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荣鹏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药养生和健康服务研究所,湖北 荆州434020)
王绪前教授,湖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王绪前教授从医执教40余年,教学与临床并重,学验俱丰,尤其对《本草纲目》颇有研究。其善于根据《本草纲目》用药,发掘其中的医理,并巧妙化裁运用于临床。笔者有幸忝列门墙,特摘录鸿爪,以飨同道。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八卷》言:“外甥柳乔,素多酒色。病下极胀痛,二便不通,不能坐卧,立哭呻吟者七昼夜。医用通利药不效。遣人叩予。予思此乃湿热之邪在精道,壅胀隧路,病在二阴之间,故前阻小便,后阻大便,病不在大肠、膀胱也。乃用楝实、茴香、穿山甲诸药,入牵牛加倍,水煎服。一服而减,三服而平。”[1]
王绪前教授认为,该患者平素嗜酒,饮酒过多酿生湿热,纵欲过度致湿热之邪留滞精道,久之精道被湿热之邪阻滞壅塞而生肿胀,压迫周围组织,前阻膀胱,后阻肠道,导致会阴部胀痛、大小便不通。前医误认为病在大肠与膀胱,用通大便、利小便之药治之,因未达病所,治疗无效。李时珍认为此病病位在精道,病因乃湿热壅滞。但“精道”隶属何脏,李时珍并未言明。王绪前教授通过分析方药,认为李时珍从肝脏论治本病。
方中川楝子归肝、胃、小肠、膀胱经,小茴香归肝、肾、脾、胃经,穿山甲归肝、胃经,牵牛子归肺、肾、大肠经。王绪前教授发现4味药中有3味是肝经药物,推测李时珍从肝论治此病,并进行了详细分析。从功能角度而言,精道为精液排泄的通道,肝主疏泄,精液排泄通畅与否,与肝的生理功能直接相关;从经络角度而言,《灵枢·经脉》记载足厥阴肝经“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2],且十二经络中只有足厥阴肝经循行经过“二阴之间”。患者病位在精道,病在二阴之间,与肝经循行部位高度重合,说明精道与肝的联系,佐证了李时珍的用药经验。方中川楝子苦寒降泄,清肝火、泄郁热、行气止痛;小茴香辛温,温肾暖肝、散寒止痛;两药一寒一温,皆入肝经,为导引之药,兼有行散滞气之功。牵牛子苦寒,其性降泄,通利二便,以泄湿热。穿山甲善于走窜,性专行散,通精道精浊,通败血之壅塞。诸药合用,行滞气、清湿热、通精道,药证相符,故可一服而减,三服而愈。
王绪前教授将精道归属于肝,并对精道进一步分析,认为精道病与前列腺疾病相似。从病位看,患者“病在二阴之间”。与前列腺的解剖部位高度吻合;从症状上看,患者“病下极胀痛,二便不通”,与前列腺增生肥大表现的会阴部坠胀、排尿梗阻相似;从病因上看,患者“素多酒色”,饮酒纵欲可引起前列腺充血,提高前列腺疾病的发病率。因古代解剖不够精细,无前列腺这一器官,故以“精道”模糊称之。综上所述,精道病与前列腺疾病相类似,精道隶属于肝,治疗需从肝论治,当选用入肝经的药物,如川楝子、小茴香、橘核、荔枝核、刘寄奴、三棱、莪术、土鳖虫等。
(1)患者,男,50岁,2018年12月26日初诊。主诉:1周前出现小便频数,每小时2~3次。刻下症:小便频数,尿等待,尿不尽,阴囊潮湿,小便色黄,大便不成形,自觉倦怠乏力,易疲劳,喜食肥甘厚腻,舌质红,舌苔黄厚腻,脉滑大。处方:苍术10 g,黄柏10 g,薏苡仁30 g,川牛膝15 g,土茯苓30 g,土贝母10 g,土大黄10 g,土鳖虫10 g,桃仁10 g,红花10 g,橘核15 g,荔枝核15 g,车前子15 g。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2018年12月31日二诊:患者自述服药后小便次数明显减少,阴囊潮湿消失,大便成形,舌苔仍黄薄腻,此为湿热消退之象,续服上方7剂,分早晚服用。服完上药,病即痊愈。
按语:患者素食肥甘厚腻,酿生湿热,流于下焦,壅滞精道,发为此疾。王绪前教授以四妙散为主方,清利下焦湿热,配伍土茯苓、土贝母、土大黄、车前子清热利湿。湿热壅滞,久必生瘀,李时珍用穿山甲穿透之,考虑穿山甲价格昂贵,王绪前教授多用土鳖虫、桃仁、红花代替。橘核、荔枝核为诸药之导引,能入肝经,理气散结,为王绪前教授治疗前列腺病的常用药物。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散结止痛之功。
(2)患者,男,66岁,2015年11月5日初诊。主诉:夜尿频多15 d余。夜间小便约10次,就诊于某院,诊断为前列腺增生,嘱其手术治疗,患者畏惧手术,求治于中医。刻下症:夜尿8~10次,伴有尿频、尿急、尿等待、尿不尽、尿分叉,会阴部酸胀,有下坠感,平时畏冷,大便正常,饮食可,舌质淡红,舌苔白略厚,舌下络脉迂曲粗大,脉缓弱,尺浮。处方:生地黄20 g,山萸肉15 g,山药15 g,牡丹皮10 g,泽泻10 g,茯苓10 g,桂枝10 g,制附片10 g(先煎),车前子20 g,川牛膝20 g,川楝子10 g,橘核15 g,桃仁10 g,红花10 g,土鳖虫10 g,黄芪30 g。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2015年11月12日二诊:患者自述服上药后小便次数明显减少,夜尿3~4次,尿等待时间缩短,尿分叉、会阴部酸胀消失,排尿较前通畅。续服上方,7剂,分早晚服用。2015年11月17日三诊:上述症状基本消失,为巩固疗效,续服上方5剂,分早晚服用。
按语:《素问·金匮真言论》云:“肾开窍于二阴。”[3]二阴指前阴和后阴。前阴是排尿的器官,尿液的贮藏和排泄虽在膀胱,但尿液的生成及排泄必须依赖肾气的蒸发和固摄。患者年近古稀,肾气衰微,气化不利,膀胱开阖失度,故小便频数、淋漓不尽。选用济生肾气丸为主方,补益肾气,通利小便。结合精道病从肝论治的思想,在补益肾气的基础上,配伍肝经之药。川楝子、橘核为导引之药,兼能疏理肝气;桃仁、红花、土鳖虫活血祛瘀,疏通尿道。诸药合用,使肾气得复,尿道得通,则小便自然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