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斌
(甘肃省迭部县高级中学 甘肃迭部 747400)
本着从民族地区中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在文言诗文教学中,我始终坚持在熟读、背诵和“读书有惟”这三点上下功夫。要熟读一篇文言文,一般要经过正音,突破难句,理解文意三个阶段。正音阶段:在一篇文言文中,往往有许多生字和生词,有些可以通过对照课文注释或查阅古汉语字典注音,但有些字的古今读音差别很大,学生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读准。我在教学中,让学生抓住以下四个方面来注音。
1.生僻字注音。如“一脟(luan)肉”“訇(hong)然中开”“昭王薨(hong)”“臣请就汤镬(huo)”。
2.古义旧读字注音。如“噌吃者,周景王之无射(yi)也”“荆轲奉樊于(wu)期头函”“侍医夏无且(ju)以其奉药囊击轲”“既至匈奴,置币遗单(chan)于”,这些人名、器物名、姓氏等因为专有,有固定性,所以要保留其古音。
3.异读字注音。如“沛公旦日从百余骑(j i)来见项王”(“骑”作名词,读“ji”,以一人一马为单位,与现在读“qi”作动词有别),“超乘(cheng)者三百乘(sheng)”(此句中,“乘”字读音不同,前一个读“cheng”,动词,登;后一个读“sheng”,量词,辆),“(刘)表恶(wu)其能而不能用也。”(“恶”读wu,动词,讨厌不喜欢。此处引申为:“嫉妒”,与一般读e作形容词有别),对这些字仍应依照旧读,以便区别词性和词义。
4.通假破读字注音,如“五万兵难卒(cu)合”(“卒”是“猝”的借字,依“猝”的本字读作“cu”),“河曲智叟亡(wu)以应”(“亡”通“无”),“至莫(mu)夜月明”(“莫”是“暮”的本字,读“mu”)。
三国时董遇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xian)。”(见《三国志·王肃传》注引《魏略》)。杜甫之所以有“诗圣”之称,与他“读书破万卷”是分不开的。文起八代之衰的古文大师韩愈在自述其成功之道时说:他“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已故语言学家西北师范大学彭铎教授也强调:“文章要读,诗要吟,读书要眼到、口到、耳到、心到”。我们都很熟悉的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尽管他是研究数学的,但他对语言也有很深的造诣,他能把《唐诗三百首》全部背诵下来,而且还写出许多好的古体诗词。从先辈们的言行教诲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读、诵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教师要在学生熟读文章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抓背诵教学。在学习上固然没有捷径可走,但是仍然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可言。若没有得当的方法,即使付出大量的苦功也收效甚微。相反,有较为可行的方法作指导,然后付诸实践,则会事半功倍。为帮助学生较快地熟读成诵,我每次把要背的文章按照主旨、结构层次梳理成提纲列在黑板上,让学生顺着提纲逐一背诵,并添加词句,逐句、逐段到整篇,既各个击破又连缀成篇。例如,背诵《劝学》时,我先讲清字词句,再寻找脉络,研讨章法,以便使字词有所归宿,句式有所寄托,明确本文借比喻论述学习的道理,劝人努力学习,然后理出段落层次。
如《琵琶行》并序、《阿房宫赋》、《师说》、《六国论》等古诗文,我均按照这种方法去指导学生背诵。学生也反映,以前在老师强迫下反复读,结果硬背会了,但过上几天后就回生、遗忘了,不是记不起开头,便是先后脱节。而采用列提纲方法,学生不仅能背得快,还记得牢。这种编提纲的背诵方法,是我结合课文的讲读分析,弄懂生字、生词、难句,到段落、篇章,遵循作者的思路研讨文章的结构层次、立意主旨,弄清如何开头、结尾以及与主体段的衔接过渡等情况下进行的。我根据自己以往的学习体会和背诵练习的实践,总结出背诵文言诗文的二十八字口诀:“读一遍,顺三遍,把生字生词先嚼烂,先记句子再记段,依照意思去牵线”。
为了巩固背诵的效果,我组织学生及时进行默写练习和作文练习。常言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这两种练习,有利于巩固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运用能力。我所教的高中五届毕业生里,绝大数学生对布置背诵的名篇都能熟练背诵,不但对默写类型的试题毫无惧怕心理,回答完整,而且在写作文时能恰当地引用有关诗文里的警句,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针对少数学生不刻苦学习,“难”字当头,我出了一道题为《说持之以恒》的作文。有些学生能联系实际论述持之以恒的效果,又能自然而然地在他们的文章里引用《劝学》里的语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使文章说理透彻。大多数学生都能学以致用,既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又提高了写作能力。
在文言诗文教学中,为了加强读诵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笔者还必须提倡语文教师的课堂背诵。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自己要做到,正如人们常说的“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我一边背,一边讲。例如,在要求学生背诵《涉江》一诗时,我先背第一段:“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然后让学生背其它几段,“乘舲船余上沅兮……”大家都齐声来背,而且还感情充沛、富有情韵地背。正因为有教师的示范作用,学生大都养成了背诵的好习惯,很乐于同我一起背课文,因而许多名篇就背得滚瓜烂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