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慈 杨 洋
(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唐山 063205)
近些年来,新一轮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对高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办本科高校作为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与时俱进,加强构建完善、配套的制度体系,助力民办本科高校稳定长远发展,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提供保障。民办本科高校为适应改革要求,需立足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问题,加快构建管理类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保证培养出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符合社会需求。接下来,笔者在文献资料分析及结合个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围绕管理类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提出自身几点拙见。
民办本科高校管理类专业教育价值的实现,集中体现在培养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管理类专业培养目标直接决定了专业课程目标的设定,需以社会需求为主要参考依据,充分体现应用型。但是现如今大部分民办本科高校课程目标定位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照搬或者高度仿照国家研究型、综合型大学课程目标,侧重理论研究教学,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培养,致使民办本科高校管理类专业无法培养出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1]
大部分民办本科高校管理类专业课程结构设计方面,明显存在不合理现象,集中体现在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方面。长期传统思想的桎梏,让民办本科高校管理类专业相关人员侧重管理理论知识传授,忽视实践技能培养,面对繁杂管理理论知识,课时安排通常侧重管理类理论知识。简单来说,当前民办本科高校管理类专业课程课时安排呈现出专业理论课程比例大、专业实践课程比例小、选修课程比例少等特点。[2]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不利于学生管理实践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不利于实现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客观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潜能的发挥。
民办本科高校管理类专业最大特色集中体现在“应用性”,意味着管理类专业课程体设置,理应重视实践课程,突出管理类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性,以此更好地培养学生一线管理实践能力。[3]但是,现如今的部分民办本科高校管理类专业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倾向学科模式,即强调管理类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通过层层递进方式设置管理类专业理论内容,造成专业理论知识比例过大,实践知识比例较少,不利于学生应用管理能力的培养。[4]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民办本科高校管理类专业课程目标定位,需突出管理类专业特色,合理、准确进行课程目标定位。因此,民办本科高校管理类专业课程目标定位,需充分考虑学生多样化及个性化发展需求,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兼顾培养学生管理类专业理论、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以此保证培养出的管理类人才符合社会需求。
民办本科高校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设计时,可打破传统思想的桎梏,摒弃“先理论后实践”课程安排方式,需结合社会需求,以及学生多样化需求,灵活设置思想政治道德、职场安全与健康等通识课程和职业基础能力课程、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职业岗位能力课程等专业课程以及项目管理、创新思维、公共关系等选修课程的开课顺序。除此之外,民办本科高校管理类专业课程结构设计,需恰当安排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课时,保证比例合适,统筹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民办本科高校管理类专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征,并且其未来就业方向主要以一线管理为主,决定了管理类专业突出实践性。因此,民办本科高校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需以具体工作岗位需求为依据,确保课程内容与实践需求相符,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另外,民办本科高校管理类专业需兼顾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以实践为导向,强调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凸显管理类专业教育特点。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培养出的高素质人才符合社会需求。
民办本科高校管理类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设计,首要工作是结合专业工作岗位需求,准确定位课程目标。简单来说,课程目标的定位,需着重思考管理类专业人才回归社会后的最终属性是什么?社会是否具有此方面的实际需求?社会需求应运用怎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才能实现?基于此,民办本科高校管理类专业在课程目标定位时,需综合考虑一系列因素,例如:社会实际需求、专业特色,并且需要凸显管理类专业特色,以此保证民办本科高校管理类专业培养的管理类人才具备扎实管理理论基础等能力。首先,通识课程方面,一方面充分发挥“通识教育”价值,设置思想政治道德、法律修养、职场安全与健康、体育等课程,以此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服务于管理类专业培养目标,为管理类专业课程学习夯实基础,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提供保障。其次,专业课程方面,深入社会广泛调研,分类整理社会需求、职业要求等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明确专业课程的具体作用,以此为依据明确专业课程目标。最后,选修课程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管理类专业拓展能力,具体涉及学习方法、迁移能力等。
民办本科高校管理类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是设置课程类别,需围绕管理类专业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类别,着重考虑通识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缺乏方向的课程设计,通常是无法真正意义上培养出社会需求的管理类专业高素质人才。但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民办本科高校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设计,需着重考虑社会需求等一系列因素,以此保证培养出的人才符合社会实际需求。因此,课程设置时,需区分专业核心内容,合理设置课程类别。首先,通识课程,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专业服务课程;二是工具类课程;三是素质类课程。专业服务类课程设置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工具类课程设置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课程;素质类课程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创新创业教育、职业规划等课程。其次,专业课程,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专业基础课;二是专业核心课;三是专业实践课。这种专业课程设置方式,一方面强调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实现民办本科高校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保障。最后,选修课程,也称之为专业拓展课程,主要围绕专业能力需求展开,着重培养学生公共关系、学习策略。
民办本科高校管理类专业课程类别确定之后,要想真正意义上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还需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设计,才能构建一个完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民办本科高校管理类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为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夯实基础。所谓“课程结构”,指的是各课程类别组合形态,简单来说就是通识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课时分配、开展顺序。民办本科高校管理类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设计时,基于课时分配角度考虑,需兼顾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需求;基于课程开展顺序角度考虑,兼顾学生认知规律和管理类专业特色。首先,专业开课顺序。民办本科高校打破传统思想桎梏。摒弃传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模式,依据不同阶段专业课程设计需求,合理设置通识课程,以此保证通识课程贯穿民办本科高校管理类专业四年教育。另外,选修课程的设置,主要依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及个性化发展要求,充分考虑学生兴趣等,合适分布设置在民办本科高校管理类专业四年教育全过程中。其次,课时比例分配。兼顾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等,按需合理确定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课时。另外,民办本科高校管理类专业课程课时设置时,需充分考虑管理类专业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选修课课时比重,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同时,突出民办本科高校管理类专业特色,重视实践课程的同时,有机融入专业知识,以此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民办本科高校管理类专业需与时俱进,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以此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复合型人才,满足社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