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难点与对策研究

2020-01-09 20:26张志雄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科学环境政治

■张志雄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0)

我国自进入社会发展的新阶段之后,互联网凭借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资源内容丰富等诸多特点,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逐渐融入改变社会的各个领域。在学习过程之中,学生利用互联网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以及交际范围,进而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但互联网对于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影响也比较大,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较大的困难。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较大的难点,亟待采用科学的解决对策,以此来更好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成效与质量[1]。

一、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难点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教学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以及学生的德育素养以及科学价值观念的培育。在新形势下,为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全面优化学生的德育素养,应该充分全面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较大的难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文化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

在学生的成长发展中,科学的价值取向始终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只有树立科学的价值取向,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大学生的发展质量。但网络环境下,日渐复杂且多元的网络文化,在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的同时也给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一些相对负面的信息,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科学正确价值理念的树立。较之于传统阶段,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在于学生思想层面的日益复杂以及日渐多元,若依托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或者依赖于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势必很难全面纠正大学生思想层面的错误思想,也很难真正纠正学生错误的价值取向。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全面创新,紧密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思想状况,继而更好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成效与质量。

(二)网络环境可能促成学生行为盲从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为更好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水平,全面优化学生的行为观念,应该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网络行为,树立科学的行为观念。但网络环境的深入发展以及网络信息的日益复杂等,有可能会促使学生出现行为盲目的问题。网络环境的开放性、无序性以及广泛性等,使得网络环境中的信息是非常多元的,一些相对偏激、错误等信息,很可能会引发学生进行无谓的效仿和模仿,继而出现错误的行为。众所周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是天堂和地狱的分界线,一些学生面对那些难以遏制的色情、暴力、凶杀等内容,便会在很大程度上去效仿,即使不是有意为之,但在他们的思想意识里已经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导致他们思想极易冲动,并且在是非面前失去了分辨能力,从而致使他们非常容易走向不归路。面对学生的这些错误行径,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疏导以及规范,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难点[2]。

(三)网络环境的隐蔽可能使得学生失去道德约束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过程中,为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应该依托于科学的道德约束,不断规范和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扭转和转变学生错误的思维认知。但现阶段,在较为广泛的网络环境下,网络环境的隐蔽性等特征,可能会使得学生失去道德约束,促使学生滋生一些不规范甚至不道德的想法,从而有损于当代学生本身所应该具有的风采。比如在虚拟隐蔽的网络环境中,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问题,甚至可能会出现两个“我”,一个是现实中规规矩矩的学生,另一个是网络中肆意妄为的用户。在隐藏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言行举止等可能有悖于道德规范,也有悖于学生的身份。比如在网络环境中,他们可能会采用辱骂、诽谤、造谣等方式来肆意攻击他人,他们可能会在不良心态的促使下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科学认知网络、如何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道德观念、如何科学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所在。

(四)网络环境的匿名性可能影响学生人际交往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充分全面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行为认知,还应该不断优化学生的人际交往,有效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但现阶段,在网络环境下,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相比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朋友、找寻知己,越来越多的学生倾向于通过网络来寻找快乐。他们或沉溺于网络游戏中无法自拔,或通过各类社交软件来进行虚拟交友。网络的便捷性、快速性、互动性、隐匿性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人际交往。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应该精准把握网络环境的这一特点,从优化学生人际关系和心理状态的角度出发,科学审视和判断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所在,继而更好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水平。

二、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难点的对策

在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具有广泛的空间以及多元的信息支撑,同时也能够依托于便捷快速的网络来实现信息沟通与交互。但与此同时,网络环境的隐匿性等特点,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较大的难点和困难。为更好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与作用,为有效优化学生的思想认知,应该积极采用科学的教育对策,更好地提升教育水平与质量。

(一)创新思政教学模式,纠偏学生价值取向

在网络环境下,面对学生价值取向倾斜的难点,应该积极全面地创新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科学纠偏学生的价值取向,实现教与学的深入互动。在思政教育实践中,应该充分借助于网络渠道来拓展思政教育的渠道,积极把握和了解学生价值观念以及思想动态中存在的问题,继而采用针对性的教育对策,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教师要依托于网络来强化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积极为学生分享一些正能量、正向价值理念的科学内容,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为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正确价值取向的积极作用,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依托于音视频、图像、动画等方式来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成效。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在利用网络工具的过程中,极容易受到网络文化的浸淫和影响,继而出现错误的判断或者错误的意识。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对网络文化的引导,采用案例教学法等新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明确不良网络文化可能带来的负面价值以及消极影响,从思想层面来优化学生对网络文化的鉴别能力[3]。

(二)丰富思政教育内容,纠正学生行为盲从

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传统的思政教育可能更多依赖于传统的教材,教师并没有将思政教育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理论体系结合起来,相对单一的教学内容,很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成效。为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该积极依托于网络平台,积极依托于微课、慕课等全新教学形式,更好地丰富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科学纠正学生行为盲从的问题。学生的思辨能力还有待提升,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引导者,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思维习惯等,在整体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同时,更要科学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鉴别能力,避免在行为方面出现盲目的效仿、跟风等。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和完善过程中,要不断结合现阶段最新的政策理论体系和当前最新的社会动态,同时更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生活实践中真实的例子,以学生实际生活中真实的案例来作为教学印子,有效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行为盲从问题。

(三)创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打造健康网络教学模式

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学生思想层面可能会出现一些松动,甚至脱离道德约束的问题,这可能同网络环境的隐藏性等特点有关。为更好地净化学生的思维,为科学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应该积极创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积极打造健康的网络教学模式。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应该科学全面地创设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建立起一个集趣味性、知识性、服务性多方面功能于一体的校园内部网络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根据学生的生活情感等多方面设置问题,更好地满足学生探索知识,拓展自身视野的需求。当然,在网络环境的创设过程中,有必要依赖于一定的技术条件来进行防范以及隔离保护。另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还应该全面打造健康的网络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充分正视网络,积极明确网络中的道德规范。

(四)积极开展网络法制道德教育,优化学生的人际关系

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为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及人际问题,应该积极开展网络法制以及道德教育,更好地优化学生的人际关系,促使学生从虚拟的网络中回归现实生活,积极找寻生活中的快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科学全面地开展法制教育,引导学生明确网络并不是法外之地,仍受到诸多的法律条款的规范和约束。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还应该积极开展道德教育,将一些网络失德、网络违法的真实案例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认知到网络的双刃剑特点。除此之外,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还应该不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及质量。

网络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既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同时也容易滋生不良的信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充分明确教育难点,积极采用科学的应对策略,更好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成效。

猜你喜欢
科学环境政治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点击科学
“政治攀附”
科学大爆炸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