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西西
(重庆市石柱民族中学校 重庆 409100)
新课程标准改革下的高中数学课堂与过去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之间有很大的不同。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这是机遇,更是一次挑战。在数学教材的编制上,增多了一定比例的教学内容,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整体来说,呈螺旋式上升状态。首先是考验教师的专业素养能力,其次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无形之间又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教育的发展形势,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高中数学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的教学价值,积极探索,改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积极践行数学核心素养理念,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措施,将过去的教学经验与现代教学理念相互渗透,采取更加优质的教学方案,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1]。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新课改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地探索知识、思考问题。但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任何教学计划都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习成绩为基础,学生长期埋头刷题,已经失去了教育的真正目的,让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变成了功利化的象征,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为了完成任务,不断加大课堂教学内容,导致课堂主要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长期处在被动的听课模式,大脑经常处于游离状态;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和锻炼,久而久之,学生形成对教师的依赖,不会自主思考问题、自主解决问题。高中数学教材有所变动,增删了许多内容,并打乱了以往的数学知识顺序,一定程度上使知识点之间的衔接性差,增加了教师的课堂设置难度。且数学是理科的基础性学科,数学知识点的不协调无形中也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以尊重学生为基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入手,综合分析学生的心里特征,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首先需认真研读教学内容,组织学生成立学习小组,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积极地沟通交流,同时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也要及时地为学生提供建议和帮助,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总结教学经验,引入现实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应用意识,引入实例。教师可以把学生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通过设置数学情境让学生打开思维,解决难题,使其深深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指数函数时,教师可以结合相应的情境,使学生明确指数函数的相关概念,然后由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对学生的见解进行评价和指导,引导学生对指数函数的性质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新知识,还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过,教师也应该对学生讨论的时间加以控制,留出一定的讲解和练习时间,以免影响教学进度[2]。
随着信息技术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被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学校也大力支持将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并为每个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事实证明,多媒体技术能成为数学教师强有力的教学工具,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极大的便利,为学生营造更加直观、更加生动形象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理想的学习效果,提高整体学习效率。高中数学教科书上的内容比较繁重,如果教师只依据教科书来引领学生学习,估计大部分学生都会丧失兴趣且对数学产生“杂难”的评价。因此,建议高中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根据本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制作PPT,将本章节需要学习的重难点一并呈现在多媒体上,让学生熟知本课时的重难点是什么,这样他们才能下意识地去关注并认真学习。
综上所述,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教学要求,首先要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习先进的、新颖的教学理念,并将其带入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数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获取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师也要注意不要一味地为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自我的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