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鹏 吴家华
摘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转化是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和方向。认同转化的本质是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沿着认知认同——情感认同——意志认同——行为认同的方向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在社会加速转型、矛盾日益凸显的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转化面临认知认同浅表化、情感认同平淡化、意志认同薄弱化、行为认同偏向化等困境。构建“主导—主体”互动机制、“需要—利益”协同机制、“批判—建设”组合机制、“自律—他律”约束机制,是突破困境、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转化的现实进路。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转化;内在逻辑;现实困境;机制建构
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20)06-0092-00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33,实际上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转化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学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转化进行了初步研究,有学者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进入“融入转化”的新阶段[2],有学者探讨了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个转化”的问题[3],也有学者论述了如何促进理性认同向情感认同的转化[4],还有学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转化概括为“由形式认同向实质认同、理论认同向心理认同、评价认同向实践认同的转化”[5]。然而,如何把握认同转化的内在逻辑,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转化存在哪些梗阻,如何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转化常态化、制度化?深入研究解决这些基础性、根本性问题,对于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转化的内在逻辑
正确理解价值认同是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转化的前提。学者们对价值认同的解读见仁见智,有人基于主体间性角度,将价值认同理解为人们通过社会交往而形成的“对某类价值的认可和共享”[6];有人侧重主体自我形塑维度,认为价值认同是人们为适应变化着的社会关系“使自身的价值观念或价值结构获得重新定位和重新调整的过程”[7];也有人注重价值认同过程,指明它是“价值主體通过价值认知、价值评价、价值选择等活动不断改变自身价值结构,把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价值规范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并外化为一定的价值行为的过程”[8]。无论从哪个角度定义,价值认同表征的都是人们对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的认识和态度。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指人们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自觉调整、更新自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使之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过程。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品质的论述,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结构图景。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要素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完整的道德品质结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9]168,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道德品质具有内在关联性和同构性,理应由认知认同、情感认同、意志认同和行为认同相互渗透、交互作用构成完备的结构形态。于是,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沿着认知认同——情感认同——意志认同——行为认同的方向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生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转化的内在逻辑。
首先,认知认同是认同转化的逻辑起点。这是指,主体在完整、准确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和价值意蕴基础上生成的同意和认可的心理倾向。认知认同处于认同转化的开端,是“情、意、行”三种认同的前提和基础,贯穿认同转化的全过程。只有从学理上确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重要,才能从情感上接受、喜爱它,进而持之以恒地坚持和践行。认知认同包含感性认同和理性认同两个相互依赖的部分,感性认同凭借经验直观的方式感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理性认同是感性认同的升华,侧重对象本质的把握和占有,是主体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方式理解、评价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10]286由感性认同上升为理性认同,是认知发展规律的深刻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建设的必由之路。
其次,情感认同是认同转化的催化动力。这是指,在认知认同的基础上,主体对满足自身需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喜爱、肯定、悦纳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情感与认知相互交织、相互照应。情感导源于认知,是认知深化的内在动力,对认知起着加速或延缓作用。“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11]211,情理交融、情通理达,“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12]117,情感认同中的情感是积极、正面的。情感认同是由知向行转化的催化力量,调节认知认同,筑牢意志认同,激发行为认同。
再次,意志认同是认同转化的坚实保障。这是指,主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信念准则和意志力量并保持长期体认的稳定心理状态。意志是主体调节、控制自身思想和行为去追求相应价值目标的能力,也是出色完成目标任务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诚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13]24可见,坚韧不拔的意志会驱动、保证人们朝着确定的目标努力奋进;相反,意志薄弱或消沉则会使人得过且过,丧失奋斗力量,甚至陷入悲观宿命论。对认同转化而言,意志认同以认知认同为根基,与情感认同相伴而生、协同而动,决定着行为认同的持续性和实效性。
最后,行为认同是认同转化的最终目的。这是指,在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意志认同的助推下,主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规范通过行动表现出来。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样态,也是人的认识生发的源泉、动力、目的和归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观念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变,是认同转化的必然逻辑。行为认同统合和凝结认知认同、情感认同、意志认同的成果,检验认同转化的成效,同时成为进一步推进认同转化的起点。因此,行为认同是衡量认同转化成效、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效果的客观尺度。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转化的现实困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转化是一个由“知、情、意、行”构成的首尾相连、循环运动的闭合环节,任何一环的弱化或缺失都会给认同转化造成困境和障碍,影响认同转化的效果。
(一)认知认同浅表化。在对客观事物的不断认知中,人们才得以确认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从而产生相应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知之深,爱之切”,实践证明,对事物认识得越深刻,越能酝酿出深切的情感。德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教育供给方与受众之间的矛盾,常常导致受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浅表化、片面化,进而影响认知认同向情感认同转化的实效。
就学校而言,德育供需矛盾表现为思政课教学与受教育者的主观诉求存在落差。传统思政课教学依循“主客二分”的哲学认识论,坚持以教育者为中心的理念,把受教育者看成知识的容器,遮蔽了其主观能动性;教学内容过于理性化,忽视了受教育者接受喜好的感性化要求;单一的灌输方式无法契合受众个性化的学习需要;话语风格偏向政治性、学术性,生动性、活泼性不足。这些皆给教学双方的思想交流、情感共鸣和意义共享带来隔阂,使受教育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表层化、碎片化。同时,部分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之不深、言行不一,消解了学生潜心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态度。
就社区而言,德育供需矛盾体现在社区德育的内容和形式难以满足大众的理论需求。随着时代变迁和经济体制转轨,个人由“单位人”转向“社会人”,单位管理转向社区治理,社区德育应运而生。目前,社区德育基本格局已初步形成,但也存在思想重视不够、组织管理不到位、队伍建设不健全、教育针对性不强、居民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受此影响,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效不尽如人意。一方面,教育内容与群众的期盼和生活相距较远,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相对困难;另一方面,宣传教育要么流于说教,要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标语附着于社区的宣传栏、电子屏、条幅和石刻上。这些口号化、静态化的宣传倡导方式,会抑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机活力,弱化其温润心灵、慰藉情感的功效,导致城乡居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的零散化、肤浅化。
就家庭而言,德育供需矛盾是家庭品德教育的状况与对孩子良好道德、健康人格的要求之间的矛盾。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德育态度和价值取向正确与否,直接关乎孩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效果。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仍将孩子的成长成才定位于学业成绩上,过度侧重家庭智育,挤占了德育和美育的时间。同时,部分家庭为生计奔波,父母自顾无暇,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对孩子的人格、品德和价值观教育。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促进孩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
(二)情感认同平淡化。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能否满足自身需要的态度体验,情感认同的实现有赖主体需要的满足。需要又与利益紧密相关,在生产生活中,人们的需要总是通过社会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转变成利益。因此,利益无疑构成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的现实基础,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恰如马克思所言:“正确理解的利益是全部道德的原则。”[11]335“‘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1]286同时,“人们总是认同那些与自己的利益需求、情感和信仰相一致或相近似的东西”[7],因而必须重视利益的功用,考察利益分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及其向意志认同转化带来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方式的调整,我国经济迅速腾飞,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人民群众由衷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勃兴,计划经济时期“两阶级一阶层”的基本结构和高度聚合的利益格局,“现在已经转化成由许多不同利益诉求群体组成的复杂多样的阶级阶层结构”[14],社会分层、利益分化已成不争事实。陆学艺的“十阶层”理论,孙立平的“社会断裂”理论,李强的“倒丁字型社会结构”理论无一例外地反映了这一点。适度的利益分化利于激发个体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过度的利益分化极易引起心理失衡、行为失序,消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实际上,到2000年中国在总体上达到‘小康生活水平之后,收人分配状况的变化与人们预期的相反,收人差距仍然在继续扩大。”[15]区域、城乡、群体之间的利益差距明显拉大,不断冲击着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首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资本、技术、劳动、管理等生产要素竞相向效率高、回报大的东部沿海城市集聚,导致东、中、西部之间的利益失衡,欠发达地区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相对淡薄。其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致使城乡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长期滞后,尤其是部分群众因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能力较弱,得到的实惠较少,获得感较低,转而向宗教寻求精神寄托和情感抚慰,疏远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的情感认同。再次,人们之间的利益差别较大,我国“人均年可支配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他们平均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16],部分困难群众尚未脱贫,民生存在短板和不足,以及部分官员贪腐、暴力拆迁、环境污染等事件导致的利益矛盾与纠纷,均易引起群众的不良情绪和消极心理,使情感认同趋向平淡化。
(三)意志认同薄弱化。多元价值观的杂糅并存或显或隐地动摇乃至弱化意志认同,意志认同的弱化又会延缓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充满活力、开放流动、多元多样的社会,各种价值观念相互碰撞、相互交锋、相互较量,竞相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尤以西方政治价值观和中国封建主义价值观对国人的意志认同及其向行为认同转化影响最甚。
搭乘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便车,西方政治价值观通过学术交流、出版物、网络、影视、流行音乐等媒介蜂拥而至,不断潜入我国民众的思想、情感和心理之中。自诩为全人类“灯塔”的西方价值观,并非要助益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而是蓄意扰乱其意识形态,令其政权崩塌旁落。“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宪政民主”“民主社会主义”“民粹主义”等西方政治价值观自有一套逻辑体系和强势话语,具有极强的迷惑性、鼓动性和欺骗性。缘于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20世纪中国面临民族危机求诸西方文化,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缺乏与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快速转型相匹配的精神文化准备,国人渐渐形成中华文明不及西方文明的惯性思维和心理定式。加之某些网络“大V”和“崇美”“精日”“哈韩”分子的极力迎合与推波助澜,部分群众由于理论素养欠缺、辨识能力较弱,纷纷被这些西方价值观念所引诱,产生思想困惑、情感迷茫、价值摇摆等心理认知偏差,无法始终保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定力和践行毅力。
中国传统文化在塑造国人价值观念、理想人格和道德品行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然而其附带的强调身份等级、为统治者服务的封建礼教价值观,“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17]471。三纲五常、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等封建糟粕,在当今所谓的“女德班”中死灰复燃,严重误导了部分群众的道德认知、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阻挠了自由、平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心灵。“官本位”“权本位”“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有钱能使鬼推磨”等具有狭隘功利色彩的传统价值观念潜滋暗长,时而蒙蔽人的心智,时常左右人的价值判断,消弭了公正、法治、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这些非科学价值观乘虚而入,折射出部分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志认同薄弱且摇摆不定,严重阻挡了向行为认同转化的进路。
(四)行为认同偏向化。行为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转化的归宿,又为下一循环的认知认同奠立实践基础。然而,精神生活物化成为行为认同的绊脚石,使由知向行的转化变成理论维度的期许。随着现代性的发展、资本逻辑的操控和消费主义的滥觞,物化成为现代人的生存境遇,物化意识逐渐浸入人们的精神生活。精神生活的超越性、神圣性为世俗的感性化、物欲化所取代,其终极关怀被遮蔽,物质享乐成为一部分人精神生活的轴心。人们纷纷“陷入了非理性的快感体验及享乐主义困境”,精神生活的内在丰富性丧失,呈现种种病理状态[18]。
精神生活物化会窒息大众对崇高理想的追求,滋生玩物丧志、利己化、娱乐化的心态,扭曲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经济生产领域,出现资本逻辑支配生产生活倾向,个人围绕资本、物质利益旋转,精神受到物质的羁绊,找寻不到精神生活的本真意义;政治生活领域,部分党员干部背弃主流价值观,忘却初心和使命,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堕落变质;文化生活领域,精英文化让位于流行文化和草根文化,文化生产以能否从市场获利为标尺,文化产品出现粗制滥造、低俗媚俗庸俗的倾向,无法为大众提供精神涵养和智慧启迪;公共生活领域,由于物质主义泛滥,个人在向他人施以援手或为集体服务时,不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而是斤斤计较个人利益得失。
个人直面利益诱惑和物质狂澜冲击时,精神生活为物化所困,无法超越资本和物欲的宰制,势必难以将富有崇高性、人文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内心深处,转化为笃实的行动。由此,个人和群体自发形成的物化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导向常有差距甚至冲突,导致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出现偏向化、迟滞化,从而使行为认同向更深层次的认知认同转化被迫搁置。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转化的机制建构
突破和超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转化的困境,着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主体的认知图式,并由主体的意识观念外化为现实行动,形成认同转化的闭环效应,需要内外多重机制相互协同、持续发力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一)“主导—主体”互动机制。化解德育供需矛盾,实现受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向情感认同转化,关键在于创造教育者主导与受教育者主体同频共振、良性互动的局面。施教者要尊重受众的主体性和价值需求,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改革创新德育供给模式,使受众乐意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
就学校德育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就是教师的价值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建构相统一的过程。首先要优化教学供给,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因境育人。坚持以学生為中心,发挥教师主导权,强化思想引领、价值塑造、人文关怀;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差异、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化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为简单的道理和事理;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故事教学法、问题链式教学法、情景体验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和兴趣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有益的网络和生活话语元素,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的亲和性、感染性和趣味性;以高尚的人格、模范的言行、渊博的学识端正学生对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态度。其次要锤炼学生洞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思维能力。“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9]437理论思维诉诸理性反思,是分析把握价值观精髓的工具。要利用经典著作研读、热点问题辨析等方式,启发学生理性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党政团干部、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通力合作,各类通识课、专业课融入铸魂育人元素与思政课同向偕行,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与思政课教学交相呼应,共同造就全方位、全过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人的思政大格局。
就社区德育而言,要创建主导与主体联动机制,为群众知晓、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基础。作为社区德育的主导者、实施者,社区党组织必须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站位,锻造过硬的宣传倡导、组织管理本领,结合群众的需要,改善理论供给的方式,促成社会主义核价值观认同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群众并非天然地排斥理论知识,只是拒绝空洞的说教、生硬的宣传,他们希望理论能够接地气,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其突破发展的瓶颈。社区党员干部既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熔铸于文艺展演、文化讲座、志愿服务、审美教育等活动中,更要注重解决群众身心健康、生活起居、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让其体会到文明、和谐、平等、公正、敬业、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真性。
就家庭德育而言,父母要扮演好道德引路人角色,积极指引孩子主动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父母应坚守德育为先、智育为要,扭转重工具理性、轻价值理性的倾向,不奉分数为孩子成才的圭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家庭教育中,教会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20]120父母要营造互敬互爱、崇德向善的家庭文明新风尚,潜移默化地陶冶孩子的品性,使之从点滴小事中体味、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外,社会要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劳动时间,创造更多自由时间。自由时间的增加意味着个体充分发展的时间增多,意味着父母将有更多精力教导孩子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需要—利益”协同机制。需要是利益的内在根由,利益的协调、分配与整合最终是为了满足人们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需要—利益”协同机制要求把满足群众的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利益整合功能,充分协调、分配社会利益资源,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将利益差距、利益矛盾和冲突控制在合理有序的范围内,提升群众的公平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激发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为向意志认同转化积淀情绪和情感因子。
首先要加强地区、城乡之间利益关系的协调。坚持共同富裕和共享发展的理念,构建“东中西部互动”发展战略,制定相关政策促使东部反哺、助推中西部发展,中西部沿线城市乘势而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壮大自身崛起力量,缩小东中西部之间由于自然禀赋、战略政策、市场改革等造成的在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利益差别。区域内部各省、自治区的省会城市与非省会城市之间谋划建立对口支援、利益联结机制,非省会城市合力打造经济带、都市圈,增强“造血”功能,缩减经济建设、社会事业的发展落差。地方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因地制宜兴办乡村产业,破解粮食生产的“新剪刀差”问题,提升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技能。
其次要重视不同行业、部门、群体之间收入差距的调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分配制度,确立了初次分配、再次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的三次分配制度体系。三次分配的调节手段和目标各有侧重,初次分配要求提高劳动报酬所占比重,二次分配强调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第三次分配提倡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三次分配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为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合理配置与整合利益资源指明了方向。要运用利益平衡机制,将民营资本融入垄断行业,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并在不同行业和部门着力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限制资本要素的过度逐利行为。在保护富裕阶层积极性的同时,合理调节过高收入,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壮大中等收入者队伍,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对于弱势群体要完善利益保障机制、救济救助机制,为其提供令人满意的公共住房、医疗社保、就业教育等民生服务;要建立健全利益矛盾预警调处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博弈机制,切实有效地应对和化解利益矛盾和冲突。
(三)“批判—建设”组合机制。批判是为了激浊扬清,建设是为了固本培元。“批判—建设”组合机制旨在帮助群众透视西方政治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幻象,认清中国封建主义价值观的虚伪性、欺骗性、危害性,同时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坚定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志认同以及向行为认同转化的决心。
只有善于进行理论批判、实践批判和自我批判,才能持续推动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志认同,蓄积向行为认同转化的力量。在理论批判中,既要对西方政治价值观和中国封建主义价值观进行表层文化批判,又要开展深层社会历史批判,揭露腐朽价值观的物质经济根源和阶级立场,纾解群众的价值困惑,匡正其价值取向。在实践批判中,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所造就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和所彰显的人民主体地位与旧中国及西方社会的经济政治状况作纵横比较,让民众直观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人民性和真实性。在自我批判中,既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范式、话语表达、价值旨趣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也要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实用主义、虚无主义的态度和倾向,不断改进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
辩证法强调对立统一、破立相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志认同及其向行为认同转化也须注重建设维度。一是筑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抢占话语制高点。面对西方政治价值观汹涌而至、企图制造价值混乱的挑衅,需要加强主流媒体和互联网阵地建设,捍卫红色地带、严打黑色地带、争取灰色地带,让主流价值观在微博、微信、QQ、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上绽放光芒;同时大力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比肩国际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主导权。二是培育理性平和、自尊自信的心态。葆有理性平和的心态,才能在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信息中识别正面的声音,从而屏蔽西方腐朽“噪声”和封建主义“杂音”的侵扰;葆有自尊自信的心态,方能在与西方文化的两相对比中不妄自菲薄,进而欣然领略中华精粹的魅力。三是增进文化认同,达成价值共识。价值观寓于文化之中,通过文化认同能够铸就相似的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1]300-301因而,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转换成绚丽多彩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形象融入民众的深层文化心理,久而久之就能筑牢民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志认同。
(四)“自律—他律”约束机制。如何弥合精神生活物化导致的行为认同偏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之间的鸿沟?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构建“自律—他律”约束机制,规约物化的精神生活引起的非法行为,指引人们回归精神生活的本然状态,坚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
自律是主体以合乎道义与法度为基础的自我监督、自我克制、自我纠正。“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21]15自律是涵养道德的沃土,是校准行为认同方向的定盘星。为此,理论工作者、文艺工作者要坚持正确导向、守正创新,谱写讴歌真善美、贬斥假恶丑的精品力作,涵养党员群众的自律意識和能力;市场经济主体要把诚信经营、公平竞争、见利思义等道德信条铭记于心,将追求合法利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纳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避免陷入物质泥淖而不能自拔;党员干部应让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常驻心间,不断增强政治自制力,与一切诱发违法行为的物质利欲作斗争;普通民众要将自律和奉献精神融入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他律是运用法律法规、民间公约、舆论监督等机制对主体言行进行规约,使其符合社会价值规范。法律法规属于强制性他律机制,着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律规定,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22]90,为党员干部和群众超越物化的精神生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力保障。民间公约是非强制性他律机制,包括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范、团体章程等,对群众的言行起着规范和引导作用。把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民间公约,有利于增进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舆论监督虽是柔性约束机制,但其威慑力丝毫不逊于法律监督,它本身具有快捷、简单、方便、成本低等优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报刊、广播、信箱、电话、互联网等载体实现监督,揭露违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越轨行为,扶正祛邪、匡扶人心,促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孟茹玉.论价值认同的生成机制与教育理路[J].思想教育研究,2019,(5):59-63.
[3]高永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两个转化”的现实基础[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8,(4):43-49.
[4]庞桂甲,刘建军.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审美向度[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5):33-38.
[5]黄蓉生,石海君.略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认同转化[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6,(6):29-36.
[6]汪信砚.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观冲突[J].哲学研究,2002,(11):22-26.
[7]贾英健.认同的哲学意蕴与价值认同的本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0-16.
[8]李斌雄,张小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6-9.
[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0]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沈跃春.论党的群众路线与社会治理创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2):78-82.
[15]李培林.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平等与公正的变化 [J].东岳论丛,2020,(9):5-14.
[16]李克强总理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EB/OL].http://www.gov.cn/premier/2020-05/29/content_5515798.htm#,2020-05-29.
[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8]邹诗鹏.现时代精神生活的物化处境及其批判[J].中国社会科学,2007,(5):54-63,206.
[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0]本书编写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吴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