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健
【摘 要】物理学科中虽然有许多理论内容,但这些知识都是从实验中得来的,实验是组成物理学科的重要基础,实验教学则是锻炼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自新课改以来,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教师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生活材料自制教具,既能优化学习效果,还能提升學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自制教具;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有效策略
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物理不能脱离实验而存在,一些看似枯燥、抽象的物理知识在实验中能得到很好的体现,有助于学生获取直观认知和探索物理规律。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大多进行演示实验或模仿实验,甚至直接口述,导致实验课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甚理想。本文探讨了结合自制教具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以期改进以往的教学模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实践性,促进学生全面提升。
一、运用生活素材自制教具,拉近学生和物理的距离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运用生活中常见的铁丝、饮料瓶、橡皮筋等废旧物品制作教学用具可以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拉近其与物理的距离,而且在动手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逐渐增强,成功之后还能产生成就感,有助于其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学习动机。
比如,讲解“两种电荷”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带电体对轻物体的吸引力,教师可以随机选择学生到讲台上完成课堂小实验。教师提前准备了气球、塑料尺、塑料梳子、塑料笔杆、纸屑、泡沫板(聚丙乙烯材质)、乒乓球等物体,让学生试着用这些材料进行实验,看一看怎么才能“起电”,如何在“起电”后吸引其他物体。经过一番探索,学生纷纷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有的学生将吹起的气球在头发上摩擦,离开时发现头发被气球带起来了;有的学生反复用塑料梳子梳头后,发现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有的学生将塑料尺在头发上摩擦后,发现其能吸起纸屑;还有的学生用手不断摩擦泡沫板,一两分钟后,发现摩擦过的手不仅能吸引纸屑,还能吸引乒乓球和控制其移动。在座位上观看的学生也感到非常新奇,大家通过简单的实验才知道原来物理离我们并不遥远,而是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就地取材制作简单教具,解决实验器材短缺问题
我国人口数量庞大,虽然最近几年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资金投入也有所增加,但是仍然有许多学校存在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尤其是在物理教学中,这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老旧的器材往往无法取得预期的实验效果,而且设备不足导致实验教学的进行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的参与度较低,长期如此很可能丧失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就地取材制作简单的教具,既能解决器材短缺问题,还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比如,讲解“压强”部分的知识时,教师让学生与同桌两人结成一组,任意拿出两张大小、材质相同的纸张(练习本中的纸、A4纸等皆可),一个人用左右两手分别拿着两张纸的上部,将它们按照1 cm左右的距离竖直放置并保持平行,而另一个人在中间吹气,二人同时观察会发生什么结果。在开始操作前,教师可以让学生猜一猜有什么结果,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吹气之后两张纸会向两侧分开。但是经过亲自操作大家发现原本中间有距离的白纸在吹气后吸附在一起了,进行了“零距离接触”。大家感到很好奇,并且产生了较强的求知欲,教师要趁此机会引入本节课内容,带领学生探索纸张吸附的奥秘。
三、通过自制教具改进实验,放大现象提升教学效果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的实验原本现象并不明显,学生在课堂上也很难产生深刻印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自制教具改进实验,放大实验现象,提升教学效果。
比如,讲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教材中列出了一些小实验,但有的效果不太明显,所以教师可以用自制教具的方式改进实验,让学生深入了解声音的振动。教师将一层橡皮膜蒙在了圆筒上,接着又在上面粘了一小块平面镜,用激光照射平面镜,使反射光斑落在教室墙面上,然后对着圆筒讲话,学生虽然无法看出橡皮膜振动,但却能明显地看到反射光斑在移动,这就说明了发生的物体在振动,揭示了“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的原理。自制教具不仅让学生看到了“放大”后的实验现象,还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学生通过操作和观察可以深入理解物理知识,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传统模式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散,而且长期如此会消磨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其丧失兴趣与动机。而自制教具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运用生活素材自制教具,拉近学生和物理的距离;就地取材制作简单教具,解决实验器材短缺问题;通过自制教具改进实验,放大现象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对物理学习充满热情,在动手实践、亲自操作的过程中提升科学素养与学科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徐贵华.浅谈如何利用自制教具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果[J].考试周刊,2020,(33):143-144.
[2]何龙武.初中物理教学中巧用身边物品自制教具的实践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0,(2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