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宇 陈 青 刘 宁
([1]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海南·海口 570228;[2]海南大学党委组织部 海南·海口 570228)
根据海南高校育人工作来看,高校辅导员一直都是以一个管理者、服务者的身份出现,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事务性工作占据到的时间相当多,随着时间不断的延伸与发展,这也就形成了一种超压力的工作状态,高校辅导员也正是因为超强的工作压力,所以难以提升高校教育工作开展的水平。从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较大的情况分析来看,可以从这些方面予以理解,首先这些局面的出现明确表示,高校辅导员在展开具体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具有更高水平的部门协同能力,也就是能够对各个部门的任务与工作,予以更加统筹化的安排。其次,这种局面的出现也同样说明了辅导员工作的内容具有多样性,以及实际工作量的负荷相对较大,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有效的予以处置,又或者发生了懈怠行为,那么高校辅导员就会发生疲于应付的工作状态,这是高校辅导员工作开展不应当出现的问题。要想科学有效避免海南高校辅导员工作开展,表现出较大的工作压力问题,那么也就需要使得高校辅导员具有更加优秀的协同能力才行,所以很有必要展开全员育人协同机制的构建工作。
一般情况下来讲,高校机关部门是整个学校得以运行的关键所在,它与学生有关学籍管理、团学活动以及后勤保障等工作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可以明确的感知到机关部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伴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具体后勤部门以及社会承包管理部门,将会使得管理以及服务作为主要工作职责,所以较为忽略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培养,认为它与学生工作职责的关系不大,这样也就导致了有关人员形成了育人工作管理不好,也管理不了的情况,如果任由其长期发展下去,不仅达不到高校育人的基本目的,同时还很有可能会发生不应有的摩擦与冲突,成为各类突发事件发生的导火索。针对育人工作中出现的这一问题,也就需要引起有关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才行。
对于海南高校教育工作开展来讲,教师始终都是知识讲授、实践技能传授的骨干力量。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开展,需要紧紧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展开,也就是按照上课说教为主要教学方式,辅以实训或者实习环节,来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传统情况下的教师,都是从课业、技能以及技艺等方面展开学生引导工作的。但是随着国内近些年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海南学校逐渐将教师岗位职责展开了量化考核,简单的将其概括为,专业教师仅仅只需要对所教授的科目负责,这样也就直接淡化了海南省高校教师的设计育人功能,从教育发展的根本角度上来讲,不利于现有教育的完整性,需要予以优化改良。
海南高校的育人协同机制要想得到最为彻底的构建,那么首先就要协同好思想政治以及特殊群体教育模块,这是因为学生的思想以及特殊群体教育工作的开展,始终都是一个地方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首先对思想政治的情况展开全面分析,海南省高校全员育人机制的构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应当将思想政治的教育作为机制构建的基础,因为从各个方面展开分析,我们都可以了解到,教育的实质除了要使得学生掌握科学技术与知识之外,更为关键的便是使得学生思想政治意识能够更加明确,能够运用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去解释、认识出现的社会现象问题。
其次则是特殊群体教育模块机制的构建。海南当地高校教育机构,还需要留意特殊群体教育模块构建工作,因为做好这些方面的构建工作,将会使得海南当地教育工作开展水平的质量,始终都处于一个较好的状态,这是全面化提升海南省高校全员育人协同机制的基础条件之一,所以需要有关工作人员以一种更加全面积极的态度展开工作。
对于海南高校的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工作来讲,要想使得整个育人工作能够按照既定目标有效的发挥出应有效用,那么也就应当要科学整个辅导员队伍、专业教师对于、党团组织以及社会师资力量等。通过这些环节的资本力量的投入,来进一步有效的提升海南高校育人队伍的实力,如此才能为整个机制作用的发挥,提供一个较为重要的基础作用。从另一个角度上展开考虑可知,海南省高校育人队伍综合实力的强化,其目的还在于能够使得机制理念,能够得到更加深刻化的融入与实现,这是做好高校全员育人协同机制构建的重要基础。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讲,海南省高校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教师队伍的人员可以从社会人群中寻找具有专业素养的教师,从而利用他们的专业素养,来使得高校协同育人工作,能够更加有效的得以开展下去。
一般情况来讲,协同环境支撑主要集中体现在学校支撑环境、家庭支撑环境以及社会支撑环境整合上。协同育人工作的模式,在具体运行过程中需要不同部门、不同人员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所以不仅仅需要协同部门的支持、配合,还应当在时间、空间以及人力等方面提供更好的支持,但是这些都需要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多个方面力量的通力配合才行。从另一个方面展开分析,协同教育不单单是一种教学理论,更为关键的还是教育实践,当育人内容、育人队伍以及环境支撑,都能够在系统论框架下,科学达到协调平衡状态,这样能够使得教育资源呈现出户最大化、内耗最小化、教育效率最大化的特征,学生也能够在其中获得应有的价值,这同样表现出了高等教育的真实目标。
在展开全员育人协同机制构建工作时,需要在物质基础方面,需要积极争取各项经费支持,确保协同育人运行模式当中的日常管理、建设经费支出,能够获得一个较好的经费保障制度。应当有效投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创建多媒体的客户端,这样能够提供各种符合平台风格的活动场地,比如温馨洁净的心理咨询室、理论学习阅览室以及协同育人实践基地等。
在有效组织育人保障方面,建立教育教学协同育人工作中心,进一步增强顶层设计的专业化以及科学化,这样将会从全局上高度确保育人目标的统一,教育内容上的一致性以及效果的评估考核具体机制,能够得到全面化的联动。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城里校外协同育人工作组,应当专门负责整合校际、社会资源等要素,这样将会切实增强信息联络,从而使得整个高校协同育人保障机制得到有效落实。
海南高校应当要进一步整合校内以及社会教育资源,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从而构建出教学、教育相结合的全员育人机制。落实到具体操作上来讲,应当切实把握好第一课堂主阵地,构建出思政类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协同育人机制,有效通过学习与交流的方式,使得专业课教师能够掌握学生心理、思想等方面的问题,科学通过职业素质培训对非思政类教师展开引导,那么也就应当使得服务以及管理理念能够融入到第一课堂中。
对于学校管理的部门来讲,机制构建工作需要切实将教育与服务,融入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转变管理意识的时候,还需要提升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养与理论水平,通过自身优良的品质,来有效营造氛围,从而起到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培养。由此可见,注重服务育人的机制往往能够有效影响学生感性认知,这是高校教学育人不能够替代的,因此需要重视起来。
通过分析描述可知,基于系统论基础下的全员育人协同机制构建,在海南高校教育工作开展中,将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机制的完善会使得当地高校的教育状态慢慢处于一个完善状态,从而满足当前社会对于教育的基本需求。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了主题分析,首先在第一个方面分析了海南高校育人工作开展的实际现状,其次详细分析了系统理论下高校育人协同机制构建的有效措施,相信随着有关人员的把握,必定会使得海南地区协同教育理念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