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入路微创接骨板接骨术治疗肱骨干中段骨折的临床观察

2020-04-15 09:57杨青川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6期
关键词:骨板肘关节肱骨

杨青川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中医医院,四川 成都611730)

肱骨干骨折指在患者肱骨外科颈以下1~2 cm至肱骨髁以上2 cm处的骨折,多发于骨干的中段,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肢体肿胀、上臂成角或短缩畸形[1]。对于骨折情况较轻的患者,一般采用夹板固定或石膏固定的方法保守治疗;骨折较重或开放性骨折患者则需要行手术内固定治疗[2]。传统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手术创面大、术中出血量多,因骨膜损伤面积大而导致的骨折不愈合率高达10%。本研究观察前方入路微创接骨板接骨术治疗肱骨干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郫都区中医医院收治的20例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例。对照组男6例,女4例;年龄18~67岁,平均(41.2±1.3)岁。观察组男7例,女3例;年龄21~66岁,平均(43.5±1.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患者出现移位性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闭合性骨折,不合并神经损伤;临床资料完整。

1.3 排除标准 病理性骨折者;保守治疗者;伴有神经损伤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患者全身麻醉后,根据骨折情况确定切口位置,分离肌肉,使骨折位置充分暴露于视野下,复位骨折,再使用接骨板,用螺钉固定骨折位置,最后缝合切口,手术完毕。

2.2 观察组 采用前方入路微创接骨板接骨术治疗。确定患者骨折位置后,准确评估骨折长度,提前准备长度适宜的接骨板。患者全身麻醉后,将其骨折肢体置于可透视侧台上方,患肢肘关节弯曲至60°角,前臂旋后,于肘横纹处行4 cm切口,找准桡神经,在患肢内侧分开肱肌,使肱骨远端充分暴露。于手臂上端行4 cm切口,将三角肌及胸大肌间隙位置作为入口,在三角肌前方位置分离肱骨近端[3]。在肱骨前方骨膜外肌下做1个隧道,牵引复位后插入接骨板,使用C型臂透视确认接骨板位置,用螺钉固定接骨板,对创口进行消毒、止血,最后将切口缝合。

手术后,两组均使用1~2 d抗生素常规治疗,术后2周拆线,可耐受的情况下尽早进行被动或辅助性的关节活动,骨折愈合前禁止提拉重物及做牵引活动。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治疗所需时间。②肘关节功能情况。按照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MEPS)[4]评分。差:MEPS评分<60分;中:60分≤MEPS评分<75分;良:75分≤MEPS评分<90分;优:MEPS≥90分。总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中例数)/总例数×100%。③骨折愈合时间及骨折愈合情况。按照上肢功能评分表进行评分,0分表示上肢功能完全正常,100分表示患者上肢极度受限。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治疗所需时间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治疗所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治疗所需时间比较(x±s)

(2)肘关节功能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肘关节功能总优良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肘关节功能情况比较(例)

(3)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评分比较 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且骨折愈合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评分比较(x±s)

4 讨论

肱骨干骨折是由直接、传导或旋转暴力导致的一类骨折,以上肢较为常见,多发于肱骨骨干的中部,多见于青壮年,易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并发肩肘关节功能障碍,肱骨中下1/3骨折易合并桡神经损伤,肱骨下1/3骨折易发生骨折不愈合[5]。治疗上,无折端错位畸形及血管神经损伤的轻症患者,可采取非手术保守治疗,如上臂悬垂石膏固定、U型接骨夹板及维耳波上肢支持带制动等;伤情严重或开放性骨折患者,须采取手术治疗,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切口大,暴露的软组织创面范围广,骨膜血运破坏大,术中出血量大,且术后伤口感染风险大[6]。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前方入路微创接骨板接骨术被广泛应用于肱骨干骨折的治疗中,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前方入路微创接骨板接骨术手术切口长度仅为4 cm,创面小,且手术切口远离骨折断端,避免骨折位置充分暴露,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创伤面积和伤口感染风险,减少术中出血量[7]。前方入路微创接骨板接骨术采用锁定加压钢板(LCP)技术,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通过螺钉锁定减小钢板对肱骨产生的压力,从而保证骨骼的正常血供,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同时减轻患者疼痛,节省手术治疗时间及治疗费用,明显改善术后患者的肢体关节功能,远期效果显著,社会归转效果满意[8-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治疗所需时间、肘关节功能情况总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及骨折愈合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前方入路微创接骨板接骨术治疗肱骨干中段骨折,能节省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术后肘关节功能,缩短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远期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骨板肘关节肱骨
基于ABAQUS 的金属接骨板典型样品数值模拟
基于改进迭代最近点算法的接骨板贴合性快捷计算方法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僵硬手术技巧
超声结合应力实验在肘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全肘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基于平均化骨骼模型的接骨板优化设计
肱骨髁部骨不连的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