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VSD)是室间隔缺损(VSD)中最常见的类型[1],患儿出生后有自愈性闭合(SC)的倾向,但相关研究资料较少。本研究自2009年7月始,选取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P-VSD的患儿,定期追踪其疾病转归,观察P-VSD的SC情况,探讨P-VSD的治疗时机。
选取2009年7月至2013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石家庄市妇产医院就诊的符合入选条件的P-VSD患儿共计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女各56例,入选时平均年龄4.7 d。所有患儿在入选、出生1个月、出生6个月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之后每半年检查1次,随访至6周岁,观察6年内P-VSD的SC率和SC时间。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将患儿分为膜部瘤形成组(n=59)和无膜部瘤组(n=53)。排除标准:失访;漏斗部VSD;肌部VSD;患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及其他先天性畸形;存在心脏瓣膜脱垂、肺动脉高压等。
使用Philips iE Elite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Philips iE33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P-VSD的诊断和追踪,探头频率为3~5 MHz。
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VSD患儿6年内VSD发生SC者共64例,其中≤3岁者52例,占≤3岁患儿的46.43%,>3岁者12例,占>3岁患儿的25.00%,3岁以前发生SC的情况较多。剩余22例既未行手术治疗也未发生SC。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6年内VSD自愈性闭合及手术情况/例
6年内共64例患儿的P-VSD发生SC,缺损大小平均为(3.9±1.5)mm,SC率为57.14%,SC时间为(2.3±1.5)岁。其中膜部瘤形成组49例,缺损大小平均为(4.0±1.5)mm,SC率为83.05%,SC时间为(2.4±1.5)岁;无膜部瘤组15例,缺损大小平均为(3.5±1.2)mm,SC率为28.30%,SC时间为(2.0±1.4)岁。膜部瘤形成组SC率显著高于无膜部瘤组(P<0.05),两组缺损大小、SC 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6例患儿在随访期间因肺内感染、心力衰竭及其他原因接受了手术闭合治疗。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缺损明显大于发生SC的患儿[(6.2±1.0)mm对(3.9±1.5)mm,P<0.05]。
P-VSD严重影响了患儿的身体健康[2],临床上有必要密切观察P-VSD的转归。本研究中有57.14%的P-VSD患儿在6岁之内发生SC,表明部分P-VSD患儿不必急于手术,在密切观察的情况下有SC的可能,这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一致[3-4]。而本研究SC发生率与相关研究不完全一致的原因考虑与年龄、缺损大小和部位、人群特征、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随访期限有关[5]。
本研究结果显示较小的VSD多在患儿2~3岁内发生SC,与Toshiharu等的研究一致[6]。本研究还发现,在观察期间因为各种原因如肺内感染、心力衰竭等行手术治疗的P-VSD患儿,其缺损明显大于SC患儿,说明较大的VSD难以SC,并且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SC大多发生在3岁之前,之后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发生SC的例数减少。Zhang等[5]的研究显示,年龄、缺损大小是影响SC的重要因素,这可以解释本研究的结果。
从解剖位置看,P-VSD上缘与主动脉相连,下缘与室间隔肌部相连,结构来源复杂,易受左室面高压的冲击而形成膜部瘤。有研究显示,P-VSD患儿出生后逐步形成膜部瘤(中位年龄为6个月),这一病理过程可促使P-VSD发生SC[7]。本研究观察到有膜部瘤形成的P-VSD患儿SC率为84.48%,显著高于无膜部瘤形成的患儿,这与Erol等[8]的报道一致,提示有膜部瘤形成的VSD有较大的SC可能。
本研究中有22例未发生SC的患儿由于各种原因(如家庭经济问题、缺损较小等)未进行手术治疗,仍在后续观察中。
由于本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少,不同中心检查设备和诊断水平有所不同,可能会对研究产生影响,但我们历时6年的追踪观察仍提示P-VSD的SC率>50%,可以SC的VSD普遍较小,其中有膜部瘤形成的P-VSD大部分能够SC,缺损较大的P-VSD患儿SC率较低,有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建议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