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教材改革的“立德树人”策略探究
——以德育学情背景为例

2020-01-16 08:12吴丽君
关键词:立德立德树人价值观

成 悦,吴丽君

(河北北方学院 文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一直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正式将“立德树人”写入教育方针,强有力地回答了这一问题,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新时期基础教育背景下,中国教育发展的新任务是坚持育人为本和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究其本质就是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当前,践行“立德树人”理念是基础教育各学科共同的目标。语文教育以其人文性强的特点,自古以来就承载着道德教育的重任。随着基础教育教材的改革,语文教材被赋予了更多“立德树人”的元素,这为在语文教育中贯彻“立德树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立德树人”的涵义

“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和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和发展人。“立德树人”用历史概念解释就是传统教育中的德育,中国传统教育十分重视对道德品质的培养,“立德树人”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也在不断创新与变化。

(一)“立德树人”的历史内涵

“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可以分为“立德”和“树人”两个方面,探究其含义的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立德”,《左传》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1]。这句话主要阐释了人生在世有三不朽:一是追求道德理想,树立高尚德行;二是追求事业理想,建立丰功伟业;三是追求知识理想,著书立说。其中“立德”居于三不朽的首位。管仲认为追求道德理想和树立美好德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树人”概念最早出现于《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管仲强调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在管仲看来,人才的发展重在以教化百姓为宗旨的道德教育,他提出了以“仁义廉耻”为核心的德育内容,继承了先秦时期注重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提到德育,以强调仁德著称的孔子一直将塑造完善人格和培养良好品德作为教育目标。汉朝以来,儒家思想的道德价值就成为人们追求的至高价值,从此奠定了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基础,同时也形成了基于传统价值观的民族精神。

(二)“立德树人”的新时代内涵

新时代背景下,“立什么德”和“树什么人”被赋予了更广阔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古今中外,各个国家的教育都是根据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一贯目的。对于新时代而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还应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3]新时代对时代新人的道德要求包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全球观念和生态意识。

综上所述,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内涵除了包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外,更包括培育符合时代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具有崇高社会理想且敢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语文教材中包含的“立德树人”

语文课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自古以来就在“立德树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语文教材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和进学生头脑提供了范本。所以,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全面深化课程新理念,不断完善教材体系。

(一)传统语文教材中的“立德树人”

中国古代教育,首先强调的就是道德教育。在儿童识字阶段,教育就注重对儿童礼仪和道德观念的灌输。如中国古代著名的蒙学读物《三字经》,其作为中国古代儿童识字读本,在对儿童进行识字教育的同时,还主张教给学生儒家思想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做人的基本准则。“孝悌”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三字经》中“黄香温席”及“孔融让梨”等故事说明“孝悌”是为人之本的道德准则,尊敬和友爱兄长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具备的美好品德。《三字经》将“孝”和“悌”这两种原本严肃的道德品格编写于歌谣似的文字中,通过人们的轻松传诵,将“孝”和“悌”的品质传承下来,成为后世子孙的精神财富。《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和《千家诗》等蒙学教材都强调道德教育,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教材“明人伦”的教育目的。

(二)现代语文教材中的“立德树人”

现代语文教材的教育内容较之传统教育内容要广阔得多,包含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应用科学等。现代语文教材虽包罗万象,但在“立德树人”方面却焕发着新的生机。

现代语文教材承担着树立文化自信的责任,饱含“立德树人”的文化素材。随着基础教育进入新时期,语文教材也进行了重大改革,赋予语文教育以新目标、新内容、新要求、新气象和新使命。其中的“新目标”就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新内容”包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先进社会主义文化。国务院对语文教材也提出了相应改革方案。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中明确了语文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语文教育在落实其工具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热爱,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具有中国思维、中国精神与中国气质的新一代中国人。

现代语文教材“立德树人”的方式不同于传统教育。古代德育重在说教,将礼仪和道德知识灌输给学生。而现代语文教材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其中编选的内容为“立德树人”提供了素材。教师不能简单地将文本的深层内涵直接灌输给学生,而应重点对文本的育人价值进行内化,在准确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借巧妙的教学设计将德育内容渗透到教学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现代语文教材中的“立德树人”本质是德育和语文学科的融合,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中,包括德育与阅读教学的融合、德育与写作教学的融合、德育与口语交际的融合以及德育与语文实践的融合等。“立德树人”作为教材编写的核心理念贯穿于教材编选之中,教师应在各教学环节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

三、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立德树人”的策略

目前,德育学情主要存在两大缺陷:一是学生对语文课程德育功能认识不足,认为“德育”只是政治课的任务,主动屏蔽语文教材的思想价值、道德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大部分学生学习语文课的目标是掌握好老师传授的汉语和文学等语文知识,不愿意深入感知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亦或因文本年代久远,难以感同身受而直接放弃。二是学生尚未在语文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主流价值观。在道德教育让位于应试教育的今天,学生的思维习惯发生了改变,大部分学生将和考试有关的“有用”知识作为学习目标,把提升思维能力和发展道德品质的要求降到最低,道德观和价值观扭曲的现象时有发生。基于这种学情现状,德育势在必行。学校德育教育除了专设的思想政治课程以外,语文课中诸如传统文化、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等丰富的德育内容都应成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道德观和价值观的素材。

(一)优化教学策略,开发德育功能

语文教材是实施“立德树人”的广阔土壤,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师应将“立德树人”的种子厚植于语文教材这片土地。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付诸于语文训练中。重点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感情的陶冶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与美丑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要求做到: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循环往复,逐步加深。”[4]《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5]开篇提出了“语文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在该理念的指导下,语文教学只有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更好地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教师需将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情操教育无声地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智力发展的同时,也获得道德思想的提升。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教学不能拘泥于语言文字,还必须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品质、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等内容,巧妙利用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要明确德育教学内容,大力开发语文课程的德育功能。语文教师教授给学生的不仅是语言知识和文本知识本身,还应该挖掘思想品德教育、道德情操教育和心理个性教育的素材。在明确语文课程德育内容的基础上,适当改变传统讲授方式,优化教学策略,通过鉴赏中华传统优秀诗篇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化的美丽瑰宝;通过阅读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秀诗文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歌颂反映革命精神的作品对学生进行理想、意志和品格教育,充分开发语文课程的德育功能。

(二)利用教材内容,形成主流价值观

“立德树人”的本质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语文教育在中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可以发挥引领作用,语文教材是发挥“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

1.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作为鉴赏古诗词的一种方法,要求在阅读古代诗人作品时,不仅通过诗词的内容来认识诗人,更重要的是研究他们的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和时代背景,进而了解诗人通过诗词表达的深层含义。如在讲解屈原的《离骚》时,教师向学生介绍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离骚》是其在被楚怀王疏远和流放之时所作,这样学生便能勾勒出一个满腹凌云壮志,一腔赤胆忠诚却只能作诗排忧的诗人形象;才能联想到屈原目含热泪、心似寒冰、怀石坠入江水,闭上双眼再也不用见证楚国覆灭的悲怆心情;才能被屈原正直的性格、高洁的人格和伟大的爱国精神所感动,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励学生养成高尚的人格。

2.知书达理

目前,中学生在阅读教材内容时对文章承载的价值观不太了解,难以“知书达理”成为德育学情存在的又一不足。

语文教师应将阅读教学和德育教育相融合,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背后的道理、意志、理想和美好品德等内容。教师可以借助课文进行爱国思想教育。如在学习《纪念刘和珍君》时,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凸显的革命精神,注重让学生领悟刘和珍为中国革命献身的伟大精神。教师还可以借助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如学习《沁园春·长沙》,介绍毛泽东诗词不同于一般诗人的多愁善感,而是充满豪情壮志。他笔下的秋景绚烂多彩且充满生机,可见其奋发向上和永不消沉的乐观精神,因势利导学生向伟人学习,树立崇高的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教师还可将具有相似教育价值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专题解读。在对比学习中,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挖掘教材中体现的价值观。如将《包身工》《纪念刘和珍君》及《沁园春·长沙》等革命作品放在一个专题解读,通过芦柴棒见证劳工阶级的奋勇反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通过刘和珍领悟思想家对革命方式的理性思考——“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通过毛泽东感受革命进步青年的伟大志向和乐观精神——“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对文学形象的感悟中,让学生思考初心使命,思考现在的时代从何处来、要往何处去,青年人又该承担怎样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等重大问题,从而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后,还可将德育渗透到写作练习中,让学生从芦柴棒、刘和珍和毛泽东3者中选择一位人物,写一封穿越时空的告白。这样,不仅充实了对文本的理解,还巧妙地实现了“立德树人”的目标。

3.拓展文本

与通俗易懂的记叙文和观点鲜明的议论文相比,让学生从说明性文章中体会隐含的价值观会更难一些,基于这样的学情,教师更应注重对文本的拓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仅拘泥于对教材文本的解读,而更应该结合自身经验引导学生探索文本,走向课外,让学生更有兴趣探索更广阔的世界。因此,教师要注重对文本的拓展,使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更为丰富和深刻。如讲授《中国石拱桥》时,教师可向学生展示大量中国桥梁建筑的历史并详细介绍它们的创造背景,让学生在欣赏美轮美奂桥梁建筑的同时,体会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和奉献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

总之,“立德树人”是对中国古代德育内容的继承和发展,是一项适合时代发展,为新时代培养合格人才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语文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力量,需要语文教师认真分析教材,根据学生的需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立德树人”教育充分渗透到教学中。

猜你喜欢
立德立德树人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