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习作密码 彰显有效指导

2020-01-15 10:09施纯川
天津教育·下 2020年12期
关键词:有效指导

施纯川

【摘  要】习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有效指导学生的习作,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把好“目标”定位,让教学有的放矢;其次,搭好“创作”支架,使习作有章可循;再次,巧引“范文”借鉴,促表达有声有色;最后,用好“迁移”方法,让指导有法可依。

【关键词】破译;习作密码;有效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6-0156-02

【Abstract】The teaching of assignments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Chinese teaching.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guide students' assignments, the following points should be done. First, position the "target" so that the teaching can be targeted; secondly, set up the "creation" bracket to make the exercises have rules and regulations; third, use the "model essay" for reference to promote expression; finally, use the "migration" method , Let the guidance have the law to follow.

【Keywords】Decipher;Work code;Effective guidance

习作单元是部编版教材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编排按照学生习作能力发展的规律、序列,从三年级开始每册教材中都独立安排了一个习作专项训练单元。那么,如何遵循编者的意图,从单元整体出发,让习作指导落地有声,是我们一线教师进行教学探索的主要任务之一。说到“习作”,学生经常“闻写色变”。怕习作,几乎成了所有学生的通病,要么觉得无话可写,要么就是千篇一律。习作难不仅长期困扰着学生,也困扰着一级教师。习作课“教什么”“怎么教”,成为一线教师的教学瓶颈,也是教师公开课教学不敢触碰的“高压线”。近日,我有幸参与晋江市习作教学研讨活动,收益良多。教学中,教师用朴素的方法、巧妙的设计,带领学生破译习作密码,帮助学生发现通向习作之门的钥匙,也为统编本教材中“习作单元的阅读课怎么上”提供了路径。那么如何把握习作单元的教学要务,落实习作教学的有效指导,让学生爱上习作,乐于习作?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把好“目标”定位,让教学有的放矢

“挈领而顿,百毛皆顺。”因此,习作单元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单元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其中习作教学的目标制定不仅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尤其是学段目标,还应考虑其单元要素。

二、搭好“创作”支架,使习作有章可循

常见这样的观察习作课:上课伊始,教师便传授学生观察和表达的方法、要领,接着让学生用这些方法进行观察和表达实践,即按照“学知识用知识”的逻辑进行教学,不能说做法无效,但效率委实不高。就如同教授游泳、骑自行车或电脑使用,如果先将那些归纳好的操作要领指点出来,固然正确,对指导操作也有指导意义,但是学习者缺乏体验,不能深切领会,在学习者进入操作前集中授予多项操作要领,更会加大领会难度,用以操作往往不得要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较好地掌握。那么,学生的创作成果——写成的习作合格不合格,是优是劣,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呢?我们可以在课中,提供或与同学一起搭建习作评价支架,从而推动学生创造。比如《小小“动物园”》的教学,在学生完成习作后,出示如下评价支架,引导多元交流评议。

不难看出,所有评价都对应其教学目标,也可以说星级评价把教学目标作为评价标准。就是在“聚焦动物与人的相似点,分步观察”环节,通过星级评价方式,将学生的观察引向人物的特点等细节部分。如此一而贯之,目标与评价标准高度一致,并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教学指向更加清晰,教学成效更加突出。

三、巧引“范文”借鉴,促表达有声有色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习作单元教学中,恰当好处地引用范文可以说是一个法宝。模仿是一切学习的开始,范文使用得当,不仅能让学生易于动笔,还有利于推动表达。部编教材中习作单元的课文往往是經过用心筛选的优秀例文,是本单元习作训练特制、专属的文本。因为是专属的文本,所以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作用,选取挖掘例文的价值内容,为学生的习作表达引路。

四、用好“迁移”方法,让指导有法可依

在一般的观察习作课上,是“导甲写甲”,即指导观察和口头表达甲物,就让学生写甲物。如指导时观察对象是某个橘子,学生就写那个橘子。在教师按部就班、细致到位的指导下,同伴之间深度交流和广泛分享,全体学生习作一张面孔,文字表达大同小异。这种习作如同集体创作,集中了全体同学也包括教师的智慧,但真正属于学生自己观察和表达的成果微乎其微,对于促进学生个体观察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其作用是有限的。“导甲”环节,教师精心指导,让学生学会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度乙”环节,学生运用从上一环节中学到的方法,进行独立观察和书面表达。当学生独立观察时,每个人的观察对象不再完全相同。如,“乙”同为青蛙,但每个人面前的青蛙有差异。纵然观察方法、观察顺序相同,观察所得也因观察对象有别而相异,因学生个体感受有别而相异,文字表达就呈现出仿与创的结合。从表面上看,学生的习作或许未必比集体创作的“作品”质量更好,有些学生甚至稍逊一筹,但毕竟是自己观察和表达的成果,其“含金量”必然远高于前者。

五、创设“情境”氛围,使课堂趣味横生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想保障习作教学的成果,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对于习作的兴趣。对学生来说,其本身对于习作的认知不足,缺乏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往往难以在课堂中产生浓厚的兴趣。结合学生认知能力、兴趣爱好,教师可以引入情境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氛围,将学生生活中熟知的场景引入进来,通过角色化方式引导学生融入情境中,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生活、回味生活,让课堂趣味横生,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课堂开展教学前,让学生自己准备泡泡机,回到学校以后,带领学生在操场中开展吹泡泡比赛,等到比赛完成以后,让学生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将其转化为习作教学……如此,教师创造了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吹泡泡情境,将原本枯燥的课程转化为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在参与游戏、观察、想象、回忆的过程中完成教学。

六、引导“素材”积累,让下笔文思泉涌

从现实生活来看,人们知觉往往会受到活动偏好、动机等因素的影响,即便对于完全相同的场景、人,每个人因为自身的差异性,最终的观察结果也存在差异。从学生层面来看,其本身缺乏观察能力,一般只注重自身感兴趣的各种事物,其在现实生活中缺乏观察能力,难以进行素材的积累,自然也就无法提高习作水平。对教师来说,应当教授学生观察生活中事物的方法,引导他们通过观察进行积累,即让学生尝试去观察一些自己没有留意、没有兴趣的事物,以此打开新的观察“大门”,让学生去挖掘更多的素材。例如,在组织学生游玩过程中,学生一般更关注食物、玩具,教师应当发挥引导作用,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他们尽可能规避自身单一观察习惯,积极去挖掘一些全新的观察内容,如建筑、风景、人物等,然后引导他们尝试不断克服自身的观察局限性,将其转变为自身的一种行为习惯。如此,学生能够在各项活动中进行多个角度的觀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行素材的积累,最终让学生下笔文思泉涌。

把握习作单元的教学要务,搭好观察的支架,运用好迁移的方法,巧妙地处理阅读与习作的关系,既让学生读懂了文本,又为学生找到了会写的钥匙。这样的习作教学教师不难教,学生也能轻松地学。

参考文献:

[1]王小云.也说习作教学的目标定位[J].小学语文教学,2020(02).

(责任编辑  袁  霜)

猜你喜欢
有效指导
襄助文章成锦绣
立足生活,点亮文字
有效指导幼儿活动区游戏研究
低年级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指导
有效指导促成长, 潜心研究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