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婷
翻转课堂是将传统意义上的上课讲课,下课完成作业的两个教学阶段进行翻转,让学生在课前进行短视频预习,实现对知识的初步认识,课堂上通过学生间的小组讨论,以及教师的因人施教,或者做测验题等方式来内化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模式加上微课的应用,不仅能提高课前预习效果,还能提高教学质量[1]。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教育领域也要注意融入新型的互联网教学,教师更是要学会利用微课等教育教学平台进行知识的传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进行翻转课堂,要求教师能够熟练运用信息设备,收集有关中学物理的视频。教师还可以自己制作教学视频,这对教师的信息设备运用能力考验非常大,但也可以间接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在微课背景下进行中学物理翻转课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例如,学习“光的折射透镜”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本着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上正课之前,笔者准备了一些优质的微课短视频,让学生通过微课平台进行学习,观看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望远镜、照相机、显微镜等物理现象,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些有趣的教学视频,让学生在课前既了解了教材内容,也开拓了视野。
在中学物理翻转课堂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非常关键。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在预习新内容的时候,能够独立自主地完成教师留下的任务,比如,观看教师制作的微课视频,了解新课程的学习目标,了解学习的重难点,通过预习,解决一些基础的知识性问题,并在上课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听课,提出自己的问题。从此可以看出,课前的导学视频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关键。并且,自主探究学习这一个环节会直接影响学生上课的学习质量,所以,物理教师在制作课前导学视频时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水平,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标、有方向、有重点地去观看,这样能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掌握知识、攻克重难点,把问题反馈给教师,也能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学习“物态的变化”这一章节的内容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并本着微课和翻转课堂的基本原则。我制作了一个导学视频,里面简单讲解了液化、融化、凝固、升华、凝华、气化这几种物态变化的过程和小实验,之后留下了一些问题。如:物体在凝固的时候是吸热还是散热?物体在融化的时候吸收热量有什么规律呢?学生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探讨,把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在课堂中进行讲述。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并提高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效率。
为了提升物理教学质量,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前和课中这两个环节,还应该不断拓宽课后实践途径,延伸翻转课堂的影响。教师还要积极结合物理教学成果,重新思考,翻转课堂在微课的背景下,如何做到和其他教学模式保持平衡。教师还要结合其他教学模式的优点,开发多种多样的教学实践途径,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趣味,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当然,教师还要督促学生进行课后的物理实践。
例如,学习“压强和浮力”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有一个阿基米德的导学实验,学习完本节内容之后,在课下我布置了一个小作业,帮助学生加深对浮力和压强的概念的理解,学生可以自己选择一个物体,用我们学过的公式,测一测它受到的浮力大小。很多学生在一个装满水的容器中放入物体,通过计算溢出来水的体积完成实验。这样的模式能让学生再次复习,加深理解,提高物理实验素质和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互联网技术已经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教育模式。在这样的时代下,中学物理课堂要秉持着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展开教学。微课和翻转课堂教学的结合,不仅能激发学生对物理的探索精神,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更好更有效地构建物理知识系统,为社会培养物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