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泽,朱 虹,刘 杨,王洁琼
(河北北方学院 文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电影与奥运有密切的联系。从历史角度而言,电影诞生于1895年,奥运诞生于1896年,两者几乎同时出现,一起见证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进步。从影响的角度看,奥运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体育赛事,运动员向来以能参加奥运会为荣,赢得奥运金牌更是他们的梦想;电影是全球最具魅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光影变幻之间,每个电影工作者都希望能留名影史。得天独厚的历史条件与巨大影响将电影与奥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奥运电影有官方与非官方之分。官方奥运电影特指经国际奥委会授权摄制的表现当届奥运会体育风貌的电影,多为带有宣传性质的纪录片。自191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奥运会开始,为每届奥运会拍摄一部官方电影已成为历届奥运会的传统[1]。1936年,德国女导演里芬斯塔尔执导的《奥林匹亚》融视听与运动于一体,使官方奥运电影取得了质的突破。2008年,北京奥运会宣传片《永恒之火》一改以往官方奥运电影在开幕后才开始录制的形式,在奥运会未开幕之前就用镜头捕捉各国运动员的备战情况,故事更完整,记叙更真实,获得热烈好评。非官方奥运电影指艺术家视角下的以奥运为元素的电影,多为具有强烈艺术色彩的且以在影院上映为目的的故事片,如《马棚里的奥运会》(1932)、《烈火战车》(1981)、《冰上驰骋》(1993)以及《一个人的奥林匹克》(2008)等。非官方奥运电影受宣传目的束缚相对较小,由专业编剧创作,虚实结合,内容更丰富,情节更生动,艺术品质更高。从艺术角度而言,奥运电影指的就是非官方奥运电影(以下简称奥运电影)。
故事是电影艺术的根本,任何一部电影都是先由一个故事开始的。纵观影史上的奥运电影,其故事构思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创意是艺术的生命。从客观角度来讲,创意可通过视听接触达到由内及外的感受输出,能够使人产生或褒或贬的情感体验;从主观角度来讲,创意是人们探求自身有别于其他个体的独特性与原创性,是个体人生经验、综合素质与精神涵养等的新鲜表达[2]。奥运电影作为电影艺术的一种,创意是它能否获得观众青睐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对胜利的宣扬、对冠军的渴求甚至对奖牌数目的攀比是奥运电影极力传达的主旨。这就使奥运电影的故事创意几乎千篇一律,绝大多数是在表达主人公通过努力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不仅套路化和模式化明显,且价值输出陈旧。如讲述走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噩梦的两位英国短跑青年心怀梦想与希望,战胜各种障碍赢得奥运金牌的《烈火战车》(1981);讲述牙买加黑人运动员排除万难踏出冬季奥运会第一步,最终克服困难组建牙买加首支雪橇队的《冰上驰骋》(1993);讲述跳台滑雪运动员艾迪·爱德华克服资金及自身近视问题,最终代表英国获得1988年冬奥会参赛资格的《飞鹰艾迪》(2016)等。这样的电影间或出现一两个,借着奥运之风还能引发关注,但一旦被无限复制就会变成电影流水线上的产品,最终被受众摈弃,被历史淘汰。
审美是人类理解事物的一种特殊形式。“审”带有较强的主观性,不同个体对不同事物产生的视听感觉与情感体验不同;“美”则带有较强的客观性,一般情况下美好的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无法被忽略,也无法被颠覆[3]。当前,随着电影观众欣赏水平的提升,他们对电影艺术的审美要求越来越专业,一味在奥运电影中过度渲染胜利势必会带来一定的审美泛化。不得不说,追求完美理念的神性表达是体育竞技的本质特征,在富有表现力的镜头语言和拼搏圆梦的生命意识下,主人公历经磨难最终站在领奖台之巅,享受台下众人的欢呼与赞叹,这本是一种无可厚非的审美表达。但过于完美便是不完美,生活和现实是复杂的,理想主义和浪漫色彩的具化不可能永远存在,在传统与创新、重复与突破之间寻到一个高明的平衡点才是奥运电影的可贵之处。
在艺术创作上长期以来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凡提到“奥运电影”,绝大多数剧作者会将“奥运会”贯穿到影片当中,它不是将来时就是正在进行时,故事的大背景始终是奥运会:或者是为了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或者是为了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始终贯穿“奥运会”本是奥运电影的无可厚非之处,一定程度上观众也乐于在这种情境渲染下感受奥运会的竞赛魅力和视听冲击力。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尤其是在奥运电影数不胜数大量累积的今天,仍旧贯以这样的选材方式就会导致影片的基调和风格寡淡无味。观众在观影时还没看完开头就已猜到了结尾,奥运会大背景带来的成功或失败、满载而归或空手而回也全在观众的预料当中,情节变化难有创新,即便看起来仍旧曲折起伏,但也难以吸引观众。再者,这种艺术创作也不符合当下观众的观影需求。近年来,观众的观影水平显著提升,所谓的大片和大明星早已不再是他们选择影片的必备条件。鲜活的人物、新颖的主题和诱人的情节等已逐渐成为吸引他们走进电影院的标准。因此,在选材上作文章对新时期的奥运电影至关重要。
针对奥运电影艺术创作存在的问题,探究解决策略,以助推奥运电影的精品化发展。
渴望成功、遇到挫折、克服困难和取得胜利是以往奥运电影的必备情节。事实上,如果不局限于金牌,故事的创作思路就会豁然开朗。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思考:一种是关于成功的重新定义。人们乐于见到运动员站在最高领奖台上的欢呼雀跃,却也从不会认为未获得金牌就是失败者,勇于参与也是一种胜利。史上第一位双腿截肢的奥运会运动员——“刀锋战士”奥斯卡·皮斯托瑞斯和史上最矮的NBA球员——只有1.6m的“小虫”蒂尼·博格斯等人都已向世人证明,他们也是成功者,他们的运动精神足以震撼世界。因此,只有选取典型的人物和事件,奥运电影才能更加出新出奇[4]。另一种是对个人生命体验的思考。印度有一部微电影,讲述一个小男孩由于实力不济而从未进入球赛的轮换,他只能坐在场下为队友加油。但每当队友下场休息时,他都会以旁观者的身份为队友分析场上的形势。在他的帮助下,球队最终获胜,小男孩也被大家广泛认可。这个故事中的重点不再是金牌,而是个人的生命体验。这样的创作手法极尽突显了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作用,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观众和贴近实际,因此更加引人入胜。
人性思考主要分为两种,即自然人性和理性人性。自然人性是天生的,是不可压抑与回避的,主要表现为情感欲望及自我保存等;理性人性是后天形成的,它能适时适地规范人的工作、生活与学习,使人知道羞耻,学会反思,使人具备顽强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哲学家们普遍认为,人必须在理性人性的指导下才能成为一个幸福高尚的人。但人无完人,自然人性在一定情况的刺激下也易暴露,有时还难以克制。奥运电影作为类型电影的一种,场面大,视野阔,空间广,集“情感”“运动”和“梦想”等元素于一体,具备银幕艺术的视听冲击力和感染力,但绝不可能一味展现理想和浪漫,也不可能始终表达“和睦”“关爱”“无私”及“伟大”等主题,个人与团队的冲突、金钱和名利的诱惑等问题同样值得关注。经过艺术化的处理,将对人性与社会的思考融入故事当中,一方面可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饱满,更符合人的本质特性,另一方面也使故事情节更复杂多样,更有看点。
电影素材有直接与间接之分。直接的素材是剧作家本人目睹或亲历的事实,包括体验生活;间接的素材是剧作家从相关媒介上看到或听到的事实或故事,虽未能亲身感受,却也能触发灵感,诱发写作欲望。当素材累积到一定程度,经剧作家的选择、加工、比较、改造、发展和组织形成一个有完整内容结构的作品时,题材就应运而生。为了改变奥运电影片面单一的选材弊病,对素材广泛搜集和精准选取就尤为重要,这一点可借鉴影片《我和我的祖国》(2019)。以往,该类型影片的创作处理一般都会将故事背景置身于宏大的历史洪流当中,重点塑造伟人或英雄的光辉形象。但该片却别出心裁,对历史大背景只是点到为止,人物塑造也跟以往大相径庭,突出了小人物在相应时代下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是新时期中国梦的内核体现。奥运电影想要走出瓶颈也应如此。一是要淡化奥运会场景,重点突出奥运精神,主人公不仅有运动员,还应有裁判员、志愿者、教练员以及关心奥运的普通观众等,可以构建他们在面对奥运时的动人故事。二是要反其道而行之,不重点围绕奥运来创作故事,而是通过其他故事来反映奥运精神。只有丰富多样的选材才更符合观众与市场的口味,并最大程度地脱颖而出。
奥运电影是奥运和电影经过艺术融合的完美体现,争夺票房和口碑是它与所有电影的共同特点,因而独特的编剧思考和引人的故事情节极为重要。当前,奥运电影面临着模式化、应景化和套路化的问题,寻求突破和创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消解金牌的影响,注重从典型人物和事件中发掘素材与主题;突出人性与社会的思考,让人物更加具有人本特质,更加贴近生活和观众;实现素材与题材的升华,广泛搜集素材,精准选取,均不失为一种突破与创新之道。奥运之路还很长,奥运电影的未来也同样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