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惠
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高效开展备受教育界关注。为培养高中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其阅读能力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旨在研究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支架式理论,在适当的教学环节搭建和拆除支架,并通过评价完善学生的输出内容,最终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培养其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必修课程需要掌握的关于阅读的技能有:从语篇中提取主要信息和观点,理解语篇要义;理解语篇中显性或隐性的逻辑关系;把握语篇中主要事件的来龙去脉。对于选择性必修,要求根据上下文推断语篇中的隐含意义(教育部2018)。
阅读教学既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而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缺乏对文本由浅入深地教学,设计的问题不能有效地引领学生思考。
学生的学习方式应是走向整合、关联、发展的,实现对语言的深度学习,即语言、文化、思维的融合(王蔷2015)。基于支架式理论的阅读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逐步深入文本,真正做到有意义的阅读。
维果茨基(Vygotsky)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为了达到从实际知识水平到潜在知识水平的过渡,学习者需要获得教师或者同伴的帮助,跨越已掌握知识水平阶段和潜在知识水平阶段之间的最近发展区域(转引自宋顺生、汪富金,2013)。基于该理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er)提出支架式教学理论。支架原指建筑行业的脚手架,布鲁纳用其形象地说明一种教学策略:学生被看作一座建筑,学生的学是不断、积极地建构自身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则是搭建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学生不断建构自己,不断形成新的能力(转引自谢慧萍,2008)。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根据文本内容搭建适合的支架,在学生达到潜在知识水平时撤离支架,并根据新的最近发展区搭建新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支架。如此,学生可以借助支架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下面就以牛津高中《英语》模块3 Unit 3 Reading 部分Lost civilizations 教学为例,说明如何基于支架式理论展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本单元的话题是Back to the past,Reading 部分是由一篇篇日记组成的,标题为Lost civilizations,讲述了作者游览古城庞贝和楼兰的经历。
教师可首先为学生搭建话题支架,之后采用问题形式帮助学生层层递进理解文本,通过赏析文中感叹句,体会文本作者的情感态度。最后通过讨论,提升其对主题的理解。
调查显示,学生对于古城庞贝和楼兰没有太多理性的认识。故而,教师可选取一段《失落的楼兰》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失落的文明。学生跟着视频中的音乐和讲解,沉浸在失落的文明的氛围中。观看视频之后,学生彼此交流对视频内容所关注的部分,谈论对于失落的楼兰的感受,从而自然地引入文本标题Lost civilizations。
经学生交流之后,教学过渡到文本阅读。该篇文章是以日记形式呈现的。学生虽然熟悉日记,但习惯只注意日记的细节信息,而忽视对日记前、后进行关联阅读,忽视对作者语言及语言中所透露出的情感的赏读。因此,在阅读前,可先向学生输入阅读策略,指导其快速阅读每篇日记,关注时间和地名,从而理清作者的行程(见表1)。
表1
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设定问题:Where are Pompeii and Loulan? And what is one main similarity between the two cities?
由此学生获悉文本的主旨,同时增强在文本第一段和每段首句寻找主题句的意识。该环节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分析文本,理清思路。
提高文本解读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和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王蔷2015)。在理清作者行程的情况下,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尝试解读文本,了解作者每次行程的收获,体会作者的心情。可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挖掘文本:
(1)How did the author feel when she could visit Pompeii and Loulan?
(2)What did the author do in Pompeii?
(3)What was Pompeii like in 89 BC?
(4)What happened to Pompeii in AD 79?
(5)How did the author feel hearing this?How do you know that?
(6)When the author saw Pompeii in person,how did he or she feel?Why?
(7)Why was the author so excited to be in Loulan?And why did she say“What a pity”then?
以上问题贯穿文本始终,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与文本互动,获得古城庞贝和楼兰的细节信息,了解古城失落的缘由;同时赏析作者记录文化之旅时的情感描写,即情感丰富且有起伏,所用词汇描写恰到好处。在此过程中,学生不局限于从文中寻找零星的细节信息,更多地是带着问题阅读。学生在完成阅读任务的同时,深入阅读,与作者产生共鸣。
在学生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教师拆除问题支架,提供本堂课的关键词或线索,让学生沿着主线,以日记作者身份就游览古城庞贝和楼兰的经历在班级做演讲,向大家介绍古城及其失落的缘由。该环节需要学生四人一组进行小组合作,最后由一名学生呈现。为了让学生顺利地完成演讲任务,教师可为学生准备贯穿全文的关键词:Pompeii,volcano,erupt,bury,Loulan,sand,destruction,civilization。 除此之外,在学生演讲前,应提醒学生演讲的形式和语言,注意演讲的对象,让学生的演讲更生动。接下来,可在大屏幕上呈现对小组成员在小组合作时的具体要求(见下页表2)和评价标准(见下页表3)。
表2
表3
学生在评价标准的指导下找到了演讲的方向,使活动的时间得以最大化利用。以下是一名学生所做的演讲:
Good morning,everyone.I am honored to make a speech here. I visited Pompeii and Loulan this summer holiday. Both became lost civilizations long ago.Pompeii used to be a rich and busy city in Italy,but then the city was destroyed by a volcano. Many people were buried alive,and so was the city. And Loulan,in China,was once a stopping point on the famous Silk Road.However,it was gradually covered over by sandstorms.That’s all.Thank you!
师生按照评价标准共同点评,可归纳如下:总体信息完整,语言准确;演讲流畅,且演讲者有礼貌、有气场。但信息可以更丰富些,语言可以就文本信息进一步整合,可以增加自己游览失落文明的情感。
学生修改后的演讲如下:
Good morning,everyone.I am honored to make a speech here. I feel lucky to have visited Pompeii and Loulan this summer holiday. Both became lost civilizations long ago. Pompeii used to be a rich and busy city in Italy,but unfortunately,the city was destroyed by a volcano. Many people were buried alive,and so was the city. And Loulan,which is known as China’s Pompeii,was once a busy and wealthy commercial city. It was a stopping point on the famous Silk Road. However,it was gradually covered over by sandstorms. What a pity! Although both have become lost civilizations,they are still amazing! So why not visit them by yourselves?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在准备演讲、发表演讲到改进演讲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提炼了文章主旨,抓住了重要信息,有效整合了文本,从而增强了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关注了使用何种词汇、短语和句型来表达,以及如何表达,将语言知识和语法在具有一定意义的语篇中恰当使用,从而完善了语篇结构,增强了语言表达的力度。学生在整个活动中真正提高了语言能力。
阅读教学是师生、作者和文本的多重对话,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王轶丽2017)。教师在设计阅读任务时,细节信息的获取只是最基本的任务。学生正确回答细节问题还不足以达成阅读目标,更需要在获得文本细节信息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作者写作的意义,思考文本的隐含信息。鉴于此,学生在文本分析和自然输出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学习失落的文明的意义,如何正确对待失落的文明,以及如何有效避免文明的失落。
这一环节有助于学生回到文章主题,站在一定高度理解失落的文明的内涵,形成自己对失落的文明的态度和观点,塑造自己的文化品格。阅读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文本将信息内化,并融入生活。
课后,可要求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进行书面表达,词数要求在100 到120 之间。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古城庞贝和楼兰的介绍;
2.学习失落文明的意义;
3.对于失落文明的态度。
这三点既是写作要求,又是为帮助学生完成写作而列出的提纲。通过完成以上内容,学生巩固了本堂课所学知识,同时也将演讲内容得以完善,将讨论环节的观点得以有效输出。
对于支架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还有待改进。首先,支架类型的选择不够丰富。其次,关于何时搭建支架,何时拆除支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再次,每一次支架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的相关性值得进一步探究。教师要为学生更自然、更高效地完成阅读任务搭建支架。倘若教师搭建的支架过多,亦或是过早,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发展就会受到干扰。
总之,教师在研究使用支架式理论的同时,也需考虑支架的适用范围,使支架一定是为学生发展服务,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服务,而不仅仅为完成支架式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