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宏英
(重庆市开州区汉丰第二小学)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因此,我们应该整合学校一切德育力量,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深化德育工作,切实提高育人实效。
搞好学校的德育工作,离不开一支经验丰富、方法独到的德育工作者队伍。其中,班主任是队伍中的中坚骨干力量。为充分发挥优秀班主任的传帮带作用,加速青年班主任的专业成长。学校通过这一系列有力措施,大大促进了我们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和科学化。
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大队部充分利用例会对所有的队干部布置好各项任务,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观作用,培养学生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学校管理。
班级的常规管理是德育工作的一个主阵地,我们始终坚持一贯的班级常规管理操作程序,班主任全天引导学生执行常规,做到“五个到位”即早读指导到位、课间操引导到位、纪律督导到位,各种活动引领到位,卫生监察到位。
德育处定期与不定期地强化了对各班班队活动开展情况,各种任务完成情况的抽查力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各班围绕每月一个主题严格按照队的仪式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班队活动,从形式到内容实现较好的结合。
我校一直以来都把培养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进一步加强行为规范教育,促进学生行为规范的内化,我校采取一系列措施:(1)各班充分运用《以礼相伴》德育校本教材,学习各种规章制度。形成人人懂守则,事事讲规范的良好氛围。(2)抓住养成教育主阵地——班会课、三礼教育课。德育处有针对性地对各年级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实行了养成教育达标过关考核。
我校德育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拓宽教育的主渠道,搭建平台展示学生的才华,把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寓于丰富的活动之中。
开学第一天组织学生收看 “开学第一课”,开展主题班队会,加强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培养,促进健康的常态化、规范化,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我们利用特定的传统节日和重大节日,积极开发其中蕴涵的教育资源,组织和指导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探究,亲身体验;通过开展节日教育系列活动,“让生活来滋养德性,最终学会生活”,拓宽学校德育教育的空间,增强了德育的实效性,为学校德育寻找到了一个有效载体。
每年五月是我校红领巾艺术节,首先是一年一度的校园十佳小歌手大赛,让孩子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获得成功的喜悦。书法、美术、舞蹈、语言类及体育各大项目先在全校进行评比,让学生有足够的成长空间,不断充实自我。
一年一度的读书节活动德育处将制定方案,确定主题,并将开展一系列以此为主题的活动,并以全校学生全员参与的美文朗诵比赛为读书节汇报活动。学校编制了《汉丰二校礼仪儿歌》让学生诵读。活动后期将分班进行考核,评出“书香班级”和“书香家庭”。
为丰富学生学习生活,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展示他们的特长,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我校每年的三月为科技月。活动中,各班班主任本着人人动手、人人参与的原则,组织开展本班的科技节活动。
我校以“礼”为核心理念构建了学校文化,全面实施 “三礼”教育,礼文化支撑下的德育课程化和“班级特色展示周活动”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面旗帜,将以此更加突显我校德育特色。
班级特色在创建中既要发挥集体优势和团队精神,也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弘扬特色。要求人人都参与,个个显特长,充分发掘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挖掘班级特点找出个性,明确创建特色班级的方向、载体与方式。班级特色形成后,将在全校进行为期一周的班级特色展示。
德育课程化。学校开设的“三礼教育课”“写字课”“国学课”“形体训练课”等,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努力探索适合学生成长的课程体系。
为加强德育大环境建设,搞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德育处拟定了“校内外联动、家校社一体、共擎一片蓝天”三位一体育人模式”实施方案,从更新观念成立三位一体联动工作组、切实履行学校教育职责、拓展阵地构建校外教育平台、建立机制确保学校家庭校外教育有效开展四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化育人的具体措施。各班从“实施阳光零距离家访”、“家校联系卡,共筑连心桥”“家长开放日”、“召开家长会”等方面建立起了以学校为龙头、以社区为平台、以家庭为基础的三位一体化教育网络,加强了学校、社区、家庭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整体合力,共同擎起教育的蓝天。