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苏,黄晓玲,张红佳
(广东省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中山528400)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属于中心静脉通路,是肿瘤患者或长期患病的老年患者的静脉给药途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1],安全性较高。延续护理指对患者进行院内外护理指导,避免其由于环境转移中断治疗的护理方法。本研究采用延续护理服务干预PICC置管患者,护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PICC置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35~77岁,平均(58.7±4.6)岁;直肠癌16例,乳腺癌15例,肺癌9例,其他4例。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36~78岁,平均(59.9±4.9)岁;直肠癌15例,乳腺癌14例,肺癌10例,其他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1 对照组 予以基础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行PICC置管后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护理方法,告知患者保持置管处局部干净,不可擅自撕下贴膜。每周需更换肝素帽和贴膜,睡眠时避免剧烈运动,穿衣动作要轻,防止导管脱出。出院前将手册发放给患者,告知维护时间和联系方式。
2.2 观察组 予以延续护理服务。创建专业护理团队,对患者全程追踪,依据患者的症状、病程时间和合理需求进行延续护理。具体内容包括:①创建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共21人,设副主任医生1名、组长1名、护士长2名、具有PICC操作资质的护理人员5名、PICC护理人员12名。组长负责全院PICC培训及会诊等事项,处理临床护理工作问题;PICC操作资质护理人员进行置管;剩余护理人员创建信息档案、评估,进行置管宣教、维护导管及健康宣教,保证患者可获取规范化护理服务。②全程追踪制。组长确定全程追踪责任护理人员,要求其负责患者置管治疗的全过程,包括置管前会诊及评估、PICC置管、健康宣教及对患者和家属知识认知程度的了解等[2]。出院前1 d与患者对接出院后服务事项,如提醒门诊复查、随访等,并确保联系顺畅;填写登记本及手册,保证患者发生堵管或者感染情况时能及时进行补救。③住院阶段护理。创建完善的评估制度及置管前会诊制度。如患者采用PICC置管,PICC护理人员须填写会诊单,并发送至组长处;组长安排置管护理人员,确定追踪护理人员,评估患者置管前工作,了解患者病史、适应证等[3]。置管过程中完善健康宣教,告知置管的意义和风险,确保患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在置管前播放操作视频,使患者了解操作过程,消除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讲解护理手册内容,解答患者疑问。组长依据科室置管情况排班,导管至少每周维护1次,并详细记录局部皮肤清洁情况、应用导管情况及导管深度[4]。④置管后护理。若导管脱出,须对导管外漏位置进行S型固定,确保皮肤与导管、贴膜贴合良好,并加大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宣教力度,讲解导管脱出情况及注意事项,嘱其减少活动。若导管断裂,则终止手臂活动,固定导管末端。PICC最易发生导管阻塞情况,其与置管时间呈正相关性,置管时间越长,导管阻塞发生率越高。引发导管阻塞的主要因素为血凝块阻塞及静脉滴注异常,因此需高度重视药物的配伍及输注顺序,滴注营养液或血液制品时,每隔20 min用氯化钠溶液冲洗导管1次[5]。穿刺置管时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穿刺置管后每隔24 h换药1次。如渗血需及时更换导管、透明贴膜及肝素帽,加大对穿刺点和周围皮肤的观察力度,检查置管处有无红肿表现,监测患者体温等。PICC置管常并发机械性静脉炎,这与导管质地和型号等有关,需要多次消毒,并热敷穿刺点,每次热敷时间为30 min,每日2次,持续3 d,指导患者实施穿刺处肢体运动。⑤出院指导。出院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嘱咐其带管,手臂不应提取重物,前臂置管位置不应频繁进行屈曲运动,不可游泳。当患者穿刺位置出现红、肿、热、痛,或敷料出现潮湿、污染及脱落,或导管脱出、漏气等,应立即返院就诊。患者签署PICC离院通知书,每次维护时需要带护理手册。创建微信群,告知护理人员联系方式,如出现问题可随时进行咨询。⑥出院后护理。患者出院后第2 d开始随访,每周1次,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确定随访次数,并记录患者基本情况、健康行为、并发症及症状表现等。⑦门诊维护。院内专科护理人员依据排班对患者实施PICC门诊维护,保证患者出院后可获取规范维护。全程追踪责任护理人员需要正确评估患者情况,评估内容与随访内容相同,并及时纠正患者不正确行为[6]。⑧每季度可举行联谊会,促进护理人员和患者交流,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升其对PICC的了解程度。⑨全程控制质量。小组制定导管质量保证及维护标准、满意度评估表、教育手册等,质控组长对住院、出院患者进行监控,出现问题及时进行相应整改[7]。在每季度全员护理质量分析会上反馈改进情况,并体现在考核结果绩效中。
3.1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出院观察,评估患者出院前1 d、出院后1个月、6个月的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评量表(ESCA)进行评分,量表共计43个条目,分4个维度,低水平护理能力为0~57分,中水平护理能力为58~115分,高水平护理能力为116~172分。比较两组导管留置时间、按时维护比例及并发症发生率。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观察组出院前1 d、出院后1个月、6个月的ES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PICC置管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分,x±s)
(2)导管留置时间、按时维护比例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按时维护比例、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PICC置管患者导管留置时间、按时维护比例、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延续护理是医院整体护理内容之一,可延伸院内护理工作,使患者出院后依旧接受规范科学的护理服务,有助于疾病恢复。在对患者实施治疗时,患者需要带PICC导管,保证治疗护理的联系性,属于临床转归的主要内容[8]。本研究采用ESCA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估,观察组出院前1 d、出院后1个月、6个月自我护理能力均高于对照组。追踪护理人员可选择多种方法对患者实施干预,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组织联谊会促进患者的交流及经验分享,提升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
美国老年医学会定义延续护理服务为在保证高危人群变更医疗场所的过程中或改善医疗服务,确保患者获取连续及协调的卫生服务,预防不良结果的产生,依据时间、环境制定的一系列护理服务。本研究结果表明,创建PICC护理小组及质量控制体系可有效管理PICC患者,延长PICC置管时间,有效减少并发症,为患者提供安全的导管护理,提升患者满意度和整体护理水平。本研究与万莉[9]研究结果一致。但本研究存在随访时间较短、样本量小等不足之处,下一步将继续对现有患者进行随访,延长随访时间,并扩大样本量,为临床实践活动提供更加准确的临床依据。
综上所述,延续护理服务可保证护理服务的协调性,安全可靠,提升了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意识,有助于PICC置管患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