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基于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展教资源,设计开发了“上海滩是怎样形成的”主题探究活动,对学生开展生态教育和生命教育,并从背景介绍、资源分析、学习目标、实施过程、效果评价五个维度进行分析,试图诠释与探索一种新颖的、有效的科普教学策略。
关键词 馆校合作 研学教育 探究学习
1 背景介绍
1.1 主题概述
“上海滩是怎样形成的”主题探究活动从上海自然博物馆出发,去发现上海版图的变化,并在教师指导下梳理问题,习练资料收集、观察比较、模拟实验等探究技能,同时具备“文明观博”的意识。
1.2 学情分析
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已初步了解上海的历史人文。此次活动主要利用校外资源,引发学生思考,进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 资源分析
(1)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故事”展区。
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中国海岸线的中点,襟江带海、依河傍湖。上海,历经海侵海退的洗礼,见证沧海桑田的变迁,记载了由海成陆的历史。上海,候鸟迁徙的驿站,鱼类洄游的家园,守望着生灵的来来往往。上海,昔日的小渔村,今天的大都市,目睹了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上海故事”展区分为“沧海桑田”“生命驿站”“1868咖啡馆”三个部分,向公众展现了身处的这座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城市,它的变迁正是折射人地关系的一面镜子。让我们在“上海故事”展区一起浏览上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海滩上的塑料瓶最终会去向哪里?日本福岛核泄漏后,中国东海的鱼还能吃吗?灾难片《后天》里的全球大冰期真的可能出现吗?这些看似不相关的问题,答案都隐藏在洋流中。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开设的探究课程“海水大挪移——洋流”中,我们将建造一个个性化的水箱,通过一系列简单的互动实验,探索洋流的奥秘。
现场参观与教育活动配套,有助于启发学生思考上海地区海岸线的改变,为“上海滩是怎样形成的”问题的提出提供可能。
(2)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以海洋及相邻陆区的环境演变和海底资源为总目标,以与国际接轨的深海基础研究为特色,围绕大洋钻探等大型国际研究计划,突出“地球系统科学”的思想,实现海洋与陆地相结合、古代与现代相结合,依靠国内外的广泛合作和多学科的交叉渗透,采用高分辨率的测试和数值处理手段,探索和发展海洋地质研究中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
作为我国深海科学教育的基地,实验室科研团队将为本次活动中的模拟实验提供专业指导,帮助学生获取有效数据,对“上海滩是怎样形成的”的问题进行分析。
3 学习目标
(1)了解上海滩的成陆原因。
(2)根据活动要求,制定活动计划。
(3)通过观察、比较不同时期的上海版图,发现滩涂的变化。
(4)围绕问题开展实验,观察现象,记录、分析数据,得出结果。
(5)遵守博物馆的参观规定,主动参与、积极互动,完成探究活动。
4 实施过程
如表1所示,“上海滩是怎样形成的”主题探究活动的实施过程分为准备、执行和收尾三大阶段。
4.1 准备阶段
(1)赴馆准备:去博物馆前,在学校课堂中引入“滩涂”“海岸”的概念,并提醒学生遵守文明参观的公约:小手勿动,展区勿食,禁用闪光,慢走勿跑,轻声细语,请勿攀爬,垃圾不留。此外,教师还需提前预约上海自然博物馆开设的探究课程“海水大挪移——洋流”。
(2)馆内活动: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重点观察上海不同阶段的版图,组织学生对此展开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但先不急于揭晓答案。在探究课程“海水大挪移——洋流”上,启发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与之前的参观联系起来,进而引出“上海滩是怎样形成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并给出自己的理由。
4.2 执行阶段
在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的指导下,于学校实验室中开展“上海成陆”和“围海工程”相关模拟实验。值得注意的是,应当带领学生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对问题作出解释,不然就会造成实验与问题的分离,从而使得二者之间缺少关联。
4.3 收尾阶段
请学生回顾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反思自己在探究中的所言、所想、所做。同时,向期间给予帮助的人们表示感谢。
5 效果评价
(1)从师生互评和学生自评两方面入手,以总结性评价为主,辅以过程性评价。
(2)以教师点评、团队展示、小组汇报的形式,促进学生共享学习成果、提高表达能力、丰富学习经历。
(3)如表2所示,在《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上记录活动主题、活动地点、探究问题以及收获情况,并用星级评价学生的活动表现:☆☆☆☆☆为优秀,☆☆☆☆为良好,☆☆☆为中等,☆☆为合格,☆为须努力。
6 结语
“上海滩是怎样形成的”主题探究活动立足学生的兴趣,密切联系日常生活,以体验式学习和研究式学习的方式介入,不仅系统讲授了“海岸的动态变化”,而且大力弘扬了生态文明的环保理念,让孩子们在场馆游历中成长为智慧的研学者。
参考文献
[1]方向红,郑志英.我们的创新拓展日:身边的科学/走进博物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7.
[2]郑志英,方向红,范代读,等.基于馆校合作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以“探秘上海海岸”为例[C].珠海:第二十四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暨第九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论坛,2017.
[3]傅颂九,袁慧娟.“走读西湖”研学课程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教师,2017(9):37-40.
[4]蒋立红,杨建国,王振宇.“江南文化探寻”研学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中国教育,2017(9):33-36.
[5]高胜云.量身打造科技盛宴,培育科技创新人才——谈科技馆研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C]. 苏州:面向新时代的馆校结合·科学教育——第十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论坛,2018.
[6]余昱.文化素养的课程诠释——美国富兰克林学校的“华盛顿之旅”研学课程[J].比较教育研究,2018(7):34-42.
[7]江杰英,陈佳俊.丹霞山乡土文化研学课程开发研究[J].教育观察,2018(14):16-17.
[8]邓小辉,李雪芬.乡土旅游资源融入地理研学课程开发实践与探索[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16):65-67.
[9]熊松泉,汤国荣.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研学课程开发探索——以校本课程《诸暨八亿年》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17):32-34.
[10]饶加玺,杜贵颖,鲍贤清.馆校结合科学教育活动项目要素分析——以“第四届科普场馆科学教育项目展评”为例[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9(5):21-28,93.
作者簡介:郑志英(1969—),女,高级教师,现为科研室主任兼科技总辅导员,E-mail: zhengzys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