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幼儿教育中教育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有效运用

2020-01-08 02:23赵金津
下一代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幼儿教育传统文化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几千年来发展的智慧结晶,其丰富的内涵和蕴涵的精神对于幼儿的多方面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幼儿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开端,夯实幼儿阶段的基础教育对幼儿个体未来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幼儿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出发对幼儿教育中教育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有效运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幼儿教育;传统文化;教育资源

在现代社会,国家越来越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人们总是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和指导。儿童早期教育应该在吸收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影响,启发儿童教育,不仅能提高儿童的思想道德品质,而且还指导孩子们形成好的价值观,并促进未来生活的发展。在新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将现代文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文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提高了幼儿教育的效果。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从小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虽然幼儿思想观念还不够高,但是从幼儿时期就要求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十分重要。幼儿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中国传统文化是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和演化,并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了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将传统文化同于幼儿教育有利于从小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二)有利于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

道德是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道德是一种社会规范,它以善、恶、荣、耻的观念来评价人们的社会行为,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中国一直将“道德”视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礼貌的重要标准。传统的尊老爱幼、师兄师弟、尊老敬老的道德观念仍然是人们所信奉的美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观念和事实,都表明了道德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尊老爱幼、兄弟和睦、孝敬父母等传统道德观念,至今仍然是人们信奉的美德。幼儿时期是十分重要的成长时期,这些优良的传统文化从小开始培养可以帮助幼儿形成好的道德品质。

二、幼儿教育中教育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有效运用

(一)加强传统故事教育

中华传统故事丰富多彩,对于幼儿了解传统习俗、礼仪等有着积极作用。幼儿教师要充分发扬传统故事的教育意义,采取幼儿乐于接受的形式,通过讲传统故事的方式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幼儿教师必须注意故事的选择,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选择符合道德教育的优秀传统故事。另一方面,幼儿园教师需要采取多种形式的呈现方式,避免单调的讲故事,融入歌曲演绎、绘画展示等多种形式的教育会带来更好的效果。例如,在讲十二生肖的故事时,老师从幼儿的生肖故事开始,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神话故事哪吒闹海,教师通过组织观看哪吒电影,播放动画片哪吒传奇的主题曲,让幼儿了解哪吒的正直、勇敢的性格特征等等,使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独特的传统文化魅力。教师创造创新的讲故事的方式,防止孩子们抵制传统故事。教师对孩子有微妙的影响,选择一些优秀的传统故事对教育很重要。

(二)丰富传统游戏形式

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使得很多孩子用电子设备玩游戏。老师们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教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中,走在传统的大自然中,并介绍传统的游戏。中国传统游戏非常有趣,通过应用于幼儿教育,孩子们不仅可以体验游戏的乐趣,还可以体验传统游戏的文化。一方面,教师必须注意游戏内容的选择,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游戏活动,并注意保护措施。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传统游戏进行创新,根据现代儿童发展的特点,使传统游戏适应时代。教师进行各种传统的游戏活动。普通的传统游戏老鹰抓小鸡在当前的教育中更加创新,增加了故事情节和游戏设置。结合特定的故事情节来帮助孩子学习游戏知识,在游戏中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教师将传统游戏与自然融为一体,为传统游戏增添趣味。老师们将传统游戏融入到孩子们的教育中,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传统游戏是有趣的,学龄前儿童体验自然的快乐,触摸自然。儿童游戏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传统游戏对儿童的传统文化体验有很好的影响。

(三)重视传统节日教育

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事业。游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需要通过传统节日习俗与游戏相结合,让孩子们了解传统节日习俗,教师还可以通过家长的合作,让孩子们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和习俗。幼儿教师注意收集和选择教材,设计教学与各种传统节日相应的活动,教孩子们节日活动的传统文化,和孩子们学习好的传统文化。

例如,端午节要父母给孩子介绍端午节的由来,老师建议让孩子提前了解端午节。通过准备传统菜肴、包粽子、划龙舟等方式感受传统文化氛围,让孩子们在节日氛围中了解端午节的传统。通过歌舞等形式,组织开展与端午节相关的节目表演,加深对端午节的记忆。传统的节日教育有助于促进儿童的认知和情感发展,帮助儿童了解民俗。让儿童传统节日的认识更加深刻,有助于提高儿童的素质。教师用不同的形式帮助孩子发展对传统节日的印象,加深孩子对传统节日的印象,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的情感和对传统文化的情结。要发展传统文化教育,就必须关注传统教育的整体层面,整合幼儿教育的传统层面,依托传统叙事和传统,培养幼儿的傳统文化美德。教师带着孩子们感受着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民族文化的根,感受着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

三、结语

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将传统文化教育激发到幼儿教育活动中,体验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幼儿的具体素质和能力,唤醒幼儿对美好传统文化的热爱。在幼儿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促使幼儿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隋利.幼儿教育怎样体现传统文化教育[J].新作文:教研,2019(10):268.

[2]周蜜.幼儿教育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J].教育(周刊),2019(10):052.

作者简介:

赵金津(1993—),女,汉族,河北唐山,本科,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幼儿教育传统文化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