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气的杨万里

2020-01-14 18:50殊春
青年文摘(彩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孩子气杨万里宋诗

殊春

诗到宋朝,仿佛已是强弩之末。不过有个人例外。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在一本正经的南宋诗人中,看起来格外与众不同。他的诗不像很多宋诗那样喜欢絮絮叨叨地讲理,只是一处小景,一段行程,一只立在荷花花蕾上的蜻蜓,几缕拂过池面的柳丝。他的笔墨活泼得近乎天真,看上去简直不像一个饱读诗书的士子,而像个永远长不大的孩童,看任何事物都带着毫不掩饰的好奇。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能写出这样风格独特的诗,这位诗人的品性自然也与他人有些不同。

在刚刚考中进士,才当上零陵县丞的时候,他就跑去拜訪被贬到零陵的抗金名臣张浚。张浚被当时在位的宋高宗厌恶,不仅别人不敢与他交往,他自己也闭门谢客,但杨万里连吃了几次闭门羹后,仍然不屈不挠地上门。

张浚大概也没那么烦这位不请自来的客人,后来入相,推荐杨万里为临安府教授。未及赴任,即遭父丧,服丧满后改任奉新知县。张浚去世后,继任者是同为抗金名臣的虞允文。志同道合的人往往眼光相似,乾道六年(1170年) , 虞允文推荐杨万里任国子博士。按照封建官场的潜规则,杨万里这就算是虞允文的人了。虞允文正直能干,在他羽翼下于公于私都没什么不好。不过能以少胜多大败金军的儒将自然也有点脾气,侍讲张栻批评虞允文纵容外戚掌权,虞允文不悦,把他调出京城。

虞允文心胸并不狭隘,张栻受的处罚也不算严重。过个一年半载,再把人调回来就是了。但是杨万里坐不住了,他公开挽留张栻,同时写信给虞允文,劝他“君子和而不同”,不必定要张栻走。虽然正在气头上的虞允文没听进去,但杨万里的举动传遍朝野,“公论伟之”。

他一直在朝廷干了下去,兢兢业业地做着自己的工作,闲来也写写诗,把他那孩子般的好奇和天真缀入诗句,江南山水在他笔下一幅幅绘出——不是淡雅含蓄的水墨画,而是妙趣横生的儿童画,在天真烂漫之余,还带着一点中国传统文人身上十分罕见的幽默感。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的朋友,著名词人姜夔跟他开玩笑,说“处处山川怕见君”。山川如果有灵,读了这些诗不仅不会怕,大概还会忍俊不禁。

宋诗实在太缺这一点孩子气了。国家的存亡压在每个心怀大志的文人身上,让他们的笔墨都沉重了起来。在宋诗的佳作里很少能看到李白的狂、王维的淡、白居易的浅,多的是杜甫式的沉郁与悲愤。在这深重到使人觉得吃力的底色中,杨万里这一点孩子气,仿佛为整个宋诗的画面打上了高光,让原本低沉的色调都活跃了起来。

大概就因为这一点孩子气,杨万里与陆游、尤袤、范成大一起,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但成年人的世界总是复杂的。淳熙十四年(1187年),宋高宗驾崩,照例要一朝名臣配飨太庙。翰林学士洪迈报了个配飨名单,其中却无张浚。杨万里仗义执言,上疏说洪迈“指鹿为马”。宋孝宗看完大怒:“万里以朕为何如主?”

杨万里还是太孩子气了。他就此失欢于宋孝宗,此后仕途屡受打击。绍熙二年(1191年),他索性辞官归家,过起了优游林下的退休生活。与山水为伴才是最适合他的。他太天真,太直率,不适应权力斗争里的各种套路。纵使已经白发苍苍,他内心深处还是个孩子。

杨万里离开了政治, 但他毕竟是个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南宋危如累卵的国势让他无法真正出世。家里人知道他忧心国事,怕他心情不好,不许报送时政消息的邸吏进门。一天亲戚来访,他才知道宰相韩侂胄已出兵北伐。有志恢复中原自然再好不过,然而韩侂胄独断专行,将帅乏人,仓促出兵无异于以卵击石。

杨万里大哭一场,提笔写道:“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唯有孤愤!”写罢,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气绝,年七十九。

敢爱敢恨,简单率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没有走出那个属于孩子的世界。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若杨万里,可谓不失其赤子之心。

//摘自菊斋微信公众号,本刊有删节,佟毅/图

猜你喜欢
孩子气杨万里宋诗
宋诗五首(书法)
宋诗新解
宋诗新解
我觉得你没有孩子气
再见甲壳虫,再见“孩子气”的经典
杨万里诗一首
杨烁:不只有酒窝、腹肌,还有一些“孩子气”
I Like Drawing
欠夸
小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