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能力建设的核心指标与发展策略

2020-01-16 15:07刘斌志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参政党参政议政民主党派

刘斌志 秦 莲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沙坪坝区 401331)

站在新时代,面临新形势,民主党派在建设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过程中,必须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参政党,怎样建设参政党”的时代命题。因此,民主党派必须不断总结已有参政议政的历史经验,分析所面临的时代挑战,构建并提升核心能力,推动民主党派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成功转型。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能力建设的时代脉络

(一)我国民主党派能力建设的历史经验

自20 世纪80 年代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地位确定以来,民主党派在各自章程中都将能力建设提到与理论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以及制度建设并列的高度,并从多方面开展了实践探索与理论总结,政治建设基础不断稳固,思想建设高度不断攀升,组织建设水平不断成熟,制度建设体系不断完善,尤其是能力建设成效不断呈现,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了民主党派能力建设的涵义,厘清了民主党派能力、参政能力和参政议政能力逐层递进和深化的关系,明确了民主党派能力建设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二是扩展了民主党派能力建设的理论视角并构建起相应的理论体系,强调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参政为民的立足点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并通过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来提升民主党派成员的参政议政能力。三是拓展了民主党派能力建设的结构维度,并形成了四个能力说[1]、五个能力说[2][3]、七个能力说[4]和创新能力说[5]。四是深入分析了民主党派能力建设的内外制约因素,尤其是民主党派在成员发展、思想引导、制度完善、组织活动、领导人选以及政治参与中急需改进和发展的空间。五是积极探索了民主党派能力建设的机制策略,包括宏观和整体策略、内外因素整合策略、机制建设策略以及参政实践策略等。六是积极探索了民主党派能力建设的地方实践,努力营造“理论之花常开常新,实践之树常绿常青”的发展氛围。七是不断实现民主党派能力建设的创新发展,不仅推动了参政党建设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并基于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实现了参政议政模式、方法与技术的创新发展[6]。

(二)我国民主党派能力建设的当代挑战

随着国内社会转型以及结构变迁的加剧,加之世界政党格局的变动以及国际形势的日益复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更要求民主党派不断迈向更加积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角色,践行更加有为的社会使命。相比民族伟大复兴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民主党派能力建设依然面临以下挑战:一是在政治把握能力方面,部分成员对参政党建设的理论把握能力、对局势把握能力、对国情把握能力、对立场把握能力均有待提升。二是在参政议政能力方面,部分成员政治协商能力、建言献策水平、民主监督的能力、政治实践能力、参政议政渠道拓展能力均有待增强。三是组织领导能力方面,部分成员组织管理能力、队伍建设能力、内部协调能力、制度建设能力均有待发展。四是合作共事能力方面,部分民主党派成员与中共的沟通协调能力不够。另外,各民主党派所提出的建言献策和社情民意也集中在各自领域,整体协调性还有待强化。五是解决自身问题能力方面,部分成员理论创新能力、文化传承能力、民主管理能力等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能力建设

在2015 年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提高民主党派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7]。民主党派要想不断适应形势的发展,就必须以中共为师,积极解决自身存在的不足,不断创新和发展核心能力。所谓核心能力,是个体或组织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强项,是其它个体或组织很难达到或者无法具备的一种素养或能力。聚焦核心能力,不仅关乎个体或组织的体系整合与机制创新,更是其功能实现与目标达成的重要保障与持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五个方面的能力,就是民主党派所独特具备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其他组织难以模仿的,并能保持民主党派适应新形势而不断发展创新的能力,是民主党派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过程中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要素。不断坚持、拓展、细化与夯实这些核心能力要素,就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坚持科学的参政行为与实践,取得人民认可的成果,实现社会认可的价值和目标。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核心能力的三维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核心能力的政治维度

作为能力建设的基石,政治维度的核心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经过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以来逐步明确的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定位与角色转型,并具体表现为政治把握能力以及政治交接能力。

一方面,政治把握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能力建设的基本前提。政治把握能力是民主党派在具体的政治形势下,对于政治局面和政治道路的判断和选择能力。落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就是要将政治把握能力细化为具体的行动指南,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一是理论把握能力,即民主党派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相关理论学习能力,明确参政党与执政党建设的区别,学习参政党建设的理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能力,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具体实践知识;增强大政方针政策法规的学习能力,积极学习各项大政方针以及政策法规,实现依法参政。二是局势把握能力,即民主党派要增强局势引导能力,要能够认清国际国内局势,并能够及时有效引导本党派的发展;增强局势协调能力,各级地方组织能有效地传达、贯彻民主党派中央的精神;增强基层组织的局势控制能力,组织其成员深入学习和贯彻民主党派中央对局势的判断。三是国情把握能力,民主党派要增强对国际形势的判断能力,能够认清国际形势,并组织本党派进行学习;增强对国情的认识能力,能够认清国内形势,并组织本党派进行学习;增强对地方情况的了解能力,深入学习和了解本地方的具体情况,并组织成员学习。四是立场把握能力,民主党派要增强立场选择能力,坚定本党派面临复杂形势的立场,并将这一立场贯穿全党;增强立场坚定能力,坚持站在中共中央的立场,并引导基层组织;增强立场贯彻能力,贯彻民主党派中央的立场,并引导全体成员学习贯彻[8]。

另一方面,政治交接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能力建设的坚实保障和长期战略任务,更是民主党派老一辈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风尚传承。落实到民主党派能力建设,就是要将政治交接能力细化为具体的行动指南,不仅包括组织层面的领导人交接,还包括思想观念层面继承老一辈领导人的优良传统高尚风范,更包括政治定位以及政党建设方面的一以贯之。具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政治交接能力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始终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共亲密合作、同心同德,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二是始终继承和发扬民主党派老一辈领导人和广大成员的坚定信念、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三是不断巩固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的共同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核心能力的科学维度

作为能力建设的核心,科学维度的核心能力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如何通过具体的政治行为与科学行动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职能,并具体表现为建言献策能力与民主协商能力。

一方面,建言献策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能力建设的重要载体。参政党建设,归根到底是参政能力建设。建言献策能力是参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当前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进一步加强参政党的建言献策能力建设,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努力提高建言献策的质量和水平,应该是参政党建设的重要任务。落实到民主党派,就是要将建言献策能力细化为具体的行动指南,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政策分析能力,即民主党派要增强调查研究的能力,要能够深入社会,选取适当的主题,实事求是地调研,得出科学结论;要增强方案制定的能力,要能针对社会现实问题设计出相应的科学、可行和实用的方案;要增强政策评估的能力,要能够针对相关社会政策和措施开展分析、调研与评估,判断优劣。二是问题解决能力,即民主党派要增强发现问题的能力,要深入社会实践和社会大众,及时发现民众生活的问题;要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能够科学、客观、理性地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及问题的成因;要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能够及时有效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者妥善处理问题。

另一方面,民主协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能力建设的集中体现。一般来讲,民主党派协商能力主要是指民主党派作为协商主体,以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为载体,在深入推进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履职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综合能力,是广义的协商能力。从协商主体来讲,民主党派协商能力建设并不仅仅限于政协委员、人大代表范围,而是各民主党派全体成员对社会事务或者重大问题所进行的协商,是集体理性的结果;从协商内容来看,民主党派协商能力建设并非仅仅限于政治协商,其范围包括政党制度、国家治理、民主政治等多层次内容,是全方位的协商。在民主政治发展中,协商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生长点,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现实语境中,协商能力的发展比追求协商的形式要更具价值。落实到民主党派,就是要将民主协商能力细化为具体的行动指南,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政治协商能力,即民主党派要增强利益代表的能力,要能够通过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代表本党派成员的利益和诉求;要增强理性参与的能力,通过理性、和平以及建设性的方式参与政治生活和协商民主;要增强提案议案的能力,能够针对现实社会问题提出议案,并通过有效形式讨论相关提案。二是民主监督能力,即民主党派要增强民主参与的能力,要能够通过科学、理性的方式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中,实现民主参政;增强反映社情民意的能力,能够通过有效的方式,积极反映社会情况以及民众意见;增强演讲写作的能力,实现民主监督职能,需要一定的文字写作与语言表达能力[9]。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核心能力的关系维度

作为能力建设的实践表现,关系维度的核心能力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在与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以及自身组织的关系整合中获得生存、发展与创新的动力,并具体表现为合作共事能力与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两个方面。

一方面,合作共事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能力建设的有效保障。相互合作,共同发展,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因此,作为民主党派就是要善于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加强与各界社会力量的协作共事,不仅要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社会组织以及民间力量的合作,也要加强与中共的合作,同时也要加强党派内部的合作。特别是民主党派的领导之间要加强合作共事,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落实到民主党派,就是要将合作共事能力细化为具体的行动指南,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一是与中共合作共事能力,即民主党派要增强对中共党史的了解能力,积极学习和深入了解中共建党的历史及其经验,了解其执政合法性;要增强对中共政策的理解能力,开展对中共各项政策的学习,增强对政策执行的理解及其限制;要增强与中共的沟通合作能力,积极与中共沟通、交流与合作,促进政策的出台、执行与完善。二是民主党派之间协作能力,即民主党派要增强对其他民主党派认识和了解能力,虚心学习和了解其他民主党派的历史和文化,相互学习和了解;要增强对其他民主党派尊重和支持能力,尊重党派之间的差异和特色,支持其他民主党派发展;要增强与其他民主党派交流合作的能力,以恰当的方式和平台与其他民主党派合作,形成参政党共同体意识。三是与其他社会组织协作能力,民主党派要增强与政府职能部门的交流与合作能力,积极与政府其他职能部门开展交流与合作活动;要增强与企事业单位组织交流合作的能力,积极与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交流、互动与合作活动;要增强与各类民间社会组织交流合作能力,积极与各类民间社会组织开展交流、互动和合作活动。

另一方面,解决自身问题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正如中国共产党一样,不断进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同样,各民主党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过程中,也应该积极向中国共产党学习,敢于并善于发现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局限,不断提升自我发展的动力,解决自身发展中的问题。因此,民主党派就要不断分析和判断内外部条件发展的情况,积极向中国共产党学习,不断拓展和创新自身建设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模式与文化,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目标为标准,对照检查党在理论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以及能力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加以改进、创新与发展。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建设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具体来说,民主党派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文化传承能力,即民主党派要不断挖掘、研究与发扬自身的历史与文化蕴含,加强党史研究;对外要加强公共关系,对内要加强党派自信教育,形成文化软实力;要建立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制度及行动指南,促使党派成员终身学习。二是理论创新能力,即民主党派要不断探索与完善关于参政党建设的理论体系,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要以共产党为师,积极学习中共思想、组织、制度以及作风建设的经验;要积极探索自身科学发展、规范发展的制度模式,实现科学参政。三是反思发展能力,即民主党派要不断强化内部民主的理念、制度以及措施,完善党内民主;要强化内部团结,引导成员多提建设性意见,增强党派的凝聚力;要强化内部监督,及时制止党内违规行为,维护民主党派的纯洁性。

三、核心能力导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发展策略

首先,要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能力的政治化基础。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表明,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民主党派也要以党为师,不断增强参政党能力建设的意识。一是政治意识,即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终保持政治清醒与政治定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严肃民主党派的政治生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选拔代表人士的时候要突出政治标准;二是大局意识,即要将工作重心自觉服从民族大义、民族复兴、国家战略以及党中央的部署,正确认识发展大局、自觉服从建设大局、坚决维护稳定大局;三是核心意识,即要在思想上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在政治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在组织上服从中共中央的核心,在行动上贯彻民主党派中央的核心;四是看齐意识,即要积极向中共学习,向中共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并据此主动进行调整、纠正、校准和发展实际工作[10]。

其次,要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能力的专业化水平。随着社会大分工的不断深化,不同的工作和职业都逐步迈向专业化与科学化,并形成为专业的价值、知识与技术体系,以此推动社会进步与专业发展。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以及社会服务,既是一种政治实践,更是一种专业行为。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能力建设也要通过专业化来实现,具体表现为:一是参政党专业伦理建设,即强化参政党意识,深刻认识到民主党派作为一个政党的政治属性,克服“社团化”和“庸俗化”倾向,增强政党生活的严肃性与政治性,理顺政党组织与运作的机制,积极参与国家政治实践,提升参政议政的自觉性;二是参政党专业理论建设,即深刻意识到民主党派理论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历史方位、原则宗旨、政治环境、工作方式、组织机制、发展规律以及方法技术等进行理论研究,并通过相应的成果发布与理论宣传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理论体系、学科体系以及话语体系的建构[11];三是参政党专业技术拓展,不断拓宽参政党学科发展的边界与专业融合,从其他专业与学科中吸取经验,不断拓展民主党派的理论分析能力、社会调研能力、政策分析技术、政策倡导技术、民主协商能力等,夯实专业化的技术基础;四是参政党人才建设,要按照专业分工、分类培养的原则,积极培养相应的参政议政人才、党派事务人才以及专业技术人才,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用突出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

再次,要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能力的本土化经验。我国民主党派是在与中国共产党历经近百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发展与壮大的,并最终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老一辈领导人及杰出代表所形成的高尚风范与伟大魄力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并永远激励着后辈奋勇前进。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能力建设要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具体来说包括:一是要向民主党派老一辈领导人学习伟大的民族气节、坚定的政治追求、高超的政治智慧、高尚的政治人格以及睿智的参政技术;二是要向中国共产党学习为了民族生存、发展与复兴而浴血奋战、敢为人先、勇立潮头以及与时俱进的政治魄力与时代担当,积极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12];三是要向时代学习科学化、信息化与多元化的参政技术,在群众路线教育中向各行各业的民众学习,在信息技术发展中向互联网学习,在大数据时代向人工智能学习,在反映社情民意中积极建言献策;四是要向时代和社会学习参政的思维与智慧,从长征精神、抗战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特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以及“新冠战疫”精神中学习,增强参政议政的自觉性与使命感。

最后,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能力的规范化制度。民主党派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和长期的工程,事关民主党派可持续发展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起始于不同民主党派的实践探索与具体行动,但要上升为相应的民主党派能力建设的理论体系、机制模式、制度规范以及社会实践。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能力建设要坚持规范化、制度化与社会化发展之路,具体来说:一是要健全各级领导班子议事决策机制,完善民主党派的领导机制、决策机制、激励机制、信息反馈机制以及自我监督机制;二是完善参政议政工作协调和动员机制,加强与同级党委以及政府部门机关的工作协调,加强党派自身的纵向横向联系与协调,加强与同级人大、政协组织的工作协调,争取获得中国共产党在顶层制度设计、参政议政平台、建立功业机会以及社会服务资源方面的支持与保障[13];三是建设学习型参政党机制与制度体系,完善相应的专题调研、理论研究、协调合作、民主协商以及经费保障方面的制度,为参政议政提供理论支撑与资源保障;四是要构建民主党派能力建设的反思与发展机制,完善民主党派自身的监督促进与自我发展制度,完善相应的监督组织机构,制定监督守则、纪律条例与处理办法,完善监督的配套运行与保障机制,促进民主党派能力在不断更新中发展,发展中更新。

猜你喜欢
参政党参政议政民主党派
我国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历史演变及基本特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问题探讨
我国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探析
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发挥参政党作用 凝心聚力奋斗新征程
新媒体时代民主党派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路径探析——以呼和浩特市民主党派为例
关于开展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政治效能研究的若干思考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研究——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为例
传递民主党派声音 讲好多党合作故事
开展参政党理论研究推进参政党理论建设
参政党理论研究的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