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艺静,林海波,梁玉丹,钟淑芬,谭章财,吴月意,余伯亮
(1.暨南大学中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2.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广东 江门 529000)
余伯亮(1954年-)主任中医师,教授,广东省第二批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指导老师。余教授行医40余载,经验丰富,继承和发扬针灸传统理论,师古而不泥古,坚持走临床研究型的道路,注重正骨手法与针刺并重,主张传统针灸与现代解剖相结合,并结合传统针灸理论与家传心法,创有“针刺三法”包括:多针浅刺、通调任督、祛痛解难。名医经验是中医药发展中的瑰宝,值得重视传承并推广。余有幸随师侍诊,现特将其多针浅刺治疗经筋病经验介绍如下,以期对临床同道有所裨益,不足之处望同道斧正。
“多针浅刺”针法源于《黄帝内经》,经后世不断继承与创新,余教授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并融入家传心法后自创成一派。此针法讲究辨证论治,关键在调,而非治,调亦不可过度。“多针”所涉及的穴位及经脉较多,但不盲目多,注重整体调节、阴阳并调;“浅刺”进皮即可,刺激量小,但要求得气,重视激发和推动经气,促进自身气机调节,而不强调“酸、麻、重、胀”等一系列刺激针感。两者相互辅助相得益彰,具有轻浅、敏捷、多针、安全、无痛及高效的特点。此法疗效佳,安全性高,不会引起强烈痛感,临床应用广泛,患者易于接受,深受好评,易于传承和推广。
“多针”指疾病治疗时选取较多穴位,多在病变处、阿是穴的一种针刺方法,兼顾健、患侧,注重整体阴阳调节,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同时,“多针”可以增强对人体的刺激量,与“浅刺”刺激量相对较弱相呼应,达到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及平衡阴阳的目的。《灵枢·官针》曰:“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五曰扬刺,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搏大者也。六曰直针刺,直针刺者,……十一曰傍针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1]以上所述的傍刺法、齐刺法与扬刺法等,为“多针”刺法的来源。《素问·刺热》篇曰:“(热)病甚者,为五十九刺”,《素问·水热穴论》亦有曰:“水俞五十七穴”,[1]均说明“多针”刺法由来已久,并广泛用于经络病、经筋病等。现代研究肯定了针刺的治疗效果具有整体性、综合性、良性、双向性、功能性及早期性,并认为针刺的治疗途径是通过给予外周的刺激和感觉信息反馈来调节和改善神经功能、解除血管痉挛、加速局部淋巴和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等[2-4]。
“浅刺” 基于皮部理论、卫气理论而诞生,属于古典刺法“半刺”“毛刺”,梅花针、皮内针、耳针等均由其发展而来。进针时刺皮轻浅,深度一般为0.2、0.3寸左右,不超过0.5寸,为传统针刺的1/2或1/3。通过“皮-络-经-腑-脏”的经络系统通路,由点到线、到面,直达病所,广泛应用于临床。
1.2.1 皮部理论 皮部理论首见于《黄帝内经》,曰:“皮者,脉之部也”“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府……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府藏也。”[1]皮部,属经络系统的一部分,居于人体表层,从属于十二经脉,为经气布散之所,通过“皮-络-经-腑-脏”的经络系统通路与经络、脏腑相通,沟通内外、网络全身,对于传导感应、反映证候发挥显而易见的重要作用,既是病邪传入途径的门槛也是防御外邪入侵、诊察疾病、引邪外出治疗疾病的枢纽。“浅刺”刺皮,断病邪出入门户后路;针下得气,激发全身经气,循经络系统,直达病所,祛邪外出。此为“浅刺”提供了基础条件。
1.2.2 卫气理论 皮部,为人体防御屏障,护卫于外,是卫气存留的部位,固护卫气、濡养肌肤。《素问·痹论》曰:“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络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卫气,慓疾滑利之气,散于体表腠理,护卫周身,与皮部相仿,其部位与十二皮部相复合,两者共同卫外。若开阖失司,卫气不得防护,营气外泄,则腠理疏松,外邪即趁虚而入,侵袭皮肉筋脉,甚至深入脏腑。“浅刺”之法,刺激皮肤或皮下,激发卫气,驱邪外出,同时增强机体的抗邪能力,达到抗外邪、护肌表、扶正祛邪的目的。此为“浅刺”的有效性提供了保障。
1.2.3 古典刺法 “浅刺”源于《内经》关于“半刺”“毛刺”“浮刺”等。《灵枢·官针第七》曰:“凡刺有五,以应五脏,一曰半刺,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又云:“凡刺有九,以应九变。曰毛刺,毛刺者,剌浮癖皮肤也”“浮刺者,傍入而浮之”“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之出血”。浅刺治疗疾病,既能诱邪外出又有轻浅刺皮防邪深入。如《灵枢·终始》云:“一方虚,浅刺之,以养其脉,疾按其痏,无使邪气得入。”说明浅刺由来已久,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2.4 相关现代研究 皮肤作为人体与外环境之间的重要屏障,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不仅参与免疫防御,还参与机体特异性免疫的抗原识别、免疫细胞的激活及皮肤免疫应答等过程[5-6]。神经纤维是皮肤上的主要感觉器官,同时,大量研究显示,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对神经极其敏感的器官,并有“皮脑”之称[7]。现代解剖学认为:穴位主要分布于皮肤的结缔组织聚集部,该处富含敏感的神经末梢、活性细胞和淋巴管,针刺这些部位可以产生强大的生物学效应[8-10]。这些均从另一方面证明了“浅刺”的有效性及可行性。并且,已知近代研究报道“多针浅刺”对于多种疾病有很好的疗效[11-13]。这为“浅刺”提供了现代理论依据。
《说文解字》曰:“经者,织也”“筋,肉之力也。”经是直行主线的意思,筋是可以产生力量的肌肉组织[14]。“经筋,主束骨而利机关”,经筋具有约束骨骼、连接关节、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功能。《素问·五藏生成论》曰:“诸筋者,皆属于节。”经筋多分布于筋骨关节处,具有结聚散络的特点。经筋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孔窍,联络筋骨关节,维持协调身体运动平衡。《素问·长刺节论》曰:“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灵枢·经筋》亦云:“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经筋病主要表现为经筋分布之处的筋肉挛急、掣引、转筋、强直、弛缓,分为筋急与筋纵。《灵枢·刺节真邪》曰:“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经筋病常因情志、外感、劳损等引起,常伴有结筋病灶点及“横络”的形成。结筋病灶点很容易卡压伏行经脉,影响气血运行,出现局部经筋病甚至筋性内脏病。经筋病分筋弛、筋纵,包括中医的“痉证”“痿证”“痹症”。 临床许多运动与神经系统疾病,如面瘫、面肌痉挛、痉挛性斜颈、软组织损伤、运动神经元疾病等,皆属于经筋病。现代研究认为本病主要与脊髓前角有关,针刺可以激发和调节传导神经活动[15-17]。
余教授认为,该病病在经脉,灶在经筋。解结是关键,时间长者又可因筋结引起骨的错位。因此在治疗时,需要审因论治,注重筋与骨的关系。肝在体合筋,疏肝需理气贯穿治疗整个过程。讲究分经论治,即分清病灶部位的经络循行和脏腑相关。并强调肌肉与经络走向,提倡多针浅刺与理筋手法结合治疗此类病症。余教授惯于先探查病症的症结所在,再选择适当的手法理筋整复、松解筋结。在选穴中注重辨病与辨证选穴相结合,注重肌肉与经络循行,以多针浅刺松解筋结起止点,刺激肌肉恢复正常状态,催动经气,意到气到,疏肝理气调筋。
患者杨某,男,30岁 2019年3月19日初诊,主诉:颈部不自主左侧歪斜伴疼痛2月余。现病史:缘患者2月余前按摩后出现颈部疼痛,颈脖子和头部不自主向左侧倾斜,活动受限,偶伴有颈项部肌肉抽动,劳累、情绪紧张时甚,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无头晕、头痛,无上肢麻木,曾至某医院就诊,诊断为“原发性颈部肌张力障碍”,行小针刀等治疗,佩戴颈托,未见明显好转,遂来诊。刻下症:头部左侧倾倒且固定,右侧颈部肌肉僵硬酸痛,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肢体乏力、麻木,纳可,夜寐差,二便可。既往体健。体格检查:颈部和头部左侧歪斜约10°,双侧胸锁乳突肌不对称,左侧胸锁乳突肌肌张力降低伴轻度肌肉萎缩,右侧胸锁乳突肌稍肥大。右侧胸锁关节压痛明显。舌红,苔薄白,脉弦细。辅助检查:2019年2月24日颈部CT:颈椎稍侧弯,寰枢椎关节间隙左右不对称;MR:颈部C3/4、C4/5、C5/6、C6/7椎间盘变性,颈椎退行性变寰椎侧块与枢椎齿状突不等距。中医诊断:痉证(气血闭阻、经筋失养);西医诊断:痉挛性斜颈。治法:柔筋正骨、调和气血。处方:颈部推拿:龙氏正骨牵引椅下行颈椎牵引,先予拿法、按揉法等放松后端提下予侧向扳法、低头摇正法调整错位关节,端提法下前后移动调整前后位移,调整颈椎生理曲度。最后患者平卧,对双侧胸锁乳突肌进行拿法、揉法放松。针刺:百会、四神聪(双)、率谷(双)、乳突(双)、合谷(双)、足三里(双)、悬钟(双)、太溪(双)、太冲(双)。沿斜方肌、胸锁乳突肌肌肉走行方向选取双侧天牖、天容、天窗、扶突,双侧胸锁乳突肌扬刺,双侧胸骨头、锁骨头齐刺。常规消毒后,0.30 mm×25 mm规格毫针浅刺,TDP灯照射颈部,每次留针30 min。治疗结束后患者头颈稍正,如上法,每周治疗3次,连续5周,头颈部未见明显歪斜,恢复可,活动自如。
按语:该例患者右侧胸锁乳突肌痉挛,左侧胸锁乳突肌松软无力,出现肌张力障碍,头颈歪向左侧,右侧胸锁乳突肌代偿假性肥大。左侧胸锁乳突肌筋弛不能收,经脉受阻,气血运行不畅,不能濡养筋脉,筋脉拘急而反折为痉。痉之为病,病在筋经,筋脉拘急反张,筋脉空虚,血不养筋,故痉挛、拘挛弛纵而发。痉挛性斜颈又称颈部肌张力障碍,属临床难治之经筋病之一。目前临床治疗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等药物、肉毒素治疗及外科干预为主[18-19]。中医认为“肝藏血,与筋合”,肝气和则气血强旺,以行于筋膜,骨正筋柔,气血皆从,若肝脏不能荣养,则为风邪所侵,搏于筋脉,营卫凝泣,关节不通,令人筋脉抽掣疼痛。脏腑辨证从肝论治。余教授认为本病由胸锁乳突肌神经功能异常所引起,与颈椎密切相关。治疗上,先以柔筋正骨恢复颈部生理平衡位置,再结合肌肉循行“多针浅刺”刺激胸锁乳突肌收缩,紧张的使之松弛,松弛的使之正常。注重胸锁乳突肌起止点的针刺,如乳突、胸骨头、锁骨头等,配伍合谷、太冲开四关调理气机,百会、四神聪、率谷安神定志,太溪、足三里及悬钟补益填髓。如此,经络疏通,气血肝脾同调,激发经气,促进气血运行,改善局部神经功能,柔筋缓急止痛。
患儿陈某,男,1岁又2月,2019年4月16日初诊。主诉:双脚外翻半年余。现病史:半年前学走路时发现双脚外翻,左足甚,纳食尚可,眠一般,二便正常。刻下症:双脚马蹄足样外翻,左小腿腓肠肌痉挛样假性肥大。分娩时无特殊。体查:足部呈足外侧缘提高,足底朝外翻、而内侧缘降低。双足前部外翻,跟骨外翻跖屈,足背伸肌腱及踝关节背侧挛缩。前足变窄,足跟变宽,足弓塌陷。内踝偏前突出,外踝偏后且不明显。中医诊断:痉证(脾肾亏虚、筋脉失养);西医诊断:足外翻。处方:①推拿:患儿取俯卧位,予揉法、牵拉脊柱,揉、点髋部,顺着腓肠肌点穴。随后,一手顶腰,另一手环抱双足进行摇法,最后再用揉法、搓法对腓肠肌及双足进行放松。②针刺:采用半刺法,0.30 mm×25 mm。取穴(双侧):肾俞,L4~5夹脊,环跳 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承筋,承山,足外翻(经外奇穴),足内翻(经外奇穴),申脉,照海,太溪,昆仑,解溪,丘墟,沿腓肠肌走向及脾经、胆经、膀胱经取多处阿是穴。连续治疗5次,患儿足部形态恢复正常,步态渐稳。
按语:本例患儿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协调性较差,学走路时不慎过度负荷,导致足外翻。常用的治疗主要有物理治疗、骨和软组织手术、踝足矫形器和肉毒素注射等[20-21]。然而,物理治疗不能持续作用于足部,踝足矫形器对足弓的支撑不够充分,手术和药物治疗对患儿副作用较多,纠正足外翻效果均不佳。《说文解字》曰:“凡拘牵连系者皆曰挛”。余教授认为本病需考虑患儿学习步行姿势特点是从缺乏骨盆回旋到加强骨盆回旋,应当从腰论治。并且足外翻相关肌群主要包括:胫骨前肌,胫骨后肌,趾长屈肌,腓骨长肌,短肌松弛,趾伸肌等。通过整理骨盆与肌肉的协调性,纠正下肢生物力线,半刺法进行针刺取穴,刺激患儿下肢皮肤感觉和本体觉,缓解肌腱、关节挛缩,增加弹性,缓解足踝相关关节的负担,提高患儿的平衡性,改善步态,进而提高步行的稳定性,使足外翻恢复正常。
“多针浅刺”为余伯亮教授结合传统针灸理论、家传心法、临床经验及现代解剖医学所创,临床疗效显著,应用广泛,本研究以经筋病为例,探讨余教授“多针浅刺”在经筋病中的应用,以期总结和传承名师经验。针刺作为创伤性治疗,不慎时易有损伤。古有记载,《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故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深则邪气反沉、病益。”《灵枢·四时刺逆从论》篇亦云:“刺五脏,中心一日死……中肝……五日死……中肺三日死……中肾六日死……中脾十日死,……刺伤人五脏必死。”说明针刺深易有伤。相比于传统针刺,“多针浅刺”法避免了针刺过深而伤及血管、神经和内脏,同时刺激皮部更能激发卫气、抵御外邪。多针与浅刺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无痛的同时增强疗效。随着当代无痛医疗的广泛提倡,具有安全、无痛、高效、便于接受等特点的“多针浅刺”法值得传承和推广,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知外揣内百病之始生, 必先于皮毛”“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1],皮部作为外环境沟通经络脏腑的媒介屏障,既是易受邪部位,又是针刺直接施术部位,对于反应症候、传导病邪、调节局部和整体、保护肌体、抗御外邪有着重要作用。卫气散布于体表,浅刺皮部最能激发卫气。“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内经》予十二经皮部分别命名“关阖枢”:阳明、少阳、太阳之阳、少阴、心主、太阴之阴曰害蜚、枢持、关枢、枢儒、害肩及关蛰。关,门栓也,约束之意,防止经气外泄;枢,门轴也,转枢之意,传达经气;害,门扉也,损伤、要害之意,固护经气。从中可以看出皮部为调节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场所,通过“多针浅刺”调节人体气机,继而调节人体气血、阴阳变化。
余教授认为针不在深,重在调气。《灵枢·刺节真邪》曰:“用针之类,在于调气”,《灵枢·终始》亦云:“凡刺之道,气调而止。”所谓调气,即得气。《灵枢·九针十二原》有云:“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标幽赋》也有得气的细致阐述:“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至。”而得气源于激发经气、卫气,使其驱邪又扶正,因此,得气、调气是“多针浅刺”治病取得疗效的关键。
关于经筋病,余教授讲究结合解剖学,顺行经络即肌肉、筋膜等的走向来进行取穴以缓解痉挛和刺激收缩,注重起止点附着处和筋结的松解,倡导柔和深透的理筋手法和整体观念,健侧与患侧同调,局部和整体同调,疏肝行气与安神定志同调。《灵枢·终始》有言:“在筋守筋,在骨守骨”,治疗颈筋病时需协同平衡好筋与骨的位置关系。《素问·调经论》曰:“病在筋,调之筋”,《灵枢·卫气失常》亦云:“筋病无阴无阳,无左无右,候病所在”,经筋本身无具体腧穴,故经筋病多“以痛为输”。古有关刺、恢刺刺筋,如《灵枢·官针》中“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此肝之应也”“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十二经筋有“联络结聚”的特点,且临床上经筋病多在关节肌腱出现筋结,故经筋刺法多取筋结点和肌肉起止点等阿是穴。同时以柔和、深透的手法温濡筋脉、强化肌力、激活经筋。《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 调其神,令气易行,以意通经。肝在体合筋,主疏泄,治疗中注重气机的疏畅,以改善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消除炎性水肿,促进神经肌肉等的功能恢复。
本法具有轻浅、敏捷、多针、安全、无痛、高效的特点,随着当代无痛医疗的推动,大有裨益。不过目前仍缺乏相关文献研究、实验研究及多中心大样本大数据观察等,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综上,本研究对余伯亮教授“多针浅刺”法在经筋病中应用进行初步探讨,值得未来进一步的挖掘研究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