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视域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路径探赜

2020-01-09 20:26张翼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获得感层面供给

■张翼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8)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与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分别提出了两个概念:“获得感”与“供给侧”,自此之后,“获得感”成为了一个兼具思想高度、情感温度与传播热度的暖心话,“供给侧”成为了一个淘汰行业产能过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平稳发展的高频词,两个词汇分别入选于2015年与2016年的“十大流行语”,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探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实践同样需要围绕大学生密切关注的“获得感”展开,将“供给侧”理论引申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之中,不仅积极响应了2017年教育部提出的“切实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的号召,将“获得感”作为评价思政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核心指标,还能够根据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与需求,有针对性地丰富供给载体、优化供给方式、探索供给内容、改善供给策略,切实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供给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涵盖的四个维度

(一)“供给侧”与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内涵阐释

“供给侧”即供给方面,是与“需求侧”相对应的概念,最初援引自西方经济学领域。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当中所存在的供需不平衡的现象,首次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构想,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经济领域改革的纵深推进势必影响着意识形态领域的不断完善,高校作为我国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与分配中同样存在着需求与供给,位于需求侧的大学生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无疑要求思政教育者们探索更高效、更精准、更深刻的供给。由此可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供给侧理念的双向联动,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结果。

“获得感”是主体在满足一定的物质追求或者精神追求之后的一种主观感受,这种感受既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客观存在的,也可以是人的理想信念、道德追求、价值判断等精神层面的满足[1]。2017年教育部在启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时明确提出要“切实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这也是教育部首次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获得感”进行深度融合。基于此,我们可以将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上的“获得感”理解为:教育对象在参加、学习、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或过程后,因实实在在的收获体验而产生的持续的、积极的、正面的主观感受。具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应该由以下四个维度的感受构筑而成:生理层面的体验感、心理层面的满足感、思想层面的认同感、行为层面的成就感。

(二)供给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四个维度

1.生理层面的体验感

生理层面的体验感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前提。所谓生理层面的体验感,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供给方为教育对象营造的生理感观体验。传统思政教育的供给载体相对单一,多以听觉为主、视觉为辅,而现代多媒体教学的普及与实验室教学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教育对象有了耳目一新的生理观感。供给载体的升级不断地刷新着教育受众在生理层面的体验,这并不是为了迎合受众在制造噱头,而是在充分把握教育对象认知能力、心理活动、话语特征、个人偏好与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别具匠心地营造出思政教育的互联与互动,用身临其境的观感体释放出思政教育的共振与共鸣。

2.心理层面的满足感

心理层面的满足感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基础。所谓心理层面的满足感,指的是教育供给者综合运用多种形式激发教育受众在内心需求上积极的、正面的、肯定的情绪感受。心理上的情感需求是可以被外部化的一种方式,它的波动与流变深刻影响着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吸收效果与实践动力。心理层面上的主动接纳、愉悦与满足,是思想政治教育高速运转的润滑剂,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供给的发动机,更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付诸实践的心理起点与情感根源。

3.思想层面的认同感

思想层面的认同感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核心。所谓思想层面的认同感,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供给者输出的教育内容契合了教育受众的思想认知与价值需要,进而产生的认可、赞同与信服。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主体,不仅是内容与观点的表达者,还是思想与灵魂的奠基人,他们应该在思政教育中凝练特色、深挖内涵、拓宽思维、深化价值,使受教者在思想认知、是非观念、价值判断等方面突破固有认知的束缚,产生恍然大悟与醍醐灌顶之感,进而激励受教育者追求更高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实现社会价值、升华个人价值。

4.行为层面的成就感

行为层面的成就感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关键。所谓行为层面的成就感,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供给者为教育受众提供实践契机与实践情境,推动教育受众躬身实践,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进而收获到成功与满足的体验。相比于前三个维度的感受,行为层面的成就感更加显性与外化,它不仅有效推动了教育受众充分发挥主观的能动性,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而且以实践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真理性,通过个人在客观环境中的判断、选择与身体力行,不断地反思自我、锻炼自我、完善自我,从而促使其主观境界的成就感得以生成与深化。

二、供给侧视域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三重困境

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供给侧”上已经无法完全匹配大学生的需求,故而呈现出了大学生获得感受限、获得感流失与获得感缺位的三重困境。

(一)获得感受限:供给效果不理想的思政教育困境

在供给载体上,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依旧局限于传统教学模式中故步自封,无法将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与新兴科技及时融入育人载体之中,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官受限、情感滞后、互动性薄弱,无法有效吸引与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与积极性,进而破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感知表达与情绪表达。试问,沉闷的课堂氛围与晦涩的抽象理论如何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与需求,又如何能够锐化与提亮思想政治教育的底色?

在供给方式上,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依旧囿于传统的套路、模式与框架,重理论教育轻躬行实践、重课堂灌输轻环境联动、重专业教学轻思想教化、重单向说教轻协同育人,没有尝试挖掘更多有针对性、有需求性、有思辨性、有互动性的思政教育供给方式,极大弱化了供给的温度、力度与强度,致使理论与实践脱节、教育与感悟错位、课内与课外断层,进而导致学生的“获得感”流于表面,无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获得感流失:供给内容不精致的思政教育困境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达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内容: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治观教育以及道德观教育”[2]。从思想政治教育构成的五个主题而言,它们在内容的大方向上值得肯定,但是教育供给者如何细化、美化、深化、优化其内容的可观赏性、可吸收性与可研究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供给内容上值得深思的话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供给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没有内容的问题,而是没有精致化内容的问题,教育内容与现实社会生活结合不够,不新颖、不精致、不动人、不有趣,没有站在需求侧的角度思考问题,以简单粗暴的理论灌输自说自话,导致育人内容苍白化、同质化与脱节化,不能够引发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情与共鸣,无法使教育受众的“获得感”扎根在现实的土壤中萌芽,甚至连其中的养份都悉数流失。

(三)获得感缺位: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思政教育困境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中,供给与需求是无法割裂的一体两面,大学生有追求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与实现个人价值的现实需要,因此在思政教育的供给无法匹配与满足这种需求与需要的时候,就会产生“获得感”的缺位。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与需求正在面临着以下三种窘境:一是有需求无供给的教育空白,二是有供给无需求的自说自话,三是需求多元化下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不尽如人意。在思想政治教育里,如何回应需求对供给的时代诘问、如何扩大供给与需求的交集与重合、如何填补大学生需求侧“获得感”的缺位,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进入到了供需关系深水区后必须探索的关键与核心。

三、供给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提升路径

(一)优化供给载体,增强思政教育观感

第一,要让思政教育的供给有沉浸式体验。好的教育应该像盐一样,盐入水中,看不到盐的存在,但能尝到盐的味道,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提升同样应该创新有效载体,将育人的内容积极融入有效载体中,使教育的效果如盐入水中,起到“强筋健骨”的功效[3]。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兴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依托新媒体平台高强度的视听性与互动性,帮助学生开启思政教育中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打造多方位、深层次的沉浸式学习体验,积极调动大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感知教育内容。例如,将现代VR技术与“重走长征路”主题教育结合,让大学们通过VR技术更加身临其境地体验到长征路上的艰辛与坚持,从而使得教育教学的内容变得鲜活起来且可以被感知。

第二,要让思政教育的供给有互动性感受。面对信息化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的教学载体已经不能够持续有效地支撑与触动大学生主动汲取新的知识与养分,因此教育供给者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恰当使用移动终端教学辅助软件,采用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多元化的方式,借助微信、微博、易班等网络平台,顶置开放性、多样性、独特性的热门话题,撰写并推送主题时评、博文与公众号文章,提升话题的讨论度、引发学生的关注度,将教育内容合理嵌套于新兴的供给载体之中,有效激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由浅入深。

(二)优化供给方式,增进思政教育情感

第一,要从供给侧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情感获得感是高校学生在接受一系列有意识、有系统、有目标的教育影响后所产生的情感上的满足和愉悦,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产生的初始阶段和首要步骤[1]。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除常用的理论灌输法外,还有实践锻炼法、自我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比较鉴别法、咨询辅导法等[2]。教师要综合运用讨论、汇报、演讲和情景剧等各类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与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弱化传统的排浪式单向性理论灌输,不落窠臼地向精准滴灌式和参与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演进,充分调动大学生的情感共鸣。

第二,要从供给侧重塑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氛围。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应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营造学生喜欢听课、愿意听课、极具亲和力的教学氛围,并重视其对大学生思想领域的潜在影响与感染。思政教育供给者要注重开启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双向联动的情感枢纽,架起沟通的桥梁,以真心换真情,培育优良班风与浓郁学风,营造积极的、正面的、赞同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对理论进行再咀嚼和再体悟,进而促使教育对象的获得感逐渐凝聚、逐渐升温。

(三)优化供给内容,提升思政教育质感

第一,优化供给内容“颜值”,要做到内容好看。有“颜值”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外乎两种:一是贴近生活的好看,另一种是高于生活的审美。贴近生活的优质内容需要教育供给者积累与转化“身边人”与“身边事”的思政教育素材,通过教育受众的认知度与熟悉感,对思政教育想要传达的价值内容进行再深化、再锻造。高于生活的优质内容需要教育供给者运用自身已有的学识、意志、信念等要素提亮思想底色,针对“目标、追求与信仰”等内容进行调味调色、设计加工、包装亮化,用思想启迪思想、用灵魂触动灵魂,推动教育受众志存高远,勾勒理想蓝图、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荡学生的奋斗欲。

第二,优化供给内容“言值”,要做到内容好听。供给内容表达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育对象对内容的吸收、理解和认知。越是深奥、乏味和晦涩的教育内容,越应该化繁为简,输出成通俗化、生动化、生活化的语言艺术表达,用真知灼见展现话语魅力、用真材实料充实话语内容、用真情实感增强话语力度,用冷静的理论话语、精准的学术话语、生动的情感话语与鲜活的沟通话语展现思政教育内容的“言值”,使教育内容受理解、受欢迎、受追求、受喜爱。

第三,优化供给内容“研值”,要做到内容好读。供给内容“研值”下的“好读”不是容易读懂的意思,而是有深入挖掘空间的意义,越是匠心独运、别出心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越是能够细嚼与回味,正所谓钻之弥深,则仰之弥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潜心专研、精心打造有理论深度、有思想密度、有价值高度、有情感温度、有育人力度的教育内容,不断梳理脉络、凝练特色、挖掘内涵、绽放巧思,打磨出兼具时代性、示范性、观赏性、流畅性与探索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精品内容。

(四)优化供给策略,完善思政教育实感

第一,优化供给策略,应该将供给与需求相匹配。教育对象的实际获得与自身需求的匹配与契合能给教育对象带来一定的满足感与获得感,获得感本身就蕴含着在实际获得内容层面持续注入与不断提升的意味,随着教育对象实际获得的越多,其心理需求满足的阈值就越高,就越需要注入新的、高质量的内容去满足新的心理需求[6]。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应关注大学生所思、所想、所期、所盼,围绕学生的专业实际,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思政教育需求侧调查研究工作,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合理期望调整供给策略,从师资力量、教育内容、教学模式多方位服务学生的发展需求,因势而动、因机而变、因变制宜、因材施策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引导工作。

第二,优化供给策略,应该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实践是理论与实际之间互联互通的桥梁: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受众在躬身实践中以知行合一的方式汲取获得感,能够促进思政教育理论的强化与固化;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受众在身体力行的实践中也将不断地检验与发展思政教育理论,印证与升华对原有理论的认识,进而衍生出新的获得感。思想政治教育供给者要教育学生、组织学生、引导学生自觉将所思、所学、所感、所想、运用到改造客观世界的行动中去,为学生提供和制造理论联系实际的契机与情境,为实践层面的获得感与成就感奠定坚实基础,激活思想政治教育立言、立身、立心、立行的价值导向与树人作用。

猜你喜欢
获得感层面供给
基于选项层面的认知诊断非参数方法*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获得感”大盘点,你的2016有收获吗?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