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吉宁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南义乡刘寨小学 甘肃庆阳 745215)
问题式教学法主要是将问题作为载体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和意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问题式教学法应该注重教学内容前置,引导学生通过自学独立解决部分内容,然后在课堂中通过部分释疑的方式展开教学,从而全面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升。下面,笔者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式教学法的实施策略进行探究。
问题式教学法主要就是教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然后激励学生去发现和探索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语文课堂中应用问题式教学法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新课改强调了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教学中的引导者,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于未知的事物更具有探索求知的欲望。但是,他们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不知道如何下手进行探究。这时候,教师就需要借助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在教师问题的指引下一步步探究知识,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是否科学,是否能够通过问题开启有效的教学,都直接体现着一个教师的功底和知识的储备量。因此,问题式教学法的实施其实也是对教师的一种考验。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能力特点和认知规律,并结合教学的内容设计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意识。这也需要教师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因此问题式教学法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有着一定的效果。
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其实很多的语文问题学生是可以通过自己的探索和思考找到答案的。这时候教师要适当地放手,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完成自主的预习和对知识的学习,进而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这个方式还能够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在教学前,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导学案,让学生课前完成部分内容的预习,通过预习完成教师设计的预习任务,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花钟》时,教师鼓励学生课前自主阅读课文内容,并且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学生自行总结不同花开放的时间。学生完全可以在课文中自己找出答案,提升了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语文学习中也会存在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有一些理解上的难度,教师需要进行一定的引导和点拨,如果完全依靠学生自己解决往往是无效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对重难点的知识进行释疑,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提高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当然,教师在课堂中进行重点释疑时要注意对学生引导的方法。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月日故乡明》时,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作者本文写月亮,为什么还要写小的时候那么多的经历和故事,有必要吗?这时候很多学生不太能够理解,虽然知道肯定有用,但是却不知道理由是什么。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到原来作者写的每一个童年的故事都和月亮有一些关系,这时候学生豁然开朗,认识到了写这些故事的意义。因此,在教学中针对学生无法独立完成的问题,教师要做到适当点拨,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发现答案。
问题并不是一下子都能够找出来的,我们在学习知识的每一个阶段都可能会发现新的问题。因此,内容学习完,之前的问题解决完,并不是课程内容就结束了,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一种时时刻刻思考的习惯,能够形成一种质疑精神。学生自己也要善于提问,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课前到课中到课后的复习,都能够随时找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加透彻并且全面地掌握一个知识点,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1-3]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总结,发现和学习各种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拓展思维。教师要利用好课前、课中和课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保证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