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020-01-09 20:26孙凤山张玉芳葛桂芹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思政理论

■孙凤山,张玉芳,葛桂芹

(潍坊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2737)

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明确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下文简称“思政课”)教师要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科学研究,凝练形成与所教课程紧密相关的科研方向,深入研究课程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将研究成果作为重要教学资源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可见,开展科研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在教书育人的同时,积极投身于科研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科研能力与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夯实能力基础。

一、思政课教师科研能力的内涵

思政课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指思政课教师基于时代发展要求,运用恰当的方法与手段,开展学术研究,产出原创性研究成果,并应用于思政课教学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在思政课教学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政治理论分析问题、创新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觉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指导、改革、创新思政课教学,将思政课教学内容、观念、模式、手段理论化,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培养学生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良好的道德素养的能力[1-2]。

思政课教师的科研能力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科研能力是思政课教师专业能力深度和广度的体现。思政课教师通过提升科研能力不仅要更好地传播而且要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就是说,思政课教师既要做思想政治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要做具有高水平科研能力的研究者。

第二,思政课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教学和社会实践能力紧密联系,是为解决教学问题和现实社会问题服务的。思政课教师要以教学需求和社会现实问题为基点,深入开展科研,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提供方案、策略和方法。

第三,思政课教师科研能力的构成是多方面的。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学术感悟、思维、创新能力和批判反思能力,而且还要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具备课题选题、文献收集整理分析和社会调查能力,以及科学规范地展示研究成果的文字表达能力。

二、提升思政课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思政课教学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的需要

思政课教学并不是封闭的单纯的理论教育,而是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与整个世界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也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政课教学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更加复杂多变。思政课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准确把握新时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才能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把握当今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脉搏,从而有针对性地应对思政课教学和社会发展中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实践课题,在深层次上解答学生提出的难点热点疑点问题,真正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的培根铸魂作用。

(二)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需要

教学和科研就像教师的两条腿,互相支撑。一方面,思政课要真正发挥铸魂育人的作用,教师就必须立足于教学实际和社会现实,对教学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手段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思想需求特点等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从中发现规律,找到恰当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思政课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成果,也包括中国革命史、形势与政策,还包括职业道德修养教育,在规定的有限学时内教学如此多的内容,往往不利于学生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形成“夹生饭”,降低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化繁为简,既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充分发挥思政课应有的作用。只有渗透了深度科研的思政课教学才是有温度、有说服力、有灵魂的教学。

(三)思政课教学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信息化时代,思政课教师需要提高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科研能力。一方面,信息化已经成为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思政课教学的互动性,使教学充满生机,同时,又要避免信息化传播手段对大学生的政治理念、价值观念、道德情感等方面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和冲击,是思政课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信息化时代,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由知识的权威、理论的“灌输”者,转化为与学生共同学习、探究的合作者。思政课教师如何适应这种角色转换,也是要认真面对的问题。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能够深入研究信息时代思想文化传播的特点和大学生思想文化需求的特点,深入研究思政课信息化教学的规律,不断探索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

(四)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首先,科研能力是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素养。只有科研能力提高了,思政课教师才能有效地收集、分析、加工、创造知识信息,才能丰富自然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储备,完善专业知识体系,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前沿科学理论。其次,科研能力决定着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质量。具备了较高的科研能力,思政课教师才能深入研究和把握思政课的性质和功能、课程设置框架、教学的规律,从而具备更加扎实的专业教学能力,达到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同步发展的目标。最后,科研能力是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思政课教师通过科研解决教学和服务社会中的问题,能够产生强烈的获得感、成就感和幸福感,这些情感体验又进一步激发出思政课教师投身于科研和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提升思政课教师科研能力的困境

(一)教师教学任务繁重

目前,高校思政课专职教师数量不足、师资力量紧张的问题十分突出。师资力量紧张,必然导致人均课时量偏高,教学任务繁重。思政课教师整天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开展科研工作。特别是青年教师刚刚步入社会,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承担恋爱、结婚、养育子女等生活的压力,就更难保证科研对时间和精力的需求。所以,当思政课教学变成了机械的重复性的耗时耗力的劳动时,隐藏在教师心头的科研热情就会逐渐被消解,科研成了无关紧要的工作,教师科研能力随之下降。从没有时间进行科研,到没有必要进行科研,再到没有能力进行科研,思政课教师在科研能力提升上逐渐形成恶性循环。

(二)教师科研意识薄弱

当前,思政课教师普遍存在科研意识薄弱、科研动力不足的问题。有些教师不能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认为科研与教学无关,科研应该是专家或者教授学者们的事情。有些教师认为思政课属于公共基础课,只要按照书本上、文件上说的向学生宣讲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就行,没有必要搞科研。有些教师认为搞科研就是写文章、做课题,很少关注和研究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政治理论与现实实践结合的问题,而发表文章、做课题的目的是为了评聘职称或应付科研考核,因而科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写文章、做课题东拼西凑、人云亦云,普遍缺乏独立见解和创新性。还有一些教师对科研存在畏难情绪,认为教学容易、科研难做,所以不想做科研,也无心做科研,缺乏科研的勇气和探索精神。

(三)教师科研素养不高

与其他学科特别是与自然科学领域的教师相比,思政课教师的科研素养相对低一些。一是理论功底不扎实。部分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缺少深入研读,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把握停留在浅显层次。理论功底不扎实就难以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入的创新性的研究,也不能很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去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难点热点疑点问题。二是缺乏系统性的科研方法指导和训练,没有掌握科学有效的科研方法,科研过程往往处于自我摸索状态,青年教师尤甚。有些老教师在开展科研活动时,较少选择青年教师作为参与成员,传帮带作用发挥很不够。三是科研创新能力不足。能够通过科研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或者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重大问题的教师为数很少,绝大部分教师难以产出高质量、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大部分科研成果缺乏新颖的观点,对前人的成果继承有余、质疑批判欠缺。

(四)教师职业认可度较低

思政课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与其职业的认可度有着密切的联系。思政课是公共基础课,这样的课程定位以及长期以来人们对思政课的误解,致使学生、学校和社会对思政课程不够重视。加之思政课通常采用大班制教学,教师劳动付出要比专业课小班授课大得多,却往往不能像专业课教师那样得到学生的认可,这往往使思政课教师产生自我否定感。同时,目前大部分高校把对教师的教学科研考评与职称评聘、工资待遇等切身利益挂钩,而且考评体系整齐划一,较少考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这使得思政课教师在职称评聘、考评时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从而引起对自身职业的无奈甚至是倦怠[3]。教师处在这种不受重视、不被认可的环境之中,对教学工作被动应付的时候,哪里还有热情去做科研。

四、提升思政课教师科研能力的路径

(一)提高思政课教师理论素养

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丰富的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知识,是思政课教师进行科研和教学改革的基础。思政课教师必须深入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党在新时代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略,掌握它们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弄通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弄透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及其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及其对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指导意义。

思政课教师还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相关学科的理论学习,广泛涉猎历史、哲学、社会、经济、法律、心理、教育等人文社科专业的理论和知识,了解自然科学、交叉学科的前沿知识,不断调整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人文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思政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和把握的深度与广度,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建立在广博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之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才深刻、到位。

(二)转变认识,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

首先,要引导思政课教师转变对科研的认识偏差,要树立正确的科研观,明确科研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功能性定位与价值取向[4],牢固树立“科研是岗位职责的内在要求”和“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自觉提高开展科研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科研作为推进个人专业化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措施。

其次,要引导思政课教师正确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明确科研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自觉把教学与科研有机地协调起来,把科研摆在突出的位置,用尽可能多的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支撑教学,用科研成果回答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用科研展示思想理论教育的强大魅力,提高思政课教学的价值。

最后,高校要培养思政课教师的问题意识,使之善于在教学中发现问题,主动针对问题展开研究;要培养思政课教师的创新精神和超前意识,在研究中把握新信息、新动态、新趋向,取得创新性成果;要培养思政课教师脚踏实地、锲而不舍、勤奋执著的探索精神,使之能够在十分繁重的教学之中坚持做科研。

(三)强化科研培训,畅通科研能力提升渠道

一方面,要建立思政课教师基本科研能力培训机制。把科研培训纳入师资建设的机制化轨道,聘请校内外专家定期对思政课教师进行科研选题、组织实施、成果撰写与发表,以及课题申报、评审、验收等方面的培训,强化特色培训和差异化培训,有针对性地消除思政课教师基本科研能力上的“短板”,使思政课教师掌握科研的基本路径和方法,具备开展科研的基本能力。

另一方面,高校要为思政课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搭建平台、畅通渠道。积极鼓励思政课教师多途径、多渠道、多形式地参加校内外的学术研讨和培训活动,交流思想、互通信息、把握学术研究前沿动态,使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学术研究与时俱进。鼓励思政课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进修或做访问学者,提高理论水平,扩展学术视野。组织教师到企业事业单位、改革开放前沿地区、欠发达地区、革命历史纪念场馆等进行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国情、社情,促进科研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相融合。

(四)培养科研领军人才,组建科研团队

学科带头人等科研领军人才,代表着一所高校思政学科教学和科研的最高水平,培养领军人才是带动思政课教师科研能力整体提升的必然选择。高校要加强高职称、高学历、高层次思政研究人才和教学人员的引进,同时,要在校内充分挖潜,对那些有发展潜力的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委以重任,使他们尽快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科研和教学骨干。

以科研领军人才和科研骨干为核心,以课程教研室、科研平台、科研课题、教改项目为依托,或者以共同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为纽带,组建科研团队。在科研团队内,每个成员都根据自身的学科专业、研究兴趣、研究专长等承担相应的研究任务,成员之间互相协作,互相支持,最大限度地激发自身的科研潜力,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科研团队的组建还要重视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联合,重视不同学科专业领域之间的交叉研究和协同创新,以便使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和教学研究建立在更广泛的基础之上,提高研究的层次和水平。

(五)强化制度改革创新,建立政策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科研管理政策向思政课倾斜机制。建立思政课专项科研基金,为教师开展学术交流、考察学习、社会实践提供经费保障[5]。校级科研课题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政教育专项,对申报立项的校级以上科研课题、教改项目配套相应的经费支持。对取得重要学术价值或显著转化应用成效的科研成果予以重奖。

二是改革教学评价制度,在教学工作量考核上,实施科研工作量与教学工作量转化机制,教师的科研成果可折算为一定数量的教学工作量,以便于思政课教师平衡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使得思政课教师能够挤出一定时间从事科研工作。

三是改革职称评聘和科研考核评价制度。实行思政课教师职称评聘单设系列、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以体现思政课教学和科研的特殊性。改革科研考核评价制度,实行代表作评价制度,突出高质量研究成果、校本研究成果和成果转化的导向作用,改变“为完成任务而科研”“为职称而科研”的不合理状况,引导教师“做有意义有价值的科研”。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思政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思政课“需求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