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化的困境与对策

2020-01-09 19:01■柳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社团课程教师

■柳 清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0)

高校社团是大学生依据自身兴趣爱好,在公平、自愿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松散耦合的业余性团体。作为高校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高校社团活动因其形式多样、内容多彩而广泛受到大学生的欢迎与喜爱,更是成为大学生提高道德修养,提升文化品位,释放艺术潜能的重要平台。然而,百花齐放的社团活动如火如荼开展的背后,却存在量多质减、散漫无章等诸多的现实隐忧。由此,高校社团活动课程化不仅有利于规范高校社团活动的开展,促进师生在社团实践活动中教习相长;更有利于以社团活动课程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平台,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穿其中,打造“显性课程硬着陆,隐性课程软着陆”的有机、统一整体。

一、社团活动课程化内涵释义

(一)社团活动课程化理论溯源

追溯社团活动课程化发展的历史足迹,英国学者巴罗指出早在柏拉图时期就存在关于隐性课程的记载。1916年,美国著名教育学家约翰·杜威则提出“附带学习”的理念,后被美国课外活动专家库思正式发展为“课外活动课程化”的概念,由此开启了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新篇章。伴随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一部分学者认为应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及自我发展需求”为中心,即“学习中心”逐渐由专业内容转变为学习者本身,强调主体构建与自主探究。无论是以专业内容还是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不可置否的是社团活动课程化的隐性育人作用已经愈加凸显和重要。

我国关于社团活动课程化研究的起步较晚且特点鲜明,与国外大学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将“学分制”及课程的规范管理引入大学生社团活动课程。20世纪80年代,国内学者分别提出“直接课程化”(直接作为选修课对待)、“间接课程化”(与选修课结合,作为课外延伸)及“变相课程化”(既无法与课程挂钩但给予一定学分)的三种形式[1]。

(二)社团活动课程特征释义

高校社团活动课程突破以往正规学科课程中理论与实践、不同学科和专业之间的壁垒,在亲历性习得过程中培养大学生集“学、做、思、创”于一体的交叉性、复合型学科思维。与正规学科课程相比,社团活动课程具有临时生成性、开放灵活性、实践能动性、潜隐持久性等特征;与日常社团活动相比,社团活动课程具有整体计划性、规范严密性、研究开发性等特征。作为课程与社团活动嫁接而得的产物,社团活动课程破解了以往社团活动面临的场地不足、人员散漫、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难题,兼顾动态辩证的学术特征及活动关系,具体而言:

1.兼顾计划性与生成性

高校社团活动的计划往往源于社团内部干部成员提交的活动策划书,其内容主要针对每次开展的活动而言,且其策划主体范围、视野、学识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局限性,具有一定的临时生成性特征。而社团活动课程化后,首先需要明确社团活动课程的开设目的。不同高校开设社团活动课程目的不一,有的是为了规范高校社团活动,提升社团活动质量与品位;有的是把社团活动课程作为正式课程或者选修课程的补充延伸或实践载体;还有的则是将社团活动课程作为文化育人、德育育人的主要阵地和第二课堂。无论高校出于以上何种原因开设社团活动课程,彼此间皆不冲突,值得注意的是开设社团课程如能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总体规划又或者是校园文化建设总体规划之中,“一盘棋”考虑则效果更好。此外,社团活动中引入课程的规范管理,有利于从课程标准、组织实施、考核反馈等多方面有效计划、分层实施、逐步推进,更好地关注大学生个体发展的个性与共性,在推进课程普及广度的同时兼有内容深度,从而更好地实现大学教育“抛砖引玉”与“拨云见日”的双重效果。

2.兼顾严密性与灵活性

相较于以往社团活动而言,社团活动课程最大的特色在于适当保留社团活动的形式灵活性、内容多样性之外,同时引入了正规课程系统计划、规范运行及有效管理的框架。原本课程文化和社团文化是属于大学文化中两种差异性大的文化,前者运行规范、严密,具有一定约束性;后者开放、散漫,具有一定非强制性。但二者又具有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诸多文化基点的共通之处。因此,可以引入、移植课程文化中的总体计划、分层实施、有效组织、考核评价等相对严密的手段渗透、融合进社团活动之中,通过适当规范和约束以达到提升社团活动质量、改善社团活动效能等目的。

3.兼顾普及性与传承性

社团活动课程应兼顾该门课程的“普及”性与“传承”性。具体而言,社团活动课程需要在“普及”中拓展课程的广度,激发更多大学生了解、接触的兴趣;在“传承”中延展课程的深度,唤醒更多大学生内心的热爱并自觉承担起发扬光大的历史使命。亲历性活动学习过程有利于拓展社团活动课程广度,主张大学生在自我发现、实践探究、动手操作等亲历性行为中习得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活动学习过程有利于延展社团活动课程深度,活动课程固有的知识属性让其本身更加具有学习乐趣与研究深度。在实践活动中发现知识、探索知识、建构知识并运用知识,找寻与日常生活的共鸣之处,丰富自我精神境界,体验超越后的激情和能量,并将之发扬光大。

二、高校社团活动课程化面临的困境分析

(一)学生参与动机偏差与学分泛化问题

我国“学分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得到恢复实施和逐步推广,是一门课程的学习难度、学习时间长度等方面的综合衡量。目前,一些高校将“学分制”引入社团活动课程,其出发点是想以此鼓励开课教师提高重视程度,认真备课教学;也想鼓励更多在校大学生充分利用大学生活的课余时间,从“躯干不离床板”和“眼睛不离手机”的状态之中解放出来,走出宿舍,积极参与学校文化活动课程。可是,一部分学生的认知和参与动机发生偏差,认为社团活动课程相较其他课程考试更容易过关,更为容易“混”到学分,逐渐产生“唯学分论”的功利心态。另外,少部分娱乐性质较明显的社团为迎合学生想法,在社团招新以容易“混”到学分为宣传契机,以此招募更多社团成员。

(二)开设课程重叠造成资源浪费问题

社团活动课程与已开设的选修课程存在部分定位、功能及内容的重叠现象,由此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等公共教育资源的浪费是不少高校目前开展社团活动课程遇到的一大难题。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学期伊始发布开设社团活动课程的通知后,共计收到19门社团活动课程申请,经认真审查、考量后其中有9门课程或因与学校已有选修课程出现内容重叠,或因课程定位不清晰、课程计划不周详等原因而落选。

(三)教师资质参差不齐与授课效果不佳问题

目前,多数高校的社团活动课程中,以兴趣为主导的社团活动课程往往占比较大。此类课程的授课教师往往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高校教师上岗的教师资格;二是以开设课程内容为主的相关资质,如开设茶艺类社团活动课程的教师需要具备高级茶艺师证书等。但由于后者涉及面较广,一部分超出社团活动课程审核者的了解范围,因此社团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资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偶有发生。此外,社团活动课程还具备“文化多元且相互包容,师生平等且交流自由”。[2]等特点。因此,部分年轻教师对社团活动课程的理解产生一定的偏差,过度追求营造轻松、欢快的课堂氛围,但又缺乏启发点拨的授课技巧与深入浅出的教学经验,在尽力完成常规备素材、备学生等基本准备工作后却面临课程效果不佳,学生收获甚微等问题。

(四)部门协同欠缺与课程监督缺位问题

社团活动课程在国内起步较晚,对于一些高校工作人员而言是一种较为“新鲜”的事物。“新鲜”的背后容易导致不够了解和缺乏重视。因此,在社团活动课程开展前期部署、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及课程结束后的考核评价及对社团指导教师的激励机制都存在不到位的问题。如目前多数高校并未真正将社团活动课程纳入校内三方考核评价体系之中,还有一些社团活动课程的授课教师在课酬、评职称方面无法真正获得与正规课程同等对待的机会等。

(五)学生主体性淡化与社团文化传承问题

高校社团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业余团体,社团活动也往往是由社团成员为主导发起开展的,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言而喻。而社团活动课程化以后,如处理不当则社团指导教师与学生成员所扮演角色的占比可能会发生改变。一方面,指导教师在社团活动课程中的强势姿态或过度干预可能会淡化学生在社团中的主体地位与归属感,难以激发学生自觉参与社团建设、发展的内驱力;另一方面,一些怀有功利心态的学生一旦在学期内修完学分后会明显减少社团事物的参与度,一定程度打击其他社团成员参与的积极性,不利于来自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年级的社团成员之间的“传帮带”,导致社团文化断层、难以延续等问题产生。

三、社团活动课程化实施的对策建议

(一)淡化娱乐性质,强化学术基因

为改变部分学生认为社团活动课程相较其他课程更为容易“混”到学分的看法,纠正学生参与社团活动课程“唯学分论”的动机,就要适当淡化社团课程的活动娱乐性质,增强学术交流基因。“没有课程的社团活动仅仅是自娱自乐”[3]。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授课教师要坚持社团活动课程的组织规范,严格学员考勤制度,不能以敷衍和草草了事的态度结束课程。以娱乐性质获得一席之位的事物终究只是过眼烟云,不能入脑入心,更加无法持久,只有用心用情带领学生发现品位生活之美、感受知识海洋的真谛,才能真正让学生铭记于心,并有所收获、有所成长。此外,还建议社团课程的指导教师可以加入期末社团成果作品展示活动,为学生提供释放艺术潜能、交流学术品位的平台。

(二)坚持精品思维,优胜劣汰,以“质”取胜

高校组织开展社团活动课程申请时首先应明晰定位,畅通学校课程信息查询渠道,避免教师申请课程与学校已有课程内容重叠,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等公共教育资源的浪费。其次应坚持精品思维,以“质”取胜。每学年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放出有限学分,鼓励申请开设社团活动课程的师生合力完成申请材料准备,包括课程计划、授课标准、课程评价分数(近1—3年)、课程成果展示等。入选课程所在社团将获得一定额外的活动经费支持,形成竞争,优胜劣汰。鼓励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其中,彰显自身特色,提升文化品位,努力扩大社团活动课程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三)资质与态度并行,切实解决教师实际困难

衡量社团活动课程授课教师资质建议从能力和态度两方面综合考察。在审查授课教师资格时,教师专业资质与教学资质成为必要条件外,还应注重教师以往带领该社团取得的整体成果荣誉及学生对教师的综合评价。此外,要破解社团活动课程授课教师陷入“教学效果差—无成就感—不重视—态度敷衍—教学效果差”的不良循环,就要了解授课教师的真实困难。如一些社团活动课程授课教师教学态度良好,教学准备充分,但是由于长期习惯于正规课程中的知识“灌输”教学经验,而缺乏社团活动课程中师生平等对话需要的点拨、启发技巧导致最后教学效果不理想。据此,高校应充分重视此类教师的实际困难,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组织针对提升教师点拨技巧的专场培训,鼓励教师寓乐于教,深入浅出,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与学生共同成长。

(四)坚持总体部署,强化监督考核激励机制

“社团活动课程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力量参与和多部门的协同才能顺利完成”[4]。目前,我国开设社团活动课程的牵头部门多为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如学生工作处、团委等。但如果将社团课程纳入校园文化建设规划、人才培养规划之中,则牵涉学校宣传部、教务处、二级学院等校内多个部门。因此,无论哪个部门牵头组织开展社团活动课程,都应坚持“一盘棋”考虑,避免单枪匹马、单打独斗的现象发生。在前期顶层设计、总体部署时,充分预计组织实施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形成多部门联动协调,合力商议解决问题的氛围。同时,要强化监督考核激励机制,引入课程三方评价考核,加强课程过程质量监控,让社团活动课程的授课教师在课酬、评职称方面获得与正规课程同等对待的机会。

(五)坚持学生主体属性不变,加强社团文化传承

社团活动课程依托高校社团而存在发展,“其本质就是运用开设课程的理念对社团活动进行规范化管理、实施和评价”。[5]因此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本质属性不应有变。社团活动课程要正确处理课程与活动的关系,处理指导教师与社团成员的关系,通过准确定位指导教师和社团成员的角色分工,以学习者兴趣需求为中心设计课程,注重启发学生智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组织社团学生干部的相关培训,鼓励社团负责人及骨干成员主动参与课程设计商议和过程规范管理,以期推动社团活动课程合理计划,高效实施,有效育人。沉淀社团活动课程的一些精品内容,通过朋辈教育固化并传承,实现不同年级社团成员之间的“传帮带”,最终加强社团优秀文化基因的传承。

猜你喜欢
社团课程教师
缤纷社团
最美教师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教师如何说课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