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 秀
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指的是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美好,让教学情景氛围更加良好,让教学手段生动形象,丰富教学内容和活动,让学生积极进入到教学中,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情感。这也是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教学进步的重要内容。
在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学氛围死气沉沉,教师画出知识的重点,让学生在课下死记硬背。教学内容和手段更是单一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全提不起来,对地理教学没有任何的促进意义,对学生的教育更是没有实际效果。地理教学本应十分有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更多的地理知识,掌握更多有趣的地理文化,满足学生的各种地理文化需求,但在以往的教学中,地理并没有得到学生的喜爱,地理教学质量也并不理想。这些都源于教师教学只重视地理文化成绩而没有加入情感教育,导致学生在面对地理教学时没有积极学习态度及丰富的情感[1]。
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因素,教师要善于在地理教学中运用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到教学中,贴近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增长见识的过程中发展学习思维,提高地理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采用放手式管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每一次讲解新课时,要注意课前引入,关于地理的游戏、影片都可以作为合适题材进行课前导入,这都是很好的营造教学情境的方法。还可以设立一些小活动让教学情境的创设事半功倍,比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学生在学习时可以尝试自己动手净化污水,看看需要多久才能让水重新恢复清澈。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教学情境的创设会让教学呈现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学生对地理学习变得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情感
[
2]。
要想让教学变得灵活,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必不可少的。友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新课改的改革内容,还是促使师生交流互动的好方法,它能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让地理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都是促进积极情感培养的好方法。教师要用自身良好的素质进行教学,要让学生从心灵上对教师产生崇拜,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学生的地理学习。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和信任学生,要体会到学生的喜怒哀乐,保证学生信任自己。在学生面前要放下教师的架子,赢得学生的好感和喜爱。良好的师生关系会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缩小,让地理教学更加高效,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不再是以前的一张黑板、一根粉笔、一本教材的时代了,信息化的发展让教育更加先进,让学生的兴趣也逐渐提高。多媒体是教学中最常见的教育手段,它丰富的展现形式能瞬间提高让学生的兴趣。例如,“人口的变化”讲的是人口的数量、空间变化及合理容量。依靠课本上的数字来学习,没有太大的学习效果,学生也体会不到实际的人口数量庞大。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统计表的直观变化,随着数量的增多让学生体会到人口的变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地球模型,人口的变化采用彩色代表,随着人口的增多,地球的颜色越来越重,代表着人口越来越多。通过这种鲜明的教学手段,学生能直观地看到知识,直接明白人口的变化,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知识,这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3]。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能让地理教学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地理学习,改善传统教学理念下的地理教学。要想实现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需要教师的付出,教师要认真面对教学、面对学生,要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前提,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使其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主动加入到教学中,顺利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