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云
(长治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系 长治 046011)
以“史”和《清史稿》为代表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20世纪50 至70年代,由全国史学界、出版界通力合作,中华书局陆续承担了点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的编辑出版工作。点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的整理和出版,历时二十余载,真可谓举全国之力,集前辈之功,功绩卓著,超迈前人,因而一经出版便以其优秀的学术品质和适宜阅读的现代形式,逐渐取代了以往的诸多旧本,成为使用最广泛的权威性通行本。诚如詹宗祐所言:“点校本二十五史彻底改变了现代历史工作者对于二十五史的版本选择,现在除了专门的版本学者外,学术研究几乎都是以中华书局的点校本二十五史作为版本选择。”[1]2点校《旧唐书》时,所用底本为清道光年间扬州岑氏(按:岑建功)惧盈斋刻本(以下简称“岑本”)[2]3,岑本是据殿本重新翻刻的,而殿本又被沈德潜等人恣意篡改过,所以底本选用很不好;再加上历史因素的干扰,点校工作做的很草率,甚至出现了有些《旧唐书》的记载本来与《新唐书》等不同,也硬要用《新唐书》等来改《旧唐书》的情况[3]。《新唐书》的点校以百衲本为底本,优于《旧唐书》之岑本,且参校了北宋闽刻本十六行本(影印胶卷残本)、南宋闽刻十行影印本(缺四十多卷)、汲古阁本、殿本和浙江书局本[4]14;但是点校工作亦做的比较粗糙,径改痕迹明显。虽然后来中华书局在陆续改版印刷中把一部分学术界的校勘、修正意见纳入改版订正内容之中,但讹误之处仍不在少数。近来查阅两《唐书·高祖本纪》时,发现数出讹误之处,特一一予以罗列考辨。
(武德元年)六月甲戌,太宗为尚书令,相国府长史裴寂为尚书右仆射,相国府司马刘文静为纳言,隋民部尚书萧瑀、相国府司录窦威并为内史令……己卯,备法驾,迎皇高祖宣简公已下神主,祔于太庙。追谥妃窦氏为太穆皇后,陵曰寿安。[2]7
《新唐书·高祖本纪》则曰;“(六月)己卯,(追谥)皇考曰元皇帝,庙号世祖,妣独孤氏曰元贞皇后;妃窦氏曰穆皇后。”[4]7按:首先,据《唐会要》卷三《皇后》载:“高祖皇后窦氏,武德元年六月二十二日,追谥穆皇后。贞观九年五月九日,追尊太穆神皇后。”[5]23同书卷八十《谥法下》亦载:“昭成,赠睿宗皇后窦氏……且太穆皇后,武德元年五月,追谥为穆皇后。贞观元年五月六日,又追尊为太穆皇后。”[5]1476其次,查《太平御览》卷一百八《皇王部三十三·唐高祖神尧皇帝》曰:“(武德元年六月)追谥妃窦氏为穆皇后。”[6]520《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五《唐纪一》亦曰:“己卯,袝四亲庙主。追尊皇高祖瀛州府君曰宣简公;皇曾祖司空曰懿王;皇祖景王曰景皇帝,庙号太祖,祖妣曰景烈皇后;皇考元王曰元皇帝,庙号世祖,妣独孤氏曰元贞皇后;追谥妃窦氏曰穆皇后。”[7]5905最后,考《新唐书》卷七十六《后妃上》曰:“帝(按:高祖李渊)有天下,诏即所葬园为寿安陵,谥曰穆。及祔献陵,尊为太穆皇后。”[4]3469同卷又曰:“又引太穆皇后始谥穆,及高祖崩,合帝谥曰太穆,追增太穆神皇后。”[4]3490
综合上述史料可知,唐高祖李渊妃窦氏在武德元年初谥“穆皇后”,贞观年间才追谥为“太穆皇后”。《旧唐书》中“太穆皇后”之“太”字当属衍文,应以《新唐书》“穆皇后”为是。
(八月)庚子,赠隋太常卿高颎上柱国、郯国公,上柱国贺若弼杞国公……左翊卫将军董纯柱国、狄道公,右骁卫将军李金才上柱国、申国公,左光禄大夫李敏柱国、观国公。诸遭隋枉杀而子孙被流者,皆还之。[4]7
《旧唐书·高祖本纪》则曰:“(武德元年八月)丁亥,又诏曰:‘隋右骁卫大将军李金才、左光禄大夫李敏,并鼎族高门,元功世胄,横受屠杀,朝野称冤。然李氏将兴,天祚有应,冥契深隐,妄肆诛夷。朕受命君临,志存刷荡,申冤旌善,无忘寤寐。金才可赠上柱国、申国公,敏可赠柱国、观国公。又前代酷滥,子孙被流者,并放还乡里。’”[2]7-8按:首先,据《隋书》卷四《炀帝下》载:“(九年春正月)辛丑,以右骁卫将军李浑为右骁卫大将军。”[8]94又曰:“(十一年)五月丁酉,杀右骁卫大将军、光禄大夫、郕公李浑,将作监、光禄大夫李敏,并族灭其家。”[8]99同书卷三七《李穆传附李浑传》亦载:“(李浑)大业初,转右骁卫将军。六年,有诏追改(李)穆封为郕国公,浑仍袭焉。累加光禄大夫。九年,迁右骁卫大将军。……后帝讨辽东,有方士安伽陀,自言晓图谶,谓帝曰:‘当有李氏应为天子。’劝尽诛海内凡姓李者……于是诛浑、敏等宗族三十二人,自余无少长,皆徙岭外。”[8]1272-1273其次,查《北史》卷一二《隋本纪下》曰:“(大业九年正月)辛丑,以右骁卫将军李浑为右骁卫大将军。”[9]461又曰:“(十一年)三月丁酉,杀右骁卫大将军光禄大夫郕公李浑、将作监光禄大夫李敏,并族灭其家。”[9]466同书卷五十九《李贤传附李浑传》亦曰:“大业六年,追改(李)穆封为郕公,浑仍袭焉。累加光禄大夫,迁右骁骑卫大将军……及帝讨辽东,有方士安伽陀谓帝曰:‘李氏应为天子,宜尽诛天下李姓。’述知之,因构浑于帝……于是诛浑、敏等,自余无少长皆徙岭表。”[9]2118-2119最后,考《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二《隋纪六》曰:“帝即位,(李)浑累官至右骁卫大将军,改封郕公,帝以其门族强盛,忌之……杀浑、敏、善衡及宗族三十二人,自三从以上皆徒边徼。”[7]5803-5804
综上可知,李浑,字金才,隋炀帝大业九年由右骁卫将军晋升为右骁卫大将军,大业十一年,由于方士安伽陀和宇文述的构陷被弑身亡。《新唐书》中“右骁卫”后脱一“大”字,当以《旧唐书》“右骁卫大将军”为是。
(武德六年四月)癸酉,裴寂为尚书左仆射,萧瑀为右仆射,封德彝为中书令,吏部尚书赵恭仁兼中书令、检校凉州诸军事。[4]16
《旧唐书·高祖本纪》则曰:“(武德六年四月)癸酉,以尚书右仆射、魏国公裴寂为左仆射,中书令、宋国公萧瑀为右仆射,侍中、观国公杨恭仁为吏部尚书。”[2]13-14按:首先,遍查两《唐书》可知,唐初无赵恭仁其人,却有杨恭仁传记。其次,据《旧唐书·高祖本纪》载:“(武德二年)冬十月己亥,封幽州总管罗艺为燕郡王,赐姓李氏。黄门侍郎杨恭仁为纳言。”[2]10《旧唐书·太宗上》载:“(武德九年)七月壬辰,太子左庶子高士廉为侍中……吏部尚书杨恭仁为雍州牧,太子左庶子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右庶子杜如晦为兵部尚书,太子詹事宇文士及为中书令,封德彝为尚书右仆射。”[2]30同书卷六十二《杨恭仁传》载:“(杨恭仁)高祖甚礼遇之,拜黄门侍郎,封观国公。……久之,征拜吏部尚书,迁左卫大将军、鼓旗将军。贞观初,拜雍州牧,加左光禄大夫,行扬州大都督府长史。”[2]2381-2382再次,查《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七《唐纪三》载:“隋吏部侍郎杨恭仁,从宇文化及至河北;化及败,魏州总管元宝藏获之,已巳,送长安。上与之有旧,拜黄门侍郎,寻以为凉州总管。”[7]5958“(武德二年)冬,十月,已亥,就加凉州总管杨恭仁纳言;赐幽州总管燕公罗艺姓李氏,封燕郡王。”[7]5978同书卷第一百九十《唐纪六》载:“(武德六年四月)癸酉,以裴寂为左仆射,萧瑀为右仆射,杨恭仁为吏部尚书兼中书令,封德彝为中书令。”[7]6079最后,查《新唐书》卷一百《杨恭仁》曰:“宇文化及弑逆,署(杨恭仁)吏部尚书,为化及守魏县。元宝藏执送京师,高祖素知之,授黄门侍郎,封观国公。寻为凉州总管……召拜吏部尚书,兼中书令,检校凉州诸军事。迁左卫大将军。武德末,拜雍州牧、扬州大都督府长史。迁洛州都督。”[4]3926-3927
综上所述,唐初无赵恭仁者。杨恭仁于武德二年官拜黄门侍郎,封观国公;武德六年拜吏部尚书兼中书令,太宗即位后除雍州牧,事迹与《新唐书》所载一致。所以《新唐书》所记“赵恭仁”实为讹误,当以《旧唐书》“杨恭仁”为是。
(武德六年)八月壬子,淮南道行台左仆射辅公祏反。乙丑,赵郡王孝恭讨之。[4]16
《旧唐书·高祖本纪》则曰:“(武德六年)八月壬子,东南道行台仆射辅公祏据丹阳反,僭称宋王,遣赵郡王孝恭及岭南道大使、永康县公李靖讨之。”[2]14按:首先,据《旧唐书·高祖纪》载:“(武德二年九月)丁丑,和州贼帅杜伏威遣使来降,授和州总管、东南道行台尚书令,封楚王。”[2]9又曰:“(三年)六月壬辰,徙封楚王杜伏威为吴王,赐姓李氏,加授东南道行台尚书令。”[2]11其次,考《旧唐书·杜伏威》曰:“杜伏威,齐州章丘人也……太宗之围王世充,遣使招之,伏威请降。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江淮以南安抚大使、上柱国,封吴王,赐姓李氏,预宗正属籍,封其子德俊为山阳公,赐帛五千段、马三百匹。”[2]2268同卷附《辅公祏传》又曰:“寻与伏威遣使归国,拜为淮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封舒国公……其后左游仙乃说公祏令反。会雄诞属疾于家,公祏夺其兵,诈言伏威不得还江南,贻书令其起兵。因僭即伪位,自称宋国,于陈故都筑宫以居焉。署置百官,以左游仙为兵部尚书、东南道大使、越州总管。”[2]2269再次,查考《旧唐书》卷六十《宗室》载:“(河间王孝恭)命骑将追之,至武康,擒公祏及其伪仆射西门君仪等数十人,致于麾下,江南悉平。玺书褒赏,赐甲第一区、女乐二部、奴婢七百人、金宝珍玩甚众,授东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后废行台,拜扬州大都督。”[2]2349《旧唐书·李靖传》载:“(李)靖率轻兵先至丹阳,公祏大惧。先遣伪将左游仙领兵守会稽以为引援,公祏拥兵东走,以趋游仙,至吴郡,与惠亮、正通并相次擒获,江南悉平。于是置东南道行台,拜靖行台兵部尚书,赐物千段、奴婢百口、马百匹。其年,行台废,又检校扬州大都督府长史。”[2]2478最后,考《旧唐书·地理三》曰:“淮南道:扬州大都督府,隋江都郡。武德三年,杜伏威归国,于润州江宁县置扬州,以隋江都郡为兖州,置东南道行台。七年,改兖州为邗州。”[2]1571又曰:“(江南东道)上元:楚金陵邑,秦为秣陵。吴名建业,宋为建康。晋分秣陵置临江县,晋武改为江宁,武德三年,于县置扬州,仍置东南道行台,改江宁为归化。六年,辅公祏反,据其地。七年,公祏平,置行台尚书省,改扬州为蒋州。”[2]1584《旧唐书·职官一》载:“武德初,以诸道军务事繁,分置行台尚书令……诸道行台尚书省,益州道、襄州道、东南道、河东道、河北道。令一人,从第二品。掌同陕东道大行台。”[2]1809同卷又载:“其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及天策上将,太宗在籓为之。及升储,并省之。山东道行台,武德五年省。余道九年省。”[2]1811
综上所述可知,武德时无淮南道行台之名,但设有东南道行台(省),杜伏威归唐后,即除官东南道行台尚书令,辅公祏为东南道行台尚书仆射。《新唐书》“淮南道”记载有误,当以《旧唐书》“东南道”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