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继周
(苏州市立医院,江苏苏州215000)
消化性溃疡出血属于常见内科急重症,是导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其临床表现主要有黑便、呕血等,若患者失血过多,还可能出现休克、血压降低等情况,病死率达11%~15%[1]。目前,受广泛应用抗凝药、非甾体类抗炎药、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消化性溃疡出血发病率呈逐步升高趋势[2]。患者通常在心电监护、营养支持、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基础上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但止血效果欠佳[3]。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们观察了内镜下止血术联合奥美拉唑静脉滴注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经苏州市立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收集同期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纳入标准:①存在消化道出血表现,如黑便、呕血等;②其他基本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之内;③重要器官无严重疾病;④无精神病史及语言、认知障碍;⑤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近期服用抗抑郁类药品;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③对此次研究应用药品过敏者;④无法随访者。共选取符合标准者102例,按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男29例、女22例,年龄(47.3±1.8)岁,出血Forrest Ⅰa级3例、Forrest Ⅰb级7例、Forrest Ⅱa级19例、Forrest Ⅱb级22例;对照组男27例、女24例,年龄(47.6±1.6)岁,出血Forrest Ⅰa级2例、Forrest Ⅰb级8例、Forrest Ⅱa级20例、Forrest Ⅱb级21例。两组性别、年龄及出血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持续心电监护、营养支持、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基础治疗,检测其脉搏及血压等基本生命指标,确保生命体征平稳。对照组仅予以药物止血治疗:在100 mL生理盐水中加入奥美拉唑(德国安达制药有限公司)80 mg,静脉滴注至负荷量;在50 mL生理盐水中加入奥美拉唑40 mg,通过静脉微量泵泵入,速率为8 mg/h。若治疗3 d后出血停止,则在100 mL生理盐水中加入奥美拉唑40 mg进行静脉滴注,每12 h滴注1次;若治疗5 d后出血停止,改为奥美拉唑口服,20 mg/次,2次/d。胃溃疡患者治疗6~8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治疗4~6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内镜下止血术: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麻醉,操作医师将内镜置入胃内,将胃内血液和液体充分抽吸干净,用生理盐水进行充分冲洗,找寻溃疡部位及出血点,根据患者实际溃疡情况止血。对于Forrest Ⅰa、Ⅰb级患者,可用8%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进行局部喷洒,利用钛夹将出血点夹闭;随后进行充分冲洗,观察是否存在继续出血。对于Forrest Ⅱa级患者,应首先在黏膜下进行多点注射1∶10 000去甲肾上腺素,再用钛夹将裸露血管夹闭。对于ForrestⅡb级患者,可用1∶10 000去甲肾上腺素溶液将黑色血凝块进行反复冲洗,直至洗掉;随后在黏膜下进行多点注射1∶10 000去甲肾上腺素,最后用钛夹将溃疡部位夹闭。
1.3 观察指标及方法
1.3.1 止血效果 两组治疗后评价止血效果。无效:炎性反应、溃疡未得到改善或进一步加重,活动性出血依然存在;有效:溃疡部分已进入愈合期或缓解50%以上;显效:无活动性出血,炎性反应和溃疡得到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计算1 d快速止血率,记录呕血及黑便消失时间。
1.3.2 心理状态 两组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分值低说明心理状态有所改善,治疗效果理想。
1.3.3 生存质量 两组治疗前后,采用SF-36量表评估生存质量,包括角色、认知、社会、躯体功能四方面,每方面满分为100分。分值高说明生存质量有所提升,治疗效果理想。
2.1 两组止血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28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1%,1 d快速止血率92.2%;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14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66.7%,1 d快速止血率62.7%;观察组总有效率、1 d快速止血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呕血及黑便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呕血消失时间、黑便消失时间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SAS、SDS比较 两组治疗前SAS、SD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SAS、SDS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SAS、SDS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P<0.05。
2.3 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各方面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中各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P<0.05。
消化性溃疡指的是部分胃肠薄膜层出现缺损,较常见的为肌层溃疡,大部分溃疡愈合后会形成瘢痕[4]。消化性溃疡出血属于急危重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并降低其生存质量。相关研究指出,导致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遗传、胆汁反流、环境、药物应用等均与其发病存在密切关联[5],目前公认导致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原因主要是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溃疡一旦累及血管,则可引发上消化道出血。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有11%~24%的患者发生出血;若未采取及时且有效的止血治疗,患者将可能出现休克、死亡[6]。
消化道溃疡主要包括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和胃溃疡等,其中十二指肠溃疡发生出血的概率最高[7]。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方式主要是抑制胃酸分泌和止血。抑制胃酸药旨在提升胃内的pH值,减少胃酸分泌,但止血效果不尽人意,通常需转手术治疗[8]。近几年,随社会发展、医疗技术提升,内镜技术也随之成熟,已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内镜下止血的方法多种多样,在选取止血方式时,除需考虑现有技术及设备外,还应考虑安全性、止血效果和再出血率[9]。经临床研究证实,约75%以上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需联合注射药物治疗才可止住出血[12]。病情较轻者可通过静脉滴注和口服止血药治疗,但部分患者因出血量过多、病情危重,口服用药止血效果不明显。此类患者在内镜下可观察到血管暴露、血液喷出、渗血、经引流物冲洗后仍有血液渗出、血痂附着等情况,口服用药止血疗效欠佳,再出血率较高,需进行内镜治疗才可改善病情。有学者指出,90%以上的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在接受内镜下止血术治疗后可达到有效止血的效果[10~13]。本研究所采取的内镜下止血术以患者的Forrest级别选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包括喷洒药物、钛夹夹闭等,均获得良好的止血效果。
当溃疡发生出血后,胃酸可提高溃疡黏膜内纤维蛋白溶解的活性,使血凝块发生溶解。血小板聚集功能和血浆凝血功能可在pH>6时发挥止血效果,而新形成的凝血块在pH<5时则被溶解。因此,对于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除了予以内镜下止血术进行治疗外,提升胃内pH>5的时间,降低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稳定血凝块也是治疗关键[14]。奥美拉唑是第3代质子泵抑制剂,可通过抑制质子泵活性来抑制胃蛋白酶及胃酸分泌。奥美拉唑可对质子泵产生阻滞作用,此种作用不可逆,且作用时间较长(可达72 h),并快速改善出血部位的酸性环境,使血小板迅速聚集而达到止血效果[15]。除此之外,奥美拉唑的生物利用度比较高,对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无明显影响。因此,与同用药品不会发生相互作用,用药过程中患者基本不会出现不良反应,具有较高安全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说明通过内镜下止血术联合药物止血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可提高治疗有效率。本研究还发现,对照组1 d快速止血率低于观察组,呕血及黑便消失时间均长于观察组。说明通过内镜下止血术联合奥美拉唑静脉滴注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消化性溃疡出血情况,提高快速止血率,缩短呕血及黑便消失时间,为患者后期康复奠定良好基础。本研究显示,治疗后对照组SAS、SDS均高于观察组,生存质量低于观察组。这表明通过内镜下止血术联合奥美拉唑静脉滴注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可减轻或消除患者负面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进而提升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内镜下止血术联合奥美拉唑静脉滴注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效果显著,为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此次研究纳入的病例数较少,得到的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今后的研究中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探索,不断证实此次研究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