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沿海明清卫所驻地方言的声母比较

2020-01-13 06:45阮咏梅
关键词:观海声母分化

阮咏梅

(宁波大学 人文与传媒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卫所制是明代在总结前代边疆行政管理和兵制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军事制度与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在地理上结合的产物。卫所以军事组织的形态出现,明朝时遍布全国,清代虽至雍正时已废除大量卫所,但仍有部分卫所一直存在到清末。”[1]作为东南沿海卫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浙江沿海明清卫所虽数量上不一而足,但所占比重甚大,分布密集(图1)[2]。

语言学界与明清卫所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汉语次方言的形成和发展、方言岛、军话、语言接触、濒危语言等方面。对浙江沿海明清卫所驻地方言的研究,将使浙江省境内的方言研究更全面、更细致的同时,也为明清卫所及其驻地方言的研究打开一扇双向的解释大门,既使明清卫所的研究更加完整,又能为汉语方言研究增添新的语料和新的研究视角。

我们根据历史标准、地理标准、历史行政区划标准、语言学标准等,重点选取16 个浙江沿海明清卫所驻地方言进行田野调查①,从共时分布和历时分化的角度对这些方言点的声母进行比较,从中古声母看今浙江沿海明清卫所驻地方言声母的古今对应关系和古今演变规律,同时从今音的共时比较中归纳和说明中古声母的主要来源,从而探讨这些方言的声母特点。

按照《中国语言地图集》[3]的分类,这16个方言点的名称和语言归属具体如下:

(1)吴语太湖片

苏沪嘉小片(2 个):乍浦、澉浦

临绍小片(1 个):沥海

甬江小片(2 个):大嵩、石浦

(2)吴语台州片(5 个):桃渚、健跳、前所、椒江(旧海门卫)、松门

(3)吴语瓯江片(3 个):磐石、蒲岐、蒲城。有学者认为蒲城方言是吴语方言岛[4],本文暂归瓯江片吴语。

(4)方言岛(3):观海卫、爵溪、金乡。其中,观海卫又名观城,驻地方言“燕话”为闽东方言岛性质。爵溪话具有官话色彩,而金乡话则具有浙北吴语和江淮官话的色彩。《中国语言地图集》“吴语”图中未出现观海卫和爵溪的标注,将金乡话则归入“太湖片”的性质[3]。

一、中古声类的分化数量

从中古声类分化后的今16 点声母数量来看,属于闽语方言岛的观海卫“燕话”声母数最少,其次是太湖片的澉浦,爵溪、金乡、磐石和石浦为28 个声母,其余的点都是29 个声母(表1)。

表1 今方言声母数量

二、中古声类分化对应表

因表格篇幅有限,现将这16 个点方言的中古声类分化对应表分成两张,第一张是太湖片和台州片的10 个点(表2),第二张是瓯江片和方言岛性质的6 个点(表3)。

三、中古声类的分化特点

(一)古今演变完全一致的声类

中古声类在今16 点方言中的演变完全一致的有12 母:帮滂明敷微端透庄初影云以。除了个别例外字,这些声母的读音相近,即使如微母有文白异读的情况也一致(表4)。影组字除了“铅捐”等特字外,阴调类配紧喉的零声母,阳调类配同部位的摩擦音(现统一记为[ɦ])。总体而言,影母以紧喉的居多,云以母以浊流的居多。个别以母字如止合三脂韵的“维唯”等文读声母为[v]。

(二)古今演变存在差异的声类

除了完全一致的12 个声类外,其余的28个声类存在程度不一的古今演变差异。差异最小的是“並定来母日以”6 母,它们都只有一个方言点与众不同。差异最大的是“澄”母,有8种类型的分化模式:[z ʣ ʥ d ʣ/ʥ z/ʣ z/ʥ d/ʥ]。

1.全浊声母

中古全浊声母“並定群奉从邪澄崇船床禅匣”12 母在今16 点方言中分化为[b d ɡ v z ʑ ʣ ʥ ɦ]9 个浊音声母。吴语中的浊音声母特性基本公认为是清音浊流,与阳调搭配,但是澉浦话的浊音声母[b d ɡ ʥ]逢上声时实际为内爆音性质的[ɓ ɗ ɠ ɗʑ],具有真正的音位价值,现统一记为[b d ɡ ʥ]。[v z]是真正的浊音,与一般吴语中的清音浊流也不一样。

2.泥来母

中古泥母字在今16 点方言中的读音总体上可分两类,第一类读鼻音n 或ȵ,一般逢洪音读n,逢细音读ȵ;第二类读边音l,涉及乍浦、澉浦和蒲城3 点,如“浓”字在乍浦、澉浦话中读l,“糯”字在蒲城话中读l[5]14。

细音前的情况比较复杂,主要是韵母i 前,如“泥年”二字,可分三小类:(1)乍浦、蒲城、松门3 点“泥”字读n 声母,“年”字读ȵ 声母;(2)石浦、健跳、桃渚、前所、椒江5 点“泥年”二字皆读n 声母;(3)其余各点皆读ȵ。

中古来母除蒲城外,一律今读l 声母。蒲城部分来母字读n 声母,如“轮聋林邻”等。

3.精组

中古“精清从心邪”5 母今分化不平衡,颚化程度不一致,尖团分合也有差异。一般来说,精组声母在洪音前读舌尖前音[ts]组,在细音前读舌面前音[ʨ]组。16 点中比较特殊的是蒲岐和乍浦。蒲岐在“精清心邪”上只读舌尖前音[ʦ ʦh s z],具有分尖团的特征。乍浦则在“清心”二母上有舌尖前音[tsh s]的读法,与蒲岐同,与其他点异。

4.知庄章组

知组中知母的分化有三种模式:[ʦ/ʨ][ʦ] [t/ʦ]。[ʦ/ʨ]类最常见,包括大嵩、石浦、健跳、桃渚、前所、椒江、松门、磐石、浦江和爵溪10 个点,主要集中在甬江小片以南;[ʦ]类包括乍浦、澉浦、沥海、蒲岐、金乡5 个点;[t/ʦ]只存在于观海卫“燕话”这个闽语方言岛中。彻母的分化模式与知母相同,包括[ʦh/ʨh][ʦh] [th/ʦh]三种,只是澉浦归于[ʦh/ʨh]类,如“抽”的声母不再读舌尖音,而是读为舌面音[ʨh]。澄母的分化模式最为复杂。

章组中的章母有两种分化模式:[ʦ]和[ʦ/ʨ]。乍浦、澉浦、沥海、大嵩、蒲岐、磐石6 个点读前者,其余10 个点读后者。但是前者内部因不同的声韵拼合关系又存在舌尖音拼细音和拼洪音的差异,如曾开三蒸韵“证”字,乍浦、澉浦是舌尖音拼洪音,沥海、大嵩、蒲岐、磐石是舌尖音拼细音。昌母虽与章母分化模式相同,但是各点在舌尖音演变为舌面音时的速度不一样,存在不同的声韵拼合关系。如:曾开三蒸韵“秤”字,乍浦、澉浦、沥海、大嵩、蒲岐、磐石6个点读尖音[ʦh],爵溪和金乡读舌尖音[ʦh]拼洪音,其余7 个点已颚化为舌面音[ʨh];宕开三阳韵“厂”字则是乍浦、澉浦、沥海、爵溪和金乡5 个点读舌尖音[ʦh]拼洪音,其余点已颚化为舌面音[ʨh],不存在尖音现象。

表2 古今声母比较(一)

庄组中的生母与精组中的心母一样有两种分化模式:一种读[s],一种读[s/ʑ]。前者包括乍浦、澉浦、沥海、大嵩、蒲岐、观海卫和金乡7个点,其余8 个点属后者。

此外,松门点知章组中知彻母、章昌母分别与见系的见溪母同音,都是舌面前音声母后带撮口韵[yoŋ],如:弓见=中知=终章ʨyoŋ33︱恐溪=宠徹ʨhyoŋ42。这个现象比较少见。

5.日母

日母的分化主要有六种模式:[ȵ/ʑ][ȵ/z] [ȵ/ʥ][ȵ/ʣ][ȵ/z/n][ȵ/ɕ]。[ȵ/z]类方言点数量最多,包括乍浦、石浦、椒江、蒲岐、磐石、爵溪和金乡7 个点;其次是[ȵ/ʑ]类,包括沥海、健跳、桃渚、前所、松门5 个点;澉浦读[ȵ/ʥ],大嵩读[ȵ/ʣ],蒲城读[ȵ/z/n],观海卫读[ȵ/ɕ]。一般来说,[ȵ]是白读声母,[z ʑ ʣ ʥ]是文读声母。蒲城日母相对比较特殊,如“日”字多出一个[n]声母,“如”字声母为[ȵ]。

表3 古今声母比较(二)

表4 古今演变完全一致的声类

止开三日母除了白读层次的鼻音自成音节[n]或[ŋ]外,还有文读层次的[əl]/[ɚ]/[l']类。如“耳”字就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是声母[n/ŋ]和[əl/]两读,包括乍浦、澉浦、沥海、石浦、观海卫5 个点;第二类是自成音节的[n/ŋ]和[z]两读,包括台州片全部5 个点;第三类是自成音节的[ŋ'],包括瓯江片全部3 个点;第四类是[l'/ɚ],包括爵溪和金乡2 个点;第五类是[ŋ']和[əl]两读,就大嵩1 个点。

6.见系

中古见系声母在今16 点方言中的读音分化(表5)。

见系字中见、溪、晓母的分化种类大致相同。见、溪、晓三母在洪音前全部读k/kh/h,但在细音前大相径庭,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占大多数,已颚化为舌面前音[ʨ]组,包括乍浦、澉浦、沥海、大嵩、石浦、椒江、松门、蒲岐、磐石、爵溪、金乡、观海卫12 个点,其中松门和椒江属于部分颚化;第二类是保留舌根音[k]组,包括健跳、桃渚、前所3 点;第三类是读舌尖前音[ʦ]组,主要见于蒲城,如“险”字在蒲城话中读s。群母的分化与见、溪、晓母的前两大类相同,蒲城和观海卫均无舌尖音读法,且均已颚化。

舌根音能拼细音(尤其是撮口韵)是台州方言的主要区别特征之一,也是台州片在吴语中独立成片的主要理由之一。上述所涉五个点实际上再分成两类:“部分颚化”类和“保留舌根音”类。“部分颚化”指齐齿韵和撮口韵前的舌根音一部分已经颚化,而一部分保留舌根音。其中齐齿韵[i]能否前拼舌根音就是台州片的最大内部差异或这五个点分成两类的主要参照点,即“部分颚化”类舌根音不能后带[i]韵母,而“保留舌根音”类可以。[i]介音的齐齿韵可拼舌根音,如来自咸山一二等字“堪感敢减监刊幹艰”等。撮口韵与舌根音相拼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各方言点中与舌根音相拼的撮口韵的数目多少,还表现在哪些撮口韵能拼,哪些撮口韵不能拼。如椒江话中有六个撮口韵[y yø yŋ yoŋ yeʔ yoʔ],松门话中有七个撮口韵[y yø yyŋ yoŋ yøʔ yoʔ];通合三(“菊”字除外)字,松门(包括岙环、新河)话中声母今皆颚化为舌面前音,而椒江话中这些字仍保留舌根音声母。

晓母字除了以韵母洪细为分化条件,分为[h]和[ɕ],以及不同的拼合关系外,果、遇合一字还分化为[f]和[h]两类。[h]和[ɕ]的分布情况与见、溪、群的主流类别相同,果、遇合一字读[f]的点有乍浦、澉浦、沥海、蒲岐和磐石5 点,集中在太湖片和部分瓯江片。匣母字今主流声母为[ɦ],或清化为零声母,无论洪细,实际发音时存在同部位的摩擦音。差异主要表现在合口字前,部分点已变为唇齿音[v],主要集中在太湖片、瓯江片和观海卫“燕话”中,但在具体字音上的演变速度不一致,如:“壶”字读[v]的点有大嵩、蒲岐、磐石、蒲城和观海卫,“活”字读[v]的点有乍浦、蒲岐和观海卫,“滑”字读[v]的点只有沥海。此外,虽然楚门话近温岭话(松门、新河),但匣母发音存在比较显著差异,即楚门话读[v],温岭话读[ɦ]。至于匣母字读[k/g]是闽语的主要特征,这个特征在观海卫方言岛中体现得最充分,如“厚怀含咸汗县”等全读[ɡ]声母,其他点则仅在“厚怀”等少量字上有所保留,包括“峡绘”等字读[k]声母,主要集中在甬江小片、台州片和瓯江片上,而且很多老派发音也已消失,尤其在单字音调查中。

中古音匣母和群母互补,上古音匣、群母通谐,关系密切。闽方言的匣母字中有些常用字普遍读为k、kh 声母,和群母相同。另一些常用字则读为零声母,应该是从中古音的ɦ 清化而来的,许多不大常用的书面语用字则读为h 声母,是ɦ-清化后与晓母混同[6]37。如:猴厚咸寒行鞋解下话旱黄画丸悬下(低)汗含糊滑馅闲活学红后换。“常用字留存早期层次的音多,沿海比山区留存旧音多,这是可以成立的。很显然,读k的字是匣、群尚未分工时留下的旧层,读为零声母是中古匣母的ɦ 刚脱落时的音,而更多的读为h 声母的不常用于口语的字则是中古匣母清化与晓母合流后的近代音,是最晚的层次。例字如‘很巷项杏’等。”[6]39

表5 古见系声母今读音

疑母字今分化为四类,首先按韵母洪细分为[ŋ]和[ȵ],这是最常见的类型;第二类是个别点细音前不颚化,仍保留读[ŋ],如蒲岐“熬”字读[ŋiou];第三类是自成音节[ŋ'],如“吴鱼五”等字;第四类是最新的读法为[ɦ],主要集中在一些合口字上,如“危魏”等。

注释:

① 因篇幅原因,16 个点的方言发音合作人信息此处从略。在此谨致谢忱!

猜你喜欢
观海声母分化
声母韵母
观海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鲁政委:房地产同城市场初现分化
上古汉语*kl-、*kr-类声母的舌齿音演变
声母顺口溜
声母歌
新兴市场货币:内部分化持续
哭泣的桑树观海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