仅要注重考核其德才表现,更要考察其依法治理的水平与能力。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带头信仰法治,树立法治理念,遵守宪法和法律,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决策、管理与服务;同时,各级领导干部还要努力成为全社会的道德楷模,给群众作出榜样与表率,带头崇尚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带头坚守共产党人的廉洁操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并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带领带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遵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2.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道德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律要发挥其作用,首先必须全体社会成员都信仰法律;而道德要得到遵守,必须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因此,我们要通过常态化的法治教育,引导全体社会成员信仰法治,强化法治观念,做到人人心中有法崇法,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同时要坚持不懈地加强道德建设,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着力提升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全体社会成员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和维护者。在2020年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抗击新冠肺炎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全国人民能够以大局为重,服从党和政府的统一指挥、统一部署,或在抗击疫情的“前方”冲锋陷阵,或响应号召自觉在家隔离。全国各地秩序井然,没有出现社会混乱动荡局面。这从一个侧面也体现出全国人民高度的国家意识、法治意识和道德意识。笔者认为,我们应当以这场“特殊战斗”为转折契机,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典型事例,在全社会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着力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自觉和法治意识,进一步凝聚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战斗力,激发全民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3.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就必须进一步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不断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文明素养,为全面依法治国创造良好的社会基础与人文环境。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们也必须实行“两手抓”。一要切实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全面激发道德对法治的滋养功能,努力使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并相互促进;二要注重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内涵,着力培育全体社会成员的法治信仰、法治理念、规则意识,引导人们自觉履行各自的法定义务、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以此在全社会逐步形成崇尚法治、依法治理的社会文化环境。

4.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道德的作用优势在于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用法治来承载道德理念,道德才有可靠的制度支撑。我们所制定的一切法律法规,都要树立鲜明的道德导向,弘扬美德义行。法治的各个环节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始终,都要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同时,要善于把得到社会公认和行之有效的道德要求加以总结梳理,并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法律,赋予其国家强制力,以引导全体社会成员崇德向善、互助友爱。同时,要通过严格执法,树立法治权威,唱响社会正气歌,培育社会正能量,惩治违法犯罪行为,使遵纪守法的公民能够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要通过公正司法以充分发挥司法断案惩恶扬善功能。例如,近年来对于时有出现的夫妻一方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将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赠与“二奶” “情人”的行为,当事人诉诸人民法院请求撤销的,受案人民法院除了对有过错的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外,均依据我国《民法总则》《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判决该赠与行为无效。再如,对于公民见义勇为行为,人民法院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据法律和司法解释判决免除见义勇为者的相关责任,责令受益人对见义勇为者予以补偿,保护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等,就是通过公正司法旗帜鲜明地惩恶扬善的典型体现。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司法实践经验,将某些道德层面的要求上升为法律要求、贯彻到立法中,通过相关法律条文的形式加以体现。

5.运用法治方式解决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法律是公平正义的守护神,也是定分止争的最后一道防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因此,他强调要加强相关立法工作,不断强化对公民的财产权与人身权等权益的法律保护,并完善征信体系与奖惩机制,在全社会树立和表彰道德模范,弘扬社会正能量,并使那些不守道德、不讲诚信的人受到应有的惩戒,制裁失德失信行为,做到有奖有罚,奖罚结合,既治标又治本。要不断加大执法力度,运用法律手段让见利忘义、制假售假等败德违法者受到法律应有的制裁。笔者认为,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加快征信体系立法P 进程,通过有针对性的立法工作,并通过制定“条例”“细则”等多种途径,细化相关法律规定,使其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政府职能部门和司法机关要相互配合,精准发力,有效地保护诚实守信公民的人身和财产权益。对“老赖”等违反诚信的经营者和其他公民,要有效地限制其高消费、出行、金融、证券、投资等领域的行为,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并通过各种媒体、信息平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促进全社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良好风尚的形成。

猜你喜欢
德治国依法治国总书记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礼赞70年:从五四宪法到全面依法治国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关系研究
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
习总书记“下团组”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十八大以来“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研究综述
浅谈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依法治国:人民幸福安康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