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杰
(南昌工程学院 江西·南昌 330099)
所谓“精准扶贫”,指的是地方政府要根据贫困区域的不同环境、贫困户不同的致贫原因和不同的贫困程度等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科学程序对贫困户实施精准识别、采用合理措施实施精准帮扶、规范建档实施精准管理的一种具有针对性强、有效性高的扶贫方式。“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
它是相对于“粗放扶贫”而言的。自上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扶贫开发工作。虽然经过三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使全国的贫困人口数量从1985 年末的6.6 亿人,下降到2017 年末的3046 万人,累计减贫6.3 亿人,年均减贫人口规模接近1960 万,贫困发生率也从97.5%下降到3.1%,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七成,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是,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存在着贫困居民数统计不全,所采取的扶贫政策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地方政府下拨的扶贫专项资金及资助的扶贫项目缺乏明确的指向性等问题,导致扶贫成效总体不高。因此,在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国家适时调整扶贫战略,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始于2013 年11 月习近平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那里他首次提出了扶贫工作要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意见。随后,在2014 年的一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通过对“精准扶贫”的工作模式进行顶层设计,加快促进了“精准扶贫”重要思想的形成。之后,习总书记在云南、贵族等地的考察中,又多次强调了我国脱贫攻坚工作一定要坚持“精准”的原则。
“教育资源”一词最早是由韩宗礼(1982)在其《试论教育资源的效率》一文中提出,并将其界定为“教育资源即社会为进行各种教育所提供的财力、人力、物力条件”。由此可以看出,“社区教育资源”应该是涵盖了社会为社区教育的正常开展而提供的一切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然而众所周知,全社会所拥有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在一定时期内总是有限的,它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国家就有必要将这些有限的教育资源在全社会的教育领域中进行合理的、科学的分配,以期能够充分利用所投入的教育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这就是“教育资源的配置”。
可见,“社区教育资源的配置”就是国家与地方政府将各类教育资源在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社区教育中进行分配。那么,社区教育资源的配置能否达到预期目的,这就需要我们对其配置的效率进行评估,即考察社区教育资源的供给与社区教育资源的需求之间的比值。如果比值大于1,即供给大于需求,说明社区教育资源供给过渡,资源未得到有效的利用,未来则需要减少投入量;如果比值小于1,即供给小于需求,说明社区教育资源供给不足,资源利用效率较高,未来可增加相应的投入量。
所谓“参与式扶贫”的理念,它主要是指地方政府在开展扶贫工作时,应该要采用自下而上的决策方式,让贫困户充分参与到扶贫项目的规划、实施、监管和验收的全过程,增强贫困户对扶贫项目的拥有感,从而有效激发贫困户脱贫的主动性、积极性,推动贫困户“要我脱贫”到“我要发展”的观念转变。参与式扶贫理念的核心是“赋权于民”,就是要做到扶贫工作要“符合群众需求、顺应群众期盼、满足群众意愿”。一直以来,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如何帮助贫困户转变思想,有效激发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是摆在所有帮扶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因此,不妨引入参与式扶贫理念,适当降低政府在扶贫工作中的主导地位,适度授予贫困农户对扶贫资源的管控权,以提升贫困农户在扶贫中的话语权,从而引导贫困户积极参与扶贫项目的规划与实施。只有这样,精准扶贫才能取得切实的效果。
因此,地方政府在对农村社区教育资源配置的过程中,也应该要借鉴参与式扶贫理念。只有这样,农民参加社区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得到激发,教育的目的才能真正达到。
马克思认为,有效的供给就是指既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又能够与消费者的消费能力相适应。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可以发现,市场上诸多产品的供给却往往呈现出供求的矛盾,即存在着无效供给或者供给效率低下的现象。
一般而言,判断一类产品是否属于有效供给可以从产品的品质功能和产品的市场价格这两个方面来综合考量。可以说,任何一种产品的供给如果是有效供给,要么是其中的一种因素所致,要么就是这两种因素的综合平衡所致。因为当一个产品品质高、功能全时,尽管其价格也相对高一些,却仍然能满足一些追求产品品质的人的需求,那么这个产品的供给就是有效的;同样,当一个产品价格较低,尽管其品质也相对低一些,但仍然能够满足一些追求产品性价比的人的需求,那么,这个产品的供给也就是有效的。当然,如果一个产品“物美价廉”,那么该产品的供给有效性则达到了最大化。
由此,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农村社区教育的资源配置也同样会存在着类似的供求矛盾现象。一方面,政府、社会为农村社区教育所提供的资源总量是极其有限的,这就使得农村社区教育的供给本身就难以满足人们对教育的各种需求,从而产生供求矛盾。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对教育需求的多样性,再加上教育资源配置是由政府主导,往往不会过多考虑农民对教育的实际需求,这就必然会使得一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不相匹配,从而造成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因此,政府应该要从农民对教育的实际需求出发来科学、合理地配置农村社区教育资源。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将有限的农村社区教育资源进行充分、有效的使用,提高农村社区教育的有效供给。
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MENT)是基于帕累托最优(PARE-TOEFFICIENCY)的基础之上提出的,又称帕累托改善。帕累托最优的观点认为,一个国家的总社会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在不减少一方福利的情况下,就不可能增加另外一方的福利。然而,帕累托改进则认为,尽管一国的资源有限,但可以通过改变现有的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实现在不减少一方的福利同时又能提高另一方的福利。当然,帕累托改进的实现是有一定的前提,那就是存在着资源闲置或市场失效的情况。因为如果有资源被闲置,那么一些人就可以去充分利用这些闲置的资源,使其产生出更多的产品并从中获益,但同时又不会减少或损害另外一些人的利益;而如果出现市场失效,那么政府就可以通过采用行政干预、宏观调控等手段以避免或减少社会经济损失而使整个社会获益。
农村社区教育作为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其在进行教育资源配置时,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必然会出现社区资源配置不均衡的情况,从而不可避免的出现部分教育资源被闲置的现象。那么,这时就为教育资源的“帕雷托改进”提供了条件。因此,政府在进行农村社区教育资源配置时,在保证各区域教育资源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应该让资源使用率高的区域享有更多更丰富的教育资源,从而实现在不损害其他区域利益的前提下,又能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使那些资源利用率高的区域获得更大的效益。
福利经济学是上世纪20 年代由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斯和庇古创立的一种研究社会经济福利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把国民的福利当成政府奋斗的目标,认为政府的决策只要能够让国民的精神福利和物质福利得到增加就是好的决策。该理论还主张国民的收入要实现均等化,认为国民收入“分配越均等,社会福利就越大”,最终才能实现“福利国家”。因此,它强调政府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调节功能,并把公平和效率作为其研究的核心。福利经济学认为,如果一个社会或国家只是强调公平而重视效率,那这样的公平是很难长久存在的;同样,如果一个社会或国家只强调效率而不兼顾公平,那么这样的效率也难以长久。因此,它所强调的公平不仅仅是实现规则上的公平,而是建立在整个社会福利增长意义上的公平,即在强调公平的基础上要重视效率,提高效率的前提下要兼顾公平。
农村社区教育虽然不是典型意义上的公共产品,但从现实来看,现阶段的农村社区教育依然是以政府的行政供给为主导。因此,它仍然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那么,政府在进行农村社区教育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就必然要考虑公平和效率的问题。据此,政府在进行农村社区教育资源配置的时候,既应该要从公平的角度出发,在所辖区域内进行全面的、均衡地资源配置,也应该要从效率的角度考量,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向资源的利用效率高的区域适当倾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政府对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综上,从理论的层面上来看,在精准扶贫的总体框架下,农村社区教育理应成为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也能为提高农民整体综合素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