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昺焱,陈 卓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
八会穴是针灸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首载于《难经·四十五难》,曰:“腑会大仓,藏会季胁,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血会鬲俞,骨为大杼,脉会太渊,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八会穴各有所指的腧穴。其中,脏、腑、气、血、筋、脉、骨之会的定位已有公论。髓会绝骨,按主流观点,为胆经悬钟穴。这一理论基本为大多数文献及教材所采用。不少医家也对髓会绝骨的位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分别有研究者提出了髓会位于肾俞穴、阳辅穴[1-2]、枕骨穴[3]。也有一说髓会为一系列穴组构成[4],由双侧完骨、风池、天柱、颈四夹脊、颈五夹脊、风府、大椎12个穴位组成[5]。本研究罗列各医家观点如下,以期阐明各学说由来,对髓会绝骨这一重要的中医理论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髓会绝骨”一说始见于《难经·四十五难》。但纵观《难经》全书,未见对这一说法的其它解释。《黄帝内经》则没有“髓会”“悬钟”两个名词,只有5处关于“绝骨”的论述,《素问·刺疟》篇有“胕髓病。以镵针,针绝骨出血,立已”的记载,首次提及绝骨穴,但未言穴位所在何处。在《黄帝内经》的其余篇章中,还有4处言及“绝骨”之处:《素问·刺腰论痛》篇言:“刺同阴之脉在外踝上绝骨之端”及“在太阳之外,少阳绝骨之后”;《素问·骨空论》言:“外踝上绝骨之端灸之”;《灵枢·本输》言:“阳辅外踝之上辅骨之前及绝骨之端也”;《灵枢·经脉》言:“胆足少阳之脉……直下抵绝骨之端”“是主骨所生病者……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但结合上述4个篇章的行文来看,“绝骨”所指的是人体的解剖部位,而非穴名。这一解剖部位,根据今人考证,应指腓骨[6]。
“悬钟”一穴首载于晋代皇普谧的《针灸甲乙经》曰:“悬钟,在足外踝上三寸动者脉中”,在治疗方面有“腹满,胃中有热,不嗜食,悬钟主之”“小儿腹满不能食饮,悬钟主之”,但未言悬钟即绝骨。该书另有篇章言及“绝骨”穴,《针灸甲乙经·卷七·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第一》载:“身懈,寒少气,热甚恶人,心惕惕然,取飞扬及绝骨、跗下临泣,立已”;《针灸甲乙经·卷七·阴阳相移发三疟第五》载:“胫酸痛,按之不可,名曰肘髓病,以镵针针绝骨出其血,立已”;《针灸甲乙经·卷十·热在五脏发痿第四》载:“痿厥,身体不仁,手足偏小,先取京骨,后取中封、绝骨皆泻之”。从主治范畴而言,《针灸甲乙经》中的悬钟主治范围较窄,只治疗腹满不欲饮食一类病。而绝骨的主治范畴则既包括小腿局部的酸痛,也包括身懈、痿厥等全身病症,甚至还涉及“恶人,心惕惕然”等神志病,从主治规律而言,两者应非同穴异名。
至唐代,孙思邈于《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九》言:“悬钟,一名绝骨,在外踝上三寸动者中”,始有绝骨即悬钟之说。后世宋代王执中《针灸资生经》也持相同观点。这一观点传至今日,已成为主流。实际上,唐代另有其他医家持不同观点,如王冰在注释《素问》时提出:“绝骨之端……阳辅穴也”,明确指出绝骨是阳辅穴。唐代王焘《外台秘要·卷第十九·论阴阳表里灸法三十七首》引苏敬(宋时因避赵佶讳,改为苏恭)言:“绝骨……二穴,在足外踝上,骨绝头陷中”。虽未言绝骨是否是悬钟,但从取穴方法来言,侧重于通过骨性标志取穴(骨绝头陷中),而有别于孙思邈以脉为体表标志取穴的做法(外踝上3寸动者中)。
综上,悬钟为绝骨的观点出现于唐代。这一观点在当时应未达成共识。同时期其他医家对绝骨所在尚有不同观点。而在唐代之后,医家多以悬钟为绝骨穴。
上文言,唐代王冰认为绝骨是阳辅穴。清代叶霖《难经正义》亦云:“绝骨属足少阳,一名阳辅”;清代袁崇毅《难经晰解》、清代熊庆笏《扁鹊脉书难经》也以阳辅为绝骨。近代也有医家分别从骨度分寸和主治两方面考证,认为绝骨即阳辅穴:有研究者对健康人进行实际测量,发现外踝尖至绝骨之端的平均距离为3.8寸左右[1,7],相比于位于外踝尖上3寸的悬钟穴,外踝尖上4寸的阳辅穴更接近于绝骨的所在。另有研究者考《针灸甲乙经》载悬钟、阳辅的主治:悬钟主“腹满,胃中有热,不嗜食”“小儿腹满不能食饮”,与髓病无涉[2];而阳辅主“四肢不举……髀膝颈骨摇,痠痹不仁”“腰痛,如小锤居其中,怫然肿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诸节痛,上下无常”等是与骨、髓有密切联系的病症。从主治上讲,阳辅更应作为髓会。
有研究者针对目前主流以悬钟为绝骨的观点提出异议,认为古籍中悬钟穴主治并没有体现其对髓病有治疗作用。与《难经·四十五难》提出的八会穴中的其他七会相对比:章门是脾的募穴。脾在中焦居土,土生万物,“五藏取禀于脾”,故脏会章门。中脘为胃之募穴,《灵枢·本输》言:“大肠小肠,皆属于胃”,六腑皆禀气于胃,故腑会中脘。《灵枢·海论》言:“膻中者,为气之海”。膻中位于两乳之间,宗气所在。宗气乃自然界清气与水谷相合而来,司呼吸,行心脉,心肺功能均有赖于宗气。膻中在两肺之间,肺主一身之气,故气会膻中。膈俞位于膀胱经第1侧线上,同一循行线上第5椎为心俞,心主血脉;第3椎为肺俞,肺朝百脉;第9椎为肝俞,肝藏血;第11椎为脾俞,脾统血。膈俞位于第7椎,是上述诸俞的中心。故膈俞既能治疗瘀血,又能治疗不藏血,故血会膈俞。“膝为筋之府”,足少阳之筋结于膝外廉,为阳陵泉所在,肝主筋而胆与肝相表里,肝为阴木,胆为阳木。《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故筋会阳陵泉。太渊为肺经原穴,肺朝百脉。各脉都会于肺脏而反映在寸口部,故脉会太渊。大杼为多条经脉相会之处(手足太阳、督脉、手足少阳之会)。这些经脉与肾均有特殊关系。肾主骨,故骨会大杼。上述七会,名与实符。唯髓会悬钟并没有体现其对髓病的治疗作用,与其他七会相比,有“盛名之下,其实难附”之议[4]。有研究者因此提出:“髓会绝骨,应是肾俞穴”[8]。
按中医理论,髓与脑有密切的联系,《灵枢·五癃津液别》言:“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素问·五脏生成》言:“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有研究者总结八会穴所在位置[3],认为其余七会的穴位所在均接近于气、血、筋、脉、脏、腑、骨的物质基础,唯独髓会与脑相去甚远,故考虑髓会绝骨,应为枕骨之误。
这一观点与古人相合:《难经本义》言:“髓会绝骨,髓属于肾,肾主骨,于足少阳无所关。脑为髓海,脑有枕骨穴,则当会枕骨,绝骨误也”;《针方六集》言:“窍阴二穴,一名枕骨……足太阳、手足少阳之会……《难经》曰髓会绝骨,非悬钟也,当作枕骨”。
笔者认为,之所以对髓会绝骨的所在有诸多争议,既有《黄帝内经》《难经》未明示绝骨穴所在的客观原因,也有后世在传承中未能尽得前贤意旨的主观原因。在讨论绝骨所在时,首先应厘清下述问题。
中医有“肾主骨”的观点,也有“少阳主骨”的观点。目前主流观点以悬钟为绝骨无疑偏重于少阳主骨的理论,而以肾俞或枕骨为绝骨则偏重于肾主骨的观点。因此,在讨论绝骨穴所在时,有必要对“是肾主骨还是少阳主骨”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按《灵枢·经脉》言,肾足少阴之脉主肾所生病,内容有“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胆足少阳之脉主骨所生病,内容有“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趾次趾不用”。胆经虽言主骨所生病,但从描述病所在位置上看,其主治的所谓骨病,基本就是本经循行所过处的骨病(胆经循行部位骨节较为明显:头角-胸胁-髀枢-股-外辅骨-绝骨-外踝),层次相对表浅,之所以会有疗效,主要是出于腧穴的近治作用,或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循经治疗作用。胆经虽然名为主骨所生病,但还上升不到“主骨生髓”这一层次。反而肾经所主的“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是骨、髓亏虚后体现出的全身疾患。前者为“骨之用”,后者为“骨之体”。因此,以与肾、脑关系密切的肾俞、枕骨作为髓会,也不失《黄帝内经》诸篇中对髓病的定义,《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绝骨的所在,按主流观点应为“骨绝而髓生”的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的悬钟穴。但目前关于悬钟的定位则融合了“用手指从外踝向上推按,逢一凹陷处是穴”的体表标志定位法,和外踝尖向上量3寸的骨度分寸定位法两套体系。同时以两套定位体系定位1个穴势必导致一种混乱,即当以手指在外踝尖上推按寻找凹陷所找到的“悬钟”和从外踝尖上比量3寸所找到的“悬钟”相差较远时,对绝骨穴的定位就很容是出现是悬钟还是阳辅的争议了。这一问题从《针灸甲乙经》首载悬钟穴时言“悬钟在外踝上三寸动者脉中”时就存在了。上述描述同时包含了体表标志定位法和骨度分寸定位法。后世《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资生经》《十四经发挥》等古代针灸学著作均沿用《针灸甲乙经》的描述,给针灸学者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素问·灵兰秘典论》)。按《黄帝内经》的观点,如果体表标志定位法与骨度分寸定位法选取出的穴位不一致时,还应以前者为准。
现代主流观点以悬钟穴为绝骨,教材指其主治“半身不遂,颈项强痛,胸腹胀满,胁肋疼痛,腋下肿,膝腿痛,脚气,中风”[9]。有研究者总结,悬钟可治疗骨骼系统疾病及诸髓病[10],如贫血、肢体软弱无力和骨髓病等,而在古代医籍中,悬钟穴没有这些主治。有研究者总结现代文献发现,悬钟穴主治病症中,有代表性的是头颈部肌肉骨骼系统疾病[11],如颈椎病、落枕、中风先后以及头、肩、腰、胁等诸痛症。在配穴方面悬钟在配合筋会阳陵泉及局部取穴足三里、解溪、昆仑时,可疏通局部气血、增加患肢肌张力,起舒筋活络、活血止痛之功效[12]。
考《针灸甲乙经》首设悬钟穴时,只列出了“腹满,胃中有热,不嗜食”“小儿腹满不能食饮”两种主治。后世《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资生经》《十四经发挥》等重要针灸典籍均采用了《针灸甲乙经》所言“在外踝上三寸动者脉中”的取穴方法(“动者脉中”一句,《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作“动者中”,余作“动脉中”,意旨未变),可见所言的是同一穴位。但在叙述悬钟穴主治时,《备急千金要方》言:“绝骨在外踝上三寸,灸百壮,治风身重、心烦、足胫疼”,基本是将《针灸甲乙经》中悬钟穴和绝骨穴的主治融合,添加了绝骨穴“身懈”“心惕惕然”“胫酸痛”等主治。后世《圣济总论》言:“治心腹胀满,胃中热,不嗜食,膝胻痛,筋挛足不收履,坐不能起”;《针灸大成》言:“逆气,虚劳寒损,忧恚,心中咳逆,泄注,喉痹,颈项强……烦满狂易,中风手足不随”。上述医籍描述的悬钟穴主治,基本相似,以悬钟主治胆经循经所过病症、腹部病症、神志病以及髓病,这基本是将《针灸甲乙经》中悬钟、绝骨、阳辅三穴的主治融合而成。
笔者认为,虽然以肾俞、枕骨等与髓、脑相关性较强的穴位为绝骨有其理论上的合理性,也有《难经本义》《针方六集》等古文献支持。但考《黄帝内经》全文,《素问·刺疟》篇中“胕髓病。以镵针,针绝骨出血,立已”的描述是《黄帝内经》中唯一一处以“绝骨”为穴位的描述,其所治的是“胕髓病”(胕,古同跗,指足),病位在下肢。另外《灵枢》中数次出现“绝骨之端”的描述(据后人考证为腓骨远端外侧处),也在下肢。故笔者仍赞同绝骨位于外踝尖上、腓骨前缘的定位法。
但关于绝骨是悬钟还是阳辅的争论,笔者认为绝骨是独立于悬钟、阳辅之外的1个穴位。考“绝骨”二字本义,《说文》言:“绝,断丝也”,段注:“断之则为二”。髓会绝骨,主要包含了“骨绝而髓生”的寓意,《难经本义》曰:“物极必反,骨绝于此,而少阳主之,故髓会于绝骨也”。这一穴位在选取时应按照足外踝上、骨绝处是穴的体表标志定位法,其与外踝上3寸的悬钟穴、外踝上4寸的阳辅穴是不同的3个腧穴,只是在个别情况下,因患者个体差异而与悬钟或阳辅恰好重叠。按照这种解释,一则符合部分古籍所载的取穴方法,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治风毒脚弱痹满上气方第二十一》曰:“次灸绝骨二百壮,在外踝尖上三寸余,指端取踝骨上际,屈头小凹下是”;唐代王焘《外台秘要·卷第十九·论阴阳表里灸法三十七首》引苏敬曰:“绝骨……二穴,在足外踝上,骨绝头陷中”;二则在最初提及悬钟穴的《针灸甲乙经》中,悬钟、绝骨、阳辅三穴在主治上差别较大的情况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三则也符合现代研究[1,7]所报道的,绝骨位于悬钟、阳辅之间,约位于外踝尖上3.8寸左右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