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芝,张 君
(1.杞县中心医院理疗科,河南 杞县 475200;2.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越来越多颈部不适的患者皆以大椎穴为中心的周围有一个凸起的大包,这个颈后大包俗称“富贵包”,可归属于中医学“肌痹”范畴,是指在第7颈椎和第1胸椎棘突周围有隆起凸出的硬包块,如《圣济总录》云:“肌痹,其状肌肤不营,肌肉顽厚而不仁是也。”2017年1月—2018年6月,笔者采用多层围刺法治疗本病25例,总结报道如下。
选择25例来自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门诊收治的大椎部肌痹患者。其中男8例,女17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58岁,平均(42.23±8.06)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20年,平均(5.36±1.03)年。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患者项部大椎穴附近肌肉酸痛,皮肤不仁为特征。体格检查:颈后压痛(+)。X片检查示:颈椎退行性病改变。
给予多层围刺法治疗,取穴:大椎穴、每层阿是穴透大椎穴(每层之间的间隔约25 mm,层数由颈后大包的半径而定)。操作方法:患者坐位或俯卧位,局部常规消毒,选用直径为0.35 mm,长度为40 mm毫针(由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20162270970);针刺时,一般先在大椎穴垂直刺1针,刺入25 mm,然后用围刺法,在最内层(第一层)即距大椎穴25 mm的前、后、左、右4个方向取4个阿是穴,针刺时使针尖指向大椎穴且与皮肤呈15°~45°角刺入25~35 mm(根据大包的厚度适当把握针刺的角度和深度)。第二层阿是穴在距离第一层25 mm的圆周上取穴,针刺时针尖仍指向大椎穴,此层选8个穴,即在第一层两针之间各增加1针。同理第三层阿是穴在距第二层25 mm处的圆周上取穴,针刺时针尖仍指向大椎穴,针与针之间的距离保持25 mm,根据情况适当的调整针刺数目,以此类推。最外层阿是穴定位在颈后大包凸起的边缘与正常皮肤交界处,针刺方法同上。上述诸穴针刺得气后均行大幅度提插捻转泻法。1 d 1次,每次留针30 min,每10 min行针1次,每次行针2~3 min。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随访1个月后判定疗效。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颈后酸痛消失,无颈部不适。好转:颈后酸痛明显减轻,颈部不适明显减轻。未愈:颈后酸痛无改善,颈部不适无改善。
治愈16例,好转8例,未愈1例,有效率为96.00%。
围刺法由古代“扬刺法”发展而来,扬刺法首见于《灵枢·官针》,云:“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即采用在病灶的中心及其周边上下左右向病损中心斜刺或平刺的方法来治疗疾病,具有散瘀消肿、行气活血、祛寒止痛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寒邪凝滞、经络气血瘀阻引起的疼痛、麻木、局部肿胀等疾病。后世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突破了只用5根针的局限,对扬刺法进行了改良,逐步形成了以病灶部位为中心进行多针围刺法来治疗疾病,即现代的围刺法。围刺法比普通针刺法在针数上有一定的增加,这使刺激量加强了很多,同时加强了络脉及皮部经气,补充经脉循行不足,从而起到“行气血而营阴阳”“舒筋骨而利关节”的作用,达到“祛瘀消肿,活血止痛”之目的。围刺法现已成为临床上常用之法,如谢新群等[2]运用围刺法治疗急性通风性关节炎,许峰巍等[3]用围刺法治疗结节性疾病,任玲[4]用围刺法配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取得满意效果。
大椎部肌痹位于颈椎与胸椎交界处,因颈椎(头部)活动相对灵活,胸椎相对固定,故此部位是人体的十字路口,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很多肌肉肌腱及筋膜的关系密切,如腰背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也是很多肌肉的附着点和起始点,如头夹肌的起点项韧带下部C7和T1~T3棘突,小菱形肌和大菱形肌起点均为下位颈椎(包括C7)和上位胸椎棘突,上后锯肌起点C6~C7和T1~T3棘突等。一般学者认为大椎部肌痹是可能长期低头或姿势不当而导致颈胸椎肌肉张力不足,局部气血严重瘀阻不通而引起此病。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云:“凡病皆由血气壅滞不得宣通,针以开导之。”故采用以大椎穴为中心的多层围刺法,有针对性强的优势,且多层围刺法重点是“多而密”,针刺针数不但多,而且密集,具有刺激强、经络传感快、治疗范围大的特点。同时大椎穴又是督脉(阳脉之海)和手足三阳经的交会穴,是人体阳经的聚焦点,同时也是调动人体全身阳气的施治点。因此,本疗法具有较强的化瘀消肿、活血通络及宣散局部气血的作用,故瘀阻得以消散、气血得以疏通,颈后大包得以消散,颈部不适得以消除。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低头族、手机脖等的出现该病发病率呈逐年急剧上升的趋势。病虽小,但颈部不适症状较为痛苦,后期伴随症状多,多层围刺法治疗本病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痛苦小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