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便血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探讨

2020-01-09 17:13刘启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24期
关键词:肠壁胃肠道早产儿

刘启乐

新生儿肠壁还处于持续发育阶段,弹性纤维分布有限,胃肠道黏膜功能不全,受这些因素影响新生儿便血时有发生。新生儿便血往往是其他内科疾病的警示。部分疾病来势汹汹,需要儿科医生快速作出正确的诊断结果,及时进行治疗,增加治愈的可能性,否则可能会危及生命,这对儿科医生而言是非常大的压力和挑战[1]。本次研究收集了2016年3月~2019年12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100例新生儿便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便于对新生儿便血的诊疗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100例便血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在入院后进行血常规、血气分析、大便常规加潜血、血培养、胃肠道彩超、凝血五项、肝肾功能、大便培养、立位腹平片等各项检查,出生时间≤48 h的患儿需增加血样碱变性(Apt)实验。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的胎龄、出生天数、出生体重、性别、分娩方式、新生儿评分、入院时间、患病时间、治疗过程等。

2 结果

2.1一般资料 100例便血患儿女患儿40例,男患儿60例;日龄最短0.4 h,最长29 d,平均日龄(4.2±8.6)d;早产儿65例,发生过窒息的患儿35例;有1例患儿是第二次入院治疗,首次治疗痊愈后1d再次复发。便血患儿中有12例为假性便血,均患有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其中有8例患儿是因咽下血性羊水导致,另外4例是因产妇乳头皲裂导致;其余88例患儿是真性便血,其中60例患儿最低胎龄为29周、最高胎龄为36周;另外28例患儿最低胎龄37周、最高胎龄42周;55例患儿的新生儿评分<7分,25例患儿新生儿评分为8~10分;50例患儿体重<2.5 kg,30例患儿体重2.5~4.0 kg,20例患儿体重≥4.0 kg。

2.2便血与原发病的关系 真性便血患儿中有33例患有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8例患有新生儿败血症,13例患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2例患有新生儿出血病,7例患有新生儿硬肿症,7例对牛奶蛋白有过敏反应,6例患有先天性食道裂孔疝,3例患有肛裂,3例患有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3例分别患有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和先天性肠重复畸形。

2.3临床表现 患儿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便血情况,有的患儿在就诊时即表现为便血,其中有8例患儿在便血的同时还伴随呕血,33例患儿有腹胀表现,9例患儿发生失血性休克,4例患儿出生时身体分布有出血点。

2.4辅助检查

2.4.1X线检查 经X线腹部立位平片检查发现,有15例患儿肠壁间有积气,6例患儿门脉有轻微积气现象,5例患儿分别有肠管僵硬、小肠壁增厚和肠间隙模糊情况,4例患儿腹部生理积气不足,2例患儿检查结果呈双泡征;胸部X线检查结果为患有支气管充气征,6例患儿呈细颗粒影,4例患儿两肺野透亮度下降。

2.4.2胃肠道彩超检查 经胃肠道彩超检查发现,有15例患儿升结肠和左侧小肠壁有阶段性增厚,8例患儿肠壁有积气,9例患儿乙状结肠和直肠部分肠壁有轻微炎症发生,6例患儿有先天性食道裂孔疝,3例患儿有炎性水肿。

2.4.3血样碱变性试验 出生≤48 h的患儿血样碱变性实验结果呈现黄棕色。

2.4.4血常规、大便常规加潜血、血培养、凝血五项、大便培养 有3例患儿嗜酸细胞占比超标,4例患儿血小板数量不足;所有患儿大便取样检查结果呈+~+++不等红细胞,有患儿大便常规呈+~++白细胞;16例患儿凝血酶时间过长;所有患儿大便培养未见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生长现象。

2.4.5治疗过程及效果 所有患儿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均安排单间或者病床之间做隔离,治疗期间禁止进食,静脉输注营养液、头孢哌酮舒巴坦或者头孢曲松等抗生素,用药过程中观察患儿的耐药性;所有患儿静脉注射酚磺乙胺注射液(商品名:止血敏)0.25 g/d,白眉蛇毒凝血酶0.25 kU,维生素K1(5±4)mg,连续给药5~7 d,同时伴有呕血的患儿需用温度适中的盐水洗胃,并通过胃管注白眉蛇毒凝血酶0.25 kU或者同等剂量的云南白药[2]。根据患儿的病情不同需禁食最短2 d、最长14 d,大便常规和潜血结果两次显示无异常,方可少量喂5%糖水,观察患儿的反应无不适反应再喂食深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奶,适应后可喂幼儿配方奶粉。患儿在入院治疗2~15 d不再便血,住院时间最长24 d,最短3 d[3]。有6例患儿在确诊后为了确保手术安全转院,100例患儿最终全部治愈,未出现死亡病例或者其他并发症。

3 讨论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一般情况下会发生新生儿便血,引发新生儿便血的因素有很多,有的危重症疾病也会引发新生儿便血,该病的发病率受到过敏源的增多也在逐年增加,有的患儿在便血的同时还有可能伴随呕血,出血量也有所差别,对新生儿的身体和生命造成损伤[4]。

新生儿便血有真性便血和假性便血,假性便血的原因主要是胎儿在母体吞咽血性羊水或者产妇乳头皲裂,根据此次研究发现导致新生儿便血的主要原因是早产、窒息、新生儿出血病以及感染,与相关文献报道无差异。假性便血患儿的症状通常较轻,不影响排便,各项辅助检查和看诊结果比较正常,伴随排便将体内的血水排出后便可治愈。

新生儿窒息会影响脏器发育和功能,对胃肠道的损伤是不可避免的。缺氧缺血状态下的胃黏膜血流量不足,无法有效的抵抗酸腐蚀,体内的血液分布发生变化,机体供养优先大脑等生命器官,肠胃、肺等血流量降低,胃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消化道黏膜供血不足并且坏死,胃黏膜无法正常发挥防护作用,引发便血,除此之外,缺氧状态下自由基滋生,加大了对肠黏膜的损伤。根据相关资料记载,窒息程度直接影响胃肠道的损伤程度,所以发生窒息的患儿要及时调节血液循环,缓解胃肠道缺血症状[5]。产前或产时呼吸窘迫的新生儿需要适量使用抗生素行抗感染治疗,根据具体症状确定禁食时长,避免加重胃肠道负担;早产儿的脏器尚未完全发育,胃黏膜功能有限,很难避免肠道感染,早产儿在生产时经常出现窒息,导致肠壁缺血缺氧,无法有效抵抗细菌入侵;食物进入胃肠道后很难消化,极易滋生细菌;有的早产儿肾脏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发生酸中毒的可能性极大,在喂养过程中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便血;早产儿的肝脏功能也未完全发育,凝血功能不足,会导致便血;所以早产儿的首次喂养时间一定要谨慎,部分早产儿在生产时有窒息或胃肠道损伤的情况下,根据情况禁食一段时间,经过各项检查结果正常后可以少量喂食5%糖水,无不适症状下逐渐过度到配方奶粉,进食量也要严格控制,循序渐进。

感染分为宫内感染、宫外感染以及不同生产阶段感染,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或者新生儿败血症均会影响肠黏膜的供血量,导致黏膜供血不足、肠道无法正常蠕动,食物长时间停留在肠腔,细菌大量滋生引发便血。所以新生儿便血患儿必须行大便培养和血培养检查,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具体用药方根据患儿的药敏结果作出调整。

新生儿凝血因子不足便会引发新生儿出血症,普遍现象是便血或者伴有呕血,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更易患新生儿出血症;有的患儿肠道菌群生成受限,影响维生素K合成,凝血因子减少造成出血[6]。所以引发新生儿出血症的首要因素是缺乏维生素K,目前新生儿会在第一时间肌内注射维生素K,新生儿便血率明显降低。治疗新生儿便血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维生素K[7]。

受饮食和环境等影响过敏性疾病越来越多,有的患儿对配方奶粉有过敏反应,一般表现为呕吐甚至便血。本次研究的100例便血新生儿中有7例对牛奶蛋白过敏,将配方奶粉换成蔼儿舒后不再出现便血[8]。蔼儿舒是一种深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奶,抗原极少,对新生儿过敏及湿疹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除此之外,引发便血的疾病还有先天性肠重复畸形、先天性食道裂孔疝等,儿科医生在诊断过程中要谨慎[9]。新生儿便血情况较普遍,危重症患儿还会发生出血性休克,一旦出现便血或者呕血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引发新生儿便血的因素有早产、窒息、新生儿出血症和感染等,所以孕期要定期产检,避免早产降低妊娠风险,新生儿如果出现窒息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复苏措施,要在第一时间肌内注射维生素K,避免发生便血,并且要配合合理的喂养方式。

总之,便血患儿要及时确定病因,根据病情确定禁食时长,静脉输注营养液、维生素K、白眉蛇毒凝血酶和凝血酶,同时予以抗生素药物治疗,经常规检查结果合格后方可循序渐进开始进食,过敏性患儿可食用深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奶,可以有效治疗新生儿便血。

猜你喜欢
肠壁胃肠道早产儿
CT小肠造影在鉴别克罗恩病活动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决策的意义探讨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早产儿如何护理及喂养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原发于生殖系统胃肠道外间质瘤MRI特征分析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2019胃肠道肿瘤防治新技术、新进展高峰论坛在京举办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