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景坤,李红,赵连伟
(兰陵县人民医院 手足显微外科,山东 临沂 277700)
足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在足部外伤中非常常见,往往由碾轧伤、电击伤引起,多伴有肌腱、骨及关节的外露,临床中修复的方法较多,但多存在手术难度大、外观不满意等缺点。我院2018年2月-2020年6月,应用以旋转点下移的外踝上皮瓣修复足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13例,获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本组共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28~56岁,平均38岁。其中足部碾轧伤9例,电击伤2例,开放性骨折术后皮肤坏死2例,均伴有肌腱、骨外露;皮瓣切取面积:3.0 cm×5.0 cm~6.0 cm×10.0 cm。
患者取平卧位,臀部稍垫高,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先以多普勒在外踝上区域定位皮支穿出点,一般位于外踝上5.0 cm左右,予以标记。在胫骨棘和腓骨后缘、小腿中段和外踝上设计皮瓣,皮瓣大小视创面情况而定,一般设计较缺损面积大1.5 cm左右。皮瓣蒂部无需保留皮条,皮肤穿出点位于皮瓣中心或稍偏远端。先自皮瓣前缘切开,达深筋膜,并将深筋膜和皮瓣缝合数针防止皮瓣和筋膜分离。打开趾长伸肌支持带,将其拉向内侧,显露胫腓骨远端骨间膜,可见腓动脉穿支自骨间膜穿出,该穿支穿出骨间膜后发出皮支和深降支。打开骨间膜,结扎穿支,切开皮瓣后缘,保留降支血管周围约2.0 cm筋膜组织向远端分离,可发现降支和外踝前动脉的交通支,予以结扎外踝前动脉。继续向前分离,根据受损区域和蒂部的位置确定蒂部的长度,最远可达跗骨窦区,此处可发现足背动脉发出较粗大的吻合支。以此为旋转点,穿过皮下隧道以皮瓣覆盖创面,供区取中厚或全厚皮片移植。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抗凝药物等对症处理,其中11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皮瓣远端出现部分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经6周~12个月随访,皮瓣质地优良,无明显臃肿,外观及功能均满意。
典型病例:患者 女,46岁,交通事故伤致左足背内侧近端皮肤缺损,肌腱和骨质外露,一期予以清创VSD技术覆盖创面,二期予以皮瓣修复,术后皮瓣完全成活,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图1-6)。
图1 术前创面
图2 皮瓣设计
图3 外踝上皮瓣切取
图4 皮瓣修复
图5 供区植皮修复
图6 术后3周创面外观
随着现代显微外科的发展,很多学者在足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修复中做了大量的研究,仅覆盖创面不再是一个难题,如何更好地恢复足的外形和功能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1-3]。足内侧皮肤缺损有明显的特点:⑴由于内侧楔骨、第1跖骨等骨性组织凸起,并且软组织覆盖较薄,当发生碾轧伤时,容易出现局部捻挫,导致皮肤软组织缺损,往往创面伴有肌腱、骨骼、关节的外露,一般无法植皮治疗,需要进行皮瓣修复;⑵足内侧缺损往往面积较小,一般近端在内踝前方,远端可达第1跖骨近1/3;⑶足内侧缺损修复要求高,如皮瓣臃肿,患者穿鞋困难,很难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足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的方法很多,对侧足背皮瓣与创面皮肤色泽、质地相同,但患者往往难以接受以健足作为供区;游离的股前外侧皮瓣、小腿外侧皮瓣等需要血管吻合,并且皮瓣臃肿,需多次修整;小腿及足部的带蒂皮瓣修复方法也很多[4-8],如胫前动脉逆行皮瓣、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跗外侧动脉顺行皮瓣、足底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等,皆存在损伤主要供血动脉等不足。
舒景坤等[9]应用以跗骨窦为旋转点的外踝上皮瓣修复前足缺损,刘雪涛等[10]以降支为蒂外踝上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中前足足背创面,我们在临床中受此启发,利用腓动脉外踝上穿支的降支和足背动脉在跗骨窦区的吻合支供血,此皮瓣质地较薄,皮瓣不臃肿,无需二次整形,血管蒂长,最远可在跗骨窦区旋转,可修复足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切取面积较大,最大面积可达7.0 cm×10.0 cm。
⑴术前需应用多普勒测定位于外踝上的动脉皮肤穿支,设计皮瓣时皮支穿出点一般位于皮瓣的中央或偏远端,皮瓣形状根据受区情况设计,多为椭圆形,无需保留蒂部皮条;⑵腓动脉穿出骨间膜后很短就发出皮支,需切开骨间膜尽量靠近腓动脉主干结扎穿支,以免损伤皮瓣的营养血管;⑶向远端游离血管蒂时,应贴近腓骨表面,带周围约2.0 cm的筋膜;⑷结扎降支血管和外踝前动脉的吻合支时要尽量远离血管蒂,以防损伤;⑸血管蒂部的隧道要宽松,穿过皮下隧道时操作要轻柔,避免穿支损伤;⑹术后两周内以石膏外固定踝关节于中立位,可避免踝关节跖屈引起蒂部受压。
我们认为,旋转点下移的外踝上皮瓣是修复足内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该皮瓣操作相对简单,供区损伤较小,皮瓣质地和前足皮肤相近,皮瓣美观、无臃肿、无需二期整形,适合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