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淑敏
摘要:就当前的教育改革来说,初中语文的教育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在新阶段的语文学习中,阅读部分和作文部分是学习的重点,这两部分占据了语文学习中的绝大部分。初中语文的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首先,阅读部分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技巧,使学生灵活处理作文框架,阅读素材的积累为写作提供灵感。其次,写作锻炼学生能力,帮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审视阅读部分。现阶段的初中学习中,语文阅读部分和写作部分的结合至关重要,本文从其重要性出发,提出有效结合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结合意义;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3-0030-01
当代的语文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不再一味强调课本内容的理解,而是使学生在课本知识内容的认识上加上自己的理解并能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阅读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语言的表现方法和合理运用,培养写作情感。写作的目的是让学生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阅读与写作两部分的有机结合,相辅相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阅读和写作有效结合的重要性
1.1 阅读丰富写作内容。
阅读部分和写作是紧密联系的两部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为自己的写作提供灵感。此外,阅读还能丰富学生的见闻,使学生在了解文学作品的同时体会到作者的心境,使得学生的文章具有多样性。阅读对于写作是极其重要的,学生长期的阅读积累,会使写作环节更加简单轻松的进行。多样的阅读使得写作具有多样性,使文章更加的流畅自然。
1.2 写作强化阅读能力。
语文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抽象的,它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抽象性,只有具备了思维抽象性,学生才能将心中所想通过口头或书面的语言表达出来。在长期的写作锻炼中,学生将自己的情感、写作的技巧自然地融入自己的文章中,这样可以让文章更加富有文采。当学生的阅读写作题材相似时,学生能瞬间联想到自己写作时产生的思想感情,便能快速地明白作者隐含的意思和情感,从而正确的將阅读文章的情感表达出来,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阅读使学生对文章产生通透的理解,加上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能使学生的写作技巧得到快速地提升。
1.3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学生为了更好地完成写作,会通过大量的阅读文学作品的方式来积累素材,体会知名作家对于情感的表达和语句的使用,阅读的过程能丰富学生的见识。长期写作阅读的循环模式能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自身的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帮助学生准确表达自身情感。写作和阅读也能提升学生的谈吐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有效结合的策略
2.1 创造写作机会。
语文的学习强调理论同实际相结合,在课堂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对课本知识进行认真的梳理,包括作者的行文脉络、语句的表达方式、情感包含的巧妙之处等。只有对课本进行了清晰的讲解,学生才能完全理解文章,产生相关题材的写作兴趣。以《纪念白求恩》为例,教师应认真分析作者对于白求恩的表达语句,使学生清楚地感受到作者的态度和表达方式,这样,学生才能将这篇文章理解成素材,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此外,对课本讲解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开展一次写作,使学生以这篇文章进行参考,锻炼学生对于纪念人物方面的写作。
2.2 充分利用教材。
教材是学习的主要内容,文章是教学的重点,对于初中教材这种充满代表性的文章,教师应该从文章的多角度出发,使学生掌握文章知识。学生只有掌握的文章,才能将它融入到自己的写作中去。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完全发挥出教材的作用,对课本进行通透的解释,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以《皇帝的新装》为例,这篇文章的表达不同于其他文章,在开展讲解时,教师必须使学生掌握这一含蓄的表达方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文章进行排练表演,使学生感受到文字的作用和寓意,使学生产生了解,从而使学生掌握运用的方法,增加学生写作时的素材。
2.3 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课外阅读是提升语文综合实力的关键路径之一,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初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很难对文学类的书籍产生兴趣,教师应将课外文学的阅读同课本的教学一起展开。以《说和做——记闻一多言行片断》为例,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闻一多先生的其他言论对学生进行丰富的文章内容充实,使学生从多方面了解闻一多先生,从而体会文章的内容。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去进行关于闻一多先生言论的研究,将有意义的言论运用于自己的作文当中。
3.总结
综上所述,阅读与写作两部分相辅相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对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本文提供的策略可以被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从而促进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高效课堂的生成。
参考文献:
[1] 杨继平.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研究.学周刊,2019(06).
[2] 彭建新.探究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