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策略研究

2020-01-08 02:23廖茂盛
下一代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育策略行为习惯

廖茂盛

摘 要:行为习惯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固化的行为表现,小学生正处于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加强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通过良好的行为习惯来有效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就乡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的教育策略进行探析,旨在为人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乡村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策略

引言

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蕴含着非常强大的力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开端,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让小学生受益终生。因此小学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积极探索有效的策略来完成教育目标。

一、乡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從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受到教育资源、教育环境以及教育背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乡村小学生普遍存在着各种不同类型的不良行为习惯,例如卫生习惯差、独立性差、依赖性强等,很多小学生都需要教师不断的催促才会学习,自身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还有一些小学生自己的桌面凌乱不整洁、在教师乱扔垃圾,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普遍比较差,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非常不利,进而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而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就能够有效改善乡村小学生存在的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还充分展现了小学教育的教书育人的作用。教授知识不是教育唯一的目标,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品德也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要求,而加强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就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让学生更好认知自我和世界,真正展现了小学教育中教育育人的价值[1]。

二、乡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策略

(一)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来影响学生观念

要想指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求教师要明白小学生存在哪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并对这些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有效的引导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改正自己的缺点[2]。小学生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都不是在有意识的状态下产生的,例如有的小学生喜欢给同学取绰号,有的小学生总是保持不了自己桌子下面的清洁,还有的小学生总是不能按时完成作业……针对各种问题,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在日常教学以及和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将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找出来,然后寻找合适的时期和学生聊天,不要直接批评学生,而是询问学生为什么要这么做,让师生之前能够平等对话,然后耐心、亲切和学生对话,给学生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发现自己的措施,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重新审视,通过这样有效的情感交流往往比直接批评学生更具有教育意义,能够让学生注意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并慢慢改正过程。

(二)通过每日常规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学校和班级可以制定一些行为规范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例如可以对班级纪律、课间安全、卫生、两操等作出行为规范,每天进行评比,选出表现好的班级和表现不好的班级,并进行通报,通过这样的班级评比就能够约束学生的行为。教师也可以在班级内制定每日常规,要求学生保持自己桌面的整洁干净、保证良好的课堂纪律等,让学生遵守班规。小学生都希望被老师表扬,对于表现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表扬,以此来激励学生,为其他存在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树立榜样。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室设置“好习惯”的宣传栏,并要求学生熟记里面的内容,在平常的教学中反复强调和实践,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潜移默化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加强家校联动来强化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从实际的情况来看,部分小学生之所以养成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学生缺乏关爱有很大的关系,当前很多小学生的家长都进入大城市工作,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成为小学生的监护人,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祖辈对小学生往往过分溺爱,关心小学生的吃喝拉撒但是却忽视了小学生的情感教育和情感关爱,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没有做好榜样[3]。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求学校要构建家校沟通平台,加强家校联动来共同管理学生,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可以和学生的家长通过微信、QQ的方式来进行沟通交流,将学生身上的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向家长说明,并和家长一起探讨出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策略,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发挥作用。对于爸爸妈妈长期不在家的学生,教师可以直接去学生家里进行家访,和家长谈一谈学生的情况,并强化对家长的教育,促使家长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结语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一生的影响重大,所以小学教育一定要重视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由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贯穿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所以要求每一个年级的教师都要重视学生的行为规范,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计划,并认真执行不间断、不松懈,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彭彦红.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策研究[J].读书文摘,2017(16):57-58.

[2]孟丽华,王和壁,孟繁勇.好习惯点亮精彩人生——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8(12):206-206.

[3]蒋安强.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策略与探究[J].教育(文摘版),2017(23):00295-00295.

猜你喜欢
教育策略行为习惯
关于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弱势群体与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策略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创新学习学生行为习惯与能力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