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君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高校思政理论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实现价值的承载、理论的传播功效,就要让受教育者接受并认同其话语体系,否则,话语传播过程中就会出现“认同危机”。因此,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程)为例,探究如何跨越“话语鸿沟”之困,实现高校思政理论课话语转化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高校思政理论课以主流意识形态为主要教学内容,教育对象主体为青年大学生,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激励、价值引领等功效,最大限度地实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向青年受众群体的有效输送,跨越“话语鸿沟”,成为思政理论课教学的现实之需。
理论最大的特质就在于“概念化”“学理化”,是将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与认知,对现实的批判与反思,合理运用语言的不同意义,在社会中进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更是如此。以“基础”课程为例,反观整个思政课教学过程,如果用文本话语解释概念或者原理,就陷入了从一个定义转到另一个定义,从一个理论陷入另一个理论的“话语鸿沟”。比如在崇高的理想信念章节里,单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此类文本话语,达不到理论传播的目标要求,更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思政理论课教师“很容易被矮化为一个仅仅从事非创造性劳动的雇工,僵化成一个只是灌输既定的意识形态的传话筒,愚化成一个贬损自身灵魂的思想附庸”[1],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思政理论课的受众群体为青年大学生,而新时代青年的整个话语体系在互联网以及新媒体的影响下发生了显著变化。互联网信息时代,青年群体的思想观念与价值体系在多元社会思潮中激烈碰撞,产生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与大学生日常话语体系的脱节,网络话语空间的虚拟性与隐匿性,使得互联网交流平台的语言表述更加自由与随意,也由此出现了很多消极负面言论,甚至言论不当等问题。新媒体时代下,泛娱乐化庸俗化的文化生态成为“亚文化”群体出现的土壤,青年对叙述性、基础性话语极易产生怀疑,然而在“热闹喧嚣”的网络空间里,越来越多的人用娱乐化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形成个性化的话语和意识。而泛娱乐化庸俗化的背后是意识形态的消退,更是青年精神危机的表征。“基础”课程作为大学生第一门思政理论课,只有准确把握青年群体的语言表达方式,贴近他们的口语表达和认知体系,做到与学生“无障碍”沟通,才能满足青年群体的价值诉求。
思政理论课是一门培养学生情感,并且富有艺术传播性“有温度”的课程。思政教师不仅是思政理论的传播者,更是一名社会成员,教学话语中除了包含知识的传递、教材的诠释,还应包含“个体话语”,即作为社会个体的“我”的话语,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建立起“有血有肉”的情感交流,受教育者才能主动接受并内化知识理论。不论是多媒体手段还是富有特色的话语表达,都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而主体永远是内容,不能为了一味地迎合学生的“胃口”,放弃了主体内容。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的艺术传播是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的最佳体现。在青年群体更多追求自由与个性的新时代,要改变传统生硬灌输、枯燥宣讲的上课方式,激发起学生对政治的认同以及生活的关照,增强青年群体对思政理论课的认同感。
“话语霸权”一度成为思政课堂教师支配、控制话语,生硬灌输理论观点的主要现象。单向度、单一化,缺少有效交流与平等对话的传统思政课堂,难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引功能。课堂教学中要实现良性的互动与交流,主体间有效且平衡的话语是其重要方面。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与色彩不可避免的将通过思政理论课呈现给青年大学生,教师有效的话语供给与学生适切的话语需求能否实现均衡与对称,成为思政理论课价值引领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如何引导青年大学生“拨开迷雾见月明”,这就给另一方话语主体的思政课教师话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思政理论课作为典型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空间,其话语的表述必须契合恰当的语境,“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是游离于时代之外的空洞说教,是紧密结合时代的一项系统工程”[2]。回溯社会主义发展初期,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强化民众政治认识,是由当时的社会环境、现实因素等社会存在所决定的,现在看来僵化落后,但却契合当时的时代需求。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文化领域的纷繁多元、网络虚拟空间的蓬勃发展……人们的舆论环境、利益诉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刻板、政治说教、单一向度的思政话语所呈现出的“政治工具化”“语言机械化”等倾向,严重背离人们生活情景化、诉求感性化的需求,文本话语与生活话语的“间性疏离”不仅弱化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与需求获得,思政话语体系的思想引领力也在语境错位下被遮蔽。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述限制固定的话语框架,思政教师在既定框架中,依照预设情境进行知识的传授以及权威性的说理,讲课方式以单向灌输、单一说教为主,既不容许有质疑权威观点的声音存在,也未曾形成与受众主体平等交流与对话的理念。在新时代多元文化共生、话语场域扩大的背景下,青年群体思想文化受到“后现代主义”“普世价值”等的影响,对思政理论课中的一些观点和理论不认同。当枯燥呆板的传统话语与简单直接的时代话语“相撞”,当规范严肃的政治话语与通俗大众的网络话语“相遇”,当刻板生硬的文本话语与鲜活生动的生活话语“相逢”,思政教育就难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更使得行为激励受到梗阻。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3]。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化解思政理论课话语主体之困,提升教师能力底气才是话语权建设的根基所在。首先,提升能力底气要求思政课教师具备较强的理论传播力。要实现理论的生动有效传播,不仅要求教师将对于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理解,与对于专业知识的批判与反思融合更新,更要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创造,内化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比如在“基础”课程中的中国精神章节,思政教师可从社会热点问题引入,从中国作为人类文明史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文明国家说起,引经据典,从古论今,将自己渊博的知识、独特的个人魅力与课程的知识体系结合起来,建构起富有个体特色的话语结构。其次,提升能力底气要求思政课教师具备过硬的现实解释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社会问题的凸显与矛盾的集中成为青年大学生最为关注的现实问题。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能够有底气直面现实问题,并且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分析与判断;从现实问题的逻辑起点切入,深入剖析问题背后隐藏的原因;转换思维方法与话语方式,从思辨的学术性话语体系向大众的生活性话语体系还原,才能达到受教育者愿意听、喜欢听的目的。再次,提升能力底气要求思政课教师具备很强的价值引领力。处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青年大学生视野开阔,同时也容易受到多元文化与多样社会思潮的影响,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提升话语能力。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引领多元文化,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果驳斥错误思潮,避免陷入“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话语鸿沟”之中。
不同话语主体因价值立场、价值判断各异,从而产生不同的话语表达,因此思政理论课话语空间呈现互动与博弈的显著特征。第一,统一目标诉求。思政课教师遵循课程的政治属性,以及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价值标准,对思政课课堂进行总体价值控制。因此,在话语的选择上,教师们会优先选择权威性的国家话语。与之相悖,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群体,更希望满足自身的体验需求以及知识的补充。因此,在均衡协调思政课课堂话语的政治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目标上,满足学生群体个人价值的目标诉求,缩小师生目标分歧,直至实现目标统一,是消解思政理论课话语语境之困的前提。第二,调适话语空间。在思政理论课课堂话语空间中,师生之间由于缺少共享的议题、缺乏共同的话语、缺失共通的路径,话语空间走向“双重”困境。因此,教师应从国家、教材以及学生三方面进行统合,设置出共同的议题,将议题置于三者共同的话语空间之中,使得学生在议题内找到“自我”的位置。比如在“基础”课程,人生的青春之问章节,以央视新闻等媒体界赞许李子柒的事件为议题展开讨论。“网红”李子柒是在弘扬中国文化,还是坚持自我热爱生活,亦或是“劣质文化”输出质疑炒作?教师创设议题情境引导学生带入教学内容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理性思维,在议题的参与互动中实现话语空间的统一。第三,建构话语意义。要真正实现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将马克思主义科学话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话语、阐释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的中国话语向学生进行有效的传递,并逐渐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身的价值认同、行为标准等,必须要有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即作为听者的青年群体要与思政教师的话语发生对接与联系。受教育者的“沉默”“失声”甚至“逃离”,就丧失了思政理论课话语的根本意义。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4]。这就对思政教师话语内容提出了要求。教师的话语要与学生的目标需求达成一致,与学生的接受能力保持平衡,才是有效的话语供给。首先,丰富话语内容。思政理论课话语除了应当具备鲜明的理论性与政治性,还应当具备深厚的文化性与思想性,将深厚的文化气质与精神力量融入教学内容。如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的讲话中,曾引用郑板桥《竹石》中的诗词“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个“任”字,借竹喻人,倡导青年“咬定青山”,树立根本的信仰,保持清醒的认识,借助文化培育精神气质,因而具有较强的文化吸引力。其次,实现话语转换。“任何一种话语(理论)既是有效的,又是无效的,这取决于它的语境适应力”[5]。话语主体使用何种语言表达形式,通常是由具体的语境决定的,在思政理论课课堂中,教师应将生硬抽象的国家话语转换为平实易懂的生活话语,通过历史情景的再现、生动直观的展示,将抽象化、符号化的政治话语移植入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之中。再次,达成话语共识。教师在议题的设置上,选择具有共性的共同话题;在话语的传播中,“刚柔并济”,将严肃理性的“刚性”话语与生动感性的“柔性”话语相融合;在意识形态的掌舵上,宏大叙事与日常叙事相结合,通过师生的通力合作,以协商、对话、交流等方式达成话语共识,从而推动话语这艘“无形的航船”跨越“话语鸿沟”,在新时代背景下驶向思政理论课和谐共生、行稳致远的新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