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主动脉瓣内皮细胞的分离与鉴定

2020-01-15 06:38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胶原酶主动脉瓣瓣膜

既往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CAVD)被认为是不可逆的被动的退行性病变。但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发现,CAVD是包括内皮损伤、慢性炎性反应、细胞外基质重构、细胞表型分化及细胞凋亡等多个复杂病理变化的过程,为主动过程[1-4]。内皮损伤可能是CAVD的起始因素[5],随后瓣膜间质细胞(VIC)在多种因素刺激下向成骨细胞样细胞主动转化,最终导致瓣膜中钙盐沉积[6]。有学者认为瓣膜内皮细胞(VEC)参与CAVD的主要机制为VEC通过内皮-间质转换机制(EndMT)转化成为具有增殖能力的VIC[7-8],另有学者认为VEC主要通过旁分泌机制影响VIC的形态学特征或功能[9-10]。目前对于VEC在CAVD发展过程中的始动作用机制尚未明确。体外分离和培养VEC是深入研究VEC在CAVD病理生理中改变的细胞学基础,本文探讨猪主动脉瓣VEC的分离和培养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和试剂

2~3月龄雄性家猪由上海五丰上食公司提供。高糖DMEM培养基、青霉素/链霉素、胎牛血清(FBS)均购自美国Gibco公司;Ⅱ型胶原酶粉剂购自美国Sigma公司;CD31抗体购自于美国abcam公司(ab28364),波形蛋白(Vimentin)荧光直标抗体购自于美国Santa Cruz公司(sc6260),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抗体购自于美国Affinity公司(AF1032),荧光二抗Alexa Fluor 488购自于美国EarthOx公司(E032211-01);内皮细胞培养基(ECM)购自于美国ScienCell公司。

Ⅱ型胶原酶溶液使用DMEM培养基配制,Ⅱ型胶原酶终浓度为2 mg/mL,青霉素/链霉素终浓度为1%。内皮细胞培养使用DMEM完全培养基,青霉素/链霉素终浓度为1%。

1.2 主动脉瓣内皮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于屠宰场处死家猪后立即切除其主动脉瓣,放置在消毒的无纺布上,佩戴无菌手套和口罩,用高温灭菌的器械取出瓣膜,放置于预冷的PBS中,于1 h内送至实验室。使用无菌PBS反复清洗猪主动脉瓣,共3次,每次3 min。将瓣膜置于培养皿中,加入6 mL预热的Ⅱ型胶原酶溶液并放入37 ℃培养箱中孵育5~10 min。轻轻移除内皮层,用干燥的无菌棉签刮擦瓣膜表面,使内皮细胞从组织中分离出来。所施加的力量为能感受到组织的阻力,但未穿透基底膜。在Ⅱ型胶原酶溶液中涂抹棉签,使内皮细胞中从棉签中分离出来。收集细胞悬液,以1 500 转/min离心5 min,去除上清液。用DMEM培养基重悬细胞,将细胞移入培养皿中,37 ℃、5%CO2培养箱中培养2~3 d,而后改用ECM培养细胞。

1.3 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猪主动脉瓣内皮细胞(PAVEC)

将细胞接种到12孔板,待细胞贴壁后培养细胞至融合度达30%~50%。75%乙醇室温固定细胞15 min,PBS洗3次后,1%Triton-100室温破膜10 min,5%BSA室温封闭30 min。加入1∶200一抗(抗CD31抗体、抗Vimentin抗体、抗α-SMA抗体)4 ℃孵育过夜,1∶400 Alexa Fluor 488标记的羊抗兔IgG二抗37 ℃避光孵育30 min,4,6-联脒-2-苯基吲哚(DAPI)复染细胞核,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

1.4 流式细胞仪检测分离细胞CD31和Vimentin的表达

胰酶消化12孔板中的细胞,离心去除上清,1% Triton-100室温破膜10 min,5% BSA封闭30 min。1∶200一抗(抗CD31抗体、抗Vimentin抗体)4 ℃孵育过夜,Alexa Fluor 488标记的羊抗兔IgG二抗37 ℃避光孵育30 min,流式细胞仪检测分离细胞的CD31和Vimentin表达情况。

2 结果

2.1 VEC形态

从新鲜猪主动脉瓣膜分离获取的VEC约8 h贴壁,分离后第2天VEC增殖速度显著增快,第3天时VEC汇集成单层,互相接触抑制,细胞形态呈铺路石样。

2.2 VEC表型鉴定

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法对细胞进行表型鉴定,结果显示VEC的CD31染色为阳性,α-SMA和Vimentin染色为阴性,VIC的Vimentin和α-SMA染色为阳性,CD31染色为阴性(见图1),分离培养的VEC为PAVEC,且VIC污染率低。通过流式细胞仪进一步对细胞进行鉴定,结果显示VEC的Vimentin阳性率为3.06%,CD31阳性为99.01%,为CD31+Vimentin-细胞,VIC的Vimentin阳性率为97.76%,CD31阳性率为0.99%,为CD31-Vimentin+细胞(见图2)。主动脉瓣由VEC和VIC构成,VEC主要表达CD3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VIC主要表达Vimentin和α-SMA,而分离获取的细胞以CD31+Vimentin-细胞为主,因此可以认为通过胶原酶消化法获取的VEC没有VIC污染,再次验证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获得的VEC纯度较高。

3 讨论

VEC起源于胚胎发育时期的中胚层,其覆盖于瓣膜的外表面,与VIC及细胞外基质共同构成瓣膜。VEC直接接触血流,因此血流动力学及炎性改变均能直接作用于VEC[12]。从某种意义上说,VEC可以作为一个探测器,感受外界的变化,然后通过调节基底膜的渗透性、炎性细胞黏附能力转导外界的信号变化,维持瓣膜内环境的稳定[13]。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VEC在CAVD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着始动作用。

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胶原酶消化法,将瓣膜表面的VEC分离出,在DMEM培养基中培养2~3 d后,再改用内皮培养基培养细胞。该方法有助于细胞的状态恢复和分裂,但整体来说细胞产量较低。值得注意的是,内皮细胞接触抑制可导致细胞转化,因此细胞传代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分离出的细胞呈典型的内皮细胞形态,单层生长,呈铺路石样。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CD31、Vimentin和α-SMA等表型,显示VEC为CD31表达阳性,Vimentin和α-SMA表达阴性细胞,符合内皮细胞的表型特点。进一步通过流式细胞仪对获取的细胞进行表型鉴定,VEC为CD31+Vimentin-细胞,同时显示该分离方法获得的VEC纯度较高,受间质细胞污染率低。

注:VEC呈现CD31染色阳性,Vimentin和α-SMA染色阴性;VIC呈现Vimentin和α-SMA染色阳性,CD31染色阴性

图1 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VEC细胞表型

注:VEC Vimentin阳性率为3.06%,CD31阳性率为99.01%;VIC Vimentin阳性率为97.76%,CD31阳性率为0.99%

图2 流式细胞仪鉴定VEC细胞表型

VEC在CAVD发生过程中的始动作用机制可能为:(1)血流动力学改变对VEC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在紊乱的血流剪切力作用下,与促钙化、炎性反应相关的基因,包括骨形成蛋白-4(BMP-4)、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等的表达升高[14]。(2)VEC通过EndMT成为具有增殖能力的VIC。Paruchufi等[15]研究发现,成年人瓣膜中存在同时表达CD31、α-SMA的细胞,即发生EndMT的细胞。Dal-Bianco等[16]通过构建机械损伤羊瓣膜模型,发现处理组中内皮细胞发生EndMT的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3)VEC旁分泌机制发生变化,影响 VIC 的形态学和功能。VEC主要通过旁分泌一氧化氮(NO)和C型利尿钠肽(CNP)对VIC进行调控[17-18]。然而,目前关于VEC在CAVD进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达成共识。

综上所述,本研究探讨了通过胶原酶从猪主动脉瓣分离获取VEC的方法,该方法实施方便,分离得到的VEC纯度良好,有助于体外研究VEC在CAVD中的作用及机制。

猜你喜欢
胶原酶主动脉瓣瓣膜
胶原酶清创治疗慢性创面的研究进展
22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主动脉瓣下狭窄的再次手术
超高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分析
主动脉瓣环扩大联合环上型生物瓣膜替换治疗老年小瓣环主动脉瓣狭窄的近中期结果
心瓣瓣膜区流场中湍流剪切应力对瓣膜损害的研究进展
“烂”在心里
注射用胶原酶联合其他疗法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尿酸与CHADS2CHA2DS2-VASc评分的关系
体表面积比主动脉瓣面积指数增加与重度主动脉瓣狭窄风险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