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经方药熨方的功效及现代药理研究*

2020-01-11 16:50张庆莲皮凤娟张世波
中医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干姜寒气肉桂

张庆莲,皮凤娟,黄 娟,许 曾,张世波

(泸州市中医医院,四川 泸州 646000)

《黄帝内经》又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学理论的经典著作,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对于方药的运用,书中提出了十三首方剂,通称“内经十三方”[1]。笔者所述的药熨方源自《内经》中《灵枢·寿夭刚柔》寒痹熨法,书中原文为:“寒痹之为病也,留而不去,时痛而皮不仁……以药熨之……用淳酒二十升,蜀椒一升,干姜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种……”可见此处药熨法的药方只有4味药材,即淳酒、蜀椒、干姜与桂心,用于治疗寒痹[2-3]。笔者对药熨方及其单味药的功效及现代药理学研究进行了整理分析。

1 药熨方的功效分析

1.1 单味药功效分析

药熨方由蜀椒、干姜、桂心、淳酒组成。从组方来看,方中药味的药性皆属温热,可补益身体阳气。方中蜀椒又称川椒、花椒,味辛温,归脾、胃、肾经,具有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的作用,作为药物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原文为“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4]。《本草纲目》记载:“散寒除湿,解郁结,消宿食,通三焦,温脾胃,补右肾命门,杀蛔虫,止泄泻。椒,纯阳之物,其味辛而麻,其气温以热。入肺散寒,治咳嗽,入脾除湿,治风寒湿痹,水肿泻痢;入右肾补火,治阳衰溲数,足弱,久痢诸证”[5]。《本草经疏》曰:“蜀椒,其主邪气咳逆,皮肤死肌,寒湿痹痛……辛温能发汗,开腠理,则外邪从皮肤而出……外邪散则关节调,內病除则血脉通。”由此可见,花椒能温中除湿止痛。如武威汉简《治百病方》中的“千金膏药方”由蜀椒、川芎、白芷、附子置蛋黄中搅拌为药膏,外敷痈脓处可治疮痈。方中蜀椒四升为君,温中下逆,逐寒除痹[6]。干姜味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作用。早在《神农本草经》就有所记载,“干姜,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珍珠囊》曰:“干姜其用有四,通心助阳,一也;去脏腑沉寒痼冷,二也;发诸经之寒气,三也;治感寒腹痛,四也。”《本草求真》曰:“干姜,大热无毒,守而不走……故凡因寒内入,而见脏腑痼蔽,关节不通,经络阻塞,冷痹寒痢,反胃隔绝者,无不借此以为拯救除寒。”[7]由此可见,干姜能温中散寒通脉。桂心即肉桂[8-11],味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作用。《本草汇》曰:“肉桂,散寒邪而利气,下行而补肾,能导火归原以通其气,达子宫而破血堕胎,其性剽悍,能走能守之剂也。若客寒犯肾经,亦能冲达而和血气,脉迟在所必用。”《本草求真》曰:“大补命门相火,益阳治阴。凡沉寒痼冷、营卫风寒、阳虚自汗、腹中冷痛、咳逆结气、脾虚恶食、湿盛泄泻、血脉不通、胎衣不下、目赤肿痛,因寒因滞而得者,用此治无不效。”故肉桂为治寒凝诸痛之要药[12]。由此可见,肉桂能散寒止痛。如薛庆娇等[13]运用麝香蛇香散(白花蛇1条,麝香1.5 g,乳香6 g,没药6 g,冰片6 g,肉桂30 g)穴位贴敷治疗肩周炎15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淳酒(或醇酒),指酒精浓度高的酒。《说文解字》中对酉部字“醇”进行解释:“醇,不浇酒也。”段玉裁注:“浇,沃也。凡酒沃之以水则薄,不杂以水则曰醇。”[14]意指酒味浓厚。中医学认为,酒性温,味甘苦辛,有引药入经、通经活络、温补阳气、祛寒止痛等功效[15],适用于风寒痹痛、筋脉挛急、心腹冷痛、胸痹、劳伤等症[16]。《汉书·食货志》曰:“酒,百药之长 。”《素问·血气形志篇》载:“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17]《太平圣惠方·药酒序》曰:“夫酒者,谷蘖之精,和养神气,性惟傈悍,功甚变通,能宣利胃肠,善导行药势。”《圣济总录·治法·汤醴》曰:“酒性酷热,立行药势,所以病人素有血虚气滞,陈寒痼冷,偏枯不随,拘挛痹厥之类,悉宜常服,皆取其渐渍之力也。又古法服药,多以酒者,非特宣通血气而已,亦以养阳也。”[18]历代文献均说明酒有通经活络、引药入经、祛寒止痛的功效。

1.2 全方功效分析

《灵枢·刺节真邪》曰:“歧伯曰:凡刺五邪之方,不过五章,痹热消灭,肿聚散亡,寒痹益温,小者益阳;大者必去,请道其方。”提出了寒痹益温[19]。《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二诸症门》中痛痹证治疗有“寒胜者,为痛痹,大宜宣通。阴寒为痛,宣通气温经而愈”。《景岳全书·卷之十二从集杂证谟》中风痹治法有“痹证之寒胜者,但察其表里俱无热证,即当从温治之”。《圣济总录》曰:“《内经》谓:寒气胜者为痛痹。夫宜通,而塞则为痛。痹之有痛,以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也。痛本于寒气偏胜,寒气偏胜,则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治宜通引营卫,温润经络,血气得温则宣流,自无壅阏也。”《金匮翼》曰:“痹气身寒,如从水中出者,气血不行,不必寒伤而作,故治痛痹者,虽宜温散寒邪,尤要宣流壅闭也。”[20]历代医家均对寒痹治疗以温经祛寒为主要治疗原则。方中蜀椒禀赋纯阳之性,温中止痛;干姜温经逐寒,回阳通脉;桂心引火归元,温通筋脉;淳酒畅通经脉,以助药力。4味药均有辛热之性,可以温通经脉,活血散瘀,驱除体内寒邪,用之熨痹,由外给药,作用温和。如《黄帝内经太素》中提到:“酒椒姜桂,四物性热而又泄气,故用之熨,身皮腠适而可刺也。此在冬日血气不流之时,熨之令通也”[21]。全方严谨有序,共奏温阳祛寒、蠲痹通络、调和气血、通利关节之效[22]。

药熨方经过历代医家沿用并有所发展,如针灸科用于治疗寒痹,外伤科用于治疗急性扭伤、挫伤、肩凝症等,内科用于治疗寒痹、心腹寒气痛、寒痢等,理疗科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寒湿痹症等,妇科用于治疗盆腔炎、附件炎等,均收到较好疗效[23]。张玉镇[24]采用《黄帝内经》中药熨方治疗项背肌筋膜炎60例,取其温通经脉、祛风散寒、舒筋活血、通达营卫之功,总有效率为96.7%。

2 药熨方的现代药理研究

方中花椒具有抗氧化、抗菌、杀虫、抗炎、镇痛、抗肿瘤、麻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消化道溃疡、抗腹泻、抗疟疾、抗缺氧等作用[25-26]。现代药理学研究[27-28]表明,花椒挥发油具有镇痛、抗炎作用,对腰部扭伤疼痛、风湿性关节炎等有治疗作用。干姜具有抗氧化、解热、镇痛、抗炎、抗病原体、保肝利胆、抗肿瘤、抗溃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等多种作用[29-30]。现代药理学研究[31-32]发现,干姜中的姜酚类化合物有明显的镇痛消炎效果。肉桂具有抗氧化、抗炎、解热、镇痛、抗肿瘤、抗菌、降糖、影响消化系统、驱虫、治疗痛经等作用[33-34]。现代药理学研究[35-36]表明,肉桂及其提取物、挥发油、肉桂醛等能够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调节炎症相关通路等,产生明显的免疫调节、抗炎、镇痛作用。酒具有杀菌、扩张血管、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37-38]。

由此可以看出,药熨方中的4味中药具有抗炎、镇痛、抗菌的药理作用,说明药熨方可能具有这些药理作用。

3 小 结

药熨方药少而精,且药食同源,使用较普遍,安全性高,但是,关于相关的药理作用研究和临床研究文献较少,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以便科学地阐明传统经方的价值,从而对中医药的传统国粹继承和发扬。

猜你喜欢
干姜寒气肉桂
肉桂精油和肉桂醛的抑菌、抗氧化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研究
体寒的人吃点肉桂
肉桂全身都是宝
干姜:温中暖胃的主帅
肉桂油提取设备及生产工艺研究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
如何治愈梅长苏
姜有干鲜,不可混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