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雷 宋裴斐 李建成 沈 峥
([1]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 200092;[2]同济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上海 200092;[3]同济大学工程与产业研究院 上海 200092)
习近平总书记曾言,创新驱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①党的十九大也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在不断崛起中探索着自己的“复兴之路”,而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因此,党号召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②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要求下,我国高校深知自我的历史使命与社会使命,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不仅聚焦产学研深度融合,更以创新为引领,以科研为基石,通过与其他社会力量的强强联合力争打造一条科技、产业方向的复兴之路。其实,早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党和政府就特别强调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2010 年6 月,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该计划的主要目标旨在基于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培养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复合型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不断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竟争力,努力使我国发展成为人才强国、技能强国。③
纵观国家之兴与亡,其本在发展,而国之发展恰在不断的创新与变革之中,这一切的基点则在于“人”。在这样一个风云剧变的时代,人兴则国兴,人强则国强,“卓越计划”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所提出的。党中央已经明确指出,当前的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④因此,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是当务之急,但在几十年的探索与发展之中,我国在创新领域、卓越人才培养领域的尖锐问题仍然值得关注与深思。
当前愈演愈烈的中美贸易战将中国的“创新”问题抛诸于全社会面前,“中兴事件”更成为中国企业之痛。在这一场战役中,中兴通讯被美国商务部禁止采购美国芯片,由此引发的蝴蝶效应也间接导致了中兴在5G 通信技术上的领先优势荡然无存。这一事件映射出当前我国前沿行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核心技术始终受制于人。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所指出的,20 年来,中国通信产业始终“缺芯少魂”。反观“美国制造”,其自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积累了深厚的工业基础,拥有一大批掌握世界核心技术的企业,诸如通用电气、波音以及诺斯洛普格拉曼、霍尼韦尔、洛克希德·马丁、汤普森·拉莫·伍尔德里奇等。
为了中国少一个“中兴”多一个“华为”,也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对我国校企合作式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
若中兴之痛为引,则国家创新人才之弱为其源。当前,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一系列宏伟目标的提出,我国高校对卓越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关乎国家变革、创新的关键点,教育部在相关规划中早已明确提倡企业深度参与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为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做出贡献,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因此,加强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卓越工程师的协同培养,是提高卓越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在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过程中实现高校与企业更深度的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当前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弊端,解决工程师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的差距,并进一步提高工程师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等整体素质,从而增强工程师进入社会的竞争力。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引进校企合作办学以来,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从最初的模仿借鉴到逐步发展为如今的自主创新,我国的校企合作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培养了一批应用型的工程师,诸多高校和企业也逐渐开创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共赢局面。人才与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工程师教育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任,因此,在“卓越计划”的号召下不断创新工程师培养模式,尤其是创新校企合作教育模式,让工程师创造活力充分迸发,才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保证。
尽管我国高校在近几年始终致力于科研力量的加强、前沿技术的拓展,但在卓越人才的培养与创新体系的建设等方面依旧需要更宽阔的眼界、更扎实的行动与更强有力的手段。目前,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工程教育的弊端也渐渐显露出来:教育界有相当一部分处于信息孤岛之中,其与工业界及企业未能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同时,对于高校人才的培养,企业显现出的积极性也不高。这些问题导致了人才市场供需的不平衡,学校培养出的工程师在企业乃至社会中也难以得到高度的认同。
首先,高校校企合作还未实现产学研的高度融合,且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机制保障与政策扶持。在校企合作方面,西方国家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诸多国家都构建了“国家支持、政府牵头、校企协同”的体系来保障高校和企业间的合作,而一些工程强国的校企合作模式也极具特色,诸如英国的“三明治”合作教育、德国的“双元制”以及日本的“产学官”、美国的“学工交替”等。在校企合作教育中,政府应充分发挥引导、统筹、协调的作用,由于我国的校企合作起步较晚,目前关于校企合作教育的法律法规较为零散、匮乏,其中针对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的指导与保障更是少见,这导致我国校企合作教育培养卓越人才的推广显得步履维艰,甚而有一部分产学研合作只能流于表面、无法实现深度融合。
其次,我国校企合作教育始终没有突破运行机制和政策环境的瓶颈。我国关于校企合作的战略指导都较为宏观,各高校虽可据此把握校企合作教育的大方向,但在实践与操作层面却缺乏相应的具体指导细则,而政府也未能形成较权威的宏观调控机制。健全的机制是政府、高校、企业实现联合教育理想的基本保障。具体而言,我国校企合作教育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制度,政府也缺乏相应的管理机构。在政策激励方面,国家对校企合作的专用资金投入相对较少。此外,国家目前也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吸引企业对工程教育进行投资。财政基金的匮乏导致我国无法像其他高等工程教育强国一般对科研人才培养抱有极高的积极性。
再次,企业的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意识与积极性有待提高。部分企业只重视利益的追逐而忽略了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就现在的培养现状来看,学校期望能与企业一起培养优秀的工程师,而企业则不重视科研创新且对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这就造成了目前校企合作教育“学校热、企业冷”的情况。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企业和学校的运作规律及利益诉求不同,从而导致双方往往不能形成一致的发展目标。大多数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只是浮于表面,无法形成协调统一、自觉规范的校企合作体系。
最后,高校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未能形成全面开放的校企合作教育体系。目前,国内各高校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但由于部分高校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认识不够深入导致很多校企合作仍是非系统、浅层次的。对于优秀的工程师而言,其实践创新能力、组织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都是至关重要的,高校应着力在实际的工程环境中联合企业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部分高校没有能够吸引企业的学科及优势专业,即便是在一些以工科见长的高等院校,其学科及产业的自身发展不尽如人意,无法满足企业在实际运行中的各类需求。
在“创新驱动”和建设“双一流”大学的新形势下,高校应当坚持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为战略,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加快培养一流人才。为实现“卓越计划”的培养标准,各高校也应当“创新性”地优化校企合作教育模式,通过技术创新联盟的创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的搭建等多种方式与企业开展有潜力、有活力且有深度、有质量的合作。校企双方应在探索中逐渐形成利益共同体,找寻一条既符合自身实际、又能充分发挥自身特色的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校企合作教育发展新路径。
在这一契机下,同济大学为实现产学研深度合作,改革校内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创造性地形成“一部三院一中心”的科研体系,以校企、校地等合作为基础,不断拓展联合培养人才的新内涵与新方式,以期发挥学校的人才培养优势、科研优势,形成与社会资源的合力,为“双一流”大学建设和国家战略转型升级服务。以下将以同济大学近年来的探索为例,探讨分析校企合作式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几点建议:
2016 年11 月16 日,同济大学与全球规模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同济中车创新研究中心”。研究中心以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为目标,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为主要模式,充分整合中国中车在工程化、产业化和市场营销网络方面的优势以及同济大学的科技成果与人才优势,围绕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化等领域系统开展基础性与前瞻性研究、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为中车在轨道交通与新产业领域的技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提供支撑。⑤过去十多年来,中国中车已与同济大学十多个机构成功开展了百余项产学研合作,双方在轨道交通装备关键技术研发、工程应用及人才培养等方面为我国轨道交通裝备领域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作为校企双方联合培养轨道交通国际化人才的创新举措,双方还联手推出了“国际留学生硕士班”。
正是在这样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同济大学与中国中车正在探索一条校企合作的新路径,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体制,研究中心将成为科学研究的高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校企双方以科研合作、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转化、高科技创新创业投资、国家级研发平台共建、人才培养与交流等形式开展长期合作,最终解决企业的技术需求,促进其产业结构调整与创新升级,同时推动高校学科发展和“双一流”建设,实现校企双方的合作共赢。总的来说,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科研技术,同济大学与中车的此次合作都开启了校企全面深度的合作模式。一方面,双方的科研人员有着紧密的合作交流,同济大学教授与中车的技术专家组成若干科研团队,同时吸引国际高水平人才团队加盟,多方深度融合开展技术攻关;另一方面,双方有着广泛的合作领域,既包括中车传统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又包含同济大学传统的优势学科领域,这将为中车孵化智能建筑、新能源汽车、海洋装备等新型产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并助力中车全产业链的发展。
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并非是一朝一夕可达成的,只有校企双方建立了深度全面的合作体系,人才培养才能更有依托与保障。从同济与中车的合作来看,双方的深度合作也是基于自身的战略发展情况及需求来开展的。在学历教育方面,双方以同济大学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教育资源以及中国中车的国际化人才战略发展为主线,依托“中美轨道交通装备联合研发中心”开展全日制不同层次和专业的人才培养。正是因为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双方才能在师资、工程教育、课程、学生实践与实习及网络教育建设等各方面开展专业的合作。此外,同济还以中国中车国际化项目需求为导向,为中车定向培养具有高学历、高国际化背景的硕士、博士等高端人才。这也是基于双方多年的合作历史才能培养校企双方合作的信任感与默契度。
校企深入合作能提供完整的先进企业文化的学习氛围。卓越工程师中“卓越”二字不仅仅是指出类拔萃的专业技能,企业的实践也不仅仅只是打磨工程师的工程水准。“卓越计划”要求学生在企业学习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习先进技术、体验工程实践、领悟技术研发等,更能够体会先进企业的文化氛围。这种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的各种制度规范,同时培养其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操,这些对于工程师未来的综合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在非学历教育方面,同济与中车将面向“一带一路”轨道交通项目,服务“走出去”战略,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建设、运营等专题开展高端项目技术与管理人才培训及轨道交通领域专业培训,在这样的联合培养环境中,学生不仅能收获企业的技术培养,更能感受中车作为国家中坚企业的责任与担当,同时还能亲自体验为国家战略贡献自我力量的荣耀感,这些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
校企深化合作能提供更有价值的实践学习平台。在中车与同济的联合人才培养计划中,双方将共享联合实验平台,以支撑国际合作和校企合作项目为宗旨,按照专业和学科需求,建立以中国中车、同济大学、UIUC大学等为基础的联合实验平台,开展产品开发、基础性和前瞻性技术的研究和试验。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及技术和一批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企业提供的实践环境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极佳平台。企业最为关注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动态及发展趋势,他们始终了解社会、市场对于工程人才的要求。企业为了赢得市场,生产设备更新速度较快,其工程师的实战创新能力也比较强。企业与高校形成了互补之势,更利于校企共同合作完成人才培养任务。
同济大学在与申通地铁集团签署的合作协议中明确了校企双方在联合培养人才中的定位与合作点。申通地铁未来将与同济大学互为基地,实现校企双方的资源共享,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共同推动上海轨道交通系统的人才储备。具体来说,同济大学作为申通地铁集团的人才培养基地,将依托强大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培养上海轨道交通投资、建设和管理等方面急需的各类人才,为申通地铁集团输送优秀应届毕业生;同济大学结合申通地铁集团人才培养需求,研究探索合作办学、联合办班等人才培养模式,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学历和非学历教育,为上海地铁发展输送高质量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申通地铁集团作为同济大学的实习实践基地及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将为青年教师和学生专业实习实践提供场地、业务指导及其他所需的必要条件。同时,双方将积极开展联合培养项目,为同济大学在校师生提供基础资料和科研素材,依托申通集团科研管理资源,为在校师生提供科研交流的平台。
由此可见,校企合作教育的关键元素一是企业需求,二是开放教学。在未来的校企合作教育应根据企业的需求来设计相关合作内容与合作方式从而更好的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如此才能将企业资源与高校资源充分结合,实现校企合作教育的新突破。同时,合作教育的关键在于延伸教育边界,全面开放教学。这就意味着高校势必要打破对教育的惯性思维、惯性模式,建立起真正开放的教育体系,从而使得学校发展及人才培养与社会密切融合。国外联合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经验便是将合作教育思想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主要环节,创造性地革新教育理念及目标、教学模式与内容、评价机制与体制等,打造全面开放的工程教育模式。
具体来说,校企合作实施“卓越计划”可从以下环节入手: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方面应达成共识。高校及企业应依据行业需要和企业自身需求,共同制订既符合经济发展需求又能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优势、便于实际教学的人才培养计划及目标。高校应认真考量自身的办学层次、办学特色、办学实力,挖掘自身与企业发展相契合的优势,以服务企业的专业态度,设置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计划与目标。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市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据此考量人才的层次和类型。另外,对于工程师的专业知识、综合能力以及诸多重要素质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校企双方在拟定培养计划时也应着重考虑。校企双方应共同设计、革新教学模式及内容。在具体的培养方式中,为避免笼而统之的泛泛合作,校企双方应尽可能在教学方面开展更广泛深入的合作,一方面教育教学课程应更具有实践特色,高校在设计教学形式与内容时应多听取企业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因为企业中的高级工程师往往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宽广的视野;另一方面,对于工程师的培养而言,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实践经验的积累都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教学设计中应注重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的相互协调与配合。校企双方应共同建立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评价体系。校企双方应综合考虑培养机制的评价方式,从多角度、多层次设计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反馈机制,及时对现有的体制进行调整、补充,切实提高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质量,无论是教学的形式与内容、教学目标的实现与拓展,还是实践教育的成效、企业参与的成果,应从多方面考量高校、企业及学生的发展情况,由此探索全面开放的联合教育模式。
面向卓越工程师的校企合作教育不仅是企业、高校及个人的发展需要,更是关乎国家科研、创新发展的重要命题。目前而言,国内校企合作依旧存在诸多问题,高校、企业未能形成相辅相成的命运共同体,其与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民族复兴使命也未能紧密结合。当前,既是机遇的时代,亦是挑战的时代。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卓越计划”只是国家提升整体科研实力、创新能力乃至发展内驱力的一小环节,但高校、企业乃至社会各界都可以此为导向,在全社会形成重视科研、重视人才、重视协同合作的氛围与热情。政府、企业、高校在这一计划下应形成联动的趋势,在国家战略、政策层面,在高校体制建设、优化方面,在企业责任培养、产业提升方面勇于作出创造性的尝试与突破。各方应以时代、社会发展为契机,共同探索人才培养,尤其是校企合作教育的新发展,以期为国家的“复兴之路”建造坚实的基础和强有力的后盾。
注释
① 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 年版).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52-153.
②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31.
③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④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
⑤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共建“同济中车创新研究中心”协议.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